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经典散文 篇一
回忆起我在故乡的童年时光,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就是那些美味可口的野菜。故乡位于山区,四季如春,空气清新,这里的野菜自然生长,不受人工化肥农药的污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每当我回忆起那些童年的味道,都会感叹故乡的野菜真是经典。
在故乡的山坡上,有一片被称为“菜园”的地方,那里种满了各种野菜。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蕨菜了。蕨菜生长在山间的湿地,翠绿的叶子呈扇形,看上去像一片片小船。每当春天来临,蕨菜就会蓬勃生长,长势旺盛。我记得小时候,每年春天,全家人都会去采摘蕨菜。我们穿过一片片茂密的竹林,来到湿地旁,只见一片片蕨菜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蕨菜摘下,放入篮子中。蕨菜的叶子柔软而有弹性,触感十分舒适。回到家后,我妈妈会将蕨菜洗净,切成段,煮熟后加入鸡蛋和调料拌炒,做成一道美味的蕨菜炒蛋。蕨菜的清香和鸡蛋的鲜嫩相互融合,让人食欲大增。每当我吃到这道蕨菜炒蛋,就仿佛回到了那片蕨菜丛中,青春洋溢,无忧无虑。
除了蕨菜,故乡的野菜还有许多其他经典之作。比如,马齿苋。这是一种生长在山坡上的野菜,叶子肥厚多汁,呈鲜艳的红色。马齿苋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捡马齿苋。我们带着篮子和小铲子,远离村庄,来到山坡上。只见一片片红艳的马齿苋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我们小心翼翼地将马齿苋摘下,放入篮子中。回到家后,我妈妈会将马齿苋洗净,切成段,加入蒜末和盐,拌炒煮熟。马齿苋的鲜嫩和蒜香的味道交织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故乡的野菜经典散文 篇二
故乡的野菜是我童年的回忆,也是我如今的美食享受。在故乡的山间流水之间,野菜生长得肥美而丰富,它们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馈赠,也是我们独特的美食文化。
故乡的野菜中,竹笋堪称经典之作。每年春天,当竹笋冒出泥土,露出嫩绿的身影时,我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去采摘。竹笋是一种独特的蔬菜,它既能入药,又能入菜。当我们将其带回家后,先用清水浸泡去除涩味,再切成薄片,炒熟或者烧煮都是美味。竹笋的口感鲜嫩多汁,带有一丝丝甜味,让人食指大动。我记得小时候,每当我妈妈炒竹笋,整个厨房里都弥漫着一股清香,令人垂涎欲滴。那种独特的香味让我一口接一口,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清新自然。
除了竹笋,故乡的野菜还有一种叫做“龙须菜”的独特植物。龙须菜是一种生长在山地湿地中的野菜,它的叶子细长而柔软,像一串串细细的丝线,故得名。龙须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好处。小时候,每当我和小伙伴们去湿地玩耍,我们都会顺便采摘一些龙须菜。我们小心翼翼地将龙须菜摘下,放入篮子中。回到家后,我妈妈会将龙须菜洗净,切成段,加入蒜末和盐,拌炒煮熟。龙须菜的口感柔嫩,带有一丝丝爽脆,回味无穷。
故乡的野菜经典散文,让我重新感受到了故乡的美味和温暖。那些童年的味道如今已经成为我品味人生的重要一部分,它们不仅滋养了我的身体,更滋养了我的心灵。无论身在何处,故乡的野菜永远是我心中最经典的美食。
故乡的野菜经典散文 篇三
故乡的野菜经典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故乡的野菜经典散文,欢迎大家参考。
野菜,在我的词库里,是一个苍凉和忧伤的名词,因为它和我的童年有关,和我的故乡有关,还和我的娘有关每次想起野菜这个名词,酸甜苦辣就会涌上心头。
我的故乡叫树栖柯,那是个长野菜的好地方。
嫩绿柔香远更农,春来无处不茸茸。立春一过,地米菜、白花菜、鸭脚板、香春芽、红旱菜、水芹菜、蕨菜就陆续从泥土里、枯草中钻了出来,在房前屋后和坡前坳后,摇头摆脑,初绽芳菲。在春天的舞台上,最先登场亮相的野菜是地米菜,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荠菜即地米菜,春天的脚步刚来到乡村,它就迫不及待地钻出地面。此时,迎春花的枝条还在沉睡中,连苞儿都还没有鼓出来,而地米菜已经开花了,在春风中折射着墨绿油亮的光泽,摇曳着袅娜多姿的身段了。完全可以说,地米菜才是报春的使者。正是由于地米菜的登场,我的营养补品才开始丰富起来。
