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最新6篇】

时间:2013-06-03 06:20: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一

历史教学中的复述课文知识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以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然而,复述课文知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加以改进。

首先,复述课文知识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或者追求高分,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课文内容,而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原因和意义。这样的学习方式缺乏深度思考,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复述课文知识也容易忽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历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而不仅仅是重复背诵课文内容。学生应该被鼓励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进行讨论,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和复述教师的知识。

为了改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历史原因和意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拓展阅读,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历史教学中的复述课文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历史学习者。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二

在历史教学中,复述课文知识被广泛运用。复述课文知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记忆能力。然而,复述课文知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加以改进。

首先,复述课文知识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复述课文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复述教师的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限制了他们的学习潜力。

其次,复述课文知识过于依赖教材的内容。历史教学应该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而不仅仅是依赖教材的内容。复述课文知识往往只涉及到教材中的内容,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历史资料和资源。这样容易使学生的历史视野狭窄,思维僵化。

为了改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发表观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项目和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总之,复述课文知识是一种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历史学习者。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三

  1 历史知识概念

  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石,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基础也就是说,二者是一个统一体。不过,出于表述或操作方面的考虑,我们习惯上把知识和能力分开,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关系是对应或对称的,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它们是二元关系。从过去的“三项任务”到现在的“三维目标”,这一点变化不大。于是,在理论上,我们或把历史知识分为事实性的知识、概念性的知识和框架性的知识(理论性的知识)等类型,相应的掌握要求包括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或混合历史知识的表象和特性,以对应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和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等;或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方面解说,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关系。在操作或教学意识上,知识和能力依然是两条平行线。

  究其原因:第一种看法,对知识的区分采用的是“普遍的原理”,而对应的“特殊的事实”则过于狭窄。第二种看法,把“普遍的原理”和“特殊的事实”都打乱了,所以连盖房子的概念也乱了。本来是想从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方面来确定知识的概念,但是因为把历史知识等同于教科书内容,所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是历史知识,历史图表、历史结论、历史观点是历史知识,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基本线索、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历史知识。当然,记忆、分析综合、评价是能力,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也是能力。在这种琐碎的分法背后,不仅没有梳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就连对知识和能力基本概念的界定也成了问题。第三种看法,借用了当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怎样做”,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做了必要的说明。

  2 历史知识视野

  理由一,从知识论的角度看,一切知识皆源于事实、方法和理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一切知识皆源于实验、观察和理论;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一切知识皆源于经验、习惯和认识。所以,书本知识只是狭义的,仅了解书本知识的人,或许有做学问的可能,但不可能学做生活。历史这门人文学科,自然不看重这样的知识。理由二,历史知识是为提升生存与生活能力乃至体认人生意义的学问,即便有充裕的闲暇时间,也无须只有过去的故事可做消遣,更何况基础教育关乎国民的生计和国民的生活的能力发展、关乎国民的精神健康。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因为它有谋取、发展这些功能的知性、技艺、智慧和价值观。理由三,广义的历史知识理应包括史实(事实)、史法(技能)和史论(认识)。否则,就真的应了那句话:历史除了时间、地点、人物,其故事是假的;小说除了时间、地点、人物是假的,其故事则是真的。简单地说,叙述性亦即陈述性知识,反映历史事实本身或等于事实本体,它由多种实在的现象展开事实的情节,其中既存在客观的事实,也体现主观对客观事实的复制。所谓历史,无外“事实上的历史”和“写出来的历史”。而具有故事性的历史,更不是只“知道是什么”就可以总结的。即叙述或陈述本身,不仅包含了“是什么”,也包含了“为什么。

