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思考论文 篇一
标题: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引言: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随着人们对舒适室内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加,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日益广阔。本文将探讨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应该如何提前准备。
发展趋势:
1. 楼宇能源管理的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能源消耗的关注度提高,楼宇能源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这一领域中找到广阔的就业机会。
2. 绿色建筑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设计和建设绿色建筑,为社会做出贡献。
3.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供热通风与空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应注重对智能化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以适应未来的就业需求。
就业前景:
1. 政府机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机构中从事相关工作,负责建筑的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
2. 建筑设计和施工公司:建筑设计和施工公司需要专业人才来负责建筑的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和安装。
3. 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公司需要专业人才来负责楼宇的维护与管理,包括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运行和维修。
如何提前准备:
1.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学生应注重课堂学习,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2. 实践锻炼:学生可以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如实习、科研项目等,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学习智能化技术:学生应关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学习并掌握相关技术和工具,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结论: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发展趋势良好。学生应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提前准备智能化技术,以适应未来的就业需求。
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思考论文 篇二
标题: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技能要求与培养模式探讨
引言: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能力的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本文将探讨该专业的技能要求与培养模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自己的职业生涯。
技能要求:
1. 工程设计能力: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工程设计能力,包括系统设计、参数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2. 设备运维与维修能力: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供热通风与空调设备的运维与维修技能,包括故障排除、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3. 环境监测与能效评估能力: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环境监测和能效评估技能,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培养模式:
1. 课程设置:学校应根据专业的要求,合理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2. 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如实习、科研项目等,通过实践锻炼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3. 实验室建设:学校应加强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和设备,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4. 产学合作: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产学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结论: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包括工程设计能力、设备运维与维修能力以及环境监测与能效评估能力。学校应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实验室建设和产学合作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思考论文 篇三
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思考论文
【文章摘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根据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级骨干示范院校建设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对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制定的改革探索。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
0引言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关乎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根据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级骨干示范院校建设中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对有关人才
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从而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1我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院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依托西安大金空调有限公司、海尔空调工程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工作站,以就业为导向,以空调工程施工为载体,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入制冷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由行业企业的专家与学校共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共同设计、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1.1理论学习阶段的构建
理论学习是指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础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及拓展学习领域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在此阶段,一部分课程采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交替进行,一部分课程采用“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灵活应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安排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做中学”,从而实现知识及能力的逐级提升。
1.2岗位实操阶段的`构建
在校内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及模拟训练的基础上,在订单培养企业岗位进行生产实习及顶岗实习,进行和企业产品生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探索曹振华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热能工程学院西安710302产相适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形成“边工作边学习,为工作而学习”的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时,学生在实习基地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活动,承担工作岗位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增加了学生对生产过程包括设计原理、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规章制度等的切身认识,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工艺和技能,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协作精神和责任意识,使学生的课堂知识真正转化成工作能力。并引入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要求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如:制冷工、钣金工等),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最大限度接轨。
2我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院针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的专业特点和相关企业对高职人才能力的要求,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载体,共同实施“6学期3阶段”的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具体如下:第一阶段:第1、2学期,本阶段完成专业通用能力的培养。在学校进行公共基础领域、专业基本学习领域课程的理论学习及专业通用能力训练。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及国防教育基地完成制冷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和国防拓展训练,在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了解专业具体产品生产组织、生产工艺,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与自我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将校园文化与军工文化相融合,实现学生达到制冷行业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第二阶段:第3、4、5学期,本阶段完成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第3、4学期,完成专业核心领域课程的理论学习,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专业核心能力技能训练、课程仿真训练及综合仿真训练。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选择典型工程施工或设备做为教学载体,开展教学活动。[3]获取专业技能证书,实行“双证书”制。第5学期,利用3周在生产现场进行实习,利用12周完成专业拓展课程学习,拓展专业视野,为就职可能面临的转岗、转业做好准备。后7周进行毕业设计,也可在企业边进行生产实习边完成,在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岗位实际生产进行选题,通过实操,进一步掌握工程管理、设备维护等相关知识,获取企业上岗证书。或利用前13周在订单企业结合企业产品生产工艺完成专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学习。第三阶段:第6学期,本阶段完成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或订单企业顶岗实习,校企共同制订顶岗实习标准,将就业与实习有机结合,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学生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企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专职教师负责实习辅导和学生管理。在实习过程中企业与学校联合对学生进行质量教育、成本教育、保密教育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及国防精神。
3总结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我们对高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我们将随着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不断及时修正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评价和考核方式,培养出合乎社会要求的和一批批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路玲;涂中强.高职制冷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J].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四川),2009(05):89-92.
[2]吕君;宋永军.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办学模式的探索——以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2(23):160.
[3]林永进.高职空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