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味六年级作文 篇一:中国的四大发明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起源于中国。其中,中国的四大发明更是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它们分别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首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发明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的出现使航海更加方便和准确。以前的航海者只能依靠星辰和风向来导航,但是这种方法不够准确。有了指南针,航海者可以准确地确定方向,大大提高了船只在海上的安全性和航行的效率。指南针的发明使中国成为了航海大国,也为其他国家的航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在古代,人们使用竹简或兽皮来记录文字,非常不方便。随着造纸术的出现,人们可以将文字记录在纸上,更加方便保存和传播。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中国的纸张制造技术最早传入西方,对于西方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火药是中国古代又一项伟大发明。火药最初是被用来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但后来人们发现火药的爆炸力很大,可以用于军事战争。火药的发明使中国古代的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也对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书籍的制作需要手工抄写,非常耗时耗力。有了印刷术,人们可以通过印刷机快速地复制书籍,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制作效率。印刷术的出现使书籍的传播更加广泛,也为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这些发明的出现让我们更加骄傲地说:中国味,世界共享。
中国味六年级作文 篇二: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每年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也是人们团聚、祭祖和庆祝的重要时刻。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开始。春节的庆祝活动持续了15天,包括扫尘、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年夜饭等等。人们会穿上新衣服,家家户户贴上红纸黏贴的春联,以及挂上灯笼来庆祝春节的到来。人们还会给长辈拜年,送红包给小孩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共度欢乐时光。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人们祭扫先人墓地的日子。在清明节,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用花圈和纸钱祭奠祖先。同时,还会在墓地上扫墓、整理墓地,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清明节还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好时机,许多人会选择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欣赏春天的美景。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人们家庭团聚的时刻。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人们会在中秋节的晚上一起赏月,月亮圆圆的,明亮而美丽。同时,人们还会品尝各种口味的月饼,如蛋黄莲蓉月饼、五仁月饼等等。中秋节是人们表达团圆和思念之情的日子,也是人们亲情和友情的象征。
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庆祝这些节日,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氛围,也能够增进亲情和友情,共同庆祝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魅力与风采。
中国味六年级作文 篇三
筼筜书院,古拙的琴音隐约传出,悠远、清静。学它却不易,要真正懂它,要先懂国学。
“国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广东省古琴协会副会长谢东笑老师如是说。不要认为,国学是门高深的、艺术的学问。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像经营,中国从古流传下来的商业制度延续至今;像教育,孔夫子从两千多年前开办私塾传授文化,如今,我们依然沿用孔子的思想,把私塾演变成小学、中学、大学……我们的国学文化顺应着时代的变化,在每一个时代变革时进行无声又巧妙地转身。
我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每天都在置新,适应所在时期的变动。否则,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学经历了战火纷争、沧海桑田,为何仍然受人推崇?国学所具有的延续性,正是适用于每个人的、古琴的精髓所在——养人、养心、养性、养志。
现在,国学大师越来越少,但国学离我们越来越近。它不再阳春白雪,不再被束之高阁,等着人们去解剖它。小学生不再单纯地背着“人之初,性本善”,他们慢慢开始理解《三字经》里讲的故事;演奏家们要举办古琴演奏会毋需大费周章地宣传,也会有三千多人冒雨聆听;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不断丰富国学的内涵……
国学正在复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学,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国学变得不再浮躁,变得心平气和。国学激发了我们与生俱来的中国味。
中国味六年级作文 篇四
循着丝绸之路,氤氲的是驼铃声声载着的古老文明,是黄沙漠漠映着的雍容气度,是中国的味道。
循着黄河长江,吐纳的是浪起云涌拥着的千年风云,是滚滚东流荡着的古老情思,是中国的味道。
