一个石头的故事散文 篇一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有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它被遗忘在一片草地上,默默地躺在那里。岁月流转,时间如白驹过隙,石头一直守候在原地,静静地经历着这个世界的变迁。
石头的表面光滑而坚硬,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它曾经被雨水冲刷,被风沙磨砺,更曾被脚步踩碎,却依然没有改变它的本质。石头在无声中见证了无数个日出日落,也见证了无数个人的悲欢离合。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位哲学家,默默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石头的旁边,是一棵参天的大树。树干高大挺拔,树枝伸展开来,犹如伞盖一般。石头和树相互依存,彼此成为对方的精神寄托。石头的坚硬给树提供了支撑,而树的庇护让石头感受到了温暖。它们之间没有语言的交流,却有着一种默契的相互依存。
夜晚,星光洒落在石头上,石头散发出微弱的光芒。它仿佛拥有了生命,沉默的回忆在寂静中浮现。石头曾经见证了许多故事,有人的欢笑,也有人的泪水。它见证了那个曾经快乐的孩童,也见证了那个曾经痛苦的成年人。它默默地承载着这些回忆,成为了一个心灵的寄托。
渐渐地,石头变得越来越亲切,越来越温暖。人们开始在石头旁边休憩,用它来靠坐,用它来抵挡风雨。石头成为了人们的友人,人们在与石头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了一种古老而深沉的力量。
时间又过去了许多年,石头变得更加圆润而柔和。它的表面被岁月雕刻得布满了纹路,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人们来到这片草地,看着石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生。石头教会了人们坚守和宽容,教会了人们珍惜现在,放下过去。
一个石头的故事,在岁月中徐徐展开。它没有豪言壮语,却有着沉默的力量。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真挚的情感。它没有华丽的故事,却有着深刻的寓意。
一个石头的故事散文 篇二
在一个小村庄的角落里,有一块普通的石头。这块石头并没有特别的外观,也没有特殊的功能,它只是默默地躺在那里,静静地守候着。它见证了村庄的兴衰,见证了村民的生活,它是这片土地上的一部分。
这块石头被用来建造了一座小桥。桥上的行人来来往往,他们匆匆忙忙地赶路,没有注意到桥下这块默默无闻的石头。石头承受着来往人流的压力,默默地支撑着整个桥梁。它默默地守护着这个村庄,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石头与河水亲密接触,它被水流冲刷得光滑而亮丽。每当夜晚,月光洒在石头上,石头散发出微弱的光芒,犹如一颗星星在夜空中闪耀。它与河水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村庄的美丽风景。
石头见证了无数个日出日落,见证了四季的更替。它看到了冬天的雪花纷飞,看到了春天的鲜花盛开,看到了夏天的绿树成荫,看到了秋天的金黄稻谷。它见证了村民的喜怒哀乐,见证了他们的生活和梦想。
年复一年,石头始终如一地躺在那里。它没有言语,却有一种坚定的力量。它没有情感,却有一种宽容的胸怀。它没有目的,却有一种默默守护的使命。
慢慢地,人们开始注意到这块石头。他们在桥上驻足,仔细观察着石头的纹理,感受着它的温暖。石头成为了他们心灵的寄托,他们在与石头的亲密接触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一个石头的故事,平凡而伟大。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着真挚的情感。它没有高贵的身份,却有着守护的使命。它默默地躺在那里,默默地守候着,成为了这个小村庄的一部分。
一个石头的故事散文 篇三
一个石头的故事散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个石头的故事散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石头和我是高中时的同学,参加工作后的同事,结婚后的邻居。
我的老家是一个离县城四十五里的偏僻小村子,他家更远、更偏僻,在两座石山的夹缝中向大山的深处延伸了九十六里。我们平时和他开玩笑,说他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应该和悟空一个姓,也该姓孙的,应该叫孙石头才对。据石头说,他还就真没见过自己的母亲,听他父亲讲,她母亲生他的时候难产,等到那个全村唯一的接生婆摊着两只血手无计可施的时候,他爹才找来了全村唯一的牛车,拉着他娘和他,往四十里外的公社卫生院赶,他娘出着豆大的汗珠,扭曲着上身,在车上疼得大叫,他爹也是大汗淋淋,咬着牙用鞭子使劲抽那头拉车的牛,牛其实已经跑得够快了,可总觉得牛车还是像蜗牛一样的爬行。路上经常会有大大小小的石头,颠得牛车不停的摇晃,等到车轮从一块较大的石头上滑落,他妈大叫一声,紧接着就听到一个婴儿响亮的哭声。“生了、生了。”他是有了生命,可他的母亲听着他的哭声走到了另一个世界。
他爹含着眼泪看着他:“儿啊,你来到这个世界,就没了母亲,注定你的一生将没有温柔的母爱。一块石头的颠簸让你出生,你应该就像这漫山遍野的石头一样坚硬、厚实,就叫‘石头’吧。”
