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数和数的运算 篇一
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数和数的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学习数和数的运算,我们可以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我们来学习加法运算。在加法运算中,我们要掌握两个数的相加规则。例如,当我们计算3+5时,我们可以先将3和5这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然后从左到右依次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8。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进位的规则。当两个数的各位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我们要将进位的数字加到上一位的运算结果中。
接下来,我们学习减法运算。在减法运算中,我们要掌握两个数的相减规则。例如,当我们计算7-4时,我们可以先将7和4这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然后从左到右依次相减,得到最终的结果3。在进行减法运算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借位的规则。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我们需要向高位借位,将借位的数字减1,并将借位的数字加到被减数的对应位上。
然后,我们学习乘法运算。在乘法运算中,我们要掌握两个数的相乘规则。例如,当我们计算6×9时,我们可以将6分别乘以9的个位和十位,然后将两个部分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54。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进位的规则。当两个数的各位相乘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我们要将进位的数字加到上一位的运算结果中。
最后,我们学习除法运算。在除法运算中,我们要掌握两个数的相除规则。例如,当我们计算48÷6时,我们可以将48分别除以6的个位和十位,然后将两个部分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8。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注意余数的规则。如果除法运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我们需要将余数写在结果的后面。
通过学习数和数的运算,我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还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做练习,加深对数和数的运算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运算的规则和方法,提高我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在数和数的运算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数和数的运算 篇二
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数和数的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学习数和数的运算,我们可以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我们来学习加法运算。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在加法运算中,我们要注意数的顺序对结果的影响。例如,3+5和5+3的结果是相同的,都等于8。在进行加法运算时,我们可以使用竖式计算法,先将对应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将进位的数字加到上一位的运算结果中。
接下来,我们学习减法运算。减法是指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的运算。在减法运算中,我们要注意被减数和减数的顺序对结果的影响。例如,7-4和4-7的结果是不同的,分别等于3和-3。在进行减法运算时,我们可以使用竖式计算法,先将对应位上的数相减,然后根据需要借位或还位。
然后,我们学习乘法运算。乘法是指将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的运算。在乘法运算中,我们要注意乘法的交换律。例如,6×9和9×6的结果是相同的,都等于54。在进行乘法运算时,我们可以使用竖式计算法,先将个位数相乘,然后将十位数相乘,并将两个部分的结果相加。
最后,我们学习除法运算。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在除法运算中,我们要注意除数不能为0。例如,48÷6的结果等于8。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我们可以使用竖式计算法,先将最高位的数除以除数,然后将商乘以除数,减去被除数得到余数,并将余数写在结果的后面。
通过学习数和数的运算,我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还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做练习,加深对数和数的运算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运算的规则和方法,提高我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在数和数的运算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数和数的运算 篇三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数和数的运算
第一章 数和数的运算
二 方法
三 性质和规律
五 应用
3典型应用题
(2) 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9) 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10)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11 )盈亏问题:是在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他的特点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配给一定数量的人,在两次分配中,一次有余,一次不足(或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已知所余和不足的数量,求物品适量和参加分配人数的问题,叫做盈亏问题。
(12)年龄问题:将差为一定值的两个数作为题中的一个条件,这种应用题被称为“年龄问题”。
解题关键:年龄问题与和差、和倍、 差倍问题类似,主要特点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年岁不断增长,但大小两个不同年龄的差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年龄问题是一种“差不变”的问题,解题时,要善于利用差不变的特点。
例 父亲 48 岁,儿子 21 岁。问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
分析:父子的年龄差为 48-21=27 (岁)。由于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可知父子年龄的倍数差是( 4-1 )倍。这样可以算出几年前父子的年龄,从而可以求出几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 4 倍。列式为: 21( 48-21 )÷( 4-1 ) =12 (年)
(13)鸡兔问题:已知“鸡兔”的总头数和总腿数。求“鸡”和“兔”各多少只的一类应用题。通常称为“鸡兔问题”又称鸡兔同笼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例 鸡兔同笼共 50 个头, 170 条腿。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兔子只数 ( 170-2 × 50 )÷ 2 =35 (只)
鸡的只数 50-35=15 (只)
(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 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题与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在已知数或未知数中含有分数。
2分数乘法应用题:
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3 分数除法应用题: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特征: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比较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率,也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
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搞清把谁看作标准的数也就是把谁
看作了“单位一”,谁和单位一的量作比较,谁就作被除数。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是比较量,乙是标准量,用甲除以乙。
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减乙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关系式(甲数减乙数)/乙数或(甲数减乙数)/甲数 。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 ,求这个数。
特征: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把单位“1”的量看成x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者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但必须找准和分率相对应的已知实际数量。
4 出勤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小麦的出粉率= 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
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5 工程问题:
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数量关系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6 纳税
纳税就是把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 ……)的比率叫做税率。
* 利息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