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通用3篇】

时间:2012-01-08 09:39: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篇一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位等一系列概念。本文将对这些生态学名词进行解释和总结。

首先,生物群落是在特定地域内由不同种类生物所组成的群体。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生物群落可以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体。

其次,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一个整体。它包括了生物群落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可以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同时,非生物因素如水、土壤、气候等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

生态位是指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角色和生活方式。不同物种之间通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来避免竞争。生态位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存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度量。它可以分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食物链描述了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它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不同层次的生物。食物链的存在使得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最后,生态学还涉及到许多其他重要的概念,如生态足迹、生态恢复、生态系统服务等。这些概念在研究和保护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生态学名词涵盖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和概念。通过对这些名词的解释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篇二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名词。本文将对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和总结。

首先,生物群落是在特定地域内由不同种类生物所组成的群体。生物群落的形成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密切相关。生物群落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物种之间的竞争、共存和适应的机制。

其次,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包括了生物群落以及它们所处的环境。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位是指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角色和生活方式。不同物种通过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来避免竞争。生态位的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度量。它包括了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食物链描述了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食物链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不同层次的生物。食物链的存在使得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最后,生态学还涉及到许多其他重要的概念,如生态足迹、生态恢复、生态系统服务等。这些概念在研究和保护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生态学名词解释涵盖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和概念。通过对这些名词的解释和总结,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篇三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其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在地球表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包括土壤圈)等各圈层之间沿特定

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库: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合物所构成的集合。 流通量:在单位时间或单位体积内的转移量。

第十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等环境要素,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发生递变,从而引起植被也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呈水平更替的现象。

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高耸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风速和太阳辐射逐渐加强,而降水量一般先是逐渐增加,随后又趋于减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是生物群落和土壤类型从下而上也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植被或生态系统随海拔升高而成带状依次更替的分布规律。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分布:热带雨林(低纬度带10度南北纬,即赤道、热带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亚,中国分布最广),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纬度湿润区),温带针叶林(西半球温带地区),北方针叶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草原生态系统:靠近森林一侧,气候半湿润,草类繁茂,种类丰富,并常出现岛状森林或灌丛,如北美的高草草原、欧亚大陆的草甸草原以及非洲的高稀树草原。靠近荒漠一侧,雨量减少,气候变干,草群稀疏、低矮种类组成简单,并常混生一些旱生小灌木或肉质植物,如北美的矮草草原、中国及蒙古的荒漠草原、以及苏联欧洲部分的荒漠草原。二者之间为辽阔而典型的禾草草原。

荒漠生态系统:分布:亚热带干旱区-温带干旱区-高原极地地区(北极)。特点:看书 第十三章 水域生态系统

湿地:分布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湿地的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泄洪蓄洪。

潮间带特征:有周期性的潮汐。高-潮带(只有高-潮时海水才能到的,生物适应性最强)、中潮带(中等)、低潮带(最弱)

淡水湖泊:静水+流动水,直接受河水补给

围湖垦田、湖泊湿地 见P286 沼泽P291

红树林的胎萌现象:幼苗在母体果实中萌发,悬挂在树上,胚体伸长呈棒状,成熟降落后漂浮于水面远播,或扎入泥滩定居。

海洋P293

河口:P210

第十四章 景观生态学

景观: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尺度上,具有异质性或斑块行的空间单元。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景观结构、功能、动态。强调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尺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遥感(空中摄影、卫星影像、热红外图像),地理信息系统GIS(用来收集、存储、提取、转换和展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工具),全球定位系统GPS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面积在一定程度内尽可能大、形状紧凑。核心区、缓冲带、过渡带。

生态学名词解释2017-04-09 08:02 | #2楼

1.中度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A.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断层。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使多样性降低B.如果干扰间隔期很长 ,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级期,多样性也不高 C.只有中度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2.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A.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如骨骼,毛发,植物根部或因地形因素,不能被下一营养及利用B.各营养级的同化效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C.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变成热能而散掉。

