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精选3篇)

时间:2019-07-01 05:24: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 篇一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的总称,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句。这些名句不仅具有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还对人们的生活和处世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并探讨它们的意义和价值。

《大学》中有一句著名的名句:“中庸之道,天下之道也”。这句话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中庸之道是指在人生的各个方面都要保持平衡和适度,不偏不倚。这种中庸之道不仅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还能够使社会更加稳定。因此,中庸之道被认为是天下之道,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论语》中的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人们要以自己的行为作为衡量标准。这句话教导人们要善待他人,不要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行为。这种行为准则不仅能够维护社会秩序,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孟子》中有一句名言:“人而不仁,犹如百川之水皆下,而不归于海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就像百川之水没有汇聚到大海一样,无法发挥自己的价值。仁爱是人性的基本特征,只有具备仁爱之心的人,才能够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

《中庸》中的一句名句“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强调了诚实的重要性。诚实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行为准则。只有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才能够建立起信任和互助的关系。

以上只是四书五经中的一小部分经典名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这些名句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对人们生活和处世方式的指导。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修养。

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 篇二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的总称,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句。这些名句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具有指导人们生活的智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四书五经中的一些经典名句,并分析它们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大学》中,有一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通过不断学习,我们可以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学习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论语》中,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强调了对于知识的喜爱和热爱的重要性。只有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学习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

在《孟子》中,有一句名言:“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强调了人性的本善。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行为。因此,我们应该相信他人的善良,给予他们机会改正错误,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在《中庸》中,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强调了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君子是指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之间保持和谐。而小人是指缺乏道德修养和品质的人,他们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通过学习和理解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指导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修养。这些经典名句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人们生活和处世的重要准则。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将这些名句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和素养,共同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 篇三

关于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此后《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提议了明显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目,又提议了格物、致知、赤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款。八个条款是实现三条纲目的途径。十章分别解说明显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赤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名言名句:

  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尔后有定,定尔后能静,静尔后能安,安尔后能虑,虑尔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

  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

  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

  谦。(第三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第三章)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第三章)

  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无诸已尔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第十二章)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第十四章)

  善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第十六章)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第十六章)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第十七章)

  ◆《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原来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诲表面的重要论著。

  中庸便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个性。从人性来讲,便是人性的来源根基,人的基础智慧个性。实质上用当代笔墨表述便是"临界点",这便是难以控制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恶的个性,从临界点向上便是道;向下便是非道。向上便是善;向下便是恶。名言名句:

  定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

  博学之,讯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第二十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第二十一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高足及其再传高足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实了孔子及其高足言行,召集显露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维、德行见解及教诲原则等。风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便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高足,有孔子的再传高足,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高足为主.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年龄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阴历仲春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南岸(即本日孔林地址地)。

  名言名句: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贫而无谄,高贵无骄。(学而)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君子务本。(学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定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为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君子周而不比(串通),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不患无位,患因而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里仁)怙恃之年,不行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

  不迁怒,不二过。《雍也》

  君子周急不继富。

  一箪食,一瓢饮,在僻巷,人不胜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温柔敦厚,然后君子。(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雍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君子开阔荡,小人常戚戚。(述而)

  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尔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子罕》

  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之不今朝也?(子罕)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行人之恶。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行言而与之言,走嘴。知者不失人,亦不走嘴。(卫灵公)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道差别,不相为谋。(卫灵公)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爱,友便佞,损矣。(季氏)

  往者不行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盛德不逾闲(遮拦阻隔之物),小德进出可也。(子张)

  君子不伤脾胃,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

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