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国格言【精简6篇】

时间:2019-03-04 02:34: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经典中国格言 篇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凝聚着无数智慧和智慧的格言。这些格言不仅是古代智者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一些经典的中国格言,并解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应用。

第一个经典格言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不可替代性。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忙于工作、学习和各种社交活动,很容易忽视时间的价值。然而,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合理安排时间,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避免拖延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第二个经典格言是“不怕慢,就怕站”。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害怕进步的缓慢,只要我们保持前进的动力和努力,最终一定能够达到目标。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求速度和效率,但有时候忽视了质量和深度。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有耐心,踏实地向前推进,不要因为进展缓慢而放弃努力。

第三个经典格言是“一寸山河一寸血”。这句话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园的深情厚爱。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为了保卫家园而流血牺牲。在现代社会,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社会活动中,我们都应该以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为重,努力为他人谋福利。

第四个经典格言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强调了对自己和对手的了解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个人生活中,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了解对手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注重自我反思,提高自我认识,同时也要了解他人的动机和行为,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第五个经典格言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成就。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求舒适和安逸,但往往忽视了困难和挑战的价值。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敢于面对困难,勇敢地迎接挑战,相信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看到彩虹。

经典中国格言 篇二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其中包含着许多经典的格言。这些格言凝聚了千百年来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中国经典格言,并解释其含义和应用。

第一个经典格言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我们不能停止学习。然而,单纯地学习而不思考,只是堆积知识,没有真正的理解和应用。同样地,只是思考而不学习,没有实际知识和经验的支撑,也很难取得进步。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通过思考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学习来丰富和拓宽我们的思考。

第二个经典格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表达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忽视他人的感受和权益,只追求自己的利益。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权益,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不给他人带来伤害和不公平。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做一个有同情心和善良的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以建立和谐和善良的社会。

第三个经典格言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句话强调了自信和比较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与他人竞争,追求卓越和成功。然而,我们应该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努力发展和提高自己的优势。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相信自己,不要盲目崇拜他人,要在比较中寻找自身的优势,并通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第四个经典格言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话表达了追求卓越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追求安逸和稳定,不愿意冒险和面对挑战。然而,只有敢于冒险,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和进步。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敢于追求卓越,勇于面对困难,即使面临失败和挫折,也要坚持追求真理和卓越。

第五个经典格言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强调了友谊和情感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忽视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只注重个人的利益和成功。然而,友谊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予我们支持和安慰,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这句格言提醒我们要珍惜友谊,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共同度过人生的喜怒哀乐。

经典中国格言 篇三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3、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6、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9、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李嘉诚

  10、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4、亲者痛,仇者快。朱浮

  15、我爱人生,所以我愿像一个狂信者那样投身到生命的海里。巴金

  1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18、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0、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2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24、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红楼梦

  25、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梁实秋

  26、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9、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30、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经典中国格言 篇四

  1、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2、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3、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4、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5、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6、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7、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8、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9、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10、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11、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2、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13、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4、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5、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16、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17、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18、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9、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20、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21、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22、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23、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24、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25、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26、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27、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28、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29、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30、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31、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32、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33、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34、五权宪法。——孙中山

  35、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36、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37、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38、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39、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40、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41、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42、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43、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4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45、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46、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47、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48、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49、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50、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51、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52、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53、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54、事断于法。——邓析

  55、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56、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57、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58、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59、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60、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61、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62、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63、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64、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曹操

  65、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66、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67、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68、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69、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70、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7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72、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柳宗元《断刑论》

  73、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74、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75、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76、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77、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78、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79、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80、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81、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82、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83、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司马迁

  84、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8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86、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87、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88、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三国志》

  8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90、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91、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92、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93、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94、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95、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96、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97、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98、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王符《潜夫论·断讼》

  99、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00、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101、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02、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商鞅

  103、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刘恒

  104、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105、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10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107、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108、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109、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0、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完颜雍(金世宗)

  111、法者,定分止争也。——管子

  112、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之》

  113、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114、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15、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116、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117、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118、法令至行,公正无私。——《战国策·秦策》

  119、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120、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121、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122、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123、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124、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12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黄帝经·经法·君正》

  126、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27、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128、法不殉情。——《三国演义》

  129、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130、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131、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132、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133、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134、当公法则不阿亲戚。——武则天(武周)

  135、臣闻圣主为政,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西汉《东方朔传》

  136、仓廪(lin)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

  137、不以私害法,则治。——《商君书·修权》

  138、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出师表》

  139、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140、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14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142、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薛宣

  143、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马总《意林·淮南子》

  144、彼窃国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

  145、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王安石《范镇加修撰》

  146、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经典中国格言 篇五

  格言1

  我打你是为了你好。

  评:所以打你你别反抗,打你是瞧得起你,别人想挨打还没资格呢。

  格言2

  你们两个打仗,一个好的也没有。

  评:当年中国打仗可以例外。其实中国要是强盛,日本就不敢打了,中国也有责任。

  格言3

  你在别的老师课上也表现这么差?