3.生态学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前者包括温度、可利用水、风等,后者包括种内的有机体和种间的有机体(或者说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种内相互作用如竞争,种间相互作用如种间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生态学主要研究对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4.尺度: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生态学分为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组织尺度。

5..生态学是研究的问题及采用的方法。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以下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在群落层次上,有群落的结构、演替、多样性和稳定性等

6.生态学研究方法分类: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野外调查,实验研究,理论方法)

7..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环境与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内在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8..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O2,CO2、食物和其他生物等。按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分为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按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稳定

因子决定生物分布。又可分为,周期性变动因子(影响生物分布)和非周期性变动因子(影响生物数量)

9.生态幅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又叫生态价。

10.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11.大气候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距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小气候 小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小气候变化大,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也正因为小气候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所以生态学研究更重视小环境。

12.生境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13.密度制约因子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 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

14.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15.广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狭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

16.阈:生态因子发生可见作用的最低量。

17.率:在阈以上,随着计量和浓度增加,作用强度和效果也发生变化。

18.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利比希最小因子法则,耐受定律,限制因子理论。

19.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也被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14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5.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方面?(1)综合作用 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2)不等价性 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主导因子作用,二是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主导因子作用是说: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发生改变,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改变。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是说: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生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3)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作用 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是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

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因子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4)限定性 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使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例如低温在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以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

16.外温动物:指依赖外部热源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内温动物:指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异温动物:指的是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

17.驯化 :实验室条件下所诱发的一种生理补偿机制,称为驯化,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

18.适应性低体温 内温动物冬眠时,如果环境温度过低,它会自发地从冬眠中醒来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不至冻死(这是内温动物冬眠与外温动物冬眠的根本区别)。内温动物这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被称为适应性低体温。

19.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生长发育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20.春化 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

21.黄化现象 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称为黄化现象。

22.生物对光照会产生的适应:光照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光质、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的影响。

23.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产生的适应:生物低温的适应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24.贝格曼规律 :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导致其相对表面积变小,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这种现象称为贝格曼规律。

25.阿伦规律: 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是阿伦规律。

26.物种的分布完全由温度决定吗?地球上主要生物群系的分布称为主要温度带的反映,年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都是影响生物分布的重要因子,但物种的分布并不完全由温度决定,温度可能与其他环境因素或资源紧密联系,例如相对湿度和温度间的关系,二者共同作用决定了地球上生物群系分布的总格局。

27.植物对光的适应体现在三个方面:a.对光质的选择性适应b.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c.生物随光照强度的日周期和年周期变化,也出现适应性的昼夜节律以及光周期现象。

28.陆生植物随生长环境的潮湿状态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

29.田间持水量: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为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是土壤储水能力的上限,为植物提供可利用的水。

30.土壤酸度包括酸性强度和酸性数量,或称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

31.根据土壤质地,土壤分为:砂土,壤土,黏土;土壤结构可以影响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的比例;水,大气,土壤构成了生物的物质环境。

32..湿生植物 通常是指一类生长于隐蔽潮湿环境中,抗旱能力弱的植物。这类植物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单抗涝能力很强,通气组织发达,根部通过通气组织和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接以保证供氧。

33.中生植物 指一类具有一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与功能的植物。这类植物根系与疏导组织比湿生植物发达,保证能吸收、供应更多的水分;叶面有角质层,栅栏组织较整齐,防止蒸腾能力比湿生植物高。

34.旱生植物 指一类生长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带,抗旱能力极强的植物。根据其形态、生理特征和抗旱方式,又可分为少浆液植物和多浆液植物。少浆液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特点表现在叶片面积缩小,叶片上的气孔多下陷,以减小蒸腾量;同时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从深的地下吸水。多浆液植物的根、茎、叶薄壁组织逐渐变为储水组织,成为肉质性器官。

30.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的组成之一(另一部分为“非腐殖质”),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同时也是异养微生物的重要养料和能源,可活化土壤微生物。

35.土壤质地 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

36.土壤结构 土壤颗粒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团聚体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可以影响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的比例。

