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电影创作对提升影视院校学生素质的作用研究论文 篇一
微电影是一种以短片形式呈现的电影作品,通常时长在5分钟以内。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摄像技术的进步,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普遍。在影视院校学生中,微电影创作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实践方式。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微电影创作对提升影视院校学生素质的作用。
首先,微电影创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微电影的时长短,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创意和叙事能力。学生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需要思考剧情、角色设定、镜头构图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他们的创作能力有很大的锻炼作用。此外,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拍摄技术和后期剪辑技巧,这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技术能力。
其次,微电影创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微电影的制作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包括编剧、导演、摄影师、演员等多个角色。学生在团队中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微电影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能够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调,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再次,微电影创作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影视院校的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微电影创作则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通过参与微电影创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微电影创作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微电影创作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地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微电影的创作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综上所述,微电影创作对提升影视院校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微电影创作,学生能够培养创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影视院校的教育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机会和资源,促进他们参与微电影创作,以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浅析微电影创作对提升影视院校学生素质的作用研究论文 篇二
微电影是一种以短片形式呈现的电影作品,因其时长短、制作简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影视院校学生中,微电影创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和实践方式。本文将从学生的视角,探讨微电影创作对提升影视院校学生素质的作用。
首先,微电影创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微电影的创作过程需要学生提供新颖、独特的创意和故事情节。学生在微电影创作中需要思考如何用短片的形式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创造力。通过参与微电影创作,学生能够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其次,微电影创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微电影的制作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镜头和画面来表达出来。学生需要学会运用不同的拍摄技术和剪辑技巧,通过画面的构图、音乐的运用等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微电影创作,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再次,微电影创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微电影作为一种短片作品,往往通过简短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来讲述一个故事。学生在微电影创作中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有限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创意,如何让故事更加有深度和内涵。这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思维,能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估和改进。
最后,微电影创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微电影的制作需要学生在团队中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调,共同完成微电影的制作。通过参与微电影创作,学生能够了解和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微电影创作对提升影视院校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微电影创作,学生能够培养创造力、表达能力、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在影视院校的教育中,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微电影创作,以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浅析微电影创作对提升影视院校学生素质的作用研究论文 篇三
浅析微电影创作对提升影视院校学生素质的作用研究论文
年以来,随着《一触即发》、《再一次心跳》等作品的成功,微电影创作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微电影借助自身的“微”优势及电影特有的情感体验模式,赢得了观众的普遍喜欢。各种微电影节的相继举办,又给微电影创作创造了更佳氛围,尤其为高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影视院校纷纷探索两者结合的理想途径,以期对学生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
一、微电影的繁荣
微电影是微时代的产物,它用自己丰富的形式承载这个时代多样的需求,参与社会的分工。微电影节的出现便是为了满足时代不同的需求。目前,微电影节分为四种类型:旨在推动各地文化发展的如天津滨海国际微电影节、东北沈阳国际微电影节等;旨在用光影承载梦想,倡导最自由表达的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旨在培养优秀青年电影人才,提倡最灵魂表达的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旨在推动商业网站运作而举办的如新浪等网站微电影视频大赛。在纷纷举办的微电影节推动下,微电影创作与传播,已经与文化繁荣、展现梦想、商业利益、电影人才的时代需求相契合,承担了特殊的社会分工。
微电影节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获奖作品的创作者。不断完善创作团队的软硬件,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及艺术修养,从而创造出更佳的作品,实现个人与微电影的双赢。各大微电影节的获奖者多数有着影视院校相关专业学习或进修的背景,质量和水平占绝对优势的作品多出自影视院校学生。他们一方面从赛事中获益匪浅,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微电影创作朝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因此,影视院校应该利用微电影赛事的平台,促进微电影和学生的共同发展。鉴于此,笔者探讨了一种关系,即围绕微电影创作,构建影视院校学生素质提升的新模式。目的是通过微电影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微电影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迫切要求。微电影的活跃与繁荣,新时代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要求,两条看似无关的平行线,通过影视院校这个共同的“朋友”,便形成了交集。各大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微电影创作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尤其是影视院校借助自身的特殊优势,整合学校各类资源,尝试为微电影创作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创立一个合适的平台。
