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论文 篇一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将从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首先,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更新课程内容和教材,引入最新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还可以促进教师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引入项目化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帮助教师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再次,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教师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通过参加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提高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课程体系改革,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浅析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论文 篇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将从加强课程体系改革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
首先,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通过更新课程内容和教材,引入最新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还可以促进教师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教师具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引入项目化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帮助教师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再次,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教师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通过参加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技能,提高专业化水平。同时,加强课程体系改革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重视课程体系改革,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浅析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论文 篇三
浅析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及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改革;教师专业化;教学技能
论文摘要:针对中小学课程新标准的实施,目前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是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技能的特点及培训途径,针对数学教育专业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学教育专业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措施。
一、教师职业技能的涵义与特点
原国家教委教师司[1992]39号文件《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中,把教学技能定为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掌握教师职业基本技能,把具备教师职业技能作为师范生从师任教的基本素质。在国家教委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把教学技能分为: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教学研究五类技能。在课堂教学技能中,主要设定了九项基本技能:导人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技能、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
此后,国内关于教学技能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专家对国家教委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和发展。许昌师专的张铁牛把教学技能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教学技能三大类,然后又将它们细分为20项基本技能,课前教学技能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分析处理教材、选择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讲解、提问、演示、板书、强化、变化、应变、结束;课后教学技能包括:复习、辅导、指导课外活动、教学测评、教学研究。
教学技能既具有一般职业技能的共同特点:(1)功能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2)范围上的专业性和有限性;(3)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4)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具体性;(5)训练上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又具有鲜明的复合性:(1)类型上的内隐性和观念性;(2)来源上的多样性与简约性;(3)形式上的练习不可替代性和知识的不可残缺性;(4)熟练程度上的自动化。
二、教学技能的培训途径
(一)微格教学模式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推行微格教学后,大大促进了教学技能的研究和训练,微格教学的引人,对改革教学法课程、实现师范生培训方法、手段现代化,以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实践表明,通过微格教学训练,师范生对单一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明显地优于在复杂条件情景中技能操作的正确性,微格教学作为师资培训中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不仅使师范生将所学知识转变成能力成为可能,而且具有在理论上、设备上、实际操作运用上的优势。
微格教学的开展,开辟了教学技能培养新途径,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其培训方法是把构成教师教学的要素分解为不同的教学技能,然后逐一训练,通过多次训练最终达到总目标要求,微格教学在培训师范生与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上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和优点:(1)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性;(2)目标明确集中,具有可操作性;(3)反馈及时有效,具有可评价性;(4)查漏补缺,具有可重复性。
(二)多媒体交互式培训模式
应用现代电教技术的听觉媒体、视觉媒体和视听媒体训练学生课堂教学技能,使师范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具备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改革传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
传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观摩(见习)分析试讲实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实用而且具有生命力,但有许多不足之处:
具体的教学技能不明确;针对性差;只注重教学的整体效果,忽视了单个技能。其结果要么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清楚自己的薄弱技能;要么是清楚自己的薄弱之处,但不知道如何强化提高。相关专家提出了分为三大类的训练方法:第一类是师范生和教师可以独立操作、分解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书面作图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第二类是师范生和教师模拟教学情景,对教学技能进行分解训练的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模拟教学、介人教学、微格教学;第三类是进人真实教学情景,进行教学技能综合训练的方法,主要是见习、实习。各种方法相互关联,层层深人,使师范生和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能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学技能。
