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 篇一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许多知识点,包括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还有诗歌和散文的欣赏等等。下面就让我们来梳理一下高中语文的知识点。
首先是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古文的结构和主题,理解古文的意义和内涵。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注意文言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一些常用的古词汇和句式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
其次是文言文的写作。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古文写作的基本技巧。我们需要学会运用古文的词汇和句式,写出通顺、准确、有表达力的古文。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的恰当性,才能写出好的古文作品。
接下来是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现代文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我们需要学会分析现代文的结构和主题,理解现代文的意义和内涵。在阅读现代文时,我们需要注意现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一些常用的现代词汇和句式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文的含义。
最后是诗歌和散文的欣赏。诗歌和散文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学会欣赏诗歌和散文的美,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在欣赏诗歌和散文时,我们需要注意诗歌和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以及诗歌的韵律和散文的节奏,才能更好地领会其中的艺术魅力。
总之,高中语文的知识点繁多,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史上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 篇二
高中语文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许多知识点,包括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还有诗歌和散文的欣赏等等。下面就让我们来梳理一下高中语文的知识点。
首先是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古文的结构和主题,理解古文的意义和内涵。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注意文言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一些常用的古词汇和句式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
其次是文言文的写作。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古文写作的基本技巧。我们需要学会运用古文的词汇和句式,写出通顺、准确、有表达力的古文。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的恰当性,才能写出好的古文作品。
接下来是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现代文是我们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我们需要学会分析现代文的结构和主题,理解现代文的意义和内涵。在阅读现代文时,我们需要注意现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一些常用的现代词汇和句式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文的含义。
最后是诗歌和散文的欣赏。诗歌和散文是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学会欣赏诗歌和散文的美,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在欣赏诗歌和散文时,我们需要注意诗歌和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以及诗歌的韵律和散文的节奏,才能更好地领会其中的艺术魅力。
总之,高中语文的知识点繁多,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史上最全高中语文知识点梳理 篇三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有很多的同学时非常想知道,高中语文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有哪些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误用频率较高成语易记口诀
1,颐指气使态度傲
2,未雨绸缪先准备
3,改弦更张制度变
4,改弦易辙态度变
5,出奇制胜不带宾
6,评头品足挑毛病
7,不绝如缕声细长
8,文不加点一气成
9,敬谢不敏婉推辞
10,屡试不爽都不错
11,无可厚非本有错
12,耸人听闻多夸大
13,知微见著小见大
14,不刊之论删不得
15,釜底抽薪才彻底
16,扬汤止沸不彻底
17,明日黄花今日凋
18,汗牛充栋藏书多
19,罄竹难书罪恶多
20,无所不至坏事多
21,始作俑者是首恶
22,休戚与共同祸福
23,不负众望不辜负
24,不孚众望人失望
25,师心自用太自负
26,不瘟不火恰到好
27,不赞一词文章妙
28,狗尾续貂坏接好
29,不可理喻太蛮横
30,闪烁其词话含糊
31,左右逢源事圆滑
32,如沐春风受教化
33,良莠不齐藏好坏
34,不容置喙没机会
35,胸无城府无心机
36,拍案而起愤怒极
37,不绝如缕情势急
38,空穴来风有根据
39,首鼠两端迟不决
40,风声鹤唳太惊恐
41,韦编三绝太刻苦
42,白驹过隙时间快
43,振振有词强夺理
44,庆父不死制动乱
45,谦谦君子有礼貌
46,浅尝辄止重表面
47,倚马可待文思敏
48,如丧考妣死父母
49,同舟共济共患难
50,万人空巷真热闹
51,穷形尽相文细腻
52,骇人听闻真正怕
53,首当其冲遭头炮
54,相敬如宾是夫妻
55,鳞次栉比屋多齐
56,不名一文是贫穷
57,弹冠相庆是小人
58,沆瀣一气是小人
59,以邻为壑嫁祸人
60,城下之盟受屈辱
61,粉墨登场坏人上
62,望其项背可赶上
63,耳提面命老教少
64,十室九空人口少
65,微言大义意义深
66,如履薄冰心谨慎
67,噤若寒蝉不敢声
68,炙手可热有权势
69,安步当车好闲适
70,目无全牛技艺熟
71,甘之如饴苦中甜
72,不以为然不赞同
73,天马行空诗书文
74,登堂入室讲学问
75,美轮美奂指房屋
76,执迷不悟不省悟
77,不翼而飞找东西
78,不胫而走是消息
79,殚精竭虑要学习
80,鸡肠小肚心胸狭
81,空谷足音难得讯
82,苦心孤诣勤钻研
83,饮鸩止渴喝毒药
84,瓜田李下受怀疑
85,处心积虑带贬义
86,石破天惊指文议
87,不以为意不在意
88,差强人意还满意
89,火中取栗被利用
90,师出有名有理由
91,安土重迁思故园
92,不足为训非准则
93,不知所云指说者
94,三人成虎谎变真
95,侃侃而谈理气直
96,危言危行话事直
97,罚不当罪处罚重
98,罪不容诛死有余
99,讳莫如深包不住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古字通假
指文言文中音同、音近而形体不同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情况。中学教材还包括古今字。
A:通用。
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词,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如:“雷鼓大震”(《赤壁之战》)中“雷”和“擂”
B:假借。
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有时可以借代。
本无其字,借用一个同音字代替。“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本有其字,前人写了别字,后人跟着写,别字和本字通用了。“甚矣,汝之不惠”
C:古今字。
古时只有某个字,后来为了区别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不同的概念,就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如“莫”的义项有日落的时候,没有人,没有,步,不要等,后来另造一个“暮”表日落的时候,古人有时今字不用而用古字,“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中的“暴”与“曝”,“益----溢”“受---授”“孰---熟”“说----悦”等。
D:异体字。
音同义同形不同。“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俛同“俯”)
要学会识别常见的通假字,当一个字按照他的一般义项讲不通的时候,可试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一个字与那个字相通,要根据上下文文意来判断;能不解释为通假字的尽量不要解释为通假字,因为古人用通假字毕竟是特殊情况。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读音完全相同。如:故不错意也《唐睢不辱使命》“错”(cuò)通“措”
(2)声母或韵母相同。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通“攀”
(3)形旁或声旁相同。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如: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ìn)“伸”
(4)读音相近。如: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
检测
项为之强《童趣》
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公输盘不说《公输》
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答案:
“强”通“僵”(jiāng)
“女”同“汝”(rǔ)
“反”通“返”(fǎn)
“被”通“披”(pī)
“属”通“嘱”(zhǔ)
“要”通“邀”(yāo)
“畔”通“叛”(pàn)
“说”通“悦”(yuè)
“乡”通“向”(xiàng)
“与”通“举”(j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