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篇一
在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常涉及到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概念。
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会被还原。氧化剂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力和较低的电离能。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还原剂是指能够捐赠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会被氧化。还原剂的特点是具有较低的电子亲和力和较高的电离能。常见的还原剂有金属、非金属元素、金属离子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通过电子转移实现氧化和还原。氧化剂接受还原剂的电子,自身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自身被氧化。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可以通过半反应方程式来表示。
半反应方程式是指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写出来的方程式。氧化反应的半反应方程式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反应的半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失去电子,还原剂接受电子。半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可以通过添加适当的电子数来实现。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电子转移通常伴随着原子的氧化数的改变。氧化数是描述原子在化合物中的相对电荷状态的一种方法。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的氧化数可以增加或减少。增加氧化数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减少氧化数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电池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来产生电流。另外,金属的腐蚀过程也是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在腐蚀过程中失去电子,而被腐蚀的物质充当氧化剂。
总结起来,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涉及到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半反应方程式等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篇二
在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类反应。在实际应用中,氧化还原反应几乎无处不在。例如,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电池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来产生电流。另外,金属的腐蚀过程也是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在腐蚀过程中失去电子,而被腐蚀的物质充当氧化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
其次,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决定反应速率和产物生成的关键步骤。通过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可以揭示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和能量变化等重要信息,从而为化学反应的控制和优化提供依据。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污染治理中常常会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通过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可以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另外,在工业生产中,氧化还原反应也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制备和有机合成等领域。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实际现象,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篇三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内容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总会出错,那么对这个知识了解得够深入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强弱判断规律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可总结为:比什么性,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弱于剂。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从左向右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3、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4、根据氧化性还原反应的程度
相同条件下:
(1)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氧化性强。
(2)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还原性强。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三个原则:得失电子守恒原则,原子守恒原则,电荷守恒原则
2、一般方法:化合价升降法联合最小公倍数法
3、配平技巧:
(1)正向配平法:先从氧化剂和还原剂开始配平。
适用范围: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元素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中物质即是氧化物又是还原产物。
(2)逆向配平法:先从氧化还原产物开始配平。
适用范围: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中某一部分被氧化或被还原
(3)整体配平发:当某一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多见于有机反应配平)在某化合物中有数个时,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予以整体标价。
(4)缺项配平法
如果所给的化学方程式中有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写出来,在配平时,如果所空缺的物质不发生电子的得失,仅仅是提供一种发生反应的酸、碱、中性的'环境,可先把有化合价升降的元素配平,最后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确定缺项物质,配平。
(5)其他配平法
①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
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
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②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
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
③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点
1、共价键的分类和判断:σ键(“头碰头”重叠)和π键(“肩碰肩”重叠)、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还有一类特殊的共价键-配位键。
共价键三参数:
概念
对分子的影响
键能
拆开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
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键长
成键的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单位:10-10米)
键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键角
分子中相邻键之间的夹角(单位:度)
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的关系:反应热=所有反应物键能总和-所有生成物键能总和
2、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键的极性:
极性键: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非极性键: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4、分子的极性:
(1)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2)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
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
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形成原因
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均匀,对称
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不对称
存在的共价键
非极性键或极性键
极性键
分子内原子排列
对称
不对称
5、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
常见分子的类型与形状比较:
分子类型
分子形状
键角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代表物
A
球形
非极性
He、Ne
A2
直线形
非极性
非极性
H2、O2
AB
直线形
极性
极性
HCl、NO
ABA
直线形
180°
极性
非极性
CO2、CS2
ABA
V形
≠180°
极性
极性
H2O、SO2
A4
正四面体形
60°
非极性
非极性
P4
AB3
平面三角形
120°
极性
非极性
BF3、SO3
AB3
三角锥形
≠120°
极性
极性
NH3、NCl3
AB4
正四面体形
109°28′
极性
非极性
CH4、CCl4
AB3C
四面体形
≠109°28′
极性
极性
CH3Cl、CHCl3
AB2C2
四面体形
≠109°28′
极性
极性
CH2Cl2
直 线
三角形
V形
四面体
三角锥
V形H2O
6、原子晶体:所有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成的晶体或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7、典型的原子晶体有金刚石(C)、晶体硅(Si)、二氧化硅(SiO2)
金刚石是正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碳环中有6个碳原子,每个碳原子与周围四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二氧化硅晶体是空间网状结构,最小的环中有6个硅原子和6个氧原子,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成键,每个氧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
8、共价键强弱和原子晶体熔沸点大小的判断:原子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其晶体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9、金属键: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运用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晶体中的微粒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
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传递热量
晶体中各原子层相对滑动仍保持相互作用
10、金属晶体:通过金属键作用形成的晶体。
高中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1、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 2↓+ Na2SO4 (先冒气泡再蓝色沉淀)
2、金属钠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
3、氢氧化钠方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10H2O=Na2CO3·10H2O
4、金属钠放在空气的氧化:4Na+O2=2Na2O (银白色变暗)
5、金属钠在空气燃烧:2Na+O2=Na2O2 Δ (生成淡黄色粉末)
6、过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7、过氧化钠与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
8、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9、氧化钠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10、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2Na2O+O2=2Na2O2 Δ
11、氯气与铁的反应方程式:2Fe+3Cl2=2FeCl3 点燃 (红棕色的烟)
12、氯气与铜的反应方程式:Cu+Cl2=CuCl2 点燃 (棕黄色的烟)
13、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Cl2+H2=2HCl 点燃 (苍白色火焰,生成白雾)
14、氯气与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2Na+Cl2=2NaCl 点燃 (淡黄色的烟)
15、工业制漂白粉:
2Cl2+2Ca(OH) 2=CaCl2+Ca(ClO) 2+2H2O (为Ca(OH) 2石灰乳)
16、氯气与水的方程式:Cl2+H2O=HCl+HClO
17、消毒 、处理多余的氯气、制84消毒液:
Cl2+2NaOH=NaClO+NaCl+H2O
18、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
2NaClO+CO2+H2O=2HClO+Na2CO3
NaClO+CO2+H2O=HClO+NaHCO3
19、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Ca(ClO) 2+CO2+H2O=CaCO3↓+2H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