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17-09-06 04:27: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 篇一

《一念无明》是由中国导演李玉执导的一部电影,该片于2014年上映,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亲情的故事。这部电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入的人物刻画,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电影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主人公阿飞是一个平凡的农村青年,他与妻子莫莉过着贫困而平静的生活。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阿飞发现了自己的母亲竟然是个卖淫妇,这个事实让他感到震惊和愤怒。于是,阿飞开始了寻找真相和揭开母亲过去的旅程。

电影以一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展开,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手法,将观众带入了阿飞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中。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不仅仅看到了阿飞对母亲的愤怒和追寻真相的决心,还看到了他对妻子莫莉的深深的爱和保护欲。整个故事既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力量,又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在电影中,导演李玉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精准的演员指导,将故事中的每个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阿飞对母亲的愤怒和痛苦,还是莫莉对阿飞的理解和支持,每个角色的情感都被真实且细腻地表达出来。这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引发了观众对于家庭、爱情和人性的深思。

另外,电影的拍摄手法和视觉效果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导演运用了大量的手持摄像和特写镜头,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贴近角色,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电影的色调和灯光运用也非常出色,营造出了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与故事的主题紧密相连。

总的来说,电影《一念无明》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展现了亲情和爱情的力量。导演李玉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准的演员指导,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角色的内心世界,引发了观众对于家庭、爱情和人性的思考。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值得深入思考和反思的作品。

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 篇二

《一念无明》是一部让人震撼和感慨的电影。它以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细腻的表演,勾勒出了人性的复杂和扭曲。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禁产生了对家庭、亲情和社会的深思。

电影以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主人公阿飞发现自己的母亲曾经是个卖淫妇,这个事实让他陷入了痛苦的纠结。他不仅对母亲的过去感到愤怒和震惊,也对自己的身份和家庭感到迷茫。于是,他开始了揭开真相的旅程。

电影通过回忆和闪回的手法,将观众带入了阿飞的内心世界。观众可以看到阿飞对母亲的愤怒和痛苦,也可以看到他对妻子莫莉的深深的爱和保护欲。这种对家庭和亲情的描绘让观众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普通家庭的温暖和力量。同时,电影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观众可以看到母亲被逼迫走上卖淫的道路,也可以看到社会对于卖淫妇女的歧视和冷漠。这种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引发了观众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反思。

电影的拍摄手法和视觉效果也非常出色。导演运用了手持摄像和特写镜头,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贴近角色,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电影的色调和灯光运用也非常出色,营造出了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与故事的主题紧密相连。

总的来说,电影《一念无明》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它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展现了亲情和爱情的力量。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仅是被情节所吸引,更是被故事所触动。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思考,让人不禁沉思和反思。

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 篇三

  没有完整观看影片。本片讲述了现实世界的人情世故,瞅瞅身边的社会就可以读懂故事。导演和编剧忠实于生活,没有植入自己的观点立场。在现实中,每位观众都有各自的解读,答案因人而异。

  笔者一直感到困扰,阿东(余文乐)弟弟,也是黄大海(曾志伟)二儿子,这一角色存在的意义?没有二儿子,故事依然完整,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角色?

  妈妈的躁郁是一家人不幸的开始。关于妈妈的病因,会有不同解释,笔者给出自己认为,最合情合理的一种解释。

  有一种男人顾家,有一种男人顾事业。顾家的男人工作认真,不求名利,只沉浸在家庭的幸福当中。顾事业的男人同样看重家庭,负有责任感,但更专注事业,难与家人团聚。顾家的男人常被唤作是窝囊废,事业型男人常被当成榜样。若你是女人,会选择哪一种?

