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型教学法在培养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兴趣的应用研究论文 篇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各个专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许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这不仅会影响他们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也会限制他们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因此,如何培养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与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计算机课程中应用参与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首先,参与型教学法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小组项目等活动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计算机课程中,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项计算机项目。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协作、交流思想,解决问题。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能够增加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其次,参与型教学法还可以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应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在计算机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案例或场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最后,参与型教学法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增加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机竞赛或游戏,让学生在竞争和娱乐中学习计算机知识。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关注度。
综上所述,参与型教学法在培养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参与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计算机课程学习环境。
参与型教学法在培养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兴趣的应用研究论文 篇三
参与型教学法在培养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兴趣的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主要阐述参与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重点分析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如何提高对计算机类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途径,以主体性、活动性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变革计算机课程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全面和主动发展。
关键词:参与型教学;计算机;学习兴趣
一、参与型教学法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参与型教学就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让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它是把主体教育理念转变成学生主体人格的一种有效机制。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把教和学的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操作的教学过程。
参与型课型以建构主义和认知理论研究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取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并且这一过程是永恒的。导致形成认知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同化作用,这种作用使主体(学生)在新的概念性表象层次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能力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的认知过程。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是知识活动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外界施加信息只有经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才能变成自身的知识。同样,认知学习理论也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主体与外部刺激的`同化来顺应和平衡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结构强调学习者个体的中枢活动包含两个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状态两个方面,认识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生,交互作用,共同组成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而由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于重大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无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为参与型教学法的可行性提供了科学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现实的主流教学仍然以知识授受为其目标定位,口耳相传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沉浸在教师严肃的讲述和学生呆板地听讲的气氛中,规训色彩浓厚的教学格调没有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多少余地。学生的学习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而是为了应付成人的各种要求,他们个性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将很难地适应中国未来改革发展的需要,这与 21 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相悖的。普通高校教学的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综合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全面贯彻主体参与型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参与型教学法的应用与实施
1.主体参与是教学中实施的关键。参与型教学最重要的实现是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教师必须从一个讲演者、解惑者和裁判者的角色转化为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的角色。学生必须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转换为一个自主、探究学习者的角色。这两种转换实质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体验式学习的过程。
2.创设有启发性、创造性的教学情境。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挖掘教材内涵,整合教学内容,把知识点转化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课内学习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具有新颖性,面向社会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原有知识、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参与型课型就是要以探索尝试为核心设计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深入思考,提出新观点,使学生成为探索、创新的主体。例如,在《计算机应用技能》课程中,学生完成了“个人简历.ppt”的制作后,教师要根据练习的要求,对学生完成的作业中是否有“滚动字幕”、“图片动画效果”等内容进行评述,对于共性的问题应向全班学生进行讲解、演示。在过程性评价中,不仅仅由教师提出意见,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价,对于学生的创新之处和参与热情要适时对提出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是参与型教学的必由之路。参与型教学模式将克服以往说教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弊端,增强课程的时代感、贴近感,而且也增强理论对现实的诠释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问题,提高了师生理论研究的动力和能力。例如,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从前几届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情况统计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属于讲解型课程,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上机调试程序。运用参与型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后派代表来讲解,其他人可作补充,小组将研究过程和方法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整理、归纳和总结,将零星的知识点用主线串联起来使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准确系统地掌握了学习内容,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在教学中采用参与型教学法以后,学生们普遍认为确实通过学习能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4.激发学生兴趣,注意分层参与。兴趣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参与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是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目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创设恰当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不漏掉任何一个学生。例如,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速度有快有慢,这就要求教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分层对待,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在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层次性,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
四、运用参与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发挥主导作用,落实主体地位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是与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成正比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自由度越大,对教师的施教要求越高,越需要教师以更高的施教能力和更优化的施教艺术参与教学活动。
2.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参与型教学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让学生上讲台讲讲课,而是要教师在教学的各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把主体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出来。参与型教学并不是教师的担子轻松了,而是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用观念指导行为。
3.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就要给学生以自由,自由是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最高境界。但自由不等于随便,教师更应该加强课堂管理,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调控,让学生在轻松、 活泼、 有序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培养主体人格。
4.教师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自由地选择问题、设计方案、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给学生以启发、诱导,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总结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从师生不同的角度来看,教师应通过评价激励,及时把学生参与学习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反馈来的信息中看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看、多听、多记、多感,回收来自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信息,及时采取组织讨论、练习训练等调节手段,调整教学,又要将回收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参与型教学法由于符合人类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规律,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结构更新加快,计算机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