(四)说课模式
微格教学易于把握每种单项技能的基本特征与构成要素,侧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学习训练,它在总体上是一个固有模式,此模式被实践证明,对训练单个教学技能确实有效。但对教师整体的综合技能训练不够。
改革一般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模式,使教学技能的训练从经验型的课堂教学中心模式,向教学设计指导下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转化,并以“说课”的形式切人,构建新的训练模式。这种模式将整个训练过程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教学技能理论的学习与观摩;第二个模块是“说课”;第三个模块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三个模式依次相联,循环进行,直至达到教学技能评价目标才算结束。
三、现行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指向性不明确
目前,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以数学学科课程为中心,强调学科本位,开设的学科课程分量偏重,课时偏多,其结果导致教育类课程一方面是教学时间不够,只占总课时的7%左右,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都在30%左右,如德国师范院校教育课程学时数达总课程的30%,日本达到了38%,美国也达到了20%以上;另一方面,教育理论课程科目少,长期以来只有这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且内容空洞、陈旧,脱离中小学实际,这种课程体系以培养传授者数学教师为目标,片面强调数学知识的制约作用,课程整体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师范教育的特性体现不明确。
(二)课程体系很难实现培养目标
现行的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不出明确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及“数学教育”这个专业定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去做中小学数学教师,他们的教学素质与实际需要有巨大差距。
(三)适应中学数学教改的能力差
数学教育专业开设诸多数学课程,是形成与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发展数学专业技能,提高专业修养,形成分析和处理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解决中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前提,没有数学教育专业的严格系统训练,就没有数学教师的专业化。但现实中,师范生在高师阶段通过多门高等数学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个体知识结构对其实际从事的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不明显,学生缺乏用高等数学的高观点来指导初等数学教学的意识,所学高等数学对他们今后具体从事的中小学数学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另外,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已经进人大面积实施阶段,本次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改革涉及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六个方面,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前,数学教育专业在校生对新课标了解甚少。作为数学教育专业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四、强化数学教师专业性,提高教学技能
(一)根据数学教师专业化要求,完善课程体系
教师专业化(teacherprofessionalization)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根据数学教育的双专业特点,它要求在三年时间内,使学生在数学专业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上达到一定的程度。数学教师必须具有以下四方面知识和技能:(1)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掌握的普通文化知识,即公共必修课内容;(2)数学专业知识,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内容;(3)教育学专业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内容;(4)教育实践技能,即教师职业技能。
普通文化课程要增强通识性,要使普通文化课程真正能够培养和熏陶师范生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人文情怀。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文学欣赏》等公共选修课;数学专业课要增加综合性,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加强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保障学生数学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三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教学,将《初等代数研究》、《初等几何研究》合并为《中学数学解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删去《初等数论》,增加数论研究前沿方面的讲座,使学生了解数论研究的进展;增加《现代数学基础》选修课,使学生了解现代数学的发展;强化教育学科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在第五学期专门开设与中学数学紧密联系的数学教育学科课程,如:《数学方法论》、《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把中学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各种能力作为教育内容传递给中学生的能力,将数学“学术形态”知识转化为
“教育形态”知识的能力。数学教师这种专业人员的解题演变过程一定要让学生看懂,这是数学教学的最大特点,也是教师专业化关注的焦点问题,要让学生看懂演变过程而且在让学生看懂会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职能。作为数学学科教材教法,必须密切联系基础教育的教学实际,全面了解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法,为我们培养的未来教师今后上岗做好观念、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二)改革培养模式加强综合实训
对数学教育专业施行分层教育,实行“2+1模式”,即前两年集中学习普通文化课程和数学专业课程,最后一年集中学习教育学科课程和进行专业综合实训,具体就是在第五学期专门开设教育学科课程和数学教育类课程,在第六学期进行教育实习和做毕业论文。将做毕业论文与教育实习结合起来,紧密联系中学数学教学实际,指导学生在培养教师职业技能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进行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创新和研究能力,及从教技能,提高毕业生的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强化“试讲”这一环节的管理,要求指导教师从教学技能的各个方面指导学生,并提出具体要求,严格把关。适当延长学生在校试讲时间,在此期间,也可以聘请中学骨干教师来校讲课,让这些准教师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允许他们下去实习,直至他们达到要求为止。
(三)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实验》、《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提高了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发展新的教学技能
素质教育作为对应试教育的一种发展,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技能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陕西师大田杰提出,教师应具有:设计教学问题情境的技能,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技能,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
素质教育技能以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为目的,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着眼,精心设计教案和习题,引导学生介人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大胆探索,多途径、多方法、多手段地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