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
高一物理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自然科学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下面将对高一物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 运动学
运动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在高一物理中,运动学主要涉及到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方面。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相等,即速度恒定的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相等,即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在运动学中,需要掌握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并能够运用一些基本的公式进行计算。
2. 牛顿力学
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关系。在高一物理中,牛顿力学主要涉及到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受力分析、摩擦力等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力的概念,能够分析物体所受的力并绘制力的示意图,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能够解决受力平衡和不平衡的情况。
3. 力学能
力学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发生改变而具有的能力。在高一物理中,力学能主要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形式。重力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的改变而具有的能力,它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有关;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形状或体积的改变而具有的能力,它与物体的弹性系数和位移有关。学生需要掌握计算力学能的公式,并能够解决相关的应用问题。
4. 电学基础
电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电荷和电流的现象和规律。在高一物理中,电学基础主要包括电荷、电流、电势差、电阻、电功等内容。学生需要理解电荷的概念,能够计算电荷的量和电流的大小,掌握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并能够解决相关的电路问题。
以上是高一物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要多做习题,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篇三
篇一:高一物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拨
1、质点
质点是指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物体能简化为质点的条件
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只做平动,或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才可以把物体简化为质点。
3、参考系
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照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考系。
4、位移
物体从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
位移是描述质点位置改变的物理量,是由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而路程是指物体实际经过路程的长度。
5、二者的区别:
i.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ii.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与路径无关,而路程与路径密切相关。
6、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用时间轴上的点表示时刻,表示时刻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时间。
例如第1s末表示时刻,第1s表示从0时刻到1s末的时间。
7、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就称为变速直线运动。
8、速度和速率
a) 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位移(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v?s,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同。 t
b)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c) 平均速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l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这段路程(或这段时间)的平均速率。即v?l。它是标量。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是平t
均速度的大小。
9、加速度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表明运动质点的速度变化越快。 a?v2?v1?v?t2?t1?t。由此可知,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运动质点速度的方向无必然关系。 加速度既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也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运动质点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运动质点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时,运动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改变速度的方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成一般夹角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将改变。
10、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知识点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a?vt
?v0
vt?v
0?at
t?0
其中v0为物体的初速度,at为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2、匀变速运动的v-t图像:
(1)图像的特点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图像反映的物理量:任一时刻的速度;达到
某一速度所需的时间;运动的加速度:a??v;某?tana?k (直线斜率)?t
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等于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的数值)。
3、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
二、 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三、 因为V0、a、S均为矢量,使用公式时应先规定正方向.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4、重要推论:
V?V01V?V0?2V0?VtVt?V012?a?t?1) S?V0t?at?V0?t 22a22aa
1V0t?at2V1Vt2S11S?Vt2) V?? ?V0?at?(V0?V0?at0)?2tt22
222223) 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ΔS=aT ,可以推广到Sm-Sn=(m-n)aT
4) 中间时刻的速度:
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vt/2?v0?vts?2t,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
5) 中间位置的速度:vs/2?2v0?vt2
2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
(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5、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v?gt , s?v12at , v2?2as , s?t 22
6、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
①1T秒内、2T秒内、3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②第1个T秒内、第2个T秒内、第3个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③1Ts末,2Ts末,3Ts末??瞬时速度比为:1:2:3:??
④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
第三章 力 知识点拨
6) 力的概念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是矢量。
3、单位:牛顿(N)
4、力的性质:
(1)物体性:至少需要两个物体才产生力的作用,其中一个物体称为“施力物体”,
另一个物体称为“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力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 ②按作用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6、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方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重力
1、概念:物体在地面附近受到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
2、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2 3、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 通常g=9.8m/s
4、方向:竖直向下
5、作用点:重心
6、重力和压力: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压力不是重力。
三、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形变
3、弹力的作用点:物体接触点或接触面。
4、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与支持面垂直,使形变物体恢复原状。 2?1∶(3?2)∶?? ?
四、摩擦力
1、条件:相互接触,发生形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
3、静摩擦力
最大静摩擦力Fm
大小:在0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 4、滑动摩擦力 大小:Ff=μFN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一)机械振动 1、机械振动:物体在某一中心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为振动。 例如,弹簧振子、摆轮、音叉、琴弦及蒸汽机活塞的往复运动等等。 2、产生振动的条件:存在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 3、描述振动 (1)回复力 定义:能够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是根据作用效果而命名的。 (2)振幅 定义:在震动过程中,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通常用符号A表示。 物理意义:用来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3)周期 定义: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通常用符号T表示。 (二)单摆 1、单摆模型:不可伸长、不及质量的细线下端与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相连,上端固定,即构成单摆。当单摆的摆角小于5°的情况下,单摆运动是简谐运动。 2、单摆的周期公式 T= 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单摆可应用于测重力加速度g= 3、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即:在振幅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和摆球的质量都没有关系。 (三)振动图像 振动图像反映了做振动的质点的位移和时间的函数图像关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简谐振动的图像是一条余弦(或正弦)曲线。 从振动图像中可以直接看出质点振动的振幅、周期和任一时刻的位移,并可以求出质点振动的速度。 (四)机械波 1、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机械波产生条件:波源和传播振动的介质。 2、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这样的波叫横波。凸起和凹下:波峰和波谷。 3、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这样的波叫纵波。密部和疏部。 4、机械波的描述 在一列波中,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和速度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用符号λ表示。 5、波速 单位时间内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就是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叫做波速。公式v=x/t=λ/T=λf 一、动能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动能的表达式及其意义Ek=?mv2,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 乘积的一半。 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动能恒为正值。 动能是状态量,动能的变化(增量)是过程量。 动能具有相对性,其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3)动能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由质量和速度的单位确定,为kg·m2/s2,即J。 二、动能定理 1、动能这理及数学表达式 (1)动能定理:合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 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2)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W=Ek2-Ek1 三、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 篇二: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v?v0?at (2) 位移—时间关系式:x?v0t? 12at 2 22 (3) 位移—速度关系式:v?v0?2ax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 12 ?v0 ?v?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t?? 2 2 2 12 ?v0 ?v?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x? 2 v0?v 2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x?xm?xn?m?n?aT 2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 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 程求解 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 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 a? ?x6?x5?x4???x3?x2?x1? 9T 2 (2)v—t图象法: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t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 1、弹力的产生: 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 (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方向的判断: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2)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 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3. 弹力的大小: (1) 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F?kx。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x代表形变量。 (2)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1. 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 (1)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 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 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 2.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F??FN来求解 3. 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 存在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 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整体法:以整个系统为 (1) 方法? ?隔离法:将所确定的研?隔离法:研究系统(连 (2) 选择? ?整体法:不涉及系统内 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接体)内物体之间的作部某物体的力(内力) 离出来进行分析用及运动情况和运动时 2.受力分析的顺序: 先重力,再接触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 (2) 受力分析时,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确定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 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做是物体受到的力 (3) 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 (4) 物体的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 (5) 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 1. 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则: (1) 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使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 (2) 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 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2) 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3) 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 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5) 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从运动效果上说,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此时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 律 2.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 揭示了a与F、m的定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 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 (2) 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于物体的受力情况 和初始状态 (3) 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 论是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还是由运动 情况确定受力情况,都需求出加速度 3.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 力总是成对出现于同一对物体之间,物体间的这对力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 (2) 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同时出现、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效果不同 1. 理想实验法 2. 控制变量法 3. 整体与隔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