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散文【实用6篇】

时间:2015-04-03 08:10: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植物的散文 篇一:植物的奇妙生命之旅

植物是大自然的奇迹,它们以它们独特的方式生长和繁衍,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无尽的美丽和色彩。当我们仔细观察植物的生命之旅时,我们会被它们的坚韧和智慧所震撼。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我迷失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所包围。我看到一朵小花正在慢慢地绽放。它的花瓣逐渐展开,散发出淡淡的芳香。这小小的花朵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生存的空间,它们可以在石头的缝隙中生长,也可以在水中盛开。这让我想起了植物的韧性和适应能力。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环境,植物总能找到生存的方式。它们的根扎在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它们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它们的花朵吸引昆虫传粉。植物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法则,它们与环境和谐相处,为我们提供了氧气和食物。

植物不仅仅是生命的象征,它们还有着丰富的智慧。在森林中,我看到了一棵高大的树。它的树干笔直而坚固,树枝上生满了翠绿的叶子。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树枝和树干上有一些创伤痕迹。这些创伤痕迹是由于树木生长过程中的自然磨损所造成的。然而,树木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长,相反,它们通过自身的智慧修复和强化受伤的部分。树木会在受伤的地方形成坚硬的木质组织,以保护自己免受外界的侵害。这种智慧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应该像植物一样坚持不懈,学会修复自己的伤口,变得更加坚强。

植物的生命之旅不仅仅是坚韧和智慧的展示,它还蕴含着无尽的美丽。在花海中,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朵,它们有着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红色的玫瑰,粉色的牡丹,还有蓝色的风信子。每一朵花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以它们的美丽吸引着昆虫和人类。花朵是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方式,它们通过花粉和花蜜吸引昆虫传播种子。花朵的美丽让我惊叹,也让我明白了植物繁衍的伟大。

植物的散文 篇二:植物的生命之歌

植物是大自然的诗人,它们用自己的生命之歌诉说着生命的奇迹和美丽。当我仔细倾听植物的声音时,我感受到了它们与世界的连接和共鸣。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我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林间。我闭上眼睛,聆听着周围的声音。我听到了树叶的沙沙声,它们像是在轻轻地低语着什么。我想象着树叶是植物的语言,它们通过树枝传递信息,分享彼此的故事。树叶的声音让我感到宁静和平静,仿佛它们在为我讲述着大自然的秘密。

植物还用花朵的颜色和香气吟唱着它们的生命之歌。在花朵中,我听到了欢快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有些花朵色彩鲜艳,散发着浓郁的芳香,它们像是在告诉我生命的美丽和丰盛。有些花朵娇小而朴实,它们虽然不引人注目,却蕴含着深深的内涵和含义。每一朵花都有着自己的旋律和节奏,它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吟唱着生命的歌曲。

植物的生命之歌还在阳光和雨水中回荡。阳光给予了植物生命的能量,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养分。植物把自己的根扎进土壤,吸收来自地下的水分和养分。雨水的滋润让植物茁壮成长,阳光的温暖给予了它们希望和力量。阳光和雨水是植物生命之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植物紧密相连,为它们带来生机和活力。

当我聆听植物的生命之歌时,我被它们的美丽和力量所打动。植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着生命的奇迹,它们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欢愉和启示。让我们倾听植物的歌声,与它们一起共舞生命的旋律。

植物的散文 篇三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此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植物的散文 篇四

  我偏爱那些安静的事物:山坡上悠闲吃草的牛羊;蜷曲在柴草上熟睡而似乎忘掉时间的猫;久久停留在麦秆上的豆娘;湖边打盹的鹭鸟;秋后袒露于夕照下的褐色土地……

  也包括那些植物。

  大地安静,多半应归功于地球陆地上那些种类繁多的植物,高大的乔木和矮小的灌木,藤本植物、苔藓、遍地的野草与庄稼,是它们的生生不息,隐忍与顽强,维系着大地的安静。

  我周围有一些人,当她们感到内心焦躁不安时,就往附近的九华山跑。烧香拜佛不是不可以,也不能说毫无益处,但山上的九十九座寺庙已非净土,香客如织,人声乱耳,哪里还有安静可寻?我呢,则喜欢用另一种方式来安抚情绪,通常是独自来到郊外的秋浦河边。那里有的是天然林和野草,它们都是大地的子民,一副貌安神静的样子,我加入到它们中间去,一点也不生分与拘谨,或走,或坐,或躺,听听鸟鸣,看看流水,如果季节适宜,会顺便寻一些诸如马兰、芦芽、芋蒿、水芹、蕨头等野菜,捡几颗光滑圆润的卵石,一切都是那么随意自然,用不着刻意而为。一个人与植物长期相处,内心渐渐变得干净起来,仿佛有一股子静气在身体深处安营扎寨,感觉好极了。

