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最新3篇】

时间:2012-09-02 02:30: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散文诗 篇一

晨曦之舞

清晨,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穿过窗帘的缝隙,轻轻地洒在我的脸上。我从梦中醒来,迷蒙的眼睛逐渐适应了这柔和的光线。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湿润的草味和花朵的芬芳。

我走出屋子,踏上了一条小径。小径两旁是一片片嫩绿的草地,上面布满了晶莹的露珠。草地的尽头是一片湖泊,湖水宛如一面明镜,倒映着天空中的云朵和鸟儿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的身影。

我踏着小径,走向湖边。湖水泛起了涟漪,远处的山峦被映照得如同一幅水墨画。湖边的花丛中,一只蝴蝶翩然飞过,它的翅膀上绘着五彩斑斓的花纹,仿佛是大自然给它的礼物。

我静静地坐在湖边的一块石头上,闭上眼睛,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微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颊,带来一丝丝凉意。我感觉自己仿佛融入了这美妙的大自然中,与花草树木、湖水山峦融为一体。

我睁开眼睛,看见湖中有一只白鹭正在自由自在地翱翔。它的身姿优雅,犹如一位舞者在天空中自由舞蹈。我心中仿佛也跟着它一起飞翔,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自由。

晨曦渐渐升高,阳光变得明亮而炽热。我站起身,转身离开湖边,回到了家中。但我心中的那份宁静和喜悦却一直伴随着我,仿佛永远不会消失。

散文诗 篇二

夏日的诗章

夏天,是大自然的狂欢季节,是生命的绽放时刻。阳光灿烂,热情如火,让人感受到一股无尽的热情和活力。

夏日的早晨,阳光洒在大地上,草地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鸟儿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着,似乎在庆祝夏天的到来。微风轻拂着脸颊,给人一丝凉意,令人心旷神怡。

夏日的午后,太阳高挂在天空中,大地上升腾起一股炙热的气息。草木枝叶上的露水渐渐蒸发,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人们纷纷躲在树荫下,享受着阵阵凉风和荫凉的舒适。

夏日的黄昏,太阳渐渐西沉,天空染上了一抹橙红色。落日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温暖和宁静的感觉。这时,蝉鸣声响起,虫鸣声在夏夜中回荡,仿佛是大自然给夏天的告别礼物。

夏天,是大自然的画家,用色彩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这个季节里,大地上鲜花盛开,五彩斑斓;果树上结满了累累果实,香甜可口。人们在夏天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慷慨和丰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夏天,是一首美丽的诗,是一幅绚丽的画。让我们怀着对生命的热爱,去感受夏天的美好,去欢庆生命的奇迹。

散文诗 篇三

散文诗二首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散文诗二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从内容主题上来看,都在表现亲情。其

中本课《散文诗二首》抒发了对母爱的赞美。除了在主题上两篇散文诗都表现母爱外,创作风格也有相似之处,但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特点。因而,比较阅读适宜作为学习本课的基本方式。另外,这两首散文诗小巧、凝练、空灵、优美,具有浓烈感情,是学生练习朗读非常好的范本。

  二、学情分析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把握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方面的朗读技巧,但是如何通过“情景再现”和“把握情感基调”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还需要继续学习。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受制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往往不能快速而准确地感知理解散文诗中的形象,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散文诗情感的理解。因此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散文诗描绘的画面,理解文章对母爱的赞美。

  三、教学目标

  (一)通过揣摩朗读的语气和感情基调,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二)通过描绘画面,表达出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和思想情感。

  (三)通过对比阅读,用表格列举出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阅读,用表格列举出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五、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1、朗读品味,2、比较阅读,3、情境体验

  (二)学法:1、自由朗读,2、自主阅读,3、小组交流展示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自主朗读,感受情感。

  热爱朗诵的小芳同学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栏目“朗读者”一期以“母爱”为主题的节目录制。她将要朗诵的`篇目是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从感情基调、语气、节奏等方面为她提一些朗诵的建议,并且为她示范朗读一段。