  妈妈出身名门,大家闺秀,家境好到何种程度影片没有述及,但看得出,家人早与她划清界限。妈妈年轻时追求者众多,可偏偏嫁给了黄大海,选货柜司机,而不是富二代,社会精英。这故事好像童话爱情故事的续集。公主爱上扫烟囱的穷光蛋,大小姐爱上平民百姓,为爱情抛弃地位和金钱,凄美委婉。但续集告诉我们,爱情是理想,婚姻是现实。

  妈妈生长在富裕的家庭,自然会有一个顾事业的父亲,从小缺少家庭温暖。因此妈妈选择黄大海,认为他会是一个顾家的男人。

  黄大海得到一颗明珠,必然压力重重。两钟阶层,两种生活。为给妻子原本的生活,他用尽全部时间挣钱弥补。这个结果妈妈万万没有想到,她重新陷入孤独冰冷的家庭中。妈妈为此躁郁,更增添了黄大海的压力。这种因果,使得矛盾愈加恶化,成了一本难念的家常经。

  片中,妈妈总在喊:没人看我。她是在抱怨,是在懊悔,丈夫没能看懂自己,没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她改变不了丈夫,也改变不了社会的现实。

  两个儿子恰是这两种男人。阿东顾家,弟弟顾事业。躁郁疯癫的妈妈毒打阿东,好像在抱怨,为什么留在身边的不是二儿子。事实刚好相反,妈妈一生都在被事业型男人折磨,她怎会对二儿子抱有幻想。她多么希望,丈夫能像大儿子那样,多陪陪自己。

  影片讲得很彻底,黄大海直到最后才看透人情,才明白有问题的不是儿子,才醒悟妻子的苦衷,才意识到自己的错。可他改变不了社会的现实。

  曾志伟把角色和剧本读透,搞懂导演的意图,理解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父亲黄大海,起初心情复杂,不知道儿子阿东出院是好是坏,他只想和儿子过上简单的生活,了此余生。阿东躁郁发作后,黄大海开始焦虑,他期盼儿子可以压制情绪,但目的还是和儿子苟且活下去,躲在社会的角落。直到阿东被生活击倒,出现自杀倾向,黄大海的父爱才被唤醒。我们甚至可以微弱感受到,在黄大海心中,妻子的死是一种解脱,可他不想让儿子再出事。

  黄大海参加家属会谈,病友亲属给他支招,怎样把家人送回精神病院。医生也给了黄大海一个机会,只要说出阿东有自杀倾向,就可以彻底解脱。病友和医生也在逃避,黄大海逐渐反转观念,看清事实。原来这么多年,他没有为妻子付出过,也没有站在儿子一边,有问题的是自己,而不是她们母子!

  片尾。黄大海和邻居辩论,开始承担做父亲的责任。阿东被人误会,邻居们嬉笑怒骂退出舞台。黄大海面对儿子微笑,此时,他终于理解了儿子一直以来的委屈。桃花树下,父子两人的意识,静静守护着他们温馨的小家。

  阿东没有病,妈妈同样没病。母子二人看懂了现实,人生要活的自我,活的安心,活的真实,不被枷锁困扰。可母子均无力挣脱,世上又多了两个孤独的灵魂。丈夫没能看懂妻子,还好,父亲最终明白了儿子!

  本片的讽刺,无疑是阿东好友的自杀。你不觉得好笑吗?好像真没听说过,有病人在精神病院成功自杀。精神病人怎么会自杀呢?精神病院是正常人的避难所,最正常的地方。

  二儿子角色的意义,是让影片完整。影片并不存在正确答案,也没有对与错,是与非,因为导演和编剧依然改变不了社会的现实,改变不了观众的选择,也许你是阿东,也许你会是二儿子。大家都无法改变社会的现实。

  笔者写这篇文字时,意外看到《颠佬正传》这部老港片。两部影片内容相近,都在反映精神病患者受到歧视,无法回归社会的现象。但《一念无明》寓意更加晦涩,更具深度。而且导演和编剧把影片定义成无解的状态,设计巧妙。

  影片没有强调阿东误杀妈妈的过程,也许导演心慈手软,不知如何拿捏。笔者为此存有一丝幻想。妈妈是自杀,她看到了顾家男人的委屈,从儿子身上明白了丈夫的苦衷,她选择了离开无法摆脱的枷锁。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却无法改变别人。婚姻亦是如此,你无法改变你的另一半。有了孩子,家庭更是一团乱麻,想改变的事情越来越多。何必改变,何必强加于亲人呢?也许错的是自己呀!

