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工作总结 篇一
残联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市残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在这篇总结中,我将回顾我们的工作成果,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在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康复培训班和技能培训活动,帮助残疾人提高自己的康复能力和生活技能。我们还与医院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定制的康复方案和康复设备,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和融入社会。
其次,我们注重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支持。我们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我们鼓励企事业单位招聘残疾人,并提供相应的补贴和培训。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创业培训班,帮助残疾人掌握创业技能和管理知识,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创业。
此外,我们加强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我们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我们建立了一支专业的法律援助团队,为残疾人处理各类法律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法律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需求仍然很大,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扩大服务范围。其次,残疾人就业创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障碍,我们需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最后,法律援助的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要提高法律援助的专业性和效率,确保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提高工作的协同性和综合效益。我们将注重创新和改革,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将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我们将注重宣传和倡导,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关爱氛围和社会环境。
总之,我市残联工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残联工作总结 篇二
残联工作总结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市残联在残疾人事务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在这篇总结中,我将总结我们的工作成果,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我们在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我们加强了与医院的合作,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康复设备和康复服务。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康复培训班和技能培训活动,帮助残疾人提高自己的康复能力和生活技能。我们还积极推广辅助器具和辅助技术,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康复帮助。
其次,我们加强了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支持。我们与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我们鼓励企事业单位招聘残疾人,并提供相应的就业补贴和培训支持。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创业培训班和创业指导活动,帮助残疾人掌握创业技能和管理知识,实现自主创业。
此外,我们加强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我们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我们建立了一支专业的法律援助团队,为残疾人处理各类法律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还组织了一系列法律知识讲座和培训活动,提高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然而,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残疾人康复服务的需求仍然很大,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扩大服务范围。其次,残疾人就业创业面临很多困难和障碍,我们需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最后,法律援助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法律援助的专业性和效率,确保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提高工作的协同性和综合效益。我们将注重创新和改革,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将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我们将注重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残疾人事务的关注和支持。
总之,我市残联工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残联工作总结 篇三
残联工作总结
一、社会助残工作驶上快车道
(一)开展“按需施助”
1、全方位不间断收集残疾人需求全国助残日期间,委托远东零点调查公司发布残疾人需求调研报告。建立残疾人需求收集制度,通过残疾人来电、来访及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例会反馈等方式第一时间收集残疾人需求。在此基础上,依托“**区社会助残网”实现了残疾人服务需求在线登记、定位、评估、跟踪和反馈等功能,形成可参与、可分享、可传播的网络支撑,同时对收集的各类需求进行专业化的梳理诊断。2015年1月以来,依托区内各类社会组织及时回应残疾人需求589件,有效解决416件,解决率70.62%,累计服务2657人次,参加公益助残1835人次,残疾人满意度达到98.9%。
2、及时对接残疾人“微心愿”2对于残疾人差异化的服务需求,以“微心愿”形式由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对接。并发挥“锋领集市”中“微呼百应”的平台作用,以实名对接的方式,有效对接微心愿154个,实现残疾人微心愿对接常态化。
3、将残疾人集中需求打包成项目今年首次推出需求导向式社会助残创新项目征集活动。该活动突出项目培育的需求导向,优先扶持受益广、受益对象直接的社会助残项目;突出项目设计的问题导向,开放参与环节,注重解决残疾人及家属的急难问题。
科技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争先为社会助残事业捐款。筹措约35万元助残物品、资金。高桥城管义工队会同大红鹰人文学院举办“变废为宝”评选义卖活动;天封书画院举办“书画绘爱助残励志--贺中秋、迎国庆”残疾人联谊活动;爱心同盟结合康复盲人定向行走培训公共场所行走训练组织盲人地铁二号线体验活动;贝发集团、菩提公益组织联合组织区内3家阳光家园学员参观贝发集团制笔车间;**欧尚店为残疾人手工艺品义卖免费提供场地。全区形成了社会助残资源的集聚效应,社会各界有了新的.途径参与助残,已有
近百家企业和社会机构与“馨之园”达成合作。5、推动引领党建助残2015年9月,**区直机关党工委发文正式明确“馨之园”为全区首批“时代先锋、并肩同行”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首批基地共6家,区社会助残服务中心为全区“助残服务培训和体验5基地”。通过“联动式体验、菜单式实践、组团式认领、亲情式结对”四大形式,为残疾人在“创新创业、安居乐业、助医助行、完成学业”等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已开放10大类17个项目、10个分支机构供全区党员实践。11月27日和30日,区司法局和区检察院支部分别在“馨之园”和“怡情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开展助残活动,结合自身特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维权服务,并开展残疾人手工艺品认购。
二、传统业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一是依托去年年底上线的残疾人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暨社会助残服务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两大业务流程的科学分流。残疾人托(安)养工程“提标扩面”等政策调整在线上完成,有效缓解基层因当前保障类政策过于繁复而不能熟练掌握的现状,实现了“让数据多运作,让基层少跑路”,确保各项惠残政策的精准落实。截至2015年12月初共完成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社会保险补贴、康复、教育就业等4大类15项保障政策在线审批2563条,保障覆盖面为全区4832名残疾人的53%。二是利用残疾人专项调查成果,优化区残疾人综合数据库,残疾人家庭信息及享受保障状况实现“电子化一人一档”;基层输入的残疾人个人基础信息完成度超过80%的达到3159条;残疾人及其家属手机登记率达93.3%,即时
开展惠残政策信息、重要活动及防诈骗预警信息推送。三是创新残疾人就业、培训模式。推出首期残疾人电商创业培训班,12名残疾学员将接6受为期三个月的电商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后,将由教师对学员进行评估,实行个性化就业分流,按照学员各自情况开展自主电商创业扶持或推荐到相关电商机构担任客服岗位。在“肢残人活动日”,推出电商创业导师制,邀请残疾人电商领军人物结合自身创业经历为区专门协会代表和电商学员进行辅导,激发残疾人“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三、优化资源整合,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出台了力度空前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创新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庇护性就业和个体创业等形式、辐射带动广大残疾人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70名自主创业残疾人和332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将得到有效扶持,涉及扶持资金159.68万元。12月3日《宁波日报》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
四、安全责任“一根弦”始终绷紧
一是残联与消防联合开展残疾人服务机构夏季消防检查,从2015年6-9月在全区残疾人服务机构(包括集中托养机构、日间照料机构、庇护中心、康复服务机构和其他残疾人服务机构)集中开展消防检查工作,切实提升夏季火灾防控能力,坚决遏制火灾事故发生。
二是鉴于近年来我市发生多起精神病人肇事伤人事件。自4月起,组织各街道、社区对全区924名持证精神残疾人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委托宁波市精神病院对易发高危重点人群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一对一的上门评估与服务。累计向375名贫困精神残疾7人发放1000元/人的服药卡,对9名重度精残人员提供住院补助。重点确定了34人为发病高危对象,专门安排了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从事精神卫生的专业医师对名单人员进行了细致地精神症状检查及风险评估,并提供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