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之微记散文【实用3篇】

时间:2014-05-08 08:45: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微课之微记散文 篇一

追寻微课的快乐

微课是现代人追求知识和学习的新方式,它短小精悍的特点让人们能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得知识的滋养。作为一名热爱学习的人,我对微课也充满了兴趣和好奇。

每天早上,我都会打开手机上的微课应用,浏览最新推荐的微课内容。有时候是关于科学的,有时候是关于艺术的,还有时候是关于心理学的。微课的题材丰富多样,让我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开阔眼界。

我最喜欢的微课是关于人文历史的。通过微课,我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传奇人物。例如,有一次我看了一门关于古代中国的微课,讲述了一个叫做曹操的英雄人物。在微课中,讲师生动地讲述了曹操的生平事迹和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这让我对中国历史更加感兴趣,我开始主动去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甚至去阅读相关的书籍。

微课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微课的社区中,我经常和其他学习者交流和讨论。有时候,我们会一起探讨微课中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这些互动,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拓展了自己的思维和见识。

微课也给我带来了一种学习的乐趣。以前,我觉得学习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任务,但是通过微课,我发现学习也可以变得有趣。微课的短小精悍让我能够迅速掌握知识的要点,而且通过互动和讨论,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微课之于我,不仅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更是一种生活的乐趣。每天通过微课,我都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见识,让自己变得更加有趣和有内涵。我相信,微课会成为越来越多人学习的首选,因为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快乐和满足。

微课之微记散文 篇二

微课之于我

微课是我生活中的一颗璀璨星星,每当我疲惫不堪时,它总能给我带来一丝慰藉和力量。

微课的魅力在于它短小精悍的特点。虽然微课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它却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微课,我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了解一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观点。微课的内容涉及广泛,从科学到历史,从文学到艺术,几乎囊括了人类知识的方方面面。每当我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我都会通过微课来了解更多。

微课不仅让我获得了知识,还让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讲师。他们通过微课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让我受益匪浅。有一次,我听了一门关于领导力的微课,讲师是一位拥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在微课中,他分享了自己在领导团队和管理企业中的心得和故事。通过听他的讲述,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领导力的重要观点和实践方法。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微课还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兴趣。通过微课,我接触到了许多我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和知识。有一次,我听了一门关于心理学的微课,讲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验,向我们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我被这门课深深吸引,决定将来要学习更多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微课让我对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更加自信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微课之于我,是一束明亮的光芒,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它让我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得知识的滋养,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微课不仅是一种学习的工具,更是一种生活的乐趣。我相信,通过微课,我们每个人都能变得更加优秀和有趣。让我们一起追寻微课的快乐吧!

微课之微记散文 篇三

微课之微记散文

  “娜姐”是《安阳晚报》著名编辑,科班出身,文学造诣很是了得。新近,得知她要给文友们开“微课”,我不假思索便报了名。这里的“微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APP课件,说直白点,指“微信课堂”。授课者利用微信平台对很多人讲课,而不必担心场地问题。

  开课了,娜姐直切主题,将讲课内容分作三部分:阅读;写作;投稿。

  关于阅读,娜姐引用刚荣获儿童读物诺贝尔奖的曹文轩教授的三条:1.能否打造精神底蕴的书;2.有无高贵血统的书;3.有无文脉。第一次听说书还分类有无“高贵血统”,对于读书少至甚少的我来说,很是惊讶。娜姐解释:“所谓‘高贵血统’,不是作品的写作者有多么高贵,而是作品本身散发的高贵。这类书,古有《庄子》《老子》《孔子》等,近代有《红楼梦》、鲁迅作品等……”

  有人建议娜姐给列个书单,娜姐说,因人而异,实在不好列下书单,但畅销近80年的《如何阅读》一书,不失为好的阅读指南书。她指导大家在网上百度此书,并一再提醒。此书作者是修订过《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爱提莫.爱德拉,后经范多伦补充内容后,成为两人合著的工具书。

  谈到写作,娜姐借施晓宇教授的一句话强调:“你如果连‘的、地、得’都用不好,那就不用写文章了!”是的,但凡理论,实践起来很容易错觉。我赶紧根据娜姐的讲述记下“的+名词,地+动词,得+形容词,表示程度”。

  讲到这里,娜姐告诫大家:写一篇干净利落的好文,能不用的虚词尽量不用,关于这一点,著名学者严歌苓也提出过。接着,娜姐根据自己经验,着重教了大家36个写文秘诀:主题明,层次请,逻辑严;写文短,用短句,少虚词;讲故事,打比方,有趣味;多分行,做小标,记提要。

  在写文中,能做到36字“秘诀”者,写出的文章一定感人至深。娜姐唯恐大家听不明白,又将36字诀分别注释,大致是这样:1.不堆砌华丽文字,不要绕弯子;2.短层次要简明,一般控制在两百字以内;3.文章前后要呼应,绝对不可以“穿帮”;4.将短语变成短句,连接词、限制词以及虚词尽量少用;5.制造一种感觉,将文字写到“软、活、有趣味”,不要硬邦邦的令读者似在嚼蜡。

  中国人民大学刁克利博士的《创意写作书系》中,提出写作分几个阶段:习作——写作——创作——MFA——创意写作工作室。张志平教授在安阳师院曾做过一期讲座,他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新逝不久的大作家陈忠实讲过“文学依然神圣”。

  是的,在这个网络时代,写作的门槛很低,每一位爱好写作的自然人都可以写出自己的文字。但是,写作不仅仅靠灵感,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做到有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写作者多读多写,善于观察与思考,用眼睛和大脑,再通过心灵,将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用文字复述给读者。

  娜姐着重讲了“写作”后,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以为写作分为“小学——大学”15级,我这个新写手还算得上小学一年级的,听课后,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学前班”中小班生一枚!一直以为写作靠灵感的,却不晓得它也需要专门训练,需要技巧……怪不得,在同题写作中,别人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可以撬动地球,我却用双手推动地球,笨拙而低效,原因在此呀。

  最后,娜姐就“投稿”问题,谈了自己的建议:严禁一稿多投;严禁微信投稿。

  每一件作品都是作者耗费心思“诞下”的孩子,珍爱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认可甚至给自己带来效益,

应该是大多数作者的心思吧?一位写手可以在网上发表无数文章,但是,真正能衡量作品水平的标尺,仍旧是传统纸媒。一稿多投,最容易造成重版现象,浪费纸媒资源,甚至引起编辑人员间的误会。籍于此,写作者们是否需要一种严谨负责态度呢?

  听娜姐说,有的作品里,错误的标点和错白字多得不计其数,这给编辑带来的是无法比拟的头疼:舍了,伤作者心;用了,费编辑的心。讲到这里,我们不难理解编辑人员的辛苦,他们每天面对数百甚至上千的邮发稿件,并在其中火眼金睛般挑出相对上乘的作品,其中工作量之大、耗时耗力之艰辛,可想而知!爱自己首先要爱别人,这样的话,我们写作者还会将错误百出的文章推给编审人员吗?

  一节“微课”很快就结束了,然而,我心中翻涌着波澜,久久不得平静……是谁说,读书是一件填补空闲的事情?是谁说,写作是一种消遣空虚的方式?作为一名写手,我们应该多读“高贵血统”的书,然后写“干净利落”的文,为社会、为人类精神大健康传递一些积极的正能量,而不是只为填补空闲和消遣空虚而读、而写。写手朋友们,也来谈谈您对读书以及写作的建议,好吗?

微课之微记散文【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