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杏花村里品清明散文随笔
清明时节,杏花村里的小山村被五彩斑斓的杏花装点得如诗如画。村庄里的人们早早地起床,携带着香烛、鲜花和纸钱来到祖先的墓地,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敬意。
杏花村的墓地位于山脚下一片平坦的土地上,墓碑整齐地排列着,犹如一片庄严肃穆的森林。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墓地上,映照出一片和谐的氛围。人们在墓前燃起香烛,虔诚地向祖先祈祷,然后将鲜花摆放在墓碑前,用纸钱祭奠逝去的亲人。
村庄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清明气息,人们用来祭拜祖先的食物也摆放在墓前,有糕点、水果、鸡鸭牛羊等各种美食。人们认为,祖先会通过吃这些食物来感受到子孙的思念和关怀,为他们祈福保佑。清明节的第一顿饭通常是在墓地上吃的,人们围坐在墓碑旁,品尝着美食,回忆着逝去的亲人。
除了祭拜祖先,杏花村的人们还会利用清明节这一天来扫墓。他们用扫帚清理墓碑的周围,扫去尘土和落叶,再用清水洗净墓碑上的污渍,让墓碑焕发出新的光彩。扫墓的过程中,人们相互搭把手,一起清理墓地,展示出了杏花村团结友爱的精神。
清明节也是杏花村的一大盛事,每年都会举办清明祭扫活动。村里的老人们会讲述一些关于村庄历史和文化的故事,年轻人则会表演一些村民喜欢的曲艺节目。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人们了解了村庄的传统文化,也增加了村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杏花村里的清明节,既是对逝者的纪念,也是对生者的警示。人们在祭拜祖先的同时,也会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希望通过清明节的祭扫和活动,传承村庄的优秀传统,弘扬家族的精神,让后代子孙继承并发扬下去。
篇二:杏花村里品清明散文随笔
清明时节,杏花村里的小溪旁边开满了婷婷玉立的杏花,花瓣儿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的芳香。村民们穿着整洁的衣服,手捧鲜花和纸钱,来到村子里的公墓,为逝去的亲人祭拜。
公墓庄严肃穆,墓碑整齐排列。每个墓碑前都有一束鲜花,墓地上还有一片片纸钱。人们虔诚地献上香烛,燃点一串串鞭炮,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纪念,也是对生者的警醒。人们在祭拜祖先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希望通过清明节的祭扫和活动,传承村庄的优秀传统,弘扬家族的精神,让后代子孙继承并发扬下去。
除了祭拜祖先,清明节还是村民们相互交流的时刻。人们聚集在墓地旁,共同品味着逝去的亲人所钟爱的美食。桌子上的糕点、水果和鸡鸭牛羊等各种美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人们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聊天,唤起了对逝者的美好回忆。
清明节也是杏花村的一大盛事,每年都会举办清明祭扫活动。村里的老人们会讲述一些关于村庄历史和文化的故事,年轻人则会表演一些村民喜欢的曲艺节目。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人们了解了村庄的传统文化,也增加了村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杏花村里的清明节,每个人都沉浸在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中,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这个节日不仅仅是一次祭拜,更是一次内心与家族传承的对话。人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传统活动,让后代子孙明白家族的重要性,继承家族的精神,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杏花村里品清明散文随笔 篇三
杏花村里品清明散文随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一个借诗《清明》而扬名的村落紧挨着我工作生活的营地。唐会昌年间,池州刺史杜牧诗云的杏花村,至今古迹遍地、古韵悠悠,终年游人如织。清明时节,雨丝飘荡,我触景忆诗,漫步于杏花村里,徜徉于古人诗绘的江南烟雨图画中,品味清明的意境。
清明,一个承载寄托的诗赋。
江山也要众人捧,清明名重人歌后。有劳杜牧之功,似乎从杏花村里走出来的清明,一直鲜艳着,向来夺目着,恰如杏花村里正绽放着的杏花,艳态娇姿、胭脂万点,煞是动人。”诗言志,歌永言”。《礼记》认为,“志”即“意识也”。当年,杜公作《清明》,仅则“杏花作飞雨,牧童入诗韵”?显然不是,他是“中堂夹幅条———话中有话的”。满腹经纶而又不得志的杜公,出任池州正是一生中困蹶不振的时期,他借清明道《清明》,一抒其志其趣,其怨其躁,看似写景,实是写官运、道人生,表郁闷无奈、遁世逍遥,个中滋味,谁人解识。杜公之后,和唱之众,绵绵兴勃。历代文人雅士围绕《清明》和杏花村诗词歌赋有千余首,但大都就景吟景,至于杜公心思都无多涉及。
