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梁益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一
在观看了梁益建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梁益建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他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勇气。他的故事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和启示。
梁益建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境贫寒。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十分勤奋,每天早早起床,努力工作,从事各种体力劳动。他不怕吃苦,不怕辛劳,只为了能给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但是,梁益建的生活并不顺利。他的家人生病,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然而,因为家庭经济拮据,他无法承担这笔费用。面对这个困境,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赚取更多的钱。他不断加班加点,不顾自己的疲惫和身体的疲惫,只为了挣够医疗费用。
梁益建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挣到了医疗费用,还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条件。他开始创业,开设了一家小餐馆,生意越来越好。梁益建的事迹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通过梁益建的事迹,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梁益建的事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不畏艰难,才能最终成功。
梁益建的先进事迹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他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人,激励着他们不断进取,追求更好的生活。梁益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倍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努力工作,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我也希望能够像梁益建一样,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感谢梁益建的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梁益建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将永远铭记他的故事和精神。
感动中国梁益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二
通过观看梁益建的先进事迹,我对他的故事深感敬佩和感动。梁益建是一个普通人,他在面对各种困难和逆境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勇气。他的故事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
梁益建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就没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自学成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还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然而,梁益建的生活并不顺利。他的家人生病,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面对这个困境,他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双手挣钱。他通过各种办法,不断加班加点,勤勉工作,只为了给家人筹集医疗费用。
梁益建的坚持和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挣到了医疗费用,还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他开始创业,开设了一家小餐馆,生意蒸蒸日上。梁益建的事迹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更是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通过梁益建的事迹,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梁益建的事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梁益建的先进事迹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他的故事鼓舞着无数人,激励着他们不断进取,追求更好的生活。梁益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倍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努力工作,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我也希望能够像梁益建一样,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感谢梁益建的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梁益建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将永远铭记他的故事和精神。
感动中国梁益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三
“感动中国”,是一年一度的中国“精神收成”。梁益建,一个成都医生,一个成都好人,入选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医者仁心,大爱情怀,在全国传递温暖、弘扬道德。而在前几天,歌手赵雷在湖南卫视《歌手》节目演唱一曲《成都》,曾打动无数国人,至今余波荡漾。2017年成都的春天,正从温暖和“感动”中徐徐向我们走来。
身为一名医生,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医患紧张关系并未得到根本缓解的当下,一边是对医生群体、职业道德的疏离和质疑,另一边却是对高尚医德的呼唤和热盼。这样的矛盾,凸显现实与内心的挣扎,折射舆论场的多元与分裂,但阻止不了我们追求美好情感、高尚德行、和谐族群的脚步。
梁益建为什么感动中国?一位深入采访过梁益建的记者这样写道:他像一束光,用责任和担当照亮许多曾经伤心绝望的人前行之路;他像一捧清泉,用理解和宽慰滋润许多已失去生活信心的心灵;他更像一团火,用大爱点燃许多人冬眠的善意和奉献的热情。在央视网上,则如是“点评”梁益建的“感动”事迹:医学博士,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
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为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短短一百来个字,浓缩了一位医者几十年的职业人生,是对其持业敬业、医者仁心的道德礼赞。
感动中国梁益建先进事迹观后感 篇四
生活在沪沽湖畔的伍才林,患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弯曲近120°。2005年,梁益建与其偶遇,当即说服其接受救治,并将其接往成都。13个小时的手术后,这个不到1.3米、十多年没躺着睡过觉的小伙子能够平躺了,而且康复后身高达到1.78米。如今的伍才林已改名“伍才立”,微信名叫做“自由自在”。
重庆璧山的肖强,脊柱向右侧弯达190°,世界罕见。从2013年到2015年,梁益建为其施行三次手术。如今的他,已迎来了女儿的诞生。
河北沧州的于建红,患40年脊柱侧弯。2016年,他最终找到梁益建。从短信咨询、手机发送检测数据,到收治入院、手术,如今像正常人一般上下楼梯、聊天。奇迹,就发生在一周之内。
在同行的眼中,梁益建是一位“勇士”。因为脊柱侧弯手术“是骨科手术中风险最大的”,而梁益建收治的病人,则大多为北、上、广大医院告知无法手术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这些手术难到什么程度?用梁益建自己的话来说,“就像在川藏线的悬崖边开车”。用“工匠精神”形容梁益建的职业操守、职业水准再合适不过。看门诊,他有个规矩:一上午只看20个号,平均看一个号大约10分钟。“对病人不能轻易打发”,就是这个规矩的来由。每日在病区查房的随身医疗器械,就是各种规格的扳手、螺母、螺帽。每一次对患者身体的调整、矫正,差不多就要耗时30分钟时间。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面对每一个患者,梁益建以对生命的敬畏,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对每一个医疗流程的精细把控,对病人永不缺乏的伟大的同情心,成为患者生命曲线、精神曲线努力向上的“矫正天使”。梁益建有一个有300余名成员的“梁益建脊柱侧弯咨询群”,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与群里病友交流常常到凌晨;为了锻炼病人的肺活量,他自己掏腰包请音乐老师来医院教病人唱歌;为了纾解常年卧床患者的孤独,他掏钱为他们办迎新春联欢会;更有甚者,他还帮病人筹措手术费。从自己捐钱、找朋友帮助筹款,到与智善公益基金会展开合作,带动了超过2000万元社会投入帮助脊柱畸形患者。目前,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0名脊柱侧弯患者中,智善公益基金会的捐助比例达95%以上。
如果说《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医学界发出的行业道德倡仪书,那么,在中国晋代《物理论·论医》则用中国人的言说方式、中国人的语言习惯活画出何谓“医者”:“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在这部中国语境的“医者”字典中,“仁爱”、“达理”是“医者”的必备条件,而“医者”,则必须是医疗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典范。梁益建,就是这一“医者”诠释的活标本。
一个成都医生,一个成都好人。其背后,是他的团队,其脚下,是他生于斯、工作于斯、成就于斯的成都土壤。梁益建是成都这座城市的骄傲,也是城市精神的最佳诠释。正如叶芝所言:“我们所做所说所歌唱的一切都来自同大地的接触。”以梁益建为标杆的成都人,正写就一个个精彩的成都故事,凝聚其中的理想、信念、道德、立场和境界,源起于成都城市精神的沃土之中。这是成都的“软实力”,是成都奋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精神打底,必将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今夜,梁益建站上感动中国的宏大舞台接受颁奖,领受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赞美与敬意。他带来的“感动”,则犹如一场持久的春雨,荡涤蒙尘的心灵。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梁益建颁奖辞:
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感动中国梁益建人物事迹:
梁益建,医学博士,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 梁益建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近可能的为患者着想,是梁益建的工作守则。到医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经济条件都不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有钱的朋友,他会直接开口寻求帮助,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
20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已于2017年2月8日20:00在央视一套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