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别裁》有感【优秀3篇】

时间:2011-01-04 09:23: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读《论语别裁》有感 篇一

《论语别裁》是一本精选出的《论语》摘录集,作者在其中精心挑选了一些经典的言论和故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品味《论语》。我读完这本书后,深受启发和感动。

首先,我被书中所呈现的孔子的智慧和教诲所震撼。孔子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教导以及他对于人生和道德的思考,都体现了他卓越的智慧。在《论语别裁》中,我读到了孔子关于人际关系、教育、政治等方面的言论和故事,这些都让我深感他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智慧。例如,他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只有与思考相结合,才能真正得到启迪和进步。这样的智慧和教诲,不仅对于古代的学生们有指导意义,对于我们现代人也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其次,我在书中感受到了孔子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和关怀。孔子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丑陋。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在《论语别裁》中,我读到了许多关于修身齐家治国的言论和故事,例如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身作则,对待他人要用同样的标准和善意对待自己。这种关注人性和道德的思考,让我深思自己的行为和处事方式,也让我对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和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我被书中所呈现的孔子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孔子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他不仅关心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还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例如,在书中我读到了他对待学生的态度,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学习,不断进取,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老师。这样的人格魅力让我对孔子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之情。

综上所述,读完《论语别裁》让我受益匪浅。书中所呈现的孔子的智慧、人性和道德思考以及人格魅力,都让我对于人生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修身齐家治国,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论语别裁》有感 篇二

《论语别裁》是一本精选出的《论语》摘录集,作者通过精心挑选和整理,将其中的经典言论和故事呈现给读者。我在读完这本书后,对于孔子的思想和他对于教育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我被书中所体现的孔子的教育理念所震撼。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学习是人类进步的基石。在《论语别裁》中,我读到了他对于学习的强调以及他对于学生的教导。例如,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不仅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兴趣和热爱,只有乐于学习的人才能真正取得进步。这样的教育理念对于我个人来说,启发很大。它让我明白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了我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其次,我在书中感受到了孔子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教导。孔子认为,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尊重。在《论语别裁》中,我读到了他对于友谊和礼仪的言论和故事,例如他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句话告诉我们,与真正的朋友相处就像与水一样淡然,而与虚伪的人相处就像喝上了美酒般甜蜜。这样的教导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友谊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和亲人。

最后,我被书中所呈现的孔子的思辨精神所吸引。孔子是一个善于思考和质疑的人,他不满足于现状,常常提出问题和让学生思考。在《论语别裁》中,我读到了他对于道德和人生的思考,例如他问:“君子何患于无钱?”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于财富和幸福的思考。孔子的思辨精神让我明白了思考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思考和质疑,我们才能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读完《论语别裁》让我对于孔子的思想和他对于教育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的教育理念、人际关系的思考和思辨精神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启发。我相信,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论语别裁》有感 篇三

读《论语别裁》有感

  今年寒假,我读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早知道南怀瑾是著名的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个特有才气的人,《论语别裁》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整本书都在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包括为政还是做学问都是以做人为基础的。从这本书中我收获颇深,但也读的很艰难很吃力,非常惭愧自己的学识浅薄。

  在我以前的概念中,读书就是学问,有学问的人都是那些有文化的人,也都是那些学识渊博的学者。我从《论语别裁》书中可爱的小学生一节读到,并找到了答案,前面所说的是错误的。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对,绝对的好,这就是学问。

  作者举的例子是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入则孝,我明白了,这个学生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弟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就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记得有人说过:要看一个人是否能与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里是否是一个孝子。这就是入则孝,若在家里,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则孝,何况在外,怎能做到出则弟?与别人交朋友呢?在学校同样如此,同事之间也要做到出则弟,学校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之间要讲友爱,讲团结,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书育人。

  谨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谨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谨慎处世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老师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同时又泛爱众,一个人有了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在学校里,彼此之间的友爱,对学生的爱,扩而充之,就能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假如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亲仁,就能再亲近那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也就能做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了。也就是说,学会了做人,做好了人,还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学文,热爱文学的就做文学家,热爱科学的就做科学家,热爱艺术的就做艺术家等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所在,兴趣爱好,去以

量力而行。

  在这一节中,南老先生还表达了对尊师重道精神的呼吁。原文很有意思,现在的尊师重道,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真正尊师重道的人是小学生,我想诸位都有这个经验,我们的孩子如果在小学念书,回来就开口老师怎么说的,闭口老师怎么说的。四十几年前,台湾教师节的时候,孩子回家向家长要敬师金,说给他五十元,孩子一定说不行,这是敬老师的要一百元。这种事到了初中就淡了;到了高中以上根本没有这个观念了;到了大学,学生看老师是不相干的陌路人。相对的,老师对学生也是如此,挟了一个皮包上来,拿一本书讲解一番,便有钟点费,彼此都是商业行为,教完了以后,懂不懂是你的事,挟个皮包走了。学生与老师在路上见面,点个头便已经是很稀奇了。一般都彼此不认识,就这么迎面过去,堂而皇之的,学识愈高,愈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这是今日中国文化一个极大的讽刺。笔触很犀利。但又实实在在。说实话,自己感觉比较庆幸的是教的还是比较天真可爱的小学生,正是对老师最尊师重道的时候,让我们老师也感觉到了浓浓的温暖和爱意,工作起来更加有劲头,同时,我们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倡导尊师重道精神,为扭转这样的风气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其实通过《论语别裁》我们还能学到很多东西,如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南怀瑾先生的治学态度等等,虽然我阅历太少,很多学问不可能一下子理解到位。我会慢慢体会,这很有趣。

读《论语别裁》有感【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