借清明表心声,杜公艺术造诣老道精深。清明,非一个节气说尽。它不像其他节气名称,大多用的是芒种、小暑、大雪等物候。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唯一形容词。先人以春来万物生长
时,皆清洁而明亮记名,寄托着人间的通透、灵动、澄明、希冀。“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则曰明”,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传输出的俨然是天地之间,纤云四卷,清风徐来,光影喷薄,欣欣向荣。清明,寓意广阔而深刻,或盼清明政治、清明社会,或道青春年少、中天年华、光明磊落……谁都盼清明,谁都惜清明。“史载杜牧刺池州,村酒村花两共幽。”“长歌一阕醉东风,游罢扬州又池州”。杜公一曲《清明》,点亮了一个村子,传承了一首绝歌,更把清明美化了、光大了,以至于个中寄语、隐言,也化作诗了。美哉,清明!清明,一个至忠至孝的载体。在杏花村中心地带,一个名曰“怀杜轩”的徽式古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杏花村人为纪念诗人杜牧而建的。杏花村流芳百世,杜牧功莫大焉。世人难忘,杏花村人更难忘。千百年以来,每每清明,总有祭拜民众。你对百姓有功,百姓与你有情。清明,在这里早已升华为了感恩节。
其实,清明从来与感恩相连。“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中国人最知恩,最讲情,心湖里的“忠”“孝”两字绵绵不绝、源远流长。我们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钟鼓齐鸣、乐舞庄严、祭文铿锵、万众肃然,当地百姓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会来到轩辕黄帝陵前,为这位华夏人文始祖举行公祭大典和民间祭奠。这一对老祖宗的集体恩报,淋漓尽致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德之高伟。
“清明到,儿尽孝。”“清明临,报恩情。”清明,这是一个寄托追思、深情缅怀、无限书忠的光景。如果说,忘记历史是背叛,那么忘却感恩无异于德乏。这就是中国情愫,清明时节祭拜扫墓,何止是仪式,更是心灵的贡奉,无论是祭奠祖先,还是缅怀先贤,抑或追思亲人,感恩,永远是我们体悟生命流转、寄予无尽情感和锥心之念的日子;感恩,又在表明对先人敬畏和感激,正是对于现今一切恩情的在乎与回报,正是你对待生者、对待人生的态度镜子。
清明,一个文化雨润的长廊。杏花村是杏花造出来的,更是诗词酿出来的。历史上的.杏花村有“天下第一诗村”之誉,村上人人作诗,个个吟诵,以至于专门建个了吟诗台。如今吟诗台犹在,共计三层的古建筑,飞檐翘角、粉墙黛瓦、雕梁画栋,洋溢着浓郁的徽派气息。村上人还时常在此吟咏把欢,游人也时不时登台娱乐。吟诗台不远处的长廊上,镌刻描摹着的诗书画,一字排开,逶迤两百余米,述说着杏花村的故事,更叙说着清明已是一种文化的现实。
祭奠、缅怀、追思、感恩、踏青、折柳、沐浴、吟诵……这一个个习俗,正是清明文化的符号。文化其实并不深奥,它常常是伴随着人们的习俗而生而兴。清明文化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带着人世间的真情温存,和现今社会杂烩,假时代气息升华,在更高层面上浸润着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辨,饱含着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面对清明,实质就是面对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优良传统,就是面对民族情感脉络的延伸,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就是天人合一、感受春天、享受山水。清明文化,不再只是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忠贞意识、报本观念、道德情结、和谐理念。清明文化如同春节、端午和中秋文化一样,汇入了中华文化的滔滔长河。
文化味浓的地方就有诗,清明文化中诗章厚重,堪称“清明现象”。千百年来,描写清明的诗词也如清明的雨水纷纷扬扬。曾有人统计过,中国历史上著名诗人几乎都有清明诗稿留世。这些诗词以文学的形式,折射清明文化的底色,又点亮了清明文化。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广为流传的清明诗,道出了人们郊游踏春、融入大自然的轻松惬意!“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古人扫墓祭祀,真情浓意,可感可触,动人魂魄。
清明,在民间有“鬼节”之称。“鬼”在中国古代社会并非贬词,人死即鬼。鬼者,归也。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忌讳“鬼”。但如今清明作为一种文化,内涵丰富,形如诗画,还有谁再提鬼呢!清明,这个端坐于法典之台的节日,显然是一个让国人心灵沐浴文化的日子。生命不易、人生有限,道德可贵、精神无涯。人啦,是否应当永嘉于清明的纯真,常怀一颗清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