37.盐碱土植物 是指一类能够生长在盐土和碱土及各种盐化、碱化土上的植物。

38.土壤的物理性质对生物有的作用:①土壤质地与结构②土壤水分 ③土壤空气 ④土壤温度

39.土壤的化学性质对生物有的作用:①土壤酸度②土壤有机质 ③土壤矿质元素

40.种群及其重要的群体特征: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体的集合。该定义表示种群是由同种个体组成,占有一定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或系统。种群的重要群体特征包括:①种群密度;②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③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分布和种群增长率)。

41.种群的重要群体特征区别于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自然种群有3个基本特征:①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②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上(或单位体积上)的个体数量(即密度)是变动着得,其数量变动可表现为季节消失,波动,平

衡,爆发,衰落与灭亡;③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组成同样处于变动之中。

42.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43.种群内分布型大致可分为:随机型,均匀型,成群型;种群按照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下降型 种群

44.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45.同生群: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

46.生命期望 :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数。

47.生殖价:衡量一个个体对未来种群生育繁衍的价值,或描述某一年龄的雌体平均能对未来种群增长的贡献。

48.内禀增长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 ,在食物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 条件组配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

49.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50.生物导弹技术:选择性的杀伤靶生物的生物防治技术

51.生命表分为:动态,静态,综合生命表。

52.存活曲线分为凸型(I型,针对大型哺乳动物以及人类),对角线型(Ⅱ型,针对鸟类),凹型(Ⅲ型,针对昆虫)

53.逻辑斯谛曲线通常划分为5个时期: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

54.逻辑斯谛方程重要意义:A.是相互作用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B.是渔业,牧业,林业等领域确定持续 产量的主要模型

C.模型中的俩个参数r和k,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55.生物防治:指对一种有害生物的防治或指用一种生物技术防止某种有害现象

56.时空格局:不同生物种类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上的差异,就导致了结构部分在时间上的相互更替,形成了群落的时间结构;不同生物种类组成在空间上的配置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57.种群调节机制(俩种理论,五种假说):一是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强调外因,认为种群数量变动主要是外部因素的作用。包括非密度制约的气候学派(生物种群主要是受对种群生长 有利的气候的短暂的限制)和密度制约的生物学派(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对 种群调节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研究者将研究焦点放在动物种群内部,强调种内成员的异质性,特别是各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行为、生理和遗传特性上的反映。包括行为调节学说(社群行为是一种调节种群密度的机制),内分泌调节学说(哺乳类),遗传调节学说(种群数量的增加,通过自然选择压力和遗传的改变,必然为种群数量下降铺平道路)

58.集合种群,集合种群与通常所说的种群的区别:集合种群所描述的是斑块生境中局域种群的集合,这些局域种群在空间上存在隔离,彼此间通过个体扩散而相互联系。通常所说的种群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集合种群是种群的概念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也就是说多个局域种群集合而组成的系统,因此有人将集合种群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59.集合种群满足的四个标准:A.适宜的生境以离散的斑块形式存在,这些斑块可被局域繁殖种群占据B.即使是最大的局域种群也有灭绝风险存在C.生境斑块不可过于隔离而阻碍了重新侵占的发生 D.各局域种群动态不能完全同步

集群的生态学意义:A.有利于改变小气候的条件B.利于集体取食C.利于共同防御天敌D.利于动物繁殖和抚育幼体E.已进行迁移和迁徙

60.生物种的概念:生物种概念认为种是一组具有相似形态和遗传特性的可以相互繁衍的自然种群,它们与其他种群之间具有繁殖隔离。生物种有如下特点:①生物种不是按任意给定的特征划分的逻辑的类,而是由内聚因素(生殖、遗传、生态、行为、相互识别系统等)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②物种是一个可以随时间进化改变的个体的集合;③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

61..多态现象: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种内变异是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即表型性状的差异。这是因为在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型,这种现象叫多态现象。这些不同体型的个体,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上的分工,完成不同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整体。

62.进化动力: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确定某一物种在一些形状上的地理变异,比较自然选择还是遗传漂变的强度

