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锅盖面散文【最新6篇】

时间:2011-01-02 01:42:1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镇江锅盖面散文 篇一

镇江锅盖面,古香古色的美食

镇江,是一座美丽的古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在这座城市中,有一道美食,让人们为之倾倒,那就是镇江锅盖面。

镇江锅盖面是一道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汉族面食,它的名字来源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在制作过程中,面团经过发酵后,被师傅们巧妙地擀平,再用特制的铁盖将其盖住,然后蒸熟。当铁盖被揭开的瞬间,散发出的热气腾腾,令人垂涎欲滴。因此,人们给这道美食起名为“锅盖面”。

一碗正宗的镇江锅盖面,面条筋道有嚼劲,汤底鲜香浓郁。每一口面条都能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入口柔软却不腻口。在面条的上方,通常会加入鸡蛋、瘦肉、嫩豆腐等配料,使得这道面食更加丰富多样。面条的汤汁则由猪骨、鸡骨、鱼骨等多种鲜香材料熬制而成,汤底清澈透明,却又不失鲜美。滋味独特的汤汁与弹牙的面条融为一体,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味道上的独特之外,镇江锅盖面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镇江的老街巷中,许多小吃摊位上都可以看到这道美食的身影。当你走进这些摊位,闻到阵阵香气,看到师傅们熟练地操作,你会感到一种亲切和温暖。这是一种对传统手艺的传承和守护,也是一种对美食的热爱和敬仰。

镇江锅盖面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将人们的味蕾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味觉上的享受,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理解。它的存在,让人们对镇江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记忆和认同。无论是镇江的本地人还是游客,都会为这道美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镇江锅盖面,一道古香古色的美食,它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让我们一起品尝这道美食,感受镇江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

1411685

镇江锅盖面散文 篇二

镇江锅盖面,一道串联时光的美食

镇江,这座古城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在这座城市中,有一道美食,将人们与时光连接在一起,那就是镇江锅盖面。

镇江锅盖面是一道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汉族面食,它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记忆和情感的象征。在每个镇江人的记忆中,镇江锅盖面是童年时光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是家人的关爱和呵护。每当回忆起小时候,那碗热腾腾的锅盖面总是让人心生温暖。

镇江锅盖面的制作工艺独特而精细。师傅们将面团擀平后,用特制的铁盖盖住,然后蒸熟。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只有经过多年的磨练,才能做出一碗完美的锅盖面。正是这种精湛的手艺,让这道美食成为了镇江的代表性特色。

一碗正宗的镇江锅盖面,面条白嫩筋道,汤底鲜香浓郁。每一口面条都带着儿时的回忆,让人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家乡,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和呵护。锅盖面的汤汁入口鲜美,滋味浓郁,仿佛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妙的花朵。每一口都是对时光的回忆和感慨,让人沉浸其中,不愿离去。

在镇江的老街巷中,许多小吃摊位上都可以看到这道美食的身影。人们排队等候,静静地看着师傅们的操作,聆听着锅盖面的传奇故事。这是一种对传统手艺的传承和守护,也是一种对美食的热爱和敬仰。每一次的品尝,都是对时光的致敬和感谢。

镇江锅盖面,一道串联时光的美食,它不仅仅是一种口感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情感上的纽带。它将人们与过去连接在一起,让人们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无论是镇江的本地人还是游客,都会因为这道美食而感到温暖和感动。

镇江锅盖面,一道串联时光的美食,它将人们的味蕾和情感紧密相连。让我们一起品尝这道美食,感受镇江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份童年的味道,感受那份岁月的美好。

镇江锅盖面散文 篇三

  说到镇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镇江锅盖面,对于镇江锅盖面,但凡去过镇江的人,都知道镇江有三怪,其中一怪便是“面锅里煮锅盖”。有人会问:面锅里怎么会煮锅盖呢?相传是这样的: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沿着古运河南下由西津渡登岸,带了一名随从太监,一路寻到镇江名气最大的张嫂子伙面店坐下。动作麻利、做事迅捷、和气客套、体态端庄的张嫂子又是上茶又是递热毛巾。乾隆的随从传下话:“要吃镇江伙面!”不知是因为乾隆来得早,还是张嫂子起得迟,待吩咐传下后,里边面还没跳好。镇江锅盖面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这种面条有毛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张嫂子直催还在跳面的丈夫:“快,动作快些啊!”丈夫愣了愣:“我不是跟平常一样