  我把这种方法教给工作压力很大的儿子,她试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以微信告诉我效果明显。我从图片上发现坐在琅琊山下水边的儿子,被一片青青的芦荻簇拥着,脸上露出沉静、安然的表情。

  我说:植物是药。

  儿子回复:是佛。

  她的话使我想起菩提。菩提树我不曾见过,想必那是一种安静的植物吧,树叶间容纳宇宙,花瓣里别有洞天。

  对于植物,现在的城里人(包括乡村的青年人)已经知之甚少了,她们几乎能够叫出当下所有影视明星的名字,津津乐道于她们制造的绯闻,而对于生长在自己周围的草与木,却生僻得如同陌路,她们管所有的草都叫草,所有的树都叫树,所有的鸟都叫鸟,所有的虫子都叫虫子,就像一个村庄的人都叫老李或老张。不知为不知也就罢了,可偏偏有人去冒犯植物,我就在电影镜头里发现蒲公英的花絮和秋天的黄叶一起飘零,歌星在春节晚会上优雅地歌唱着六月的杏花,金秋的麦浪,这是多么令人不可理喻的事啊!这又能怪谁呢?城市化每向前推进一小步,乡愁就会离我们远一点,更远一点。而被我们美化的梦想总在霓虹闪烁的前方,堆金砌银,没有谁肯回首打量一眼身后寂寞的土地与植物。不是我杞人忧天,若再过个十年八载,人们对植物的了解程度,可能仅限于日常受用的蔬菜了。

  我们的祖先最初与草木相遇,想必像饥饿的羊只遇见了青草一样,内心里充满了敬畏和喜悦,她们后来在与草木的朝夕相处中,竭尽所能地给每一种树,每一种草命名:常春藤、鹅掌楸、悬铃木、铁线草、益母草、含羞草、灯芯草、车前草、甘草、忍冬花、羽衣草、君影草、合欢树……这些名字叫起来是多么地顺溜和亲切!她们这样做,是为了永远记住那些植物,就像记住族谱上的祖先。毫不夸张地说,植物对我们人类恩重如山,它们不仅是我们友善的近邻,更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植物,人类还何以为继呢?

  我是一个喜爱土地与植物的人。早年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植物是我最早接触的朋友,因而对于那块土地上生长的所有植物,我都能报出它们的名字。离开故土几十年后,现在闭上眼睛我也清楚某种植物生长在什么地方,分布的范围有多大,以及它们在每个季节呈现的状貌。比如有一种叫做茵陈(俗名猴子毛)的植物,它们就安静地生长在豆青河边的沙滩与土岸的结合部,其她地方当然也有,但十分稀少。三月茵陈四月蒿。春分过后,死去的老杆还未倒伏枯朽,新生的嫩叶便从根部四周冒出来,文文静静地围坐在沙土地上,一点也不招摇。此时是采摘茵陈的最佳时期,人们将其晒干后拿到小镇上的中药材收购站换点小钱,若是错过这个时期,茵陈就由药物变成野蒿了,只能当柴草烧。还有一种叫香蒲的半水生植物,沿着豆青河水边生长,扁平宽厚的叶片,初夏时节香气馥郁,它和芦苇一起将河道与土岸隔离开来,使河流显得优雅、淑静。我下河捕鱼、洗澡时,总是轻手轻脚的从香蒲与芦苇丛中分出一点路径,而不忍心轻易践踏它们。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上,植物是最本分、最安静的。你见过草喧嚣、张狂过吗?你听说过森林把吵吵闹闹的鸟赶走了吗?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碧绿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际,我置身其间,可就是听不到惊涛拍岸的轰鸣声,偌大个草原安静得犹如创世之初,那旷世的寂静反而使我震撼。

我现在居住的江南某城郊外,仍保存着一片较为完好的湿地,上面挤挤挨挨地生长着芦苇、菖蒲、千屈菜、蓑衣草、茭白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它们的数量无法统计,肯定比城里的人口要稠密得多,按说应该更喧闹。可是当我每次走近这片湿地时,除了藏在草丛中的鸟叫虫鸣,几乎听不到任何刺耳的声音。我想,并非湿地上的那些植物没有情感,它们生长于斯,繁衍于斯,聚族于斯,想必像同住在一个村落的人群,朝夕相处,彼此间是有着情感、伦理维系的,否则岂不乱了套?也并非它们没有自己的语言,只是天生的喜欢安静,安静的生,安静的长,安静的死。也许它们知道,在这个越来越拥挤的地球上,并不缺少嘈杂与喧嚣,甚至混乱,而最最稀缺的却是安静。