63..经历过遗传瓶颈的种群: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导致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历过瓶颈。经过瓶颈后,若种群一直很小,则由于遗传漂变作用,其遗传变异会迅速降低,最后可能致使种群灭绝,另一方面,种群数量在经过瓶颈后也可能逐步恢复。

64.滞育:昆虫的休眠称为滞育

65.生活史及其重要组成成分生物的生活史是指其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生活史的关键组分包括身体大小、生命

率、繁殖和寿命。

66.生活史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活史对策(又叫生态对策,它有许多种,如能量分配与权衡对策、体型大小对策、生殖对策、取食对策、迁移对策等)。

67.K-对策和r-对策各有那些特点? K-选择种类具有使种群竞争能力最大化的特征: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而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世代周期。r-选择种类具有使种群增长率最大化的特征: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根据栖息环境和进化对策将生物分为K-对策者和r-对策者两类。K-选择种类是在接近环境容纳量K的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因而适应竞争;r-选择种类是在不稳定环境中进化的,因而使种群增长率r最大。

68.潜在生境的四种类型:A.低严峻度,低干扰B.高严峻度,低干扰 C.低严峻度,高-干扰D.高严峻度,高-干扰

69.两面下注理论:“两面下注理论”是根据对生活史不同组分(包括出生率、幼体死亡率、成体死亡率等)的影响来比较不同生境。如果成体死亡率与幼体死亡率相比相对稳定,可预期成体会“保卫其赌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产生后代(即多次生殖);而幼体死亡率低于成体,则其余分配给繁殖的能量就应该高,后一代一次全部产出(单次生殖)。总之,两面下注理论就是考虑生境对生物不同生产期死亡率和繁殖力相关变化的影响,来预测最佳生活史对策。

70.种内与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主要的种内相互作用是: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社会等级等;主要的种间相互作用是: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71.种内竞争方式:A.消耗战B.生死战C.尊重优先权D.实力较量和实力评估E.争夺社群优势地位的战斗

72.种内竞争的结果:A.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B.一利多利,一损多损(对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会影响到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

73.共存的三个假说:A.群灭假说B.精明的捕食者说C.猎物超前进化说

74.成为最有效率的捕食者标准:A.使能量的净瞬时摄取量最大B.使特定营养物的摄取率最小C.使食物链或特定营养物的总摄入率波动最小,即使整个季节的净摄取率最大; 解决问题:A.到什么地方觅食B.取食什么类型的食物C.什么时候转移取食点

75.俩物种竞争格局:A.种一胜,种2被排除B.种2胜,种1被排除C.俩种共存

76..密度效应的普遍规律:植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个体间的密度效应,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现已发现植物的密度效应有两个规律:A.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在一定范围内,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表示为YWdKi Y:单位面积产量;W:植物个体平均质量;d:密度;Ki:一常数 ②-3/2自疏法则: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竞争结果典型的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做自疏。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在双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2斜率,这种关系叫做-3/2自疏法则。表示为WCd,两边取对数,得:lgW=lgC-3lgd,W:植2

物个体平均质量;d:密度;C:一常数

77.协同进化(红皇后效应):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后人将捕食者与猎物之间这种协同进化关系描述为红皇后效应。

78.自疏:在年龄相等的固定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也是使较少量的大型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称为自疏。

79.动物领域大小性规律:A.领域面积随着 其占有者的体重而扩大B.领域面积受食物品质的影响,食肉动物的领域面积 比同等体重的食草动物大,且体重越大差别越大C.领域面积和行为随着生活史,尤其是繁殖节律而变化

80.种间竞争:专指俩种生物因具有共同的食物,空间,水等而产生的相互关系。

81.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82.领域行为:动物保护领域的行为。它有很多种方式,比如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

83.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等级形成的基础是支配行为,或称支配—从属关系。

84.他感作用:他感作用(又叫异株克生)通常是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作用是生物斗争的一种特殊方式,种内、种间关系都有此现象。

85.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环境中,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86.竞争释放和性状替换:在缺乏竞争者的时候,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即为竞争释放;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叫做性状替换。