是的,在这里,在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山河间,每一寸每一缕的空气中,满是中国的味道,每一步每一行的脚印中,满是中国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笔墨纸砚间,中国的味道是那悠悠的墨香;是碑林里楷之正,隶之庄,草之杨;是方块字码起来、叠起来、摞起来带来的厚重与沉稳、灵动与飘逸;是透过每一笔每一划——就像透过千年前仓颉纯净的眼底——注视到他的内心感触到的每一缕情思每一份醇厚。举手投足间,中国的味道是太极拳带出的沉稳中庸、刚柔并济;是京剧昆曲的唱念做打、音容笑貌。“明如镜、声如磬,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柔”,中国的味道是青花瓷素胚上勾勒的线条;“轩楹雅素,不事藻绘雕工”,中国的味道是古建的青瓦檐“如斯飞”。这些我们引以为傲的,这些曾颠簸于丝绸之路上的,这些曾颠沛在历史变更中的,这些被珍藏的、被传承的、被铭记的是中国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古籍册册中,中国的味道是那历经千年濯洗,留下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份重托每一种叮咛每一声呢喃;是杀青后留下的如凤凰涅的火的味道。是晋诗的风骨、唐诗的雍容、宋词的清丽。“非淡泊无以明志”,中国的味道是《诫子书》的万千叮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国的味道是记载中的豪放与大气;“苟利国家生死以”,中国的味道是面对强敌暴凌的从容与傲骨。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中国的味道就这般蕴藉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蕴藉在长辈口中的老规矩中,蕴藉在古籍经典里的每一份血汗中。这些深深融入我们脑海里的、我们骨骼里的、我们生命里的,是中国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山川河流中,中国的味道是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清秀婉约,是那漠北沙砾的豪迈风度。“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国的味道是九月九遍插茱萸的.思念;“爆竹声中一岁除”,中
国的味道是除夕夜团团围坐、盘盘饺子放好的腾腾热气,是新桃换了旧符的欢喜。你打开月饼盒,中国的味道绝不仅仅是黄澄澄的月、香喷喷的饼,更多的是“但愿人长久”的牵挂和团团圆圆的期盼;你仰望中秋月,中国的味道亦不仅仅是桂花香、米酒醇,更多的是月下交叠的人影,桌上把酒言欢的笑意。山川叠嶂万千气象,中国的味道是我们脚下这幅员辽阔的国土上的每一寸载着历史回忆的山河,是土地的烙印;江山错落、人间星火,中国的味道是家人的每一次团圆每一句祝福,每一个风俗节日吐纳着的如许沉重的期盼和千年壮阔。
不曾有一种味道如此,靠生命的延续和血脉的流淌而飘荡;不曾有一种味道如此,是一个民族的基因血脉和凝聚的符号;不曾有一种味道如此,润于每个国人的肌肤,浸入每个国人的骨髓,这是中国的味道。
中国的味道从来不曾单薄地印于松脆的史页间,也从来不曾孤立地刻蚀在石刻石碑上。她飘在这山川大河间,她织在这团圆佳节里,她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黑发黄肤上。
中国的味道,我想,或许早已成为一种烙印烙在每位炎黄子孙的生命里。我们血液中的“中国味道”,也是我们面对古籍经书五星红旗热泪盈眶的不二原因,亦是这味道,无论历经多少年风云幻变风沙濯洗永不褪色的唯一阐释。
中国味六年级作文 篇五
百年佳酿出窖必有酽香,数米之内皆得其醇厚,喜酒之人闻之足不能移。百年之沉积尚如此,更何况中华五千年时光浩浩汤汤,风物情长,皆有味道。
中国的味道是西湖烟柳深处绵延的一段苏堤,是拙政园楼台林立中的一方闲亭,是吴侬软语诗酒年华的烟雨江南,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驼铃古道。虽说各国都有山水建筑,但是中国的江山景色却又有不同。就像威尼斯同样拥有着古城水道,人们摇橹而行时可以看到水中倒映的城,但是我却从不会将它与江南弄混。江南总有着一种水墨的风致,色简却浓淡适宜,清淡却意蕴悠长,仿若于沸水中缓缓舒展的茶,清雅寂静,香气可绕梁。中国的味道就在中国的山水风光里,像雁荡山的风润而轻,五台山的风潮而尖,张家界的山滞而绵,虽同为山却各有味道,细想之下便能分辨。山犹如此,其他自不必说,而正是它们各自独特的味道汇聚而成中国的味道。
中国的味道是笔走龙蛇如松涛龙吟的墨迹,是试把金觥浮生一醉休的唱词,是渭城朝雨淋湿的一株柳,是夜半钟声惊醒的一轮月。楚辞汉赋,建安风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无数中华经典,数不胜数,书法绘画,亦各著风流。而这些都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心性,而中国味道同样寓藏于他们身上。当胡马侵略金瓯不全,有武艺加身者会挺身而出,执剑杀敌,“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有品阶官级者会忠心进谏,力挽狂澜,碧血丹心尽予社稷。哪怕仅余残山剩水或是江山舆图换稿,他们仍旧会坚持义节,不事二主,铁骨铮铮。铁骨之外,中国文人们亦有柔情,花桥月夜云动影来,红袖添香日暮修竹,都可成为他们吟咏或描绘的对象,灵心善感可见一斑。这是中国文人的心性,而中国的味道正是寓于人而流万古。
中国的味道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儒学,是逍遥自在无为而治的道家,是君子庭中苍翠劲拔的竹,是隐士屋下悠然宁静的菊。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曾说:“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温和平静、稳重节制、从容练达的内在品质,而且富有同情心。”诚然,中国的味道应是从容久远的,摆脱了车马喧嚣,所行之处清风徐来。如同外柔内刚的太极和调和阴阳的中医,“中庸”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凡事过犹不及,而祸福天数不可强求。因而古人有“用舍行藏”,一如诗佛王维,位居人臣曾至右丞,而又参禅悟道领悟人生大境界,一入世一出世,两者之间转换自然,虽经世事浮沉但心却愈淡静练达,正是无数先贤追求的人生与境界。中国的味道因中国的哲理思想处世学说而深邃恒久,使人久而闻其香,香亦在骨子里。
中国的味道在江山风光的别具一格,在笔墨风雅的文人性格,在经世流传的哲学思想。它经时光之水,行万里无涯,流传至今,芳华百代。随着开放交流,“洋味”进入中国,虽其势头正盛,但中国的味道仍以它一贯的姿态缓缓流淌,在新时代里绽放着新的光芒。愿我们都能闭目清心,一嗅中国的味道,并永志在心,守护其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