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电影在影视母体中寻找个性化审美论文 篇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电视电影在影视母体中寻找个性化审美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传统的电视电影往往以大众审美为目标,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而个性化审美则更加注重观众的个人需求和感受。本文将探讨电视电影如何在影视母体中寻找个性化审美,并探索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个性化审美要求电视电影制作更加关注观众的个人需求和感受。观众的审美观念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偏好。传统的电视电影往往侧重于商业利益,追求大众口味,因此很难满足观众个性化的需求。而个性化审美则更加注重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通过细腻的情节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让观众能够在电视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这就要求电视电影制作更加注重剧本的深度和情感的表达,为观众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观影体验。
其次,个性化审美给电视电影带来了创作的挑战和机遇。个性化审美要求电视电影制作更加关注观众的个人需求,这就要求创作者有更高的创作水平和更多的创作思路。传统的电视电影往往依赖于传统的剧情模式和角色设定,缺乏创新和个性化。而个性化审美则需要创作者有更多的创新思维和独特的创作风格,通过独特的故事情节和形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这给电视电影制作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空间和创作机会,同时也增加了创作的难度和风险。
最后,个性化审美为电视电影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观众群体。传统的电视电影往往追求大众口味,局限于特定的观众群体。而个性化审美则可以打破传统的观众群体限制,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观影。个性化审美注重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使观众能够在电视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共鸣点,从而更加投入和参与观影过程。这不仅为电视电影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观影选择和更丰富的观影体验。
综上所述,电视电影在影视母体中寻找个性化审美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个性化审美要求电视电影制作更加关注观众的个人需求和感受,给电视电影带来了创作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为电视电影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观众群体。电视电影制作应积极响应个性化审美的呼声,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观影体验,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和追求。
电视电影在影视母体中寻找个性化审美论文 篇三
电视电影在影视母体中寻找个性化审美论文
提升电视电影的审美品位,在创作上追求一种有别于电影,又有别于电视剧的特殊技巧和规律,笔者试图综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研究方法,挖掘电视电影艺术创作的审美思维过程的深层结构,探索审美思维发生的整体性规律,并着重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推出自己的系统见解。
艺术的个性是区别于各种艺术形态、样式的主要标志,也是艺术家对生活、对艺术以及对自己发现的结果,一句话,个性是每一艺术门类得以生存的基础。电视电影自创建之日起就一直沿着寻求探索、反复实验的道路前进,而要寻找其个性必须从影视艺术创造的共性中去发掘,特别是电视电影作为脱胎于电影,介于电影与电视剧之间的交叉艺术品种,更应追寻电影、电视剧和电视电影的共同本质,从而确立电视电影的本质特性。
一、影视艺术审美思维所运用的特殊媒介
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媒介(MassCultureCommunicationMedium),电影与电视创作所运用的创造性思维与鉴赏所运用的审美再创造的思维机制是基本一致的,二者都是视听影像的呈现,都是时空的融合,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相互依存,艺术感性与思维理性都变成了直观的声像符号,而且二者巳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部门,巳经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信息结构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影视艺术审美思维的共性因素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发生过程中自动化的整合性、创造性的思维运作过程,它是一种由视听觉思维、情感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理性一逻辑思维等一系列思维环节的交互运行的发生机制,是人的思维多侧面、多角度、多功能的结合系统。①一般地说,它隐含客观逻辑,而突出地强调主观逻辑、情感逻辑。此时的审美主体处于较高的感受美、理解美的超越现实的思维状态。这是电影、电视剧与电视电影艺术创造所运用的符合人类审美创造思维发展定势的思维状态。在影视审美创造思维进行视听影像造型的过程中,所借助的思维语言主要是蒙太奇镜头语言,具有鲜明语义的和视听审美价值的意象符号。
首先,镜头如何运用直接决定着影视艺术视听影像的仓IJ造:根据不同景别的特性及功能创造的恰如其分地表现剧情内容的镜头,使视听影像的大小、疏密、距离等因素发挥各异的作用和审美效果。在镜头所处理的空间关系中,主要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物众多的场面,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来说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环境因素。同时,镜头的不同视角又使影视艺术视听影像的创造具有了新的审美意蕴。