87.生态位:笼统地说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具体来说是指在自然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88.生态位释放: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

89.极限相似性:竞争物种在资源利用分化上的临界阈值

90.捕食:一种一种生物攻击,损失,杀伤另一种生物并以其为食的行为。

91.共生的类型:共生分为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互利共生又分为专性互利共生、兼性互利共生、防御性互利共生、动物组织或细胞内的共生性互利共生。

92.偏利共生:即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间发生一种对一方有利的关系;

93.互利共生:不同种两个体检一种互惠关系,以增加双方的适合度;

94.适合度:以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生殖力乘以存活率算出的,如果以W表示适合度,m表示基因型个体生育力,l表示基因

型个体存活率,则W=ml。适合度是用来描述一个个体生存和繁殖能力的指标。广义泛指个体不管以何种方式,在后代中传播基因的能力,

95.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种物种种群的集合。具体解释:在这个定义中,首先

强调了时间概念,其次是空间概念,即相同的地段。因为在相同的地段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从组成到结构都会发生变化,所以生物群落一定是指某一时间段内的群落。

96.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①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②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④具有一定的结构(垂直结构上出现分层性,水平结构上出现镶嵌性,物种之间的营养结构以及时间上的季相变化);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任何一个生物群落都有它的发生、发展、成熟、衰败和灭亡阶段);⑥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⑦具有边界特征。

97.群落交错区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或边缘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其主要特征:①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生物多样性较高;②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阻抗相对较低,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③生态环境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因而也造成生态环境恢复得困难。

98.边缘交错区:不同群落之间存在的过渡带。边缘效应:边缘交错区种的数目以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99.边缘效应(交错区)的作用:A.保留了俩侧区域的物种,不断向俩侧输送物种B.俩侧物种向交错区汇集C.阻止了俩侧物种相互侵入

100.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

101.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起一定的作用的物种

102.罕见种:偶然由于人们带入或随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入群落中,或在漫长地质演变过程中残留下来的物种

103.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的多样性,变异性,生态系统的多样复杂性

104.干扰:指平静的中断,对正常过程的妨碍或打扰

105.空间异质:资源在空间配置的不均匀性

106.生活型: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相似。 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 该地区该生活型的植物种数 比上该地区全部植物的种数

107.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响群落结构。

108.层次:群落在垂直结构上表现为分层性(包括地面上和地面下);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109.重要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及估计方法:多样性指数是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综合指标,主要有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基于在一个无线大小的群落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它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假设而推导出来。用公式表示为: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 =1 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种的概率。假设种i的个体数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比例Pi,那么,随机取种i两个个体的联合概率为Pi。如果我们将群落中全部种的概率合起来,就能得到辛普森指数D,即D12P

i1S2i。

香农-威纳指数是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计算公式为HPilog2Pi。香农-威纳指数包含两个因素:其一是种类数目,其二是种类中个体分配上的均匀性。

i1S

110.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物种多样性有随纬度增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海洋和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有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多样性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通常情况下,夏季物种多样性高,冬季物种多样性低。

111.热带地区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高于温带和极地的解释:进化时间学说:许多事实证明:热带群落由于比较古老、进化时间长,而且在地质年代中环境条件稳定,很少遭受灾害性气候变化(如冰期),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到高多样性的程度。生态时间学说:由于物种分布区的扩大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物种从多样性高的热带扩展到多样性低的温带和极地需要足够的时间,而且还需要通常的道路。空间异质性学说:事实证明,从高纬度的寒带到低纬度的热带,环境的复杂性增加,即空间异质性程度增加。而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提供的生境类型越多,导致动植物群落的复杂性越高,从而物种多样性也越大。气候稳定学说:在生物进化的地质年代中,唯有热带的气候最稳定,所以,通过自然选择,那里出现了大量狭生态位和特化的种类,故物种多样性高。竞争学说:在物理环境严酷的地区(如温带和寒带),自然选择主要受物理因素控制,但在气候温和而稳定的热带地区,生物之间的竞争则成为进化和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动力。有与生态位分化,热带动植物要求的生境往往很狭隘,其食性也比较特化,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也比较多。因此,热带动植物教温带的常有更精细的适应性。 112.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包括原有植被下的土壤)的地段,如冰川移动等造成的裸地。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如森林砍伐、火烧等造成的裸地。