我是吃野菜长大的,因此对野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野菜是造物主对乡下人特有的恩赐。立春后,还没有到春耕大忙的时候,因此生产队收工比较早,大概在下午3点种左右。而这时正闹饥荒,家家户户揭不开锅,为了充饥,或者为了活命,大人、小孩都到山里挖野菜。这样,娘每天收工后,就领着我到杨家河、剪刀溪、大岩板、黑草坪等地方去挖野菜。天黑前,可以挖一背篓。回家后,娘将野菜洗干净,切细。然后从坑架上取下一块腊肉,在烧红的锅子里抹一圈,又将腊肉放回坑架,这就是说这块腊肉不是吃的,而是用来做油的。之后,娘就将辣子、野菜倒进锅里,撒点盐,打几个滚就成了下饭的还菜。不过,野菜更多的时候和米一起煮稀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菜糊糊,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佳肴。娘做的菜糊糊很香,我就是吃这种菜糊糊长大的。还有,就是用野菜做草粑粑。清明前,白花菜出来了,娘就领着我挖回一些,将白花菜和糯米粉用水合成浆状,用手捏出一个个圆坨坨,白绿相间。然后放多锅子里煮,煮数后,由于草多米少,颜色和形状和狗屎都一样,乡下人就叫狗屎坨坨,名字虽然很俗,但却是那时一种难得的美味。
蕨菜是故乡的山里最见的一种野菜,也是我童年时吃得最多的菜,至今记忆犹新。冬天,人们为了做草木肥,就放火烧便坡上的芭茅、土墙条和其它小灌木。到了春天,被火烧过的地方就长出蕨菜来,又肥又大,有铅笔那么粗。那时,娘经常领我去偏坡一带扯蕨菜,一扯就是一麻袋。有一次,娘领我到燕子坨扯蕨菜,天黑前已扯了一麻袋。回家后,娘就烧开水,撩蕨菜;撩好后,又将蕨菜撕开,摊在筛篮里。娘做这些的时候,我就坐在旁边看,有时也给娘帮一点小忙。等娘做完这些后,鸡已叫头遍了,娘才将我抱上床蕨菜扯得多了,一时吃不完,娘就做干,留到秋冬相交之际吃,那时春夏种的蔬菜已经过季了,山里的野菜也不见了踪影,干蕨菜就成了这时的主打菜。我记得那年秋冬之际,我家吃了足足半个月的干蕨菜,不过娘的手艺高,做出来的菜花样百出。再就是背到供销社卖,换几个油盐钱。那时正是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不许社员养鸡鸭,养牲猪,根本不存在什么养鸡为油盐,养猪为过年的说话。有一次,娘背了一麻袋干蕨菜到供销社卖,3分钱1斤,娘卖得3块多钱,除买了油盐外,还剩一些,娘就扯了1米白卡叽布,给我逢了一件白衬衣;还给我称了半斤水颗糖,我足足吃了半个月,惹得同年的小伙伴馋涎欲滴,回家哭着要娘去扯蕨菜卖。
野菜当中,味道最好的要数枞菌。枞菌到底算不算野菜?我不敢下这个定义。农历九月后,枞菌出来了,可这时正是农忙季节,打谷子、晒谷子、摘油茶、捡桐籽大人根本没有时间到山里捡枞菌,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小孩子的头上。于是,娘到山里打谷子时就把我带上,娘和其他社员到田里打谷子,我就到田边的树林里捡枞菌。当娘打完谷子后,我也捡了半提篮枞菌,收获不小。回家后,娘就是再苦再累,也要给我弄吃的,娘离开我后才明白,娘疼儿疼在肉里。于是,娘把枞菌洗干净,从碗柜里取出上场到供销社肉食站称的肉,砍一寸长的那么一截,割成薄片,和枞菌一起煮。吃饭的时候,娘只泡了一点汤吃,而肉和枞菌都让给我吃了。不过,我捡来的枞菌是不能全吃的,得卖钱,因为枞菌是一种山珍,城里人最爱吃,出手后可以换点零用钱;于是,乘赶场的机会,娘就将枞菌托熟人偷偷地卖到饭店里,那时是不能公开做买卖的,被抓到了就是投机倒把,要开群众批判大会进行斗争。每次枞菌出手后,娘就高兴地抱起我,亲了又亲,夸我是个乖孩子。
还有胡葱。胡葱的.生长期与其它野菜多少有点区别,胡葱冬天就有了,不过比较细,葱头埋在泥土里,一扯就断了,因此冬天的胡葱很少有人扯。到了春天,经风雨一滋润,胡葱竟长的有筷子那么粗了,一尺都高,像地里的大蒜或火葱。这时,已到春耕时节了,大人开始忙了起来,为了让我挖更多的胡葱,娘叫铁匠专门给我打了一把小挖锄。于是,每天我就跟在娘的后面,娘在田里忙着,我就在田坎边蹲下来挖胡葱,胡葱遍地都是,一锄头挖下去就能挖出一大把,将葱头上的泥巴抖掉,放进提篮里。收工回家后,娘将我挖的胡葱择好、洗净、晒干,然后灌进坛里做酸,以备往后没菜时,打汤泡饭吃。有一次,家里没有蔬菜了,干蕨菜也吃得嘈心了,由于营养不良,我已饿的面黄肌瘦,娘就从坛里抠了一碗胡葱酸,打汤让我吃,我竟然一口气吃了三大碗胡葱汤泡的菜糊糊,三碗菜糊糊下肚后,脸上也就有了血色。
故乡的野菜很多,远不止我上面说的那几种。
有人说,野菜是上苍赐给我们的天然美味。可是,在我童年的时候,野菜却是充饥的粮食,用故乡的话来说,就是野菜半年粮,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野菜是乡亲们的主打粮食。有一次,大队放动画片《小号手》,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里面的这首歌一下子在村里传唱开来,每次吃饭的时候,不仅大人唱,小孩子也唱,至今我都没有忘记这几句歌词,有时到山里挖野菜,不知不觉地就哼了起来。故乡的野菜养育了我,我只所以能长大成人,野菜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没有野菜就没有我,至今我肚里的野菜屎还没有屙完,让我始终不会忘记生活的苦,也让我更
加懂得和珍惜生活的甜。如今,好多年过去了,为了换换口味,尝尝味道,有时我也到山里挖点野菜,尽管油盐很足,佐料也很足,可总是吃不出童年的那种味道了。不过,跟娘挖野菜的情景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每次吃野菜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娘,好像娘就坐在我的对面,默默地注视着我
我常想,只要故乡的野菜还在生长,娘就永远不会离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