  1、具体要求:

  (1)首先,自由朗读,在文中批注朗读的感情基调,用符号标注朗读的停顿、语气、节奏等,并能说明理由。

  (2)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接着,全班同学进行点评、建议,教师补充、指导。

  (4)最后,全班齐读。

  2、预设: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明确:要用轻快的语气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明确:读妈妈的问句时要将声音延长,读出妈妈的焦急惦念。

  (3)“我不告诉你,妈妈。”

  明确:用轻快活泼的语气,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4)“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明确:用温和亲切的语气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二)描绘画面,感知形象。

  “朗读者”栏目组需要为小芳的朗读配上几幅电视背景图片,你认为应该配上怎样的画面,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调动想象,将自己脑海中的一幅画面描绘出来,旁批在课文对应的位置上。

  预设:

  1、我认为应该配上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孩子想陪伴妈妈,为她做点事,因此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孩子就在新叶上笑嬉嬉地玩耍,快乐地跳舞,悄悄开放花瓣,妈妈叫他,他却一声不吭,与妈妈玩捉迷藏。

  2、我认为应该配上一幅母亲沐浴后做祷告的画面。母亲披着长长的秀发,穿着漂亮的长裙,优雅地走在院子里的林荫道上,抬头望着树上的金色花,不禁陶醉在金色花散发出的淡淡的香气里。

  3、我认为应该配上一幅母亲在窗前读书的画面。母亲端坐在窗前,翻开一本书聚精会神地读着,她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仿佛是被书中的诗句打动了。而书页上却分明投映着一朵金色花的影子,影子还随风摇摆着。

  4、我认为应该配上一幅黄昏时金色花变回孩子出现在母亲面前的画面。远处的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晚霞笼罩着整个世界。母亲提着灯走到牛棚的门口。金色花忽地从树上跳下来,变成了一个活泼的孩子。孩子走到母亲的跟前,撒娇地牵着母亲的衣角,抬头朝着母亲嘻嘻笑着,而母亲则抚摸着孩子的头发,脸上满是对孩子的爱恋。

  (三)倾情朗读,评价总结。

  1、如果我们也能有幸参加“朗读者”的录制,请同学们带着对文章的理解,满含情感为大家朗诵《金色花》全文,希望能够打动各位观众。

  2、如果我们是节目主持人,我们需要在朗读者朗读结束后说一段话作为节目的结束语,表达自己听完朗诵后的感受,你会说些什么?

  预设:金色花,芬芳美丽的花朵!就像孩子纯真的笑脸,它开放在每个母亲的心间,这是世上最温暖的爱恋。让我们以小小花朵的感恩来回报母亲,关爱她,理解她,陪伴她!

  第二课时

  (四)介绍作家,了解关联。

  教师出示泰戈尔和冰心的简介,让学生了解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引起学生对比探究的兴趣,为对比阅读作铺垫。

  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翻译家,原名为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她歌颂母爱,童真,自然。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

  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泰戈尔对中国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而惟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闻一多称冰心是“中国最善学泰戈尔”的女作家,徐志摩认为,冰心是“最有名的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而冰心自己则说:“我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自己平时写在笔记本上的三言两语—这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五)对比阅读,分析异同。

  1、自读《荷叶·母亲》,找出文章与《金色花》的异同,将自己的对比分析记录在下列表格里。

  比较维度相同点不同点

  《金色花》《荷叶·母亲》

  思想内容

  感情基调

  艺术手法

  构思角度

  语言风格

  人物形象

  2、小组合作交流,提出有疑惑或有争论的地方全班讨论。

  (六)以点带面,拓展阅读。

  1、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吉檀迦利》,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

  2、作业布置(二选一):

  (1)学生自主阅读推荐书目,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利用班会课或自习课开展一个班级的朗诵诗会。

  (2)任选两篇以上的诗歌篇目,自选角度进行对比阅读,写一个简单的读书报告,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散文诗【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