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地自偏随笔 篇一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倾向于追求物质的满足和外在的成功。然而,我们是否曾想过,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是什么?是否有时我们应该放下一切,去追寻属于自己内心的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呢?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迷茫和疲惫之中。我们追求的东西越多,却越发感到心灵的空虚和无力。这时候,也许我们需要暂时放下手中的纷扰,回归内心的宁静。
心远地自偏,意味着我们要远离外界的喧嚣和诱惑,去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这个地方可以是一个偏远的山谷,可以是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也可以是一个沉思的角落。无论是哪里,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那里找到与内心对话的机会。
当我们置身于宁静之地时,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愿望。我们可以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是物质的满足还是精神的升华?是外在的成功还是内心的平静?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时,我们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在心远地自偏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内心的力量和智慧。我们会发现,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思考、创造和表达的能力。我们会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内心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我们会发现,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成长和丰盛。
通过心远地自偏,我们也会发现自己与自然的联系。当我们远离喧嚣和繁忙,我们会发现自己与大自然的共鸣。我们会发现,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和美丽,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它。我们会发现,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种联系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无法言喻的愉悦和满足。
所以,让我们放下一切,去追寻心远地自偏的宁静和满足吧。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并用心远地自偏的方式去满足它们。让我们与自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保护和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通过心远地自偏,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心远地自偏随笔 篇二
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所困扰,往往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我们追求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精神的升华。我们追求外在的成功,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迷失了自己,远离了内心的真实。
心远地自偏,意味着我们要回归内心的宁静,远离外界的喧嚣和诱惑。只有当我们远离外界的干扰,我们才能够真正感受到内心的需求和愿望。只有当我们放下一切,我们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在心远地自偏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内心的力量和智慧。我们会发现,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思考、创造和表达的能力。我们会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内心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我们会发现,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成长和丰盛。
通过心远地自偏,我们也会发现自己与自然的联系。当我们远离喧嚣和繁忙,我们会发现自己与大自然的共鸣。我们会发现,大自然是如此的神奇和美丽,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它。我们会发现,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种联系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无法言喻的愉悦和满足。
所以,让我们放下一切,去追寻心远地自偏的宁静和满足吧。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需求,并用心远地自偏的方式去满足它们。让我们与自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保护和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通过心远地自偏,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心远地自偏随笔 篇三
