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篇一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有幸参与其中并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验,从多个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需要重视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和方向,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只有满足市场需求,高校毕业生才能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其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需要加强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培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教育,可以培养高校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加强实践教育,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和锻炼。
再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主要用人单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积极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要求,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创业平台。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开展双向选聘和双向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还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对于即将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他们对就业创业的认识和经验还比较有限。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就业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创业的能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我们要重视市场需求,加强实践教育,加强与企业合作,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篇三
20xx年,万州区遵照市人社局《关于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渝人社发[20xx]106号)文件精神,本着“实名登记、精准服务”的工作理念,着力深化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积极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区网上实名登记离校大学生1801人,比去年1085人增加了716人增长了166%,其中其中网上实名登记应届离校大学生1562人。全年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3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6580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83个,现已助推就业1712人,比去年助推1024人就业增加了638人增长了162%,其中:应届生就业1486人,就业率95.1%(扣除升学、参军58人),比去年高0.7个百分点,创业引领538人,完成市级目标300人的179.3%。其主要工作措施是“十到位”:
一、制定方案,工作布置到位
出台了20xx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实施方案,下发了做好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等3个文件通知,明确了对街道、镇乡考核实施细则,提出了开好一次动员大会、搞好一场政策宣传、开展一次实名普查、实行一条龙就业服务、提供一批就业岗位、落实一批优惠政策、开展一次就业回访的“七个一”工作措施,并先后在三次全区就业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项再布置再指导。
二、强化宣传,就业引导到位
全区确定8月为全区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宣传月,并印制了“大学生就业帮扶”政策宣传画报2万张、政策宣传资料8万份,实名登记广告3万张,悬挂标语52幅,广为宣传,同时借助各地社保所、各村社LED滚动播放相关政策和信息3000多条,借助当地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开展宣传23次,并组织11个街道和8个中心镇在人口流量较大的文化广场、车站码头设立了26个宣传站开展专项宣传活动,畅通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知晓优惠政策的渠道,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
三、拓宽门路,渠道畅通到位
针对高校毕业生擅长网上信息的特点,全区构建五条网上就业信息高速公路,以提高其就业帮扶的精准性。一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公众服务。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微信服务二维码印制在宣传画报和宣传资料单上,扩大其知晓面,快捷集成地提供就业创业政策与信息等资讯服务。二是大学生网上实名登记,以便于各地有针对性的逐一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三是大学生网上定制服务计划,便于高校毕业生“足不出户”网上登记,在七天内有针对性的对每名大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就业服务。四是开辟了“万州区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公开”专区,方便高校毕业生集中查阅应聘。五是网上发布适合大学生就业信息。与辖区企业建立动态协作机制,收集就业信息,在就业网上发布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3000多个,供离校高校毕生分享。
四、设立窗口,就业服务到位
全区52个社保所均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窗口”,635个村居均通过宣传画报公布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热线电话”,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的全程免费服务。放开户籍限制,加大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帮扶力度,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定制就业援助服务,全区共为1595名大学生生提供了定制就业服务,据统计全区共提供就业服务3000多人次。对初步达成意向性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各社保所通过电话回访或实地调查等方式跟踪其实际签约情况,并指导双方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对已就业,特别是创办微型企业、灵活就业的服务对象,跟踪掌握其项目经营、政策享受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到位。
五、实名登记,定制服务到位
“五渠道”做实大学生实名登记工作:一是广泛宣传鼓励大学生主动上门或电话实名登记;二是依托基层社保平台开展拉网式摸底调查予以实名登记;三是主动与区教委、区人交流中心联合办公对前来报名、递交档案人员予以实名登记;四是落实“定制服务计划”联系网上登录大学生予以实名登记;五是比对上级部门传回大学生名单开展补充调查予以实名登记。特别是对市里传回大学生名单,我们采取了依据其籍贯、家庭住址、电话查找、会同公安计生民政等部门比对、村居干部辨认、亲朋好友确认等“六查找”办法加大联系力度,力争登记率达100%。目前全区已实名登记1801人,其中网上实名登记应届离校大学生1562人,占市里返回应届人数1131的138%。在网上录入应届离校大学生中,贫困生204人,市里返回应届贫困大学生人数185人的110%。全区网上定制服务登记1682人,比去年1345增加了337人增长了25%,其中网上定制服务登记应届毕业生1654人,网上实名登记应届大学生1562人多92人。截止11月底,已开展定制服务1673人,七天内定制服务率达99.5%。
六、提供信息,岗位储备到位
