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沧桑话服装散文(推荐3篇)

时间:2012-07-01 02:15:2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岁月沧桑话服装散文 篇一:时光流转中的服装记忆

时光如梭,岁月沧桑,而服装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的回忆和故事。它们记录着人们的生活、文化和时尚趋势。每一个时代的服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意义,让我们一起回忆起那些曾经的时光。

在我小时候,家里的衣柜里总是挂满了成人们的旧衣服。那些衣服虽然已经过时,但它们却承载着家人的记忆和情感。我常常把它们拿出来穿上,仿佛能够感受到年代的变迁和家人的温暖。那些宽松的衬衣、高腰的裙子和宽大的裤子,都成为了我童年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服装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校服还是传统的灰色西装,女生系着红色领巾,男生系着蓝色领带。那时候,我们都觉得穿校服很拘束,渴望能够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可是回过头看,却又觉得那些校服给我们带来了纯真和团结的回忆。

进入大学后,我开始追求时尚和个性。那时候,流行的是紧身牛仔裤、短裙和印花T恤。我会去逛街,买最新潮的服装,和朋友们一起炫耀自己的穿衣风格。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独特的时尚趋势,而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尚的浪潮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

如今,我已经步入中年。当我再次回顾过去,发现时尚已经不再是我追求的唯一。我开始更加注重舒适和品质。我渴望穿着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不仅让我感觉自信,还能够展现我的个性和魅力。我不再追求潮流,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和颜色。服装已经成为我表达自己的方式,让我与世界交流。

岁月沧桑,服装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变化。它们不仅是我们的外在装饰,更是我们内心的一部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服装都会伴随着我们,记录着我们的故事。让我们怀着感激之心,珍惜每一件衣服,每一个时刻。

岁月沧桑话服装散文 篇二:服装的故事,岁月的情怀

穿越时空的服装,如同一本生动的历史书,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和人们的情怀。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会让我们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

回忆起童年,我仿佛能够看见那些色彩斑斓的服装在我眼前闪烁。那时候,我最喜欢穿的是那套红色的运动服,它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自信。每一次穿上它,我都能感受到无限的能量,仿佛变成了一个勇敢的超级英雄。那些衣服已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但它们留下的记忆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开始关注时尚和个人风格。那个时候,牛仔裤、白衬衫和运动鞋成为了我的标志。我喜欢简约而有型的服装,它们让我感觉自信和舒适。每一次走在街上,我都能感受到人们对我的注目和赞叹,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时尚信念。

如今,我已经步入中年。在我眼中,服装不再只是时尚和个人风格的象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我喜欢那些质地柔软舒适的衣服,它们让我感觉放松和自在。我不再追求潮流,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和颜色。每一次选择衣服,我都会仔细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心情,这成为了我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己的尊重。

岁月沧桑,服装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变化。它们记录着我们的记忆和情怀,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服装都会陪伴着我们,见证我们的故事。让我们怀着感激之心,珍惜每一件衣服,每一个时刻。让这些服装成为我们与世界交流的媒介,让岁月的情怀在其中流淌。

岁月沧桑话服装散文 篇三

岁月沧桑话服装散文

  一,小时候穿过的衣裳

  我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那时候,大半个中国还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呻吟。县城内驻扎着鬼子兵,各个主要乡镇也被“和平军”(伪军)盘据着,乡下还活跃着共产党的地下抗日武装,敌、伪军时不时地下乡扫荡,老百姓担惊受怕,若不堪言。再加上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能混饱全家人的肚子,饿不死人就心满意足了,哪还顾得上穿什么好衣裳?