吗?”那边,张嫂子就赶快舀水下锅,往灶膛里点火。但这天好像什么都变得慢了。越是急,水越难开;越是急,面越难跳好。随从又进来催了……张嫂子赶快催丈夫切面,自己又往灶里添了把柴。很快,锅里的水开了,丈夫的面也切好了。这时,随从又进来催,张嫂子正抓起一把面往锅里撂,边回话边赶快盖锅盖,忙乱中,把汤罐的小盖子撂进面锅,在水面上飘飘荡荡的。还没等张嫂子放好作料,锅里的水又滚开了,直往上翻,快要溢出锅外,张嫂子一见,赶快用勺子舀了两勺汤罐里的温水一浇,面锅里平静下来。水再一开,张嫂子就用小竹笼子、长筷子将面条捞进碗里。正要端,那随从已一手接过去。忙碌了一阵的张嫂子倚在门外,想听外面顾客的反应,直听见那人端起碗吃着,连声说:“味道不错,味道不错,不烂不硬,喷香爽口!”张嫂子正要转身再去锅边下面,哪知身着便服的乾隆竟踱步进来,乾隆见到情景一声惊叫:“呀,你怎么将锅盖放在面锅里煮起来了?!”这一叫,张嫂子才发现自己手忙脚乱,一下子竟将汤罐上的小锅盖错当成了大锅盖,连锅盖撂到面锅里还不知道。正在这时,丈夫也过来说:“外面的顾客个个都说今天的面,味道特别好,你是加了什么好作料了?” 张嫂子指向那小锅盖说:“怕就是因为面锅里面煮锅盖吧?”乾隆光顾镇江伙面店连说两声味道不错的故事传开了,从此,镇江的锅盖面名声大振,大街小巷都有大大小小的锅盖面店。

  听了镇江锅盖面的来历,没有吃过的朋友是不是已经垂涎欲滴了呢?脑海里是不是想到了乾隆皇帝,想到那对煮面的夫妇,想到那些津津乐道的吃客们了呢?我第一次吃锅盖面,也是奔着这个传说去的,而且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小时候看的一部电视剧《戏说乾隆》里的乾隆,那样英姿飒爽的一个皇帝,那么个风流倜傥而又多情的男人,连他都赞不绝口的面,何况我们这些凡人呢?·······镇江锅盖面的种类也非常地多,有香肠的、鸭肝的、鳝丝的、肉丝的等等等等;镇江锅盖面软硬适度,老少皆宜,还有那独门独制的面汤,配上镇江的香醋,那味道真的没法形容。特别要说明的是,镇江锅盖面虽然好吃,但是价格也很实惠哦,是真正的老百姓吃得起的好面。每一次吃锅盖面,我都会在那口飘着锅盖,热气腾腾的大锅边驻足一会儿,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家灶台上用的也是木头的锅盖,但是从来没有问过爸爸那木头锅盖是用哪一种树木做的,而在吃镇江锅盖面的时候,有一次,我忍不住地问面馆里的师傅,师傅指着锅盖,满面笑容地说:这锅盖呀,还真得保密!呵呵,不过在我的一再追问下,他还是告诉了我,原来锅里的小锅盖是用松木做的,松木不仅轻而且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加上镇江锅盖面独特的配料,下出来的面,那真的是一个字“绝”!

  也许有人会问:镇江锅盖面非得到镇江才能吃到吗?其实也不是的,随着镇江锅盖面的知名度大增,很多外来游客经不住锅盖面的诱惑,竟然把这种美食学到手里,传播到祖国各地。但是我还是喜欢在镇江吃锅盖面,有一种地地道道的江南味道!

镇江锅盖面散文 篇四

  身在京城,最得意的主食,是炸酱面与打卤面。在外省行游,所见所尝、所感所赞的面条难以计数。泰安豆腐面、平遥刀削面、郑州烩面、饶阳金丝杂面、杭州片儿川面、昆山奥灶面、成都担担面、延吉冷面、武汉热干面、昆明过桥米线……或汤汁清亮、浓稠味美;或甜辣解腻、大快朵颐;或凸显刀工、粗细不一,或因细腻,不忍下箸……

