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大全 篇一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下面是一些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文言文。
一、文言文的特点
1. 多用古代的词汇和短语,如古人称呼的尊卑、亲属关系等。
2. 语法结构复杂,句式多变,重视字义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文言文注重形式美和音韵美,注重文字的韵律和韵律的变化。
二、文言文的基本词汇
1. 古代词汇:如尔、吾、予、汝等代词,古代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2. 古代称谓:如臣、卿、郎等,表示身份和尊卑。
3. 古代数字:如壹、贰、叁等,古代计数方式。
三、文言文的常用句式
1.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句式。
2. 并列句和复句:多个简单句通过并列关系或从属关系连接起来,形成复杂的句子结构。
四、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2.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和放大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的效果。
3.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语气和表达的力度。
五、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1. 熟悉古代文化背景和历史事件,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含义。
2. 注意文言文的词义理解,尤其是一些古代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3. 理解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把握文言文的语法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以上的基础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欣赏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语言韵味。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和表达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水平。
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大全 篇二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加深对古代文化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下面是一些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文言文。
一、文言文的特点
1. 多用古代的词汇和短语,如古人称呼的尊卑、亲属关系等。
2. 语法结构复杂,句式多变,重视字义的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 文言文注重形式美和音韵美,注重文字的韵律和韵律的变化。
二、文言文的基本词汇
1. 古代词汇:如尔、吾、予、汝等代词,古代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2. 古代称谓:如臣、卿、郎等,表示身份和尊卑。
3. 古代数字:如壹、贰、叁等,古代计数方式。
三、文言文的常用句式
1.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句式。
2. 并列句和复句:多个简单句通过并列关系或从属关系连接起来,形成复杂的句子结构。
四、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1. 比喻: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2.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和放大的修辞手法,增强表达的效果。
3.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语气和表达的力度。
五、文言文的阅读方法
1. 熟悉古代文化背景和历史事件,了解文言文的背景和含义。
2. 注意文言文的词义理解,尤其是一些古代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3. 理解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把握文言文的语法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以上的基础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言文,欣赏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语言韵味。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和表达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水平。
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大全 篇三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也是要记、要背、要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通假字
1.棹数小舟,曳铁钯(通"耙",平整土地的农具)
2.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愉快)
4.诲女知之乎(通"汝",人称代词,你)
5.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智",聪明)
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通"座",座位)
7.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8.荡胸生曾云(通"层",重叠)
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通"缺",中断)
10.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11.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13.才美不外见(通"现",显露,表现,显现)
14.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
15.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16.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quo
t;,肢体)17.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
18.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俱",全,皆)
19.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20.玉盘珍羞直万钱(通"值",价值)
21.玉盘珍羞直万钱(通"馐",美味的食物)
22.困于心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23.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24.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
25.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
2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
2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28.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29.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通"遍",遍及,普遍)
30.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必背经典文言文名篇:孟母三迁
两汉: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翻译
孟子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还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到:“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于是将家搬到一处集市旁,孟子又学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也不是我该带着孩子居住的地方。”又将家搬到了一个学宫的旁边。这时孟子所学玩的,就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了。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一直住在了这里。等到孟子长大成人,学精六艺,终于成为有名的大儒。后来的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很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
文言文基础知识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