几个企业高管,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一路攀登,一路微博直播。殊不知,这只是一场虚伪的形式,他们的心灵依旧沉浸在都市的生活定式中,肉体虽然远离纷繁,可灵魂却被一条名为“网络”的绳索牵绊。
当他们身处山顶时,仍然不忘摆弄手机,这说明他们根本没有从都市中“逃离”出来,逃不出心灵的禁闭,又怎么能算真正的逃离?纵使风景莽莽苍苍,他们也领略不到大自然真正的风光,那是独属于淡泊者的风光。
真正的“逃离”不应该仅仅是口头上的,更应该是心灵上的。那无关乎地点环境等一切外在因素,只源于“心远地自偏”。内心嘈杂,即使身处山林,亦不能平静,因为内心对外界的牵绊依然没有斩断。内心安静,即使身处闹市,亦可以自成一片清净天地。“逃离城市”应该是一次全身心的放松,忘记外界的俗世尘埃,脱离社会的层层迷雾,当自己站在什卡山巅,举目仰望四方的无垠白雪之时,便可找到自己心灵的安宁,领略天地之浩大。
我们即使身处俗世,但却万万不可做俗世的奴隶,否则即使我们是肉体的主人,可心里却被一条名为“习惯”的锁链所禁锢。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记住保持自己心中的纯然与宁静,人生道路还长,只要守住心中信仰,即使环境再为混乱也不会迷失自己。
陶渊明伴随着一园菊花,周敦颐守护自己的一池白莲,苏轼遥望天边的皎月。即使前路迷茫,狂风暴雨,可他们却巍然屹立,只因为内心的安宁,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能坚定的踏出脚步,稳步前行。
旅行,给自己压抑的神经放个假,忘记那些不快与烦恼,痛苦与压力,纷繁与紧张,想着自己是一个游侠,独行与天地之间,仰视日月山川,聆听风啸雷鸣,从钢筋与水泥的世界中解脱出来,真真正正了解这个广大的世界,感悟自己的人生。
心远地自偏随笔 篇四
我很喜欢陶渊明诗中的这几句“结庐在人境,而我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我们做为群居性的人,都在人境中结芦。但是能做到而无车马喧的地步就很难了。就更不要说颇具禅意的心远地自偏了。
而无车马喧,它不是从车水马龙到门庭冷落的反差写照,而是一种心灵平和里的宁静。对于很多人而言,有时厌倦了喧嚣,却又害怕独对寂寞。但我们又无法在两者间找到一种临界的境界。于是我们只能在这两种极端里来不断变化的调剂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达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也领略不了“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的心境。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他把人生分为三层境界,第一层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层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层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种境界,一种人生。我不知道自己该位列那种境界,因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怕喧嚣,又惧怕寂寞。
在城市里待久了,闻不到田间的花香,整日映入眼帘的,不是高楼大厦,就是如潮的车流。匆忙的身影,只在公交车的上下间,只是为了生计忙碌着。偶尔有暇去公园,或与妻小坐片刻,或与好友盘腿而坐论古谈今,于是积蓄多日的劳顿得以释放。然而浮躁的内心,并不曾因为这偶时的释放而欢快、平和。我知道这并不是解压和释放自我的最佳方式。然而逛书店却是我的另一种喜好。那是因为我喜欢读书,喜欢买书。
有一天闲暇,去图书馆,走进大厅,清淡而高雅的民乐飘落
耳朵。去向不同的人们,在那不同的楼层、不同的区域里携书而出、带书而进。我进了文学区,书架井然有序的排放着,每个书架上面醒目的贴着文学史、散文、诗歌、小说、戏曲、评论等字样。找书的男女老少,在书架与书架间的过道上小心的避让着,或者在长桌短凳上看着、写着,或者在某个角落里席地而坐。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群人,就这样在安静中翻阅着书页,品读着文字。这时候,你不用担心谁会大声惊吓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
这儿的肃静是神圣的,这儿的安宁也是自然的。因为这浩瀚的知识海洋可以满足我们求知的欲望,因为这浩瀚的知识海洋足以洗掉我们灵魂深处的喧嚣、疲惫和污垢。
我喜欢这人们自然本真的`面目,我更喜欢这儿的安宁,也许安宁有时候就是对劳顿的一种洗礼。因为这是我们在浮躁间的避风港,也是我们修养身心的王道乐土。我喜欢这儿的谧静,因为那一城的喧嚣,被一墙划开。
我更渴望这儿的知识,因为那一卷书香让我们的心沉醉,让我们的目光更广阔,让我们的思想更聪慧。人在这是善意的,人在这也是纯朴的,人在这更是美丽的。我们因为无欺而善意,我们因为单一而纯朴,我们又因为求知而美丽。时间在这里是短暂的,我们常因为投入而忘我。读书需要平和的心态,读书更需要一种无需言传的氛围。
在图书馆读书是一种享受,尽管有些书可以买回去去读,可以借回去取读,甚至这些书还可以在网上读,在电子书上看,但是感觉不一样。这就象看电影一样,网上可以看,电视上也可以看。但是我们在电影院里,感觉不一样。也许我们看得不是影片的本身内容,而是我们自身的心灵中的惬意。更或者象写信,我们可以在网上发邮寄,也可以在手机中发信息,但是却永远没有稿子上的墨香传给我们的感觉深刻,因为那是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对于世界而言,不是什么事都可以走捷径。也许有些事情的处理方式虽然过时,但是它往往带给我们的视野震撼力却是巨大的,甚至处理的结果比那些凭借先进手法而捷足先登的结果更符合人的情理。这就象动物繁衍后代那样,我们不能因为有了人工受精的出现,就去随意的改变动物的生理天性。保持自然而然的态势,也许是我们人类在试用科技手法后的一种自然回归。
我们有时候,可以改变自身的习惯,但是我们未必可以改变人的自然本性。我们在人境中结庐,素养使然,境界使然。我们达不到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只能在劳顿中去逃避喧嚣,在片刻的宁静中享受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性”的书中趣味了!
