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结名词解释 篇一
在药理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解释。这些名词的理解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至关重要。在本篇文章中,我将解释一些在药理学中常见的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被生物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代谢产物的过程。这些反应通常发生在肝脏中,通过酶系统的参与完成。药物代谢的过程可以使药物变得更容易被排出体外,或者转化为更活性或更无活性的物质。
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一下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如药物的吸收速度、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药物的代谢速度以及药物的排泄速度等。
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一下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或更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导致药物的效果增强或减弱,甚至可能产生新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药物相互作用,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最后,让我们来解释一下药物剂量。药物剂量是指患者每次服用药物的量。药物剂量的确定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正确的药物剂量可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结起来,药理学中有许多名词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解释。通过对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剂量等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这对于我们正确使用药物、提高临床疗效非常重要。
药理学总结名词解释 篇二
在药理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解释。这些名词的理解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至关重要。在本篇文章中,我将解释一些在药理学中常见的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药物受体。药物受体是指存在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的蛋白质分子,可以与特定的药物结合,并触发一系列信号传导途径,从而产生药物的效应。药物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等。
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一下药物选择性。药物选择性是指药物作用于不同受体或酶的能力。药物的选择性决定了药物的特定效应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一些药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更精确地作用于目标受体或酶,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一下药物耐受性。药物耐受性是指在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逐渐减弱或消失的现象。药物耐受性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药物受体的下调或变异引起的。药物耐受性的发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
最后,让我们来解释一下药物拮抗。药物拮抗是指两种药物或化合物之间相互对抗的现象。药物拮抗可以发生在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结合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药物对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上。药物拮抗可以减弱或消除药物的效应。
总结起来,药理学中有许多名词需要我们去了解和解释。通过对药物受体、药物选择性、药物耐受性和药物拮抗等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这对于我们正确使用药物、提高临床疗效非常重要。
药理学总结名词解释 篇三
药理学总结名词解释
1. 药物(drug) 用于治疗、预防、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2. 药理学(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or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3. 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4. 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5. 发现新药 根据实验药物的来源,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充分了解未知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特点。
6. 评价新药 经过科学、严格的实验设计,并与已上市的公认的有效药物进行比较,客观评价有效化合物的优劣,从而决定取舍。
7. 一般药理学研究 对新药主要药效作用以外的广泛药理作用进行研究。
8. 毒理学(toxicology) 研究外源性物质对机体伤害作用的科学。
药理学 名词解释 总结{考试]2017-04-09 17:23 | #2楼
1、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
2、 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3、 耐受性:指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要达到原来反应必须增加剂量。
4、 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5、 向上调节:指连续应用拮抗药后,受体的
量增加或受体的密度增加。6、 向下调节:指连续应用激动药后,受体的量减小或受体的密度减少。
7、 效能(Emax):也称最大效应,指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效能。
8、 一级动力学消除:是指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T1/2恒定,与血浆浓度无关),一般在药量小于机体的消除能力时发生,其给药时间与对数浓度曲线呈直线,故又称线性动力学消除。
9、 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度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体内药物消除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又称非线性动力学消除。
10、 治疗指数:半数中毒剂量(TD50)/半数有效剂量(ED50)或半数中毒浓度(TC50)/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比值,动物实验中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表示,是药物安全性的指标,T1仅适用于治疗效应与致死(或中毒)效应量效曲线相互平行的药物,对不平行的药物还需参考安全范围。
11、 肝药酶诱导剂:又称酶促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的药物。
12、 肝药酶抑制剂:又称酶抑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减少或活性减弱的药物。
13、 副反应或副作用:是指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系药物选择性低所致。
14、 毒性反应:指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可预知的。
15、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6、 停药反应或回跃反应: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
17、 竞争性拮抗药:指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
18、 非竞争性拮抗药:指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亲和力与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且也降低其最大效能的药物。
19、 首关消除: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到达全身血循环前,部分被胃肠壁细胞和肝脏代谢,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称为首关消除。
20、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21、 拮抗药:是指对特异性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22、 部分激动剂:指与受体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低,与激动药并用还可拮抗激动药的效应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