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篇一
《谈美书简》是一本关于美学的书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美的本质和作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美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在思考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美的主观性。他认为美是一种主观感受,每个人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都有所不同。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情人眼里出西施”,即每个人对美的定义都有差异。这种主观性让美变得多元化而丰富,也使得我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其次,作者还强调了美的普遍性。尽管美是主观的,但作者认为美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它存在于自然和人类创造的事物中。这让我想起了一幅画作,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只要欣赏这幅画,都会被它所展现的美所感动。美是一种跨越国界和文化差异的共同语言,它能够让我们与他人产生共鸣和连接。
此外,作者还讨论了美对人类的作用。他认为美是一种能够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力量,它能够给人带来欢愉和启迪。通过欣赏美,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好,这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美的多样性。他认为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可以是一幅画作、一首音乐、一段舞蹈,也可以是一朵花、一颗星星、一杯咖啡。这让我意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欣赏,就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
通过阅读《谈美书简》,我对美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美是一种主观的、普遍的、有力量的、多样的存在,它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美,并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篇二
《谈美书简》是一本关于美学的书籍,作者通过对美的探讨和分析,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思考。
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美与艺术的联系。他认为艺术是美的表达方式之一,通过艺术作品,我们能够感受到美的存在。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艺术是生活的镜子”,艺术作品能够反映出社会和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的共鸣和思考。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美的存在。
其次,作者还讨论了美与情感的关系。他认为美是一种能够唤起情感的力量,它能够引发我们的共鸣和感动。这让我想起了一次观看音乐会的经历,当音乐家们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时,我不禁被深深地感动了。美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喜悦、悲伤、温暖等各种情感,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宣泄和满足。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美与人类精神的关系。他认为美是一种能够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力量,它能够给人带来欢愉和启迪。这让我想起了一本好书,当我阅读它时,我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好。美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它能够让我们超越自我,获得灵感和力量,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作者在书中讨论了美的多样性。他认为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让我意识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欣赏,就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美可以是一朵花、一杯咖啡、一段笑话,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都能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美。
通过阅读《谈美书简》,我对美的概念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理解。美是一种与艺术、情感、精神相关的存在,它能够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美,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满足。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篇三
关于《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黄昏还用如此细腻且深入浅出的文笔,将深奥的美学知识娓娓道来。对朱光潜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书中,老先生“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也算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在《谈人》里,老先生指出“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美学,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其实,冥思细想,美无处不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传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国画、笔酣墨饱的书法、国之精髓的'京剧、名扬四海的瓷器工艺……
现代文化下人们更是发展了更多美学的分支。我们生活的现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现代感的同时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让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体现,生态绿化的兴起,不正是体现人们在往更高层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时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种对于美感的满足从而欣喜,这也成为一种美。
文学美,就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中间许多个性鲜明饱满的人物更是成为了美的代表。《巴黎圣母院》中年轻貌美的吉卜赛女郎在危急时刻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给他救命之水。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之后屡救吉卜赛女郎,为她报仇雪恨。你能说卡西莫多不美么?《老人与海》中穷困交加的圣地亚哥终日与海为伴,与比船还大的枪鱼奋战两昼夜,并击退啦鲨鱼无数次的攻击,虽然最后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们能说他不是美的代表吗?还有《
弱种子也要发芽》里的老农,得知“我”的孩子听力受损,看到他把弱种子抛弃很难过后,“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让它们“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此刻的老农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能说不美吗?什么是美?如何学好美学?我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美学,就真的不懂美了么?难道一定要学好美学,才算懂美?朱光潜先生书中举例的杜甫诗句“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所反映的“移情作用”就明确告诉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达到物我合一,用心感受美的存在,就是最本质的美了。文学美,建筑美,都可归于此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话已经为我们指引了通向美的真理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