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电阻 篇一
电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存在于各种电器中,也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各种材料中。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电阻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一些与电阻相关的实际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它的大小通常用欧姆(Ω)来表示。电阻的大小与物质的导电性有关,导电性好的物质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而导电性差的物质则具有较高的电阻。电阻的单位欧姆是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的,欧姆定律表明当电压为1伏特,电流为1安培时,电阻为1欧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电阻的计算公式。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即R=V/I。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电阻的大小,只要我们知道电压和电流的数值。例如,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5伏特,电流为2安培,那么该电路的电阻就是5/2=2.5欧姆。
除了基本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电阻还有一些实际应用。首先,电阻可以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我们可以调节电流的大小,从而满足不同电器的工作要求。其次,电阻还可以用来保护电路和电器。在电路中加入适当的电阻,可以限制电流的流动,避免电路过载和电器损坏。此外,电阻还广泛应用于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传感器中,用于测量温度、光照等物理量。
总结起来,电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电阻的大小与物质的导电性有关,单位为欧姆。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即R=V/I。电阻在电路中起着控制电流大小和保护电路的作用,同时也广泛应用于传感器中。通过对电阻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提高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电阻 篇二
电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概念之一。它存在于我们使用的各种电器中,也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各种材料中。了解电阻的概念和特性对我们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器的使用和维护都非常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电阻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以及一些与电阻相关的实际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电阻是如何产生的。电阻的产生是由于物质中的电子和离子之间存在碰撞和摩擦所导致的。当电流通过物质时,电子会与物质中的离子碰撞,从而产生阻碍电流流动的效果。不同物质的导电性不同,导电性好的物质中,电子和离子之间的碰撞和摩擦较小,所以电阻较低;导电性差的物质中,电子和离子之间的碰撞和摩擦较大,所以电阻较高。
除了物质的导电性,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电阻的大小。第一个因素是物体的形状和尺寸。一般来说,物体的形状和尺寸越大,电阻就越大。这是因为大尺寸的物体中电子和离子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更多,从而增加了电阻的大小。第二个因素是物体的温度。在一些材料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会增大;而在另一些材料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会减小。这是因为温度会影响物质中电子和离子的运动速度,从而改变了电阻的大小。
除了以上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电阻还有一些实际应用。首先,电阻可以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通过在电路中添加不同大小的电阻,我们可以调节电流的大小,从而满足不同电器的工作要求。其次,电阻还可以用来保护电路和电器。在电路中加入适当的电阻,可以限制电流的流动,避免电路过载和电器损坏。此外,电阻还广泛应用于传感器中,用于测量温度、光照等物理量。
总结起来,电阻是由物质中的电子和离子之间的碰撞和摩擦所产生的阻碍电流流动的效果。电阻的大小与物质的导电性、形状和尺寸、温度等因素有关。电阻在电路中起着控制电流大小和保护电路的作用,同时也广泛应用于传感器中。通过对电阻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提高对电器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电阻 篇三
1、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是R,单位是欧姆,简称为欧,符号是,比欧姆大的单位还有兆欧(M)和千欧(k)。1M=103k,1 k=103,1M=106
2、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电阻率)、长度(L)和横截面积(S),还与温度有关。与导体是否连入电路、是否通电,及它的电流、电压等因素无关。
而且:①导体材料不同,在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也一般不同;
②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③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④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只有极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玻璃)
3由电阻公式R=LS 可知:①将粗细均匀的导体均匀拉长n倍,则电阻变为原来的n2倍;
②将粗细均匀的导体折成等长的n段并在一起使用,则电阻变为原来的1 n2 倍。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电阻 篇四
电阻 欧姆定律
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 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 )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 千欧; 1千欧= 欧。
3.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当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 不同,电阻一般不同。(2)导体的 和 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 (3)导体的 和 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 (4)导体的电阻还和 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 越高,电阻越 。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 和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
5. 的物体叫导体。 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石墨、陶瓷、人体,塑料,大地,纯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玻璃,空气、,油。
6.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常温下的玻璃是 ,而 状态的玻璃是 。
7.半导体:导电性能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8.超导体: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物质的 会完全消失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物体叫 ,超导体 (有、没有)电阻。
9.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滑动变阻器:
①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 来改变电路中的 。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
④ 正确使用:A应 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 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 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反比。(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11.公式: ( ) 式中单位:I→ ;U→ ;R→ 。
1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 同一个电阻, 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 。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 。通过的电流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R=U/I)
②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 。(I=U/R)
③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 。(U=IR)
1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③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④分压作用:U1:U2 = ;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
④分流作用: ;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
15.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 。(2)电路图: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
④正确使用:A应 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 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 的变阻器。
10.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反比。(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当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
11.公式: ( ) 式中单位:I→ ;U→ ;R→ 。
13.欧姆定律的应用:
④ 同一个电阻, 不变,电阻与电流和电压 。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电阻 。通过的电流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R=U/I)
⑤ 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 。(I=U/R)
⑥ 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 。(U=IR)
14.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③电阻: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④分压作用:U1:U2 = ;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
④分流作用: ;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
15.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原理: 。(2)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