微电影创作与素质教育结合的模式构想,是指影视院校负责在校内建立一个专门围绕学生微电影创作的机构。本文称之为平台机构。其实质是为学生创作微电影做前中后期的一系列服务,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中介平台。在这里,学生是创作者,是主角,专业教师和行政教师成为辅助者,是配角。平台机构具备五个内容要素:一
是严格的人才管理体制。人才管理主要包括人才选拔和人才利用。人才选拔即平台机构通过一定的方式,吸纳微电影创作的优秀学生进入人才储备库。人才储备库下设编剧、导演、摄像、灯光、化妆、美工六个子人才储备库。选拔的方式以学生的实践作品为主、自我阐述为辅,并将选好的学生放入对应的子人才储备库。人才利用即平台机构根据学生各自的优势,选择适合承接创作某部微电影的人才,将其输出到微电影创作市场。二是优秀的人才培养方案。优秀的教学团队是学生潜质得以激发的基础,完美的课程安排及户外素质培训是人才潜能开发的强大助力。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对国内外的影视短片创作有一定的研究。其次,实行小班制教学,方式为交流探讨式,类似于导师带博士的方式。教学内容为改编式教学,用微电影的方式传达原艺术作品的内涵。第三,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电影创作对体力的要求高,身心的充分锻炼是必要的。三是自主的微电影实践过程。影视院校的平台机构只承担服务、把关、保护的作用,学生可以充分地接触社会,发挥自主性。前期阶段,平台机构负责与需要创作微电影的机构或个人接洽项目,选定合适的创作团队,并谈好适当的经济收益,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剩下的全部交由学生自己与客户洽谈,诸如策划方案、剧本创作修改、场景、拍摄周期等。中后期阶段,平台机构负责设备支持,起到服务的作用,其余全由学生团队去做。完成阶段,平台机构负责经济收益的收回、学生人身人格保护及长远合作谈判等,起到保护的作用。四是中高端的微电影定位。将影视专业学生创作的微电影定位在中高端,区别于一般普通爱好者的微电影制作。影视院校拥有专业的设备和教学能力,生产出制作精良、具备优美视听感的微电影,是影视专业学生应有的自我要求。五是定期举行的微电影作品秀。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形成公益性微电影、校园文化微电影、节日微电影、商业微电影多种系列。其最终目的是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延伸微电影创作内容的广度。三、微电影创作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影视院校平台机构组织的微电影创作,是由上述五方面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过程,不是狭义上的微电影拍摄过程。它更是一个广义层面的概念,是指影视院校平台机构围绕学生的微电影创作所做的一切工作及开展的一切活动。这是一个整体的、长期的、变化的过程。从横向上来讲,它包括为微电影创作提供的人才管理与培养以及创作氛围的营造等。从纵向时间来讲,它包括拍摄前期与客户的洽谈、具体拍摄、拍摄结束后的关系维护等。因此,本文所指的微电影创作使用广义的概念。
微电影创作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影视院校通过特设机构平台组织的微电影创作,突破了目前素质教育的瓶颈。它唤醒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解决了对传统“课堂说教”的弊端,大大转变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其次,影视院校通过特设机构平台组织的微电影创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定期微电影作品秀的'主题多与节日有关,国庆节的主题弘扬爱国热情,可以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主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节水日、污染日等主题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针对习惯于艺术思维和情感感受模式的学生,用微电影隐性传播思想、教育学生,是最好的方式。自主的微电影实践过程加大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力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艺术名作改编及风格化微电影创作的教学内容,实现了文化艺术素质的培养目标,而定期的户外拓展培训,则实现了身心素质的培养目标。第三,影视院校通过特设机构平台组织的微电影创作,起到了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素质拓展以活动为依托,以实践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有关资料表明,人在大学阶段只能获取所需知识的 10% 左右,而其余 90%的知识都要依靠在工作以后不断学习才能获得。微电影创作让大学生在一个相对典型的“小社会”中体验生活的真实。
影视院校机构平台的微电影创作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教育,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机构平台有严格的人才管理制度,在优秀人才的选拔与输出方面,以学生实践作品为主要参考,以实力水平做出选择。公正平等的机遇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认识到优胜劣汰的客观事实,间接地推动学生注重自我的努力。二是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机构平台利用自身资源向学生提供参加专业性的电影节以及各类影展的机会。无论参与作品获奖与否,学生能够亲自参加国内外大型电影节及各类影展,欣赏到高水准的电影,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进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力。三是开发了学生的自身潜能。机构平台的服务性定位,让学生在微电影实践过程中参与全部的工作,包括前期作品创意策划、与客户洽谈沟通,中期拍摄时的选景、临时修改拍摄方案、协调调度整个剧组,后期收回工资、维持客户关系等环节。通过一定次数的拍摄,学生会慢慢发现自己更适合哪种分工,更具备哪种潜能,也会对毕业后自己的职业定位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四是锻炼了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机构平台定期组织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特定的项目内容及挑战不仅磨炼了学生的身心,更教会了学生以镇静理性的态度面对突然出现的困难。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情绪及心态的调节,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学生素质教育中最难却最关键的内容。五是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一部微电影作品的成功,需要全体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合作。它要求成员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在尊重每个成员成就的基础上,保持一种凝聚力。同时,它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共同荣誉感和向心力。六是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面对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差距,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微电影创作活动让学生提前半社会化,拉近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影视院校的平台机构类似于一个缓冲平台,让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有思考的时间,当他们正式踏入社会时适应能力会大大增强。
概而言之,微电影的创作对学生个体及学校的素质教育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来说,这些锻炼与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底蕴,也为学生毕业后更灵活地适应社会做了铺垫;对于学校来说,影视类院校利用特设的机构平台组织微电影创作,是对高校学生素质拓展方式的大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