  记得那会儿,村子里十岁左右的男孩子,在夏天里大都还光着屁股,什么也不穿。他们除了帮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就是在露天里疯玩,或者是在河里打水仗,身上晒得像一条泥鳅,浑身上下没一块白斑。直到秋凉了,妈妈才会翻出几件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裳给他们穿。有句俗话说:“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纳纳把老三”,那时候兄弟姐妹多,大多数人家都这样做。乡下的女人都有一双巧手,当八月天来了第一次芦花汛,她们每晚都会在油灯下,将老大穿过的衣裳拿出来修补一番,“白露不露肉”,她要想方设法把小的一个个地裹起来。细作一些的,针线活儿又做得好的女人总能把旧衣裳改得既合身又服贴。也有手笨的,或者是实在腾不出时间来,就只能随便翻几件旧衣裳出来,也不管孩子穿在身上合身不合身,那怕上面还有几个破洞,总比光着身子挨冻好。那时的孩子并不在乎这些,他们好像只关心能吃到一些好的,不挨饿就觉得挺幸福。

  在寒冷的冬天里(记忆中,那时的冬天要比比现在冷得多,河面上经常冻得能跑人),孩子们大都有一件棉袄和棉裤,虽然好丑不同,难得有新的,但总是不可缺少的,因为那时除了棉衣,没有其它御寒的衣服,棉绒针织品和毛线衣是几十年以后才在乡下出现的。他们通常都是靠肉穿一套单衣裤,外面穿上棉衣,温暖的程度全取决于棉衣的质量。如果穿的棉衣合身又不薄,里面放的是新棉花,这孩子多数是家里的“惯宝儿”(家里唯一的男孩子)。老大穿的棉衣一般都是新做,不过也难得有“三面新”的棉衣,顶多是两面新,即面子是新的,棉花是新的,很少有人家舍得拿新布做里子,多数是用从大人旧衣服上剪下来的旧布拼凑起来的。那些老二、老三们穿的棉袄大都要是二手货,上面补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补丁。有的大得像袍子,有的外面还挂着“脂油”(棉花),也有的男孩子穿的是姐姐的花棉袄。

  我有一个大我两岁的的哥哥,幸运的是我长得快,并不显得比他瘦小多少,因此我这个旧老二几乎也全是穿新的,就是头一年有些宽大第二年正好,第三年就紧巴巴的了,不过,受过一个冬天的束缚到第四年就又会穿上宽大的新棉袄了。还记得,穿在棉衣里面的单褂裤都是破得不成样子的旧外衣,像样一点的夏天能露面穿的单衣是绝对舍不得当衬衣的。冬天作衬衣的大都是破得见不得人单衣,或者是从旧棉袄上拆下来的面子,上面补了许多补丁。那时候农村里又没有浴室,整个冬天都洗不成一次澡,只能是隔个把月换洗一次衬衣,补丁缝里就成了蚤子的庇护所,晚上当我们一个个地光着身子钻进被窝时,母亲都要在油灯下为我们捉一遍蚤子,捉到一只大的就丢进嘴里咯嘣一声咬死,小一点的就用指甲就地处决,弄得褂子上面血迹斑斑,也分不清是蚤子血还是搔痒时搔破了皮出的血。

  家里的第一个出生孩子都是孩子中的幸运儿,他们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能得到长辈们的宠爱。比起他(她)们的弟妹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权,就是他一生下来不但有花花绿绿的新衣服穿,连尿布都是用新布缝的。我们那里有个习俗,外公外婆要给女儿生的第一个孩子做几套新的婴儿服装和十几片尿布。以后不管生多少就再也没有“法定”的义务了。因此后来那些接二连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讨债鬼”们大都连一块像样的尿布都没有。多数是从旧衣服上撕下来的破布。不过,如果这户人家前面生的全是女孩,突然来了个带把儿的小子,就另当别论了,那可是是传宗接代的小王子,其享受到的待遇,姐姐们是与之没法相比的。

  二,过去的那些奇葩“服装”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一转眼就过去了大半个世纪,过去农村人穿过的服装,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恐怕连如今的博物馆里都难觅它们的踪迹,只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记忆中尚留存着一些碎片。现试举几例,以飨读者。