  评:这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如果回答“是”,则曰:“原来如此,早知你不是好鸟。”如果回答“不是”,则曰:“原来你以为我好欺负!”

  格言4

  你抄别人作业和答案,是欺骗老师还是欺骗你自己?

  评:都骗了。

  格言5

  别人都完成了你怎么不完成?为什么不随大流而搞特殊?

  评:你坐车发生车祸,别人都死了,为什么你还活着?为什么不随大流而搞特殊?”

  格言6

  学习是为自己!

  评:难道不是吗?你们学生学习好了,对我们还有什么

好处么?无非是发一点儿奖金而已,评个职称而已!大部分都是为了你们自己啊!

  格言7

  又是你,扣了分给班集体抹了灰!就是我肯原谅你,班里的同学也不会原谅你。不罚你难以平众怒!

  评:你个王八蛋,我的二十块钱!这个月的奖金又打水漂了!今天不罚你,你不知道太岁爷头上不能动土。杀鸡给猴看,让那些小子丫头也当心点,别再给我找麻烦!

  格言8

  又看课外书?没收了!狗精神!

  评:嗯,看来这期娱乐内容还真不少!先拿回去瞧瞧我的××在干什么,麦当娜再下没下儿子……这次猎物虽少,毕竟也是我的劳动成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只怪我没赶上好机会,九班班主任已经没收了三个手机了!

  格言9

  谈恋爱?你们小孩丫丫才多大?

  评:我早恋时最多写个把情书,连话都不敢说。你们两个倒开放,快粘一块儿了。当年老师硬把我们俩拆开,如今有什么理由我不把你们俩拆开?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们也别想得到!拆你们者,舍我其谁?

  格言10

  考这么差!这些题我没讲过吗?就算没讲,可这种类型我在平时没点拨过吗?

  评:你一上课就走神,估计这些讲没讲过你丫也不清楚。先诓你一下,要不然你考不好找原因咱俩还得对半分。这下你全摊了,反正就是你不好。活该!活该!

经典中国格言 篇六

  ——听

  1、 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 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 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 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 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 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 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 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 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说

  1、 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 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 你很有创见 ,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 ××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 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 ,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 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 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 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 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 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读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6、读的要求应该分出层次。首先是通读,将句子读顺口,不认识的字借助工具读准字音。对于这一点,我们同学的认识是清楚的,态度是重视的,做得很好。

  7、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

  8、默读时,贵在边读边思考。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

  9、默读,要讲究速度。现在我请大家在十分钟内看完这段文字,并请思考……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请各位再把这部分内容多读几遍,弄懂它的意思。

  ——问

  1、“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2、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3、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

  4、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

  5、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6、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准确。

  7、今天我们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我们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求知欲望。

  8、有些问题我们可先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就不必向别人提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新提出的问题,哪些是自己有答案的?

  9、有一个问题,是我要求教大家的,谁能帮我解决。

  10、我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烂灿,与其说是我在教你们,不如说是你们在教我,你们的学习能力是在提高。

  ——写

  1、 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干净,书写也端正。我很高兴,感谢大家。

  2、 请同学们看(用手扬起一大叠本子)我今天要表扬这么多同学,让我来介绍他们的名字。这些同学的作业字迹端正,行款整齐很少有错别字,文句通顺,进步很大。

  3、 同学们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也写了一点,现在我念给大家听,希望大家能喜欢。

  4、 写文章的目的是与别人交流,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我们的作文也应该有读者,有读者群。我建议大家互相交流。看完后将自己的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下来,目的是互相鼓励。

  5、 优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财富,应该让大家来共享,请大家出出主意,如何使这些财富充分地发挥作用,让每一位同学得益,特别请这些财富的创造者出出主意。

  6、 用自己的笔写自己心里的话,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班×同学做得比较好,他的作文虽然也有缺点,却给人一种真诚的感受。

  7、 “有纳才能吐”,有积累才能够表达。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8、 ××同学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

  9、 刚刚过了××节,同学们一定还有深刻的印象,就“××节”为题,写一遍作文,好吗?

  10、 文章写完了,自己应该小声读两遍,注意有没有词句的毛病和写错、写漏的字。

经典中国格言【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