  3 历史知识的目标

  规范性亦即规则性知识是非常有用的知识,它不仅由个体的经验积累获得,而且必须符合群体约定俗成的标准。通俗地解释这类知识,有同干我们对习惯的理解。习惯有两方面:行为与思想。其主要成分有四:重复、照旧、符号和类型。在我们处理历史观点、历史阶段特征时,常常运用这部分知识。即使在拟定教学目标时,也会用专业的眼光使用规范性知识的重复和照旧成分。比如,这位教师为“秦王扫六合”一课拟定的教学目标:了解皇帝制度和郡县制度建立的过程,记住中央和地方统治机构的名称、主要职能;从秦朝的政治和经济以及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方面认识到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符号和类型是更为高级的成分,它们多运用于对学习内容的处理,比如英国“新历史”教学改革中有关“学习类型”的研究。其实,无论是作为学问中的规范性知识,如自然科学中的公式,还是作为生活中的规范性知识,如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公共规则,所谓“了解”和“知道”的意义,就是对法则的认知,或可认为是对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合理约束。历史知识的专业性乃至教育性,自然包含这部分知识。诸如我们强调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所表述的内容就是学习者理应懂得的行为标准和学业发展轨迹。但是,考虑到历史学科具有社会人文科学两方面的属性,这类知识不可能套用自然科学的规矩。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它的偶然性、随机性以及难以模拟、难以控制、难以量化等特性,特别不能过于纯化或理想化。至于方法和价值观则是我们特别强调的。不过,我们把它们分述在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中。“方法”近乎“学习能力”,“价值观”无疑等于“思想教育”。于是就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特别强调历史知识的基础性、科学性、教育性和发展性;另一方面又排斥知识与生俱来的方法性和价值性。如此这样,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和发展性就难以支撑,因为抽去方法性和价值性的知识,其衍生能力就会天生不足。还有,我们比较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在历史教学界又把这个观点微缩在了教科书上,历史知识即教科书知识。如今尽管我们同意建构主义的主张,可是要么把知识看作是“客体的副本”,如同事实的翻版;要么把知识看作是“一成不变”的经验,如同字典里的词条。“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么样的能力改变知识。”这话没错,不过我们要问:知识的力量又蕴藏在哪里呢?“知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发展人文精神。”这话也没错,我们一样要问:人文精神是什么,不是对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自觉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体现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实体不是知识吗?事实上,我们所强调的“解构知识”,无论言及智能还是方法,都是在重组和解析知识内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穿透知识背后的价值,才能使知识显现它的有用性。当然,理解这样的知识需要有整体认识的观点和方法。"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四

  一、在地理教学中引用历史文化知识的原因

  历史与地理历来就密不可分,学习地理必须了解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横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渗透性。其视角之一是“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因此,地理学本身就包含对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关系的研究。而且,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引入历史学上的名人典故、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内容能增强趣味性和提高实效性。

  首先,地理知识与历史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历史学科、地理学科均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二者内容互有交叉渗透、互为影响因素,这成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论依据。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也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地球表面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人类活动的因素。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它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教学中通过融入历史时期的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地理情况,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历史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也对地理环境施加程度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当今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反常等更是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融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和环境保护的必要与急迫。

  其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强调基础教育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知识,兼顾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增进学科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觉的应用所学知识的综合思维意识;同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情感。地理教学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讲授地理知识和现象,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如果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结合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如在讲到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到历史上我国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的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恒星的名字,还记录了行星的运动情况;讲到哈雷慧星时,就联系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天文学家在公元前613年观测到哈雷慧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这不仅会让学生感到趣味盅然,激发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二、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融入历史文华知识