心远地自偏随笔 篇五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开首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虽然对于他的归隐与淡泊,历来颇多议论,但是其于污浊之地洁身自好的心怀还是值得学习的。
现在看看我们身边的社会,充满了种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沸腾着扰乱心智的喧嚣,何去何从,如何“心远”令人苦恼。
寒假正值春节,耳根难得清静,小区里,无论是黎明还是至夜半,噼里啪啦之声不绝于耳。我不能评价各种家乡风俗的雅与俗,指摘别人庆祝春节的方式,也无法阻止那震天动地的一波又一波纠缠不止的嘈杂,可是面对着继之而来的雾霾与空气污染指数的直线上升,心里还是莫名地烦躁。
过年探亲访友,拜年本是一件敬爱亲友,沟通感情的良好时机,每一年却都沦为一种敷衍,礼尚往来最大的功效即是疲惫不堪,神倦心乏。酒喝得酩酊也许是酒量不足,茶水也喝得腹胀头晕,就是奇迹了,大有彰显“茶亦醉人不须酒”哲思今日之功效的意味。油腻食物淡而无味,食而无香,大有食之如鸡肋之感。怪不得,有潇洒人士喜欢旅游过节,真是大抛陋习,安心养性之妙方。
当然,这得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不是一般的工薪阶层消费得起的。有没有一种躲避传统陋习,凌驾于物质之上的静心安神良方呢?
放假时,我买了三本书,像当年坐在教室里等着放假的日子,心里却早已迫不及待地计划着回家要如何如何看书补习功课的激动兴奋,也期望自己在这个将近三十天的假期里充充电,汲取一点精神的营养。计划很美好,现实很粗糙。书着实看了几页,不足一半,就在风风火火的奔波中,在觥筹交错,嬉笑玩耍中消磨了时光,书还是闲着蒙尘,心还是荒着麻木。
如果心真的麻木了,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对一些如尘埃般的琐事俗事,充耳不闻,熟视无睹,躲之避之,也可以减少一些烦恼,多些快慰。至于身边上演的一幕幕势利刻薄,冷漠尖酸,似乎也只有阿Q式的近视失聪才少些忿忿不平,按捺得住心脏异常激烈地跳动。“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棋局上每天都在上演着令人心寒的对弈方式。
对于帮过的人,人家当了白眼狼,气愤不过;运势的跌宕起伏,身陷囹圄将自救放一旁,将希望寄于外人而不得,心里也是难以平静的。至于工作中的坎坎坷坷,名利的得失之惑,更让人愁肠百结,情郁于中,自损心智。
人事人情上对心的修补是最难的了。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司马迁所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其实是可以商榷甚至原谅的。在城市里打拼,租房交租金,买房交房贷,衣食住行价格攀升,没有钱是无法生活的。于是在乎了钱,一定会有患得患失之惑。如何心远呢?
古人在诱惑面前是有很多洁身自好,仙风道骨的典范的。比如于女色方面坐怀不乱,生活作风不为人讥笑诟病。相较于此,很多人的外遇,贪腐其实是未养心,造成了道德的滑坡,原则的缺失,人性的沦丧。在诗文方面亦崇尚“人淡如菊”,而非追求泛泛之辈口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卷气到底不能为铜臭气张目,为地位荣华添彩。在名利的态度上,学子们现在依旧朗朗吟诵着诸葛孔明先生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并在人生的道路上躬行亲受其振聋发聩之效。心如止水,是心的感知能力有限,是应对诱惑的抵御智慧有限,还是真正的超脱了名利和七情六欲的蛊惑?
回到现实,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愿意在和谐社会里感受幸福的生活,创造人生的价值,谁愿意为求心静剃度入寺,或者隐居避世呢?
这两年的元宵节,受群众路线教育和反腐倡廉大势的影响,县城里统一的烟火晚会取消了,清静了许多,但还是有些村巷小区街道,个体或企业燃放烟花爆竹,除了粉饰这喜庆的节日,吓一吓襁褓中的婴孩,污染一下环境,实在没有多少意义。在有钱就任性的浮躁面前,我一个忙于生计的人只有噤声。
熟视无睹,充耳不闻,固然可以“心远”,但毕竟有些狭隘。既然“结庐在人境”,想要躲得掉“车马喧”,只有认真学习靖节先生 “心远地自偏”的深意了。这样想来,“心远”也绝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