  我在闲暇时,曾细细梳理数十座城市的特色面条,忽感其中一款,实难描述。这面条,若论色彩斑斓,难比打卤面。论味蕾刺激,怎敌担担面!论少水分、多坚实、洋溢香麻热辣,在热干面前尤为逊色……我试着用“辈分”去设定这款面条排座次,结果更为失望。3000年前,周朝的“礼面”(宫廷盛典食用的面条。即陕西油泼扯面)倘若是面条老大。与之相比,这款面条,恐怕连千代子孙都排不上。然而,恰恰是这碗面,竟然让我联想到人生滋味,让我深记一座城市。

  这便是金山塔影前、城市园林中、千年津渡之畔的镇江锅盖面。

  镇江,是我数十年采写生涯中,抚触次数最多的江南古城。自1994年与镇江邂逅至今,我“十下镇江”,依然意犹未尽。说来惭愧。多年往返匆匆,未细品锅盖面的个中滋味、未解读锅盖面的文化精魂。

  直到2016年那个潇潇细雨的秋晨;直到我听闻镇江已有千余家锅盖面店,年营销收入以“亿元”显示,直到市旅游委领导刻意把我引到“千年古渡头”——西津渡那家有代表性的锅盖面体验馆。

  一家面馆,名称多了“体验”二字,便有了动感。迈入门槛,诱人食欲的香气若隐若现。一层面积宽敞,四壁以“图说”形式记述着锅盖面的前世今生……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柱、深沉舒缓的背景音乐,大有念天地之悠悠之感。最抢眼处,当属锅盖面“四绝”中的“跳”。但见大厨稳坐于粗竹筒一端,另一端是和好的一团面,随着支架有节奏的微响,大厨上下起落,以举重若轻的形态,把那团湿面压的坚如磐石。此视点,引我思远。千年前,相约相聚的北宋词家,从西津渡码头解缆入江,乘扁舟、迎惊涛、摇竹橹,赴江心采天下第一泉——中泠泉煮茶。此场景,引我联想。一叶扁舟上的东坡居士、竹筒架上的面馆名厨,虽然身份有别,情状何其相近!都是以超脱之态,经历艰辛过程。前者借竹橹、木舟击浪,迸溅出几分自信,后者借竹筒、支架起伏,收获着一份成果。这,或许就是镇江人传承的那份潇洒?

  锅盖面最精妙处,当属“四绝”的“浇”。“浇头”在全国多地面条入碗后,无疑是一份惊喜。因为,一碗面的审美与品味,浇头是关键词。然而,既扑朔迷离又回味悠长的面条浇头,惟锅盖面也!

  细看数十种品相的锅盖面,我忽有不知所措感,究竟该怎样用文辞去藻饰?以主料而论,这款面条,经历长时间“压跳”,虽然细如秀发,却韧劲十足。然而,若深解锅盖面的其中味,彰显弹力的面条,其实仅为“旁敲侧击”的由头之一。由此,让我想到诗文高手的笔法——“意蕴渗透、明吟暗指,像雾像雨又像风”,恰如大唐年间,西津渡夜泊待渡的张祜。老人家在江边凝望、挥笔吟唱,表面上看,是关注潮落夜江、两三星火,其实着眼点,却在明日扬帆直取的瓜州。

  既有咀嚼的质感,又有悠长的入味,是锅盖面的旗帜。

  通常而言,经营面条的食店,浇面,或是汤汁或是稠卤,最多也就二三种。而锅盖面的浇头,不仅多如繁星,而且根据客人需求灵活运用。但见大厨伫立于沸水旋转、小型锅盖飘浮其间的灶边,操作多款煮浇头用的竹漏勺,里面盛放着各类浇头,均为镇江地方特产,包括江鱼、肴肉、猪肝、牛肚、牛肉、腰花、鳝丝、肉丝、素什锦、大排、鲜笋、豆干、青椒、青菜等。客人尽可根据消费实力以及口感习惯随意选用,或各半——即两份食材、一份浇头的量;或双份——即一种浇头、双份的量;或小杂——店家荤素多种搭配;或大杂——略同“小杂”,但种类更丰富,或全家福——店内浇头大组合。

  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从表面看,一碗由酱汁色拥簇的面条,用筷子深探一番,便撩拨出深藏碗底的许多惊喜。

  面对杂花生树般的浇头,我有些恍惚、有些困惑。是面配浇头,还是浇头配面?未经烹炒慢炖、未经提前腌制的浇头怎么入味?一种甜蜜的美食困扰,伴随碗面的香气,萦绕不已……

  原来每根精细的面条,周身都有细细的“渗透孔”,在拥抱特制酱油调制的汤汁之后,便生发一种让人陶陶然的味道。咸鲜味?似有;甜爽感?若存;清淡品相?如是,浓郁香美?隐现。