  1、运用历史方法,从时间动态角度理解地理知识。地理教学从其教学内容来看不仅包含有地理知识,还体现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从历史的角度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会使内容更加全面和立体。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的科学,而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所以,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地球表层现在是什么样子,还要让他们知道地球环境的历史演变,从历史地理解来地理事物和现象。如讲述我国的黄土高原的历史资料,从划分历史阶段来看,可以了解到黄土高原的巨变是自然与人为两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从时间的演变角度看,自然方面,在新石器时代,正是全新世中期,全球进入“气候最适宜时期”。当时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0℃~30℃,年平均降水量也比现在要高。当时这一地区河流径流量比今天丰沛,泥沙含量微少,湖泊也较多,所以总的看来生态环境还颇优越。到了距今3000年前后,即我国历史上商末与西周初之际,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冷,出现了一次新的小冰期,地质史上由全新中期进入晚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带与植被带相应南移,其新出现的格局大体上一直保持至今,可见自然原因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如今面貌的主要原因。人为方面,主要是因为自全新世早、中期黄土高原地区各地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牧业由萌生到逐步发展。自隋唐时期起,晋陕宁明长城一线以南滥垦滥伐之风始未曾止息。该线以北部分,经理了唐与北宋时期第二次垦伐高潮后,曾一度缓和下来。但清中后出现的第三次放垦浪潮,却一直延续到近代。这直接导致了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草地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地方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水土流失与风蚀沙化的日渐加剧。通过这样对黄土高原历史的纵向分析,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人类活动造成环境破坏的认识更加深刻,进而为正确认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作铺垫。

  2、结合历史文化知识,来加深印象

  众多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将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结合,能更确切生动地表述地理现象和规律。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穿插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印象。例如“洋流”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较小,他们缺乏感官上的体验,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我们可以结合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了依靠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北印度洋对人类的影响,这样使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三.结语

  作为一门兼有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认识世界,培养科学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立足于本学科,同时结合历史知识,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不过,也需把握适度,防止喧宾夺主。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五

  一、整合旅游地理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动力

  在日常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地理教学、历史知识的联系,明确章节课题中和历史知识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学生为导向,将教材章节课题之外的历史知识点巧妙融入其中,有效整合课题教学内容,促使作用到课堂中的旅游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对旅游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旅游资源”为例,其可以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后者可以进一步细分,历史遗迹旅游资源、古陵墓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科技文教旅游资源等。在“旅游资源”章节下“历史遗迹”教学中,教师需要全方位深层次解读“历史遗迹”课题内容,科学安排课题内容。在讲解“历史遗迹”知识中,教师要引导班级学生有效思考,回顾学习历史知识中所掌握的历史事件、召开的会议、重要人物等,比如,延安会议、遵义会议,促使学生在学习“历史遗迹”课题知识中,将旅游地理学科和历史学科紧密相连,顺利实现跨学科学习。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回顾情况,高效整合旅游地理教学内容,促使旅游地理知识有着较高的层次。教师可以将和“历史遗迹”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桥面渗透到具体化教学中

,增加旅游地理教学趣味性,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动力,主动参与“历史遗迹”课题教学中,有效掌握并巩固历史遗迹课题知识,为更好地讲解旅游景点革命遗迹等做好铺垫[1]。

  二、深化地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在联系历史知识过程中,中职教师要根据历史、旅游地理二者结合点,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能力素养,深化地理教学方法,促使历史知识更好地渗透导到地理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探讨、分析旅游地理以及历史学科紧密相连的课题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不断发散地理思维[2]。以“古陵墓旅游资源”为例,在联系历史知识中,教师要明确“古陵墓旅游资源”课题重点与难点,将学生了解的古帝王知识融入到课堂中,科学整合的基础上,巧设课堂问题情境,将课题旅游地理知识、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随后,教师要深化地理教学方法,将合作探究方法作用其中,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探讨、交流过程中从历史角度出发,不断发散自身地理思维,分析并解决“古陵墓旅游资源”课题问题,深层次把握抽象化、复杂化的课题知识。在“古陵墓旅游资源”课题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结合课题教学重点与难点,向各小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践任务,要求小组学生联系相关历史知识,查询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相关实践,完成“古陵墓旅游资源”课题实践作业,积累丰富旅游地理知识中,培养地理思维。