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 篇四

  由余文乐、曾志伟以及金燕玲共同主演,《一念无明》讲述了余文乐饰演的躁郁症患者阿东,在一次意外中结束了罹患忧郁症的母亲的性命,而曾志伟饰演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这个家庭,阿东出院后却必须要接受父亲的帮助,一步步走回社会。

  很多影迷朋友们想要知道《一念无明》好看吗?讲述了什么故事?豆瓣评分多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念无明》精彩影评吧!

  “只能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这段话,出自著名畅销书《小王子》。本片导演黄进将它放在了片尾。

  连接这段话的,还有来自黄进和陈楚珩(本片编剧兼他的女友)面向观众的号召——

  “情绪病治疗是个长期斗争,治疗创伤的心灵不单需要合适的治疗,社区支援,还需要大众去除负面标签,给予谅解及支持,用同理心去感受和关怀”

  关怀谁?

  当然是如片中一样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一念无明》对毒药君来说是一部偏私密的电影。它的故事很简单,讲的是一位父亲如何努力帮助患有躁郁症的儿子阿东重回生活正轨。

  但这部电影论述的主题却并不局限在单一的人物故事中,相反,它背后包含了丰富的社会议题。这当中,就涉及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

  什么是躁郁症?顾名思义,躁狂+抑郁。

  知乎上有专门针对这一疾病的讲解:

  你可以把躁郁症理解为抑郁症的近亲。患有该类病症的人时而兴奋异常,时而陷入情绪低谷。其行为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刺激,出现有异于常人的反应。

  从遗传的角度来讲,阿东的躁郁症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他同样有一个情绪极不稳定,且身负重疾的母亲。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阿东不是这样的人。

  母亲病后,父亲常年不着家,与自己的关系若即若离。弟弟远在美国过自己的逍遥生活,家事从不过问。只有阿东,对母亲不离不弃。

  遗憾的`是,阿东的母亲并不感恩。也许是因为病痛麻木了她的心智,也许是因为她真的不在乎长子所做的一切。无论他如何付出,在她眼里都只是个“扑街仔”。

  要知道,在香港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是多么不易。作为一个生活节奏极快的国际之都,巨大的贫富差距与高强度的工作环境,让生存其间的每个普通人都承受着极大的精神压力。阿东也不例外。

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 篇五

  没有一部电影是完美的。但相对于我给很多影片心慈手软的6分或者7分,《一念无明》得10分是绰绰有余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要用心灵去发现,单凭肉眼是看不见的」。《一念无明》正是一部必须用心灵去体会的杰作。

  这不仅是一部关注心理病人的电影,更是一部追寻大爱的杰作。伊朗电影《天堂的颜色》证明:世间最伟大、最勇敢的爱,莫过于生活艰辛的父亲对残疾孩子的坚持。

  《一念无明》呈现一个MadWorld,无论父亲黄大海,还是儿子黄世东,在世人眼里(甚至在他们自己内心深处),都是不折不扣的Loser(港话中的扑街仔),却始终没有把属于自己的责任判给别人去做,尽管他们能够找到千百个让自己脱身的理由!

  无论是在耶稣堂里感恩痛哭,还是在病友家属群里分享经验,都难免逃避或麻醉的嫌疑,更别说邻里之间冷漠自私的「民主」。只有那个像小王子一样敏感的孩子,还葆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能够发现最有价值的东西。

  作为父亲,虽然偶尔会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跨境开车时的风光,更多却是被妻子看不起的悲哀;当儿子生病后,他四处求人求医,学习医疗手册,自觉没有读过什么书,只能跟着「手册」「说明」或「指示」走,一筹莫展时,还是回归自己的感觉(心灵),才有最后的父子回家。搬家即回家!

  曾志伟是老戏骨,在本片举重若轻。余文乐原本是偶像派,这次成了名符其实的实力派,表演非常出彩。

  「菜鸟」导演黄进真是了不起,讲故事有条不紊,对情感/情绪的控制恰合节奏。拍了一部非常「中国」/「香港」的电影,却好几次让我想起那部「国际性的」杰作《一次别离》。抛开「国际性」或者「文明/文化」「启蒙/冲突」意味,就爱与责任而言,《一念无明》足可以和《一次别离》比肩立世。

电影《一念无明》观后感【优秀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