113.定居:定居就是植物繁殖体到达新地点后,开始发芽、生长和繁殖的过程。植物到达新地点后,有的不能发芽,有的能发芽但不能生长,或是生长了但不能繁殖,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地点上能够繁殖,才能算是定居的过程完成。

114.群落波动:认识一下群落波动,在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明显的变动,但是这种只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而不产生群落更替现象的群落变动称为群落波动。

115.群落波动的特点:群落的波动多数是由群落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其特点是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在波动中,群落在生产量、各成分的数量比例、优势种的重要值以及物质和能量的平衡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16.水生演替系列的过程:a.自由漂浮植物阶段b.沉水植物阶段c.浮叶根生植物阶段d.直立水生阶段e.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f.木本植物阶段。总之,水生演替系列就是湖泊填平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湖泊周围向中央顺序发生的。

117.旱生演替系列的过程:a.地衣植物群落阶段b.苔藓植物群落阶段c.草本植物群落阶段d.灌木群落极端e.乔木群落阶段 总之,旱生演替系列就是植物长满裸地的过程,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过程,也是群落环境的形成过程。 118.比较个体论演替观与经典的演替观。个体论演替观提出初始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演替后来优势种的假说,强调个体生活史特征、物种对策、以种群为中心和各种干扰对演替的作用。经典的演替观有两个基本观点:每一个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个阶段的群落;前一个阶段群落中物种的活动促进了下一个阶段物种的建立。

119.演替顶级是指每一个演替系统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演替顶级学说: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顶级格局说

120.群落演替:给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演替六过程: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 121.演替类型:快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按发生时间);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按照原生地条件)

122.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A.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活动B.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C.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D.群落外部环境变化 E.人类活动

123.演替过程理论模型:促进模型 ,抑制模型,耐受模型;适应对策理论,资源比较理论,等级演替理论

124.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25.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有规律地联合的集合体,是有序的整体

126.生产者:能以简单无机物制造事物的自养生物;消费者:是针对生产者而言,他们不能从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质,属于异养生物

127.生态系统研究内容:能量流(能量生产以及利用),物质流(物质转归),信息流(信息传递与反馈)

128.构成系统的条件:A.系统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B.各成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作用,互相联系的C.系统具有独立,特定的功能

129.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与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质,地形因子

130.生态系统主要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它们如何构成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环境通过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而形成统一整体,以此来构成生态系统。

131.食物链 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包括 捕食食物链(从活的有机质量开始的食物链),碎屑食物链(从死的有机质开始的食物链),寄生食物链

132.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即为食物网。

133.营养级 一个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134.生态锥体是形成过程:能量通过营养级逐渐减少,如果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锥体(或金字塔);同样如果以生物量或个体数目来表示,就能得到生物量锥体和数量锥体,三类锥体合称为生态锥体。

135.说明同化效率、生产效率、消费效率和林德曼效率的关系(式中n为营养级数)。A.同化效率是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同化效率=被植物固定的能量/植物吸收的日光能 = 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能量/动物摄食的能量 ,即Ae =An/In。B.生产效率指形成新生物量的生产能量占同化能量的百分比。生产效率=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n营养级的同化量 ,即Pe =Pn/An。C.消费效率指的是n+1营养级消费(即摄食)的能量占n营养级净生产能量的比例。消费效率=n+1营养级的消费能量/n营养级的 净生产量,即Ce =In+1/Pn。D.林德曼效率是指n+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能量之比,它相当于同化效率、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即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摄取的食物/n营养级摄取的食物

136.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指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它必然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反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

137,生物量:调查实点上单位面积积存的有机物质或能量

138.初级生产量: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制造的有机物质;初级生产量限制因素:光(不可控),co2,水,无机盐(物质因素),o2,温度(环境调节因素)和取食