  美国环境科学家戈登·汉普顿是捕捉声音的高手,她可以整月整年地守在一个地方,借助灵敏的仪器监听各种发声源,包括一只蚂蚁的尖叫声也别想逃过,可就是测不出植物的声音。当然,一片黄叶辞枝落地,是会发出细微的声音的,如果将其飘落过程的声音完整地录制下来,那就是一支神曲了。

  其实,植物之间也有战争,譬如,当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豆村,发现当年长满九尾蒿的山坡,已被芭茅占为己有;豆青河边的芦苇和菖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外侵物种水花生;豆青山北坡的坟场上原来生长着许多野豆,开着蓝色细小的花朵,如今则被爬地龙草挤迫到一个角落里;我家院后的那片小竹林,在与沙朴的长期较量中几乎全军覆没……然而,我们却听不到植物的枪炮声,嗅不到火药味。在自然法则的主宰下,植物的进与退,兴与衰,有别于人类。

  记住并敬畏植物,是我们的美德。

植物的散文 篇五

  【黄花苗·红薯秆】

  黄花苗是乡人对蒲公英的俗谓,取春来花黄之意,其茎叶根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但药用价值最好的是根,须耐心细致地深挖。红薯秆是红薯叶与藤之间的部分,长十公分左右,掐取煮熟晒干后可供烹制佳肴。因有这样的功用,儿时,它们一直在我的勤工俭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乡村小学,每年都会给学生们安排相应的勤工俭学任务。在我们学校,按照年级高低,春天每人要上缴三到五斤干蒲公英,“秋忙假”结束要上缴五到十斤干红薯秆,不但可以抵消部分学杂费,有时还能换到一些零花钱。

  因而在我的记忆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春暖花开,惠风和畅,阳光明丽,流水淙淙,几个乡村孩童提着短锄,挎着草篮,在道旁潭边、坡头田埂寻挖公英,不时向同伴炫耀自己的成果。而深秋则又是一番景致,几个小伙伴在红薯秧子中愉快地穿梭,因为全用手掐,一会儿手指上便沾满了津液,有时会有人冷不丁往你鼻子上刮一下,而后你再回敬一下,最后大家都嘻嘻哈哈地成了大花脸。不过也有例外,有次我抓了只大青虫向一位偷袭我的同伴抛去,吓得她抱头鼠窜。

  为了鼓舞干劲,班级内部以及各班级之间有时也会组织竞赛。胜了的倍感自豪,败了的也不气馁,有时反而窃喜。最典型的是1995年春季我们班男生上缴了140斤干黄花苗,女生是110斤,不但超额完成了任务,而且拿了年级第一名,插了流动红旗。接着就有人给我们祝贺:“啧啧,四一班真是了不起!男生女生加一块儿,刚好二百五,一窝二百五,还插了个二百五旗,哈哈……”

植物的散文 篇六

  摇曳,是动态下植物的情状。摇是晃动,曳是牵引。动态的美,彰显出植物的生命情结。

  一株植物,茎干、枝条或者叶片在风里旁若无人地摇晃着,摆动着。这是自然界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它却会摇动我的心境,还有漫长的思绪。

  童年里,一个瘦弱的孩子总是期待着叶子和花在风中摇曳的情景。那是在小镇西边稻田的池塘里。塘边有许多的花草,塘里还有荷叶荷花。那时,理想、事业这样的词语距我无限遥远,整个世界对我一片渺茫。我的感觉里,唯有树叶和花的摇曳,能够打动那颗稚嫩的心。常常是它们在摇曳,我也摇摆起身子,渴望与它们融为一体。

  我的生命弥漫着对芦苇的膜拜。去年,“世园会”在西安举办,置身其中,我看到了水泽湖畔的一丛丛茂密的芦苇,仿佛照应着我怅惘深长的相思之苦,宛若我梦中的情景再现。我蹲下,抚摸着它们摇曳的枝干,思绪禁不住飘飞荡漾。

  《秦风·蒹葭》吟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便是芦苇。夕阳西斜,片片苇花随风萧瑟,为寻伊人“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是“人如芦花飞又散,四顾茫茫皆不见”。只得怅叹假想伊人“宛在水中央”。

  我在叹息,古人的精神境界远远高于当今物欲横流的世人。在关注着金钱、财富、美女之余,为何不去注视身旁植物的摇曳。是何时,人类忽视了精神的因素?

  在我的意识里,植物的摇曳,是它在表述着自己的思想。对于无视植物精神,甚至随意践踏、折损它的茎秆、花叶的某一类人,它在抗议,在呼救。

  我在想,植物的摇曳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情绪的发泄。

植物的散文【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