  披肩。其实只是一块见方二尺五寸左右的白布,它虽然算不上是服装,但却是男人们在炎热的夏天里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上衣”。它的主要功能是遮阳、护肩,早凉晚凉时也能起到一点御寒的作用,下河洗澡时还能将其作为毛巾,挤干水分后披在身上更觉凉爽。那时,男人们夏天下田干活时,一顶草帽,一块披肩,一条短裤就是他们的全部行头。用时,将其两角在脖子前打个活结,有点像披风,样子挺滑稽,披肩是用一种较结实的白粗布做成的,那种布每尺不到四角钱,一条披肩不到一元钱,能用好几个夏天,能省得好几件单褂子,经济实惠也方便。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公社那会儿,我当过八年的大劳力,用掉过三条披肩。

  夏褂子。女人们夏天是不可能用披肩的,她们的上身大都穿一件夏褂子,夏褂子是用一种家纺家织的土麻布做成的,那种布料长期浸泡在汗水中不容易烂,比棉布褂子要耐穿得多,价格也不太贵,两块多钱能做一件(而且还不要布票)。年长一点的女人只图实用,无所谓好看不好看,她们穿的就是那种白里泛黄的原色,年轻爱美的女人通常会再化几角钱让染布匠将缝好的褂子染成深蓝色。大姑娘们是穿不了夏褂子的,因为布眼太稀,穿在身上几近透明,会原形毕露。她们只能穿“洋布”(一种廉价的直纹棉布)做的褂子。由于干活时会将背部的衣服浸湿,挑担子夯东西时又全靠双肩,那个部位最容易先破。因此,通常一件褂子穿到最后总要换一、两回褂子肩。换褂肩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针线活,不但要将背部搭肩膀的那块烂掉的布剪掉再用一大块新布缝接上去,而且要缝接得服服贴贴天衣无缝,那时有一句俗语说:巧男人能扬两手锨(扬场时双手交替),巧女人会换褂子肩。一件半新的花布褂子上换上一块不同花色肩布,穿在一个婀娜多姿的村姑身上,有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夹袄和夹裤。除了棉衣和单衣,比较讲究的,还都有一套夹衣,俗称夹布袄和夹裤。夹衣是在冷暖交替时的一种过渡性的服装,那时虽然市面上已经能够买到棉绒衫裤,但一般人家买不起,只能在身上多裹几层布,做夹衣比做单衣的费用。也多不了多少,除了要买一块新布做面子,里子可以用旧衣服上拆下来的布拼接。有时候,夹袄和夹裤的作用是很大的,甚至可以用来代替棉衣,许多贫苦人家做不起棉裤,穿一件夹裤也能凑乎着过冬。

  套裤。好像套裤

就是棉裤的前身,或者说是一种简易的棉裤,小时候见过,解放后基本绝迹了。它实际上就是两条棉裤腿,在面子与里子之间铺一层薄薄的棉花,可以从脖髁处套到大腿,上面各有一根布带子将其系于腰带上。听上辈人说,那种裤子年代久远,曾流行过好多年,因为缝制简单,省工省料,深受劳动人民喜爱,而且在劳作时更方便弯腰下蹲。不过其缺陷也是显见的,在严寒的冬季,人的裆部和臀部只有一件单裤或夹裤,在现在的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可见得,那时的人是如何的久经考验,据说晚上钻进被窝时屁股都是冰凉的。

  棉袍。棉袍就是又长又宽大的棉袄,样子有点像现在电视里常看到的蒙古袍,极有可能是元朝统一中国后带过来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棉袍又叫袍子,袍子是统称,里面加了棉花的就叫棉袍,双层的没有填充物的叫夹袍,我们那里也把单层的袍子叫大褂子,就是南方人叫长衫的那种。过去乡下人一辈子只能穿到一件棉袍,那时结婚的礼服少不了棉袍和礼帽。平时,他们穿不起也不需要,那玩意儿穿在身上不方便干活。所以那时有句歇后语:乡下人穿大褂子——必有正事。因此,解放前在村子里穿棉袍子的人多半是地主富农,解放后还穿棉袍的人大多是商业社里年长的职工。那时,有的干部已经穿上了新款的对襟大衣。不过,乡下的孩子们倒是有不少穿过棉袍的。记得我小时候也穿过一件,穿了好几年,个子长高了,袍子就成了棉袄。

