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马说》复习要点(优选3篇)

时间:2016-05-09 03:20:4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考文言文《马说》复习要点 篇一

《马说》是一篇鲁迅先生所写的文言文。这篇文章以马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在复习这篇文章时,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我们要理解作者选择以马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用意。在《马说》中,马被赋予了人类的语言能力,可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马的视角,作者借助动物的形象来批判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伪善。这种手法既生动有趣,又使人深思。

其次,我们要注意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一些修辞手法。比如,作者通过马的口吻,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揭露了人类社会的黑暗面。例如,“马说”中提到的人类的贪婪和残忍,以及对动物的虐待,都是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强调人类社会的弊病。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文章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在《马说》中,有一些词语的用法和句式的结构比较特殊,需要我们加以注意和掌握。例如,文章中出现了很多表示感叹和疑问的句子,如“哀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马又曰:‘何为’”。这些句子的结构和用法都需要我们进行理解和分析。

最后,我们要注意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马说》通过马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公和伪善。作者通过马的话语,呼吁人们要关注动物的权益,反思人类社会的种种弊端。这篇文章提醒我们,要以同情心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一切生命。

综上所述,复习《马说》时,我们要重点掌握作者选择以马的视角叙述故事的用意,注意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以及思考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言文的内涵和魅力。

中考文言文《马说》复习要点 篇二

《马说》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篇文言文名篇,通过马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不公和伪善。在复习这篇文章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我们要理解文章的背景和写作意图。《马说》是在上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的背景下创作的。作者通过马的视角,通过对人类社会的批判,希望唤起人们对社会不公和伪善的思考。

其次,我们要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在《马说》中,马被赋予了人的语言能力,可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设定使马成为了文章中的主要形象,通过马的话语,作者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弊端和不公。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文章中的一些重要词汇和句式。在《马说》中,作者运用了一些特殊的词语和句式,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例如,“马又曰:‘何为’”,这种借马之口的表达方式,既生动有趣,又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

最后,我们要深入思考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马说》通过马的话语,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公和伪善。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于动物权益的关注,反思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弊端。这篇文章提醒我们,要以同情心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一切生命。

综上所述,复习《马说》时,我们要理解文章的背景和写作意图,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关注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以及深入思考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

中考文言文《马说》复习要点 篇三

中考文言文《马说》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屈辱。

  3、不以千里称: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4、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吃一顿;或:有时;石:十斗为一石。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同"饲",喂养。

  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样的。

  7、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普通,平常;/等同,一样。

  9、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日行千里

  10、策之不以其道:驱使;方法

  11、食之不能尽其材:喂;通"才",指才能

  12、执策而临之:握;鞭子;到(它)跟前。

  13、其真无马邪:难道15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四、课文内容理解:

  1、这篇文章表面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韩愈在文中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性。

  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指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3、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答: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有决定性作用。

  4、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答: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5、第二段说明了什么?答:说明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6、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即:讽刺"食马者"的浅薄无知。)

  7、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答:"其真不知马也"

  8、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答: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9、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答: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0、"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答: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1、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答: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2、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1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14、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五、开放性试题

  1、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q

uot;?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条件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一样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时。

  2、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答: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咏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答: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中考文言文《马说》复习要点(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