139.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1)收获量测定法:定期收割植被,干燥到质量不变,然后以每年每平方米的干物质质量来表示。取样测定干物质的热当量,并将生物量换算为J/(m2·a)。为了使结果更精确,要在整个生长季中多次取样,并测定各个物种所占的比重。(2)氧气测定法:即黑白瓶法,根据初始瓶(IB)、黑瓶(DB)、白瓶(LB)溶氧量,即可求得:初级净生产量=LB-IB;呼吸量=IB-DB;总初级生产量=LB-DB。(3)CO2测定法:用塑料帐将群落的一部分罩住,测定进入和抽出的空气中CO2含量。(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将放射性14C以14CO32-的形式,放入含有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的样瓶中,沉入水中经过短时间培养,滤出浮游植物,干燥后测定放射活性,然后通过计算,确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5)叶绿素测定法:提取叶绿素后,在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光吸收,再通过计算,化为每平方米含叶绿素多少克。

140.分解是碎裂,淋溶,异化三个过程的综合。死有机质分解为颗粒状碎屑,死有机质中溶解部分被淋洗出来,无机物从有机物中解放出来

141.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取决于哪些因素?取决于分解者生物种类、待分解资源质量和环境理化条件。

142..试说明吃活食的牧食链与吃碎食食物链的特点。吃活食的牧食链以食草动物吃植物的活体开始;吃碎食食物链从分解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中的有机物质颗粒开始。通俗点说就是源头是“活有机质”还是“死有机质”。

143、比较气体型和沉积型两类循环的特点。在气体型循环中,大气和海洋是主要的贮存库,有气体形式的分子参与循环过程,如氧气、二氧化碳、氮等循环。而参与沉积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和化合物没有气体形态,并主要通过岩石风化和沉积物分解为生态系统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磷、钠、钙、镁等。二者关系: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都受太阳能所驱动,并都依托于水循环。

144、全球碳循环包括的重要的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碳循环包括的主要过程是:①生物的同化和异化过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②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换;③碳酸盐的沉淀作用。

145.生物地化循环:物质或元素从环境到有机体到环境的过程

146.库(分室):由存在于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学物质组成

147.流通量(流通率):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或体积和单位时间上物质的移动量

148.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状态,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简单地说,植物吸收碳,动物释放碳,形成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空气中二氧化碳多的话会使温室作用增强,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少的话温室效应减弱,气候变冷,甚至使地球进入冰河期。

149..氮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有许多种类的微生物参加。有以下几种:A.固氮作用 参加的包括营自由生活的自生固氮菌,共生在豆科植物根瘤或其他一些植物的根瘤菌,蓝细菌。固氮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自生固氮菌通过氧化有机碎屑

获得能量,根瘤菌通过共生的植物提供能量,而蓝细菌利用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B.氨化作用 氨化作用是蛋白质通过水解降解为氨基酸,然后氨基酸中的碳(不是氮)被氧化而释放出氨的过程。C.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是氨的氧化过程。第一步是通过土壤中的亚硝化毛杆菌或海洋中的亚硝化球菌把氨转化为亚硝酸盐(NO,然后进一步由土壤中的硝化杆菌或海洋中2)

的硝化球菌氧化为硝酸盐(NO3)。D.反硝化作用 第一步是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释放NO,然后亚硝酸盐进一步还原

产生N2O和分子氮(N2)。

150.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A.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或耗竭B.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错位和失谐C.社

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关系上的冲突和失调

151.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152.生态系统服务项目:气体调节,气候调节(热带雨林),干扰调节(湿地),水调节(河流湖泊),水供应(湿地,河流,

湖泊),控制侵蚀和保持沉积物(热带雨林),土壤形成,养分循环(近海水域,热带雨林),废物处理(湿地),传粉,生物防治,避难所,食物生产 ,原材料(热带雨林),基因资源,休闲娱乐(热带雨林),文化

153.生态行为准则:A.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 ) B.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C.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 D.

重复使用,多级利用(reuse) 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ale)

生态学名词解释总结【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