  三,如今的服装经历过的几多沧桑

  在漫长的人民公社化的那段岁月里,人们在穿着方面改善的步伐是极其缓慢的。那时,棉布是计划商品,每人每年可以分到二丈左右的布票而且不分大人小孩,不过,农村人没什么好衣服穿倒并不是因为计划太少,真正原因是太缺钱了,一个劳力做一天工分只有几角钱的报酬,扣除掉全家人的口粮伙草钱,分红时只有劳力多的人家才能拿到一点现金,大多数人家分不到一分钱,平时家里必不可少的开支全靠养的几只母鸡下蛋。粮食不够吃,还要千方百计地筹点钱买胡罗卜、青菜之类的代食品,哪里顾得到穿好穿丑?所以那时有句俗话说:“一为嘴,二为身,三为老婆拜丈人”。民以食为天,先顾肚皮,后顾穿着,两者都能凑乎了才顾到娶老婆传宗接代。有些老小多的人家,有布票但没钱买布,只好将布票变成了零化钱,一尺布票能卖到二三角钱,卖出一点钱来再拿去买几尺布,添几件必不可少的遮羞的衣服,夏天首先要考虑的是大人的短裤,冬天要为孩子准备棉衣。虽然那时市面上早就有了针织衬衣和还各种式样的棉绒衫、毛线衣,但那些奢侈品只有在结婚时才能买几件。年轻爱美的姑娘们大都会有一件土“毛线衣”,她们在为队里采摘棉花时,都会偷偷地藏起一小把带回家,她们的奶奶、妈妈们会帮她用手工将棉花籽一粒一粒地剥出来,然后再用一种最古老的棉线锤子将棉花捻成线,几股细线绞合起来就成了土“毛线”,织成衣服后再将其染成鲜艳的桃红色,穿在身上还真有点儿像那么回事。就是太费时费工了,一件那样的衣服要经过几代人几个月的挑灯夜战。记得我也曾穿过一件那样的土毛线衣,只是比她们的要高级一些,用的是从劳保手套上扯下来棉纱。

  大包干以后,耐以生存的土地又重新回到了农民手中,在解决了温饱的同时,乡下人的衣着也发生了悄然的变化。那时候,化纤面料风头正盛,因其结实耐穿又挺括大气成为纺织品中的新宠,开始时农村的女人们只是想拥有一件的确良褂子和一条中长纤维的裤子,后来有一种更结实耐穿的确良卡其布(记得那时叫涤卡)也进入了农民家庭,男人们丢掉了流行了几十年的中式对襟棉袄,穿上了中山装式样的脱壳棉袄;年纪不太大的女人们大都有了一件用颜色特别鲜艳的晴纶线织成的毛线衣。此时,老太太们用过的棉线锤子和家用纺车才真正地退出历史舞台。

  改革开放后的这些年,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大部分农村人的穿着也与城里人没多大的区别了,特别是那些发了财的农民和常年在城里打拚的年轻人,他们都成了住在乡下的城里人。他们的衣着甚至比普通的城里人还要时髦、奢华,上千元一双的鞋子,数千元一件的名牌服装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家常便饭。过去流行多年的像套裤、被肩、麻布褂子之类的奇葩服装,早就没人还记得起来,就连棉袄棉裤这些传统的当家品种也只有极少数老年人还在穿。各种不同式样的羽绒服,成了农村中过春节时的一道亮丽风景,就连有些年愈古稀的老太太也都穿上了他们的子女孝敬的红色羽绒衣。不过,在穿着上也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中的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好像还在愈演愈烈。有些光靠土地生存的农民仍然穿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做成的中山装,那种化纤面料好像是永远穿不破。还有那些在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他们的穿着显得与这个时代更是格格不入,无论是寒冬还是酷署,他们都没有节假日,他们的工资是论天计算的,下雨天是他们不拿工资的“法定假日”。那些人虽是城市建设的功臣,但却又是城市中的另类。

  但愿人人都能穿上舒适得体的服装,让五彩缤纷的服装把这个世界装扮得更美丽。

岁月沧桑话服装散文(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