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三苏散文
八月十六的晚上,天空却无月的影子。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期待的圆月,为何藏在阴云深处?难道说月亮知道我们要拜谒“三苏”,而不愿出来吗?
在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刻,我的心情像天一样阴沉,却期待天气尽早晴朗,好让晚上的月亮出来。我打电话问诗人高春林,天气阴沉,今夜是否到“三苏园”拜谒“三苏”。他说天气阴着,如果没有月亮,我们就不去了。我平日口拙,此刻脱口而出说,我们是拜谒“三苏”,苏轼、苏洵和苏辙,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家。月亮在天上,若知我们拜谒“三苏”,晚上天空自然晴朗,月亮会突然冒出来,给我们一个赏月的惊喜。
高春林回答道:“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应该前去,不能因为没有月亮,就放弃我们拜谒“三苏”的计划。”之后,我暗自思忖:自己说话不留余地,晚上前去,这阴沉的天气若是不转晴天,月亮没有出来,遭春林等人奚落,我将如何是好呢?
我想好怎么应对他们质问“月亮为什么不出来”,如果他们质问,我也不急躁,苏轼“胸有成竹”,他早在宋代末年替我备好辩解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这么善解人意,我们郏县的诸位文友,只要抱有拜谒“三苏”的诚意,即便是没有月亮,也不影响我们的好心情。
我们到三苏园景区拜谒“三苏”,同行者9位文友。其中有著名诗人高春林、文联的时伟、散文家郭旭峰,报告文学作家马继军等人。文友们情趣所致,对拜谒“三苏”,对“三苏”葬郏等遗事,大家各表己见。高春林说苏轼和苏辙的家远在四川眉山,能看中我们郏县的“龙凤”宝地,生前选择葬此地,我们作为郏县的文学爱好者,就应该在中秋季节前来拜谒。虽然苏轼的家乡人来不到这里,但是我们不能让“唐宋八大家”的“三苏”没有月饼吃……春林话音未落,擅长写散文的郭旭峰插话道:“苏东坡不但诗词写的好,他还很爱吃月饼,有句诗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我带的小月饼,也有‘酥和饴’,只要他们爱吃,我以后年年中秋给他们送月饼,而且是现代的月饼,比北宋末年的月饼更好吃了。”
因为“三苏”葬郏的原因,郏县文友对苏轼诗词等了解很多,他们对“三苏”各表其言,趣味横生,仿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愉快的时光里,大家似乎忘记月亮为何不出来。我心坦然之际,小说家姚金奎来一句:“今天的天气阴着,如果有月亮就好了。”随行者于松峰脱口道:“我们问一下苏轼,就知道月亮为何不出来,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的`天气阴着,虽然是晚上,确实是一个青天,就是不见转晴。”作家马继军插话:“这天阴着,你们争吵不休,到底问谁合适呢?”,高春林悠然一句:“我们谁也不用问了,苏东坡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他才不计较有没有月亮,只要我们诚心拜谒‘三苏’,将来都是文学大家,因为苏东坡是我们的偶像……”
夜幕中的三苏园景区,因“三苏”葬此地,显得格外肃穆。蛐蛐等秋虫鸣声,犹如夜幕中的交响乐团,在四周的草丛里鸣唱。微冷的秋风吹来,有人说天气冷了,来得急促,忘记添衣。但是有“千古风流人物”的“三苏”在此,他们的内心自然十分温暖,不影响拜谒“三苏”的好心情。
谈起拜谒“三苏”的话题,以及现在和将来的意义,大家似乎忘了秋意微凉,我们纷纷从车上拿出自己带来的祭品:香蕉、苹果、饮料、月饼、火红的软柿子等,以及杜康美酒。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酿造的美酒,“三苏”喝了恰到好处。尤其是苏轼,他一生多次被贬,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在天有灵的苏轼,也许喝了杜康酒,更加洒脱豪迈,成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英雄人物。苏轼不像李白那样任性:“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饮酒成瘾,可以把家中的好马和好衣服拿出来换美酒喝。苏轼不这样荒诞饮酒,他不但“把酒问青天”,而且也很会享受生活。苏轼很高雅,且不肯庸俗,他在《于潜僧绿筠轩》中说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在三苏园内,四周遍植竹
子和柏树等,另有名贵植物,种类繁多。一年四季,翠竹枝叶繁茂,柏树遮天蔽日,挺拔入云。三苏园的风景,如百草绘就的图画,春光无限美好,喜迎四方游客。我们在夜幕中的三苏园行走,柏树在风中摇曳,枝叶沙沙作响。郏县八大景之一的“苏坟夜雨”,我虽然多次到三苏园景区,却不曾感受“苏坟夜雨”的景致。清代郏县县令张笃行曾经夜间到此感受,并且写诗词道:“风声瑟瑟雨哗哗,风大不鼓衣,雨大而不湿襟。”
在我们拜谒“三苏祠”之后,我们走到“三苏坟”的神道台阶,一阵秋风吹来,月亮在大家的惊呼声里,犹如羞答答的嫦娥,若隐若现的悄然出来。文友们纷纷议论说,这可能是“三苏”有灵感了,为我们的到来而感动,把月亮呼唤出来。我举手看一下手表,是晚间9:21分。春林对我说,你真是说对了,月亮真的出来了,看来我们这次真该来拜谒“三苏”以后我们郏县的文友,就把八月十六的晚上,定为拜谒“三苏”的时间表。我们郏县的文友,今后就这样代代相传下去。我相信“三苏”会影响到很多郏县的作者。“三苏”葬郏,是我们郏县人的荣耀。“三苏”的诗词不但影响到我们,而且还会影响很多郏县热爱文学的后来人。
我听着春林的慷慨陈词,内心产生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幻觉。我仿佛看到,未来的“三苏园景区”,在每年八月十六的晚上,将会对外开放,那时的三苏园内外灯火闪耀,文化气息浓厚。我们郏县盛情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等游人,在三苏园内游玩赏月,拜谒“三苏”。我仿佛想象到未来的中秋时节,“三苏园景区”犹如内容丰富的《清明上河图》的场景。“三苏园景区”内外明月高悬,彩灯万盏,游人如织,人们如潮水般涌来拜谒“三苏”。
我们到“三苏坟”的坟前上香、祭酒,鞠躬拜谒“三苏”。当我们把三杯祭酒洒向“三苏”的供桌前,此时一阵风儿吹来,四周柏树哗哗作响。柏树叶发出的声音,如春雨、似甘霖洒向人间。可谓“风声瑟瑟雨哗哗”的亲身体验。柏树上结的果子,随着如雨下的声音,纷纷向我们洒下来。我们一行9人,还有三苏园景区的宁贯晓主任等工作人员,他们感到十分惊奇。我暗自思忖:难道说,这就是“苏坟夜雨”的奇迹吗?
我们拜谒“三苏”结束,天上的月亮不见了。我特意看一下手表,月亮出来将近40分钟。我们拜谒“三苏”的时间,恰好在这个时间出现,等待我们拜谒“三苏”结束,月亮就纵然消失,遁迹而去。
今年的八月十六日,是我们郏县文友度过最有意义的一个的夜晚。我们游兴未尽,在三苏园景区多功能厅,文友趁兴朗诵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水调歌头》等,大家兴趣未然,对“三苏”以及郏县文化事业的发展聊表寸心。当我们从三苏园景区出来,已经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深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