其次,影视艺术蒙太奇思维主要是创作主体借助于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媒介:从创造开始到完成整个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思维方式,这就是交融了各种审美思维潜能,综合各种艺术表现手段,用形象的、情感的、逻辑的等创造性审美思维充分发挥蒙太奇的快慢、长短等画面、声音节奏的作用以及叙事、表意等功能,或平行,或交叉,或重复,或连续,或抒情,或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诸如梦境、回忆、闪念、幻觉、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动;或通过镜头、场面的对列类比,或通过内容(如贫与富、苦与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和形式(如景别大小、色彩冷暖、声音强弱、动静等)的强烈对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主体的某种寓意,从而对所创作影视作品的内部结构、外在形式呈现的节奏韵律、时空变化予以了恰如其分的表现,适应人类的视听觉思维的审美需要。
此外,影视艺术蒙太奇思维可以根据蒙太奇所具有的叙事和表意功能,进行影视作品的创造。从而产生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
运用影视艺术蒙太奇思维进行创造,能够保证叙事的连续性,又能够创造运动、创造含义,而且蒙太奇剪接又能够使影视作品叙事具有速度感和节奏感,有的段落平稳松弛,有的则快速紧张,从而丰富地表现出影视艺术的审美魅力。
二、电视电影在影视审美思维的共性中建构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流程
影视艺术审美思维机制的组织功能,是指审美主体调动视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等对生活表象的审美综合、审美创造,将散状的、零乱的现实美、社会美加以整合,组织构成审美意象;或者说审美主体对构成艺术美的媒介材料进行审美再综合、再创造,对高度提炼的审美对象的再整合、再组织,从而实现影视艺术美的系统显现。
但是,这只是影视艺术审美思维机制的前提功能,与之相伴而生的、必不可少的调节功能的配合发挥,才是最终完美实现影视艺术美创造的关键环节,即影视艺术审美思维机制发挥组织功能的同时,必须有调节功能的配合判断,对审美的组合意象是否符合主观逻辑、情感逻辑,是否符合真、善、美的规律,都需要进行心理调节,需要在审美体验、审美理解后的再加工、再创造。影视艺术审美思维机制的组织功能与调节功能是影视艺术美最终完美实现的关键所在。
电视电影应如何在影视艺术群体中凸显自己的审美个性呢?笔者认为,一个影视艺术品种的个性,总是来源于它的主体风格。所谓影视艺术美的审美意象思维,是以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为主旨,综合各种审美思维环节,将审美对象的意蕴同审美主体的趣旨相互滲透、相互生发,运用模拟宇宙物象的图形符号,建构新的审美意象的整合性思维方式,是人类高级形态创造性思维方式之一。
在影视母体中寻找个性化的审美意象建构是电视电影实现其审美个性的关键。电视电影力求在独特的审美意象建构中,寻求多元发展,多维视角地建造审美的时空范畴,创造性发挥蒙太奇审美思维。电视电影既要有别于电影的题材,以小题材、现实题材为主,又要有电影那样严谨的结构和独特的电影语言,有较高品位的审美内涵,有比电视剧更深化的主题。同时,又要比影院电影更要突出、更要注重大众性,而且在剪接节奏上,与电影相比电视电影总体上偏慢,在同样长度下镜头数量一般少于普通影片,以适应电视的播出规范,使创造性蒙太奇思维中融进电视思维;而与电视剧相比则其节奏要快得多,镜头的时空变化较大,虽然其景别也多以中景、近景、特写居多,但要讲究镜
头的视角处理和效果,以及光感、色感的审美意境,使创造性蒙太奇思维中融进电影思维,建构电视电影独特的创造性蒙太奇思维流程。电视剧无论是单本还是连续剧,都是以“剧”的形式来呈现,或者可以理解为美国称之为电视戏剧类的作品,而电视电影由于其创造性审美思维流程以仿效电影为开端,对视听画面的设计、处理更注重视听的审美寓意效果,所以具有类似于电影的、是电视剧无法比拟的视听觉冲击力;电视电影的镜头、画面要有别于电视剧的审美时空的跳跃性、动态性,“必须依靠每一个画面、每一个镜头、每一个场面的精心营造来控制观众”。
三、电视电影独特的视听影像造型
电视电影的视听影像造型有着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审美特点:电视电影作为介于两者之间的、兼容其造型特点的视听影像造型却可谓“能屈能伸型'“能屈”者即电视电影更注重深入挖掘人性,在清新、淡雅的情境中建构其视听影像造型一适应于电视较近距离欣赏习惯特点的造型;“能伸”者即电视电影的审美视角可变化多样,镜头节奏也可快可慢,景别大小虽不适合电影的宏大壮观,但可比电视剧的宽泛些,不乏小全景的视听影像造型。
那么,形成以上独特的视听影像造型的关键,即是各自具有个性品质的创造性审美思维流程,是其在影视审美思维机制的共性基础上的“求异思维”一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电视电影创作主体视听觉思维求异性的审美直感出发,寻求电视电影的造型和影像较高的表现力,就要更加清晰地呈现具有一定的电影味儿和影调效果,应充分发挥影视艺术视听影像造型的动态美与静态美之审美特性,即在蒙太奇镜头的景别大小、变换的剪辑叙述中创造的视听影像造型的、具有强烈剌激和快感的动态美与精美的构图、色彩、色调以及光感的造型在长镜头或定格、慢隐、慢叠换的呈现过程中所建构的静态美审美特性;电视电影因其大多篇幅短、投资小,以凸显电视即时传真的媒介特性、及时反映当下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等为主,所以其拍摄、制作以快捷优越于电视剧和电影。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来讲,客观的自然风光、乡情民俗,必然会在艺术中得到折射和滲透,电视电影理应更侧重于此,以适应凸显电视即时传真的媒介特性和及时反映当下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化的审美内涵。
当然,在我国现存的电视电影创作中,仍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探索,虽然某些作品在某一视角、某一表现方法或某一叙事方式上具有较为成功的打造,但尚未形成综合审美力度的普遍提高。
面向21世纪我国影视艺术创作发展前景看好,特别是电视电影的创作量正处积极向上推进的势头,要想迅速转机、提升作品的质量与水准,则急需加强审美力度,在现有“量”的基础上,强化对“味”的调剂,才能收到良好的审美效果,激活电视电影市场,以打造全方位的审美整合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