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黏豆包的散文【优秀3篇】

时间:2018-09-08 01:27: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家乡的黏豆包的散文 篇一

家乡的黏豆包

家乡是一个小城市,坐落在山水之间,风景如画。而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中,有一种特色的美食,那就是黏豆包。黏豆包是家乡的传统糕点,每当我回到家乡,都会买一些带回去分享给亲朋好友。

黏豆包的外形与普通的馒头有些相似,但是它的口感却有着独特的韧劲和黏性。黏豆包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豆沙馅。糯米粉经过蒸煮后,揉搓成面团,再包入经过熬制的豆沙馅,最后蒸煮而成。豆沙馅由红豆煮熟后加入糖和油搅拌而成,味道香甜可口。

每次我咬下一口黏豆包,都能感受到糯米粉的细腻和豆沙馅的丝滑。咀嚼时,黏豆包的韧劲能够让人感受到不同于普通馒头的口感。而且,黏豆包的黏性也是它独特之处。当我一口咬下,豆沙馅黏在牙齿上,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口感独特外,黏豆包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糯米是黏豆包的主要成分,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对人体有很好的补充作用。而豆沙馅则富含纤维和维生素,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和排泄。

黏豆包不仅在我们家乡的人们中受欢迎,在外地也有很多人喜欢。每逢节假日,外地游客纷纷前来品尝这道独特的美食。因此,家乡的黏豆包也成了当地的一种特色名片,为家乡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家乡的黏豆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当我咬下一口黏豆包,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味道和温暖。黏豆包不仅滋养了我们的身体,更滋养了我们的心灵。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家乡的味道,也让我想起了家乡那片美丽的山水。

1411685

家乡的黏豆包的散文 篇二

黏豆包,我的家乡味道

家乡的黏豆包,是我童年时最喜欢的美食。每当我咬下一口黏豆包,都能回味起小时候的那些美好时光。

我家的房子坐落在家乡的一条小巷中,每天早上,当我还在梦乡中时,就能闻到黏豆包的香气。那种香气是那样的诱人,让我不禁从床上一跃而起,迫不及待地去买一份。我记得,那时候黏豆包只要一毛钱一个,用我那微薄的零花钱,只能买一两个。

买回来的黏豆包还热乎乎的,揭开包装纸,一股浓郁的豆沙馅味扑面而来。那豆沙馅是那样的红艳,看上去就让人垂涎欲滴。我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口,糯米粉的韧劲和豆沙馅的甜蜜在口中交融,让我感到了无比的满足。

小时候,我最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吃黏豆包。我们一起围坐在小巷口的石板上,将黏豆包分成几份,每个人都能品尝到美食的滋味。我们聊天,笑声不断,黏豆包成了我们友谊的纽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家乡,去了更远的地方生活和学习。但是无论我走到哪里,家乡的黏豆包总是那样的留恋。每当我回到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些黏豆包,品尝那独特的味道。那味道就像是一种回忆,让我想起了家乡的一切。

家乡的黏豆包不仅仅是一种美食,它是我家乡的一种文化和传统。它承载着人们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也是对家乡味道的怀念。每次我咬下一口黏豆包,都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亲情。

黏豆包,是我家乡最美好的味道。无论我身在何处,家乡的味道永远都在我的心中。我会永远怀念那些年,怀念家乡的黏豆包。

家乡的黏豆包的散文 篇三

家乡的黏豆包的散文

  又到了年根,又到了吃黏豆包的季节。

  在我的记忆里,一进腊月门,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拉面子,包黏豆包。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黏豆包,这里头学问可大了。首先把糜子(大黄米)上碾子脱壳,去壳后的大黄米泡上几个小时,然后淘净米里的沙子,这一过程叫“淘米”,米淘完后晾干,再上碾子磨成面。由于大黄米的黏度太大,光用大黄米面做黏豆包蒸不成个,所以还要掺进一定比例的玉米面。

  每年包黏豆包都是母亲和面,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往里加水,她说

面要和的硬点,面发了以后会自然变稀,面和稀了再往里加生面豆包就不好吃了。

  和好的面放在大盆或大缸里发酵,发酵是最关键的环节,发酵好的黄米面有一股浓浓的米香,而且不沾手,蒸出来的`豆包色泽金黄,既有黏性又有韧劲,口感滑润。没发透的黄米面有一股生面味,蒸出来的豆包发硬,不筋道。发过劲儿的黄米面有一股酸臭味,蒸出来的豆包发泄,没有韧劲。

  发面一般需要两三天时间,这期间母亲开始挑豆,烀豆馅。烀豆馅要用大铁锅,柴火慢慢地烀,豆馅烀好了要焖上几个小时,然后用木槌捣成泥,再攥成鸭蛋黄大小的团,放在盖帘上,拿到外面冻上。豆馅有大芸豆和红小豆两种,我家每年都包两样馅的豆包,我爱吃小豆馅的,小豆馅是甜的,里面加了糖精。

  包豆包的时候都是几家邻居合作,今天包你家的,明天包我家的,发面之前就互相通告好了,免得挤到一块忙不过来。

  包豆包这活一般都是由妇女来做,大家聚在一起干活,眼睛和手忙着,这耳朵、嘴也不闲着,什么老张家的老母猪真添火人,一窝下了16个羔子;老李家的儿媳妇又怀上了,听说还是个双胞胎。。。。。总之,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

  豆包包好以后摆在盖帘上拿到外面冻,冻透以后就可以上锅蒸了。母亲在锅连上铺上一层玉米叶,然后把豆包一个挨一个的摆在上面,蒸熟的豆包再拿到外面冻上,冻透了以后放进仓房的大缸里,盖好盖,上面压上重物,防止猪、狗、鸡、老鼠等祸害。

  开始我并明白为什么要把冻好的豆包蒸熟了再冻上,就问母亲,母亲说生豆包黏性差,过完年一开化豆包皮儿就粉了,蒸熟的豆包黏性大,不爱化,即便是化了,皮儿也不粉。

  吃黏豆包也有很多讲究,可蘸白糖吃,吃其香甜黏;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再复杂一点,可滚上炒熟的黄豆面吃,又增添了一种糊香豆味,叫做“驴打滚儿”。最有趣的是啃冻豆包,我小时候经常这样吃,现在回味起来还能感觉到是那样的香甜。

  那个年代村里家家户户都包黏豆包,尽管都是一个碾子磨出来的粉,一口井里的水和的面,可是做出来的味道却不一样,一家一个味。究竟哪家的黏豆包好吃,谁也说不出清楚,总之,百家百味,都是家乡的味道!

  如今,家乡富了,有钱了,可种田人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饮食习惯却丝毫没有改变,每年的腊月,他们依然会包黏豆包。

  小小的粘豆包承载着故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寄托着悠悠的思乡情。

家乡的黏豆包的散文【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