  由此,我忽然想到镇江那充满神奇传说的金山,飘溢书香、墨香的南山以及吸引一代帝王激情书写“第一江山”的北固山……恰恰与眼前这款美味一样:只有深深融入其内,才能深解个中情由。

  操作潇洒、举重若轻、就地取材、迎合大众、广纳百味、含而不露、一旦深解、回味悠长……这岂不是大隐隐于市的名流风度?品赏镇江锅盖面之后,细雨初歇。当我再次踏上漫漫游途,作如此想。

镇江锅盖面散文 篇五

  镇江有三怪,“面里漂锅盖”是其中一怪。

  也许你会问:“面里怎么能漂锅盖呢?”

  你不要着急,听我慢慢叙来。

  那是我是上三年级的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镇江去品尝锅盖面。刚下公共汽车,我就奔进了“面对面”锅盖面馆。

  看着菜单上各种各样的面条,我再也忍不住了,指着肉丝面,大叫一声:“我要肉丝面,肉丝请放多一点儿!”“好!”老板的声音并不高,但很有亲和力。

  为了看清锅盖面的下法,我特意来到厨房。厨师拿起面团,抛上空中,又用有力的手接住,将它扣在铁板上,双手不停地在面团上拍打,时不时用手指在旁边的小碗里捞些面粉,撒在面团上,接着又把面团抛向空中,就这么来回几下,千根、万根面条像变魔术一样从他的中出来了……

  “隆……”的一声,厨师打开煤气开关。煮面的锅很大,清水煮开后,厨师把面放进锅。

  “会放什么调料呢?”站在一旁的我在想:“会不会放锅盖面特制调料?”心中的问题一连串,就等着厨师下面时的动作告诉我。

  厨师把葱、姜、蒜切好,有规律地放进锅中。“唰……”的一声,几个不同颜色的葱、姜、蒜“宝宝”迫不及待地跳进了锅中。“锅”水翻滚,“宝宝们”在里面尽情地享受着日光浴。厨师这时已经把切好的所有物品都抛向了“锅”中,接着,又把锅盖盖上。锅大、盖小,盖在面上漂。

  “肉丝面,谁的?”老板喊着。

  “我的,我的!”我迫不及待地回应着。

  这个老板是个热心肠的人。我一边细细品尝着锅盖面的美味,一边听着他给我讲述锅盖面的来历……

  这就是锅盖面,不错吧!有机会也去尝尝,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镇江锅盖面散文 篇六

  镇江——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相信大家对“香醋摆不坏,淆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这句俗语并不陌生,最后一句说的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镇江锅盖面!

  我,一个土生土长的镇江人,却从来没有尝过锅盖面,于是,我便来到了一家口碑较好的——“面行天下”,还没到店里,扑面而来的香味促使我加快了步伐,店里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位置,墙上贴着锅盖面的图片,细长的面条甜甜的`睡在碗中央,棕色的面汤将她包围着,面上的葱花像翡翠似的点缀其中,看得让人垂涎三尺。最上面一幅是锅盖面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姐弟相依为命。弟弟有病,口味不佳,姐姐便天天下面给他吃,可是弟弟总是说面条下的太硬,于是,姐姐便想办法擀细面条——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用一个竹杠,人坐在上面压着面团条,从左到右,又从右到左,将面团压得薄薄的,然后削成细细的面条,她又想着加点青蒜,手忙脚乱之际,将旁边汤罐上的小锅盖放进了大锅里。没想到,这样的面条却让弟弟吃的又香又多,赞不绝口。原来用小锅盖,四周透气,这样下面出的面不容易烂,有劲道所以味道更佳。从此镇江锅盖面名声大振,大街小巷里出现了很多做锅盖面的伙面店。就在我看得入迷时,一碗香喷喷的肉丝面便端了上来,虽然与图片上有所差距,但却一样吸引人的眼球,积累多天的食欲仿佛在顷刻间爆发了,我轻轻的挑起面条,他十分奇特,弯弯的,很好玩,我实在忍不住了,一口吸了进去,慢慢咀嚼起来,真是油而不腻,十分美味!

  这,就是镇江三怪中的一怪——锅盖面!

镇江锅盖面散文【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