  三、注重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联系历史知识过程中,教师要有机融合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引领专业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化理解旅游地理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在整合学科知识过程中,有效提高地理旅游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历史遗迹”课题知识后,教师可以有效联系历史知识,科学整合的过程中,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知识大盘点、历史遗迹讲解,促使专业学生在多样化实践中将掌握的“历史遗迹”理论知识内化为重要的能力,包括相关历史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践情况,练习历史知识,进行“历史遗迹”专题教学,让学生在查漏补缺中进行针对性旅游地理实践,更好地展现旅游地理教学中联系历史知识的重要意义[3]。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地理教学、历史知识二者间的联系,深化旅游地理教学各环节,将历史知识巧妙融入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促使班级学生深层次理解并掌握旅游地理知识,实时完善构建的旅游知识结构体系,提升旅游综合实践能力,成为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以此,最大化提高中职旅游教学水平与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效推动我国旅游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洁.分析中职学校旅游地理教学方法的实现途径[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254-254.

  [2]李建华.“互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5,05:108-108.

  [3]王静文.开展多种学习活动,促进中职旅游地理有效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7:47-48.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六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知识的必要性

  (一)扩充历史教材知识。我们知道,初中历史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的有限的,它更重视的是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所以一般情况下历史教材一经编制完成,就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固定性,即使修订也只是增加一些图片或案例,空间的限制使它不可能将大段的史料知识编入教材。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历史的考题所呈现的背景材料基本上很多的史料知识,这些材料学生在课本上基本不会见到,如果教师不在平常进行必要的补充,学生在考试时可能会不懂得用什么知识答题。另外,由于历史距离我们太过遥远,好多学生对于历史上一些政策或者习俗可能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将补充必要的史料知识,就可以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会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历史事实,它的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知识来明白一些道理,进而能够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史料知识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见解,促进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本上把重点历史知识的传授上,基本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对于史料知识则涉及较少。这样的方式只会增加学生学习的枯燥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史料知识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促使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索和思考,进而增强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转变教师角色。新课改的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将史料知识引入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走出这个怪圈,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解放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师生角色的共同转变。

  (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现在的学生大都习惯了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对于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则不太擅长,这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而史料知识的引用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历史的了解,还可以了解一些多元化的学术观点,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开发,进而进一步形成学生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知识的应用对策

  (一)增加对史料知识的关注。史料知识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丰富性,教师应该增加对史料知识的关注。将史料知识融入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借助一些新的网络工具,如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实时的了解一些史料知识,将每天进行史料知识的积累成为一种习惯。历史是我们了解自己的重要工具而且它是一个既定的事物,基本上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学生养成每天阅读和积累的习惯,才会不断的升华历史中蕴含的价值,从而为教师在课堂进行讲解时奠定一定的基础,并进一步带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举例来说,在讲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骨复原像、山顶洞人头骨复原像和现代人头像,然后对其外秒特征进行描述,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北京人、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区别与联系。

  (二)增加对史料知识的讨论。由于初中的学习较为紧张,因而一些教师不愿意花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一些探究式的讨论,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其实,如果让学生进行一些史料知识的讨论,对于学生的学习的提高更有效果。另外,史料知识是活生生的社会实例,如果仅仅像记忆知识点一样的死记硬背地进行积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大。史料知识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历史敏锐性进行培养,学生只有通过激烈的讨论和交流,才能将史料知识中内含的知识进行内化。举例来说,在讲解有关“代议制”的知识时,为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英国议会、内阁首相以及英国女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分组扮演内阁首相、英国女王以及众议员等角色,让他们根据对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的决定的合法性等进行探讨,在扮演中体会各人物的权利以及权力界限,讲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应用。

  (三)增加对史料知识的课堂应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是,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读一些史料知识进行引用,作为案例进行相关的分析,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以及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解秦代的焚书坑儒事件时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必要的了解,并且了解相关的实例,同时可以与我国当代的“科教兴国”战略进行对比,教师可以通过正反的对比是学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和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意义。

  (四)突出对史料知识学习主体的认识。教师应该改变应试教育下的教师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将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进行史料知识的教学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例如,在讲解有关科举取士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对一些科举取士的案例进行举例和讲解,一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二来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共享资源。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引入史料知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积极性的高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显然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虽然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对于时事政治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成功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失败经验的不断总结,它必然会对初中历史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