(一)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各类大学生招聘活动。全年共提供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6580个,2005人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540人。其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1次,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周4次,网络招聘周线下活动专场招聘会4场,309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2947个,1068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284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计划专场招聘活动1次,88家单位进场招聘,提供招聘高校毕业生岗位633个,237名高校毕业生入场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06人;2次校企联合招聘会,96家单位到校招聘,提供岗位3000个,700多名高校生前来应聘,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50人。
(二)提供就业岗位直接安置大学生就业。全区预留了公益性岗位300个兜底安置大学生就业,今年新安置大学生生就业118人,目前全区用公益岗位结存安置大学生就业361人;用大学生服务基层服务项目安置了52名大学生就业;同时配合区委组织部选派了313名大学生(含毕业两年以上者)到行政村任支书或主任助理。
(三)开辟见习基地安置大学生就业见习。开辟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等13个单位为就业见习基地,并确定了大学生就业见习专业15个,落实就业见习岗位380个,安排大学生生380名参加就业见习。同时还组织300名大学生带薪实习。
七、搭建平台,创业引导到位
一是成立了由7名部门专家和11名企业专家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定期会诊,指导创业;
二是组织进校宣传创业政策、创业流程、市场动态,解决其创业信心问题。
三是搭建创业平台,依托微企孵化园减免3年房租物业管理费和享受3万元财政补贴资金,解决创业场地问题。四是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简化登记程序,解决创业手续问题。五是提供融资支持,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00多万元,解决创业资金问题。全区共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177人1735元、创业引领538人,分别完成市级目标1500万元和300人的115.7%、179.3%。
八、多管齐下,定向培训到位
一是组织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定向培训报名、定向就业供需对接、定向就业培训等工作。
二是创新定向培训模式,积极开展“四方联动”就业培训,选择具有创业培训资职的5家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大学生SYB创业培训。
三是加大对大学生开展SYB创业培训的检查督导力度,确保培训质量。
全年在重庆信息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三峡职业学院、三峡医药专科学校、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三峡服装艺术学校等高校开展GYB创业意识培训,共培训大学生3046人(含外地户籍生),占市里任务1000人的304%;同时组织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开展SYB创业培训,共培训大学生2047人(含毕业两年以上者),占市里下达任务1500人的137%。
九、定向帮扶,贫困帮扶到位
一是全区结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拉网式摸底普查,重点摸清贫困家庭(低保户家庭、零就业家庭、建卡贫困户、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二是各地社保所均设立大学生就业服务窗口,各社区(村)设立服务咨询电话,重点向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的全程免费服务。
三是加大对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力度,对其提供了“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优先为其安排就业见习、定向就业培训和公益性岗位,确保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四是落实好贫困大学生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安排就业见习、实行定向培训、提供就业岗位、创业税费减免、创业金融扶持、鼓励自主求职、优化就业服务等四大类15项优惠扶持政策。全区实名登记了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204人,除升学的9人,其余均100%实现就业。
十、鼓励就业,政策落实到位
编印现行促进就业创业主要政策宣传手册,广泛宣传并积极落实大学生创业就业各类优惠政策,对毕业两年内有创业需求的大学生试行发放《就业创业证》,确保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目前,全区发放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177人1735万元(预计贴息127万元),发放大学生培训补贴5093人(含外地户籍和毕业两年以上者)336万元,发放大学生求职补贴13人,享受社保补贴26人,享受大学生服务基层补贴52人,享受公益岗位补贴185人,已受理审核定向培养“全科教师”和“全科医生”11人审定享受4人,配合相关部门从贫困大学生中招聘事业干部15人。
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创业还存在以下两大主要问题:
一是首次就业障碍大。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近二十年寒窗苦读,对就业期望值过高,而教学与实践存在非同步性和错位性,加之初出茅庐缺乏工作经验,给首次就业创业的大学生带来求职创业的极大障碍。
二是首次创业难度大。表现在创业的吃苦心理、社交心理、遭遇挫折等心理准备普遍不足。再就是创业的启动资金筹措困难。刚出校门资信不足,而创业担保贷款又限定只有兴办了经济实体的大学生才有资格。还有创业的项目难以把握,时常缺乏把握商机的本领。
20xx年,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全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加大帮扶力度,继续实施提供信息选择就业、联系企业推荐就业、公益岗位安置就业、落实政策帮扶就业、引导创业自主就业、组织见习过渡就业、推荐培训促进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力争本辖区应届大学生人人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篇四
为深入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发展,努力提高广大学生就业情况,在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正确指导下,特此,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于20xx年10月10日,上午九点在会议室召开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总结会议暨新学年工作工作部署会议。学院副院长兼党委书记吕海生,招生就业处处长才斌、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姜卓及各系领导及辅导员出席本次会议。
一、才斌处长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要以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阶段性总结推进会为基础,严格遵守并实施推进会的具体内容、措施,并总结。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系相应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主任为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主体、以质量求生存”的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实行了就业工作周汇报、点评和月通报制度,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学院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指标。
二、副处长姜卓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要努力做到“全程化”,即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结合;