石头虽然从小没了娘,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却极强,总觉得他是踩着钟点行进着的,生活特有规律,每天除教室上课,就是灶房吃饭,很少上街,逛商店什么的。晚上睡觉,也特安分,很少说话,有点空闲他就回宿舍洗衣服,不仅把他的洗干净,还会把同宿舍十几个人的脏衣服全部洗净,晾晒出来,有时还会把那几个懒鬼的脏鞋臭袜子也一并洗净,时间长了,我们都对这位个子不高,不哼不哈的同学都另眼看待,大部分人都反而不好意思再那样把脱下来的脏衣服扔在床上。不过有一点是很让人难以启齿的.,就是石头有尿床的毛病,也不是天天晚上都尿,后来挨着他睡觉的同学就有了半夜唤他起床的任务,我们把这项任务叫“值班”。谁如果不能尽到义务,第二天晾晒有“地图”的褥子就是三个,以至于在高中的三年时间里,即使是同班同学中也很少人知道他有尿床的毛病。
那时,我们所处山区小县,教学质量不太高,在高中读书常常是由应届班考入复习班,复读一年后才能考上高等院校,鲜有应届生直接考中的,而石头就是其中之一,按他的分数,足足高出本科分数二十五分,本来是可以被更好的学校录取的,为了保险起见,为了不再复读,为了不再增加父亲的经济负担,他只报考了录取分数较低而且学校有伙食补助的师范专科学校。
三年的大学生活,一点也没有改变他沉默寡言的性格。毕业后他分配回我们读高中的那所母校任教,那时我也考入了别一所师范类学校学习。暑假回到县里,我到学校看他,他显得特高兴,单身的一间房内,收拾得干干净净,妥妥帖帖,特别是那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似乎更像专门训练过的军人。他带得班纪律特好,他做事向来是有板有眼的,规定了的,学生是不能不执行的,不论男生女生,如果违法纪律,他就会板着面孔大声训斥,虽然他依旧不多说话,但常常很少的几句话分量却很重,所以学生们都很怕他。他对自己也要求很严,像我们即使参加工作当了老师,一群年轻人,经常会在一起打打闹闹,住宿的地方也不会十分讲究。他却不是这样,很少和我们一起说笑,特别是在学生们面前。他的房间如果生人进去,都会以为是住着一女孩,给人一尘不染的感觉,我们经常会碰到他把床上、地上捡到的头发扔到垃圾桶里。
十点睡觉是他多年的习惯,就是在夏天,闷热的暑气还没消退,一群年轻老师都坐在实验楼下的台阶上一边凉快,一边闲聊,只要到十点钟,就会看到他的房间熄灯,或者,只要他的房间熄灯,就知道已经十点了。他这个样子,就会有几个“淘气”的年轻教师故意对着他的房间大声说笑,无论怎样高声叫唤,看到依旧无动于衷,仿佛他已经和他的房间一起沉沉的睡去。过几天,他们就会在他宿舍的玻璃上轻轻地敲敲,然后侧耳细听,会听到他翻身,嘴里不知嘟囔着什么,然后就没有了声息。他这个样子,反而更激起人们逗耍的兴趣,有一天,忘了是谁家办事情,买来一把炮仗,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二踢脚”,晚上将近十一点钟,哪俩捣蛋的家伙拿来两个炮仗,先点着一个,炮仗斜斜着偏向他的房间的方向,“|砰——叭”一声响过,人们都安静下来细听,没有动静,于是又来一个,可能这次把炮仗弄得太偏了,“砰”一声响过,那个炮仗居然直直地飞向石头宿舍的玻璃上
,然后是更响的一声“叭”。显然,这次石头是真的恼了。先是听到亲娘万辈的骂声,然后是急促的开门声。一群坐在台阶上的年轻人“轰”的一声,做鸟兽散,全部跑到了实验楼的后面——石头一般是不看电视的,那时,学校实验室的二楼有两间大小的房间,放台彩电,晚上没自习的老师就会去看看的,一般都喜欢看体育频道。石头很少光顾,有一次,我们一伙人正专心看场足球赛,看到精彩处会齐声喝彩,不禁手舞足蹈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看这个有什么意思?”他用很高的声音说道。当我们都回头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时,他继续说:“最没意思的是那个穿黑衣服的高个,上下来回的跑,却一次也没踢到过球,真的没鳖事透了!”这下,人们回转身不再看球赛,都大笑着看一本正经的石头,看样子他已经进来好长时间了,只是我们一直没有发现。他也许看到大家的笑中所流露出来的嘲弄着的意味,于是背着手,气哼哼一声不吭地向教室走去。
这样让我想起了他的一些别的趣事——
八十年代初期,罐头是种上佳的食品,不知是谁给他卖来一瓶橘子罐头,他把橘子吃掉,就要把瓶子里的水倒掉,想洗干净放东西,别人告诉他,罐头里的水是能喝的,他试着喝喝,还真是好喝。不久他姐姐、姐夫来看他,给卖了两瓶鹌鹑蛋罐头让补补身体,吃掉鹌鹑蛋,他竟然把剩下的水也给喝了个精光。有次他要外出,自行车气不足,他问我要了气筒,我告诉他说,这种新买的充气气筒劲很大的,少充几下就行了。说完我便去忙我的事,我在家里只听到他一边打气,嘴里一边在念叨着:这哪里劲儿大呀?这哪儿劲儿大呀!根本就没劲嘛!话音未落,就听见“嘭”的一声,我跑出来一看,那个轮胎瘪了,是爆胎了。他手里拿着气筒楞在那里,好久没有反应过来。
他在教学上的认真负责,是全校出了名的,而且他教的地理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个人多次被评为全市的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他也一直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他所带的班级也一直以纪律好而著称。后来因他的班级有俩学生有“早恋”的嫌疑,而且那位女学生是他们班的好学生,在他看来是他教过的学生里面“天分”很高的一类,他一直视其为得意门生。她的行为让他很是恼火,把那个女学生叫到办公室,狠狠地“骂”了半天,声言如果还不断掉,再有风声,就不要在这个班上学了。他本想来个快刀斩乱麻,不至于让这个好学生“跑偏”。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位女学生竟然一个人跑出去,坐到铁轨上等火车。虽然后来被人发现,没有造成惨剧,但这事发生以后,他坚决不再当老师了,好多人劝说也无济于事。
不久他便调入县委党校工作,之后不久,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看起了党校的大门兼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