二是以制度为保证,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以实习为桥梁,实现“零距离”就业。要建立和巩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四是以网络为平台,延伸就业工作臂膀。进一步积极建设网络就业信息工作平台,形成完善的信息。
三、副院长吕海生做总结陈词
(一)尽一切可能主动联系以往与学院建立良好关系的大型用人单位,争取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我院毕业生,并不断开拓中小型企业市场。
(二)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观念的教育,引导帮助毕业生结合个人、家庭及现实社会情况,科学理性而又切合实际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随着就业市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引导帮助毕业生及时转变“事业单位”的就业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积极的择业心态,先就业再择业。
继续加大就业工作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市场拓展力度,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岗位信息。
认真总结近几年来的学生就业工作,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面临的困难,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有效的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篇五
20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党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二、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
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
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
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党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三、工作展望
1、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 篇六
市场经济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搞好我校的招生就业指导工作,以就业拉动生源,以生源促进学校的发展,招就办工作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教职员工的大力支持,一年来,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年度招生
首先,对xx州“人口与卫生资源情况”,“未来3~5年中专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年度应届初中毕业生情况”等信息做了调查、搜集、整理,形成了我校的招生宣传材料。3月份抽出专人赴全州各县开展宣讲活动,将改革后的升学就业政策宣传到中学生及其家长中,让政策深入人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升学、就业观念,适应升学就业政策的改革。将招生信息及时准确传递给学生及家长,并指导正确填报志愿,选择专业、选择学校。
(一)中专招生
20xx年我州初中应届毕业生总计约40000人,其中参加中考人数为23081人。按计划今年普通高中预计招生17540人,职业高中预计招生1xx30人,普通中专预计招生3500人。加之部分州外中专录取的及外出打工人员。我州生源远不能满足州属中专学校。由于宣传到位,深入人心,工作扎实,积极拓展州外市场,现已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年度计划招生800人,实招生人数1033人)。
(二)成教招生
加强院校合作,扩大成教招生规模。年初积极与云南省中医学院及大理学院招生处联系,将两校招生相关资料与我州实际相结合,制作成教招生宣传材料。3月份一并将宣传材料下发到全州所有乡镇及以上卫生医疗单位,宣讲政策张贴资料。让符合条件报考的医务人员知晓。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成教招生形势喜人,年度招生情况如下:
大理学院:专科人(临床人;高护人),本科人(临床人;高护人)。
云南省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人(专科人;本科人)。
二、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指导毕业生就业
我校今年毕业生785人(社区医学xx3人、护理418人、医学影像技术35人、医学检验59人、助产53人、药剂47人、中医30人),由于用人机制的转变,我州推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实行“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政策,坚持“凡进必考”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就业原则。为了让我校毕业生能及时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就业形式,我办积极协调,争取了劳动人事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5月26日,州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赵玉明同志到校开展xx州就业形势及政策的专题讲座,解答学生疑问。5月27日,xx州就业局副局长李松藩同志到校做了《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实现就业》的报告。我校优秀毕业生及自主择业先进个人07级毕业生邓刚成同志到会现身说法。针对新用人体制,对毕业生进行了岗前教育、模拟招聘、面试技巧、“一凭多证”等技能培训。有998余人次同学通过了“护理员”、“保健按摩师”、“医药商品购销员”的培训;为684名毕业生办理了“失业证”;让557余名同学完成了“nmie”培训。使毕业生求职应试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另外,积极了解市场最新用人信息,与西安、广州、深圳、成都、xx等地用工单位取得联系,并及时将用人信息反馈给毕业生,指导学生做好分流。08年我州有大中专毕业生6890余人,加上02年以来还没实现就业的7969人,年度需要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xx859人,而今年的进人计划只有1503个岗位。这对于我校的中专毕业生,是较为残酷的事实,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校引进13家用工企业到校开展“供需见面”洽谈会,共提供就业岗位416个,缓解了部分就业压力。同时将毕业生信息与用工单位的用人信息发布到学校外网上进行互动。逐步形成了事业、企业、省内、省外、州内、州外、长线、短线、临时就业的新就业框架,通过各方面努力,今年毕业生就业率(含各类就业)达95.16%,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经全科同事的共同努力,招生和就业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认识到工作中几点的不足:
1、我校招生宣传所到之处深入人心。但由于我州是一个拥有三百多万人口的大州,地域辽阔,有一百余个乡镇,120余所初级中学。招生人手不足,故宣传广度还远没达到理想状态,相当一部分中学以信函来往的形式宣传。对此,我科将针对性的扩大宣传范围。
2、毕业生就业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展。我校因招生的强大优势,近几年的毕业生数量剧增,如何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颇多。初步设想是,调动市场积极因素,通过聘用性就业、输出性就业、自主性就业三方联动,力争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目前因经验不足及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输出性就业及自主性就业的工作还较为滞后。因此,搞好市场调查,作好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及科学的设置专业。加强与州内卫生系统、相关企业以及州外、省外有关部门的联系,取得第一手信息,与市场对接,掌握用人信息,订单培养。保证学生多渠道就业。
一年来,由于领导关心,职工支持,加之科室人员认真细致的工作,成绩显著,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今年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再创佳绩,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