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治军语录(实用3篇)

时间:2014-05-07 05:24: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曾国藩治军语录 篇一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治军经验而闻名于世。他的治军语录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宝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曾国藩的治军经验和他的一些经典语录。

首先,曾国藩非常注重军事纪律和训练。他认为军队的纪律是军队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他常常强调:“纪律是军队的生命,没有严明的纪律,军队就无法团结一致,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和他的部下遵守纪律。在他的统领下,他的部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纪律性,成为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

其次,曾国藩注重对军队的训练和素质的提高。他认为只有经过艰苦的训练和不断的提高,军队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他强调:“军队的素质是取胜的基础,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素质,才能在战场上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因此,他在训练军队时非常注重实战演练和战术训练,以提高士兵的战斗素质和实战能力。

此外,曾国藩也非常注重军队的组织和管理。他认为一个高效的军队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他强调:“军队的组织和管理是保证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因此,他在组织军队时注重明确各级指挥官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军队的正常运转和战斗力的发挥。

最后,曾国藩也非常重视军队的心理建设。他认为军队的士气和战斗意志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他常常鼓励士兵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毫不畏惧地面对敌人,并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他的这种鼓励和激励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和战斗激情,使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总之,曾国藩的治军经验和语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军事思想和经验。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的军队建设和战略决策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曾国藩的治军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军事素质和军事能力。只有通过科学的军事训练和高效的组织管理,我们才能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曾国藩治军语录 篇三

曾国藩治军语录

制胜在人

择将为先

治军以严

战阵之法

制胜在人

近年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陆氏但称先立乎其

大者,若不辅以朱子韩积寸累工夫,则下梢全无把握。故国藩

治军,摒去一切高深

神奇之说,专就粗浅纤悉处致力,虽坐是不免大有功效,然为钝拙计,则犹守约之

方也。

书信:咸丰九年十月二十一日致吴廷栋

凡与诸将语,理不宜深,令不宜烦,愈易愈简愈妙也。不特与诸将语为然,即

吾辈治心、治身,理亦不可太多,知亦不可不[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

书信:咸丰九年十月二十八日复李榕

然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鲍春霆并无洋枪洋药,然亦屡当大敌。……和

张在张在金陵时,洋人军器最多,而无救于十年三月之败。弟若专从此等处用心,

则风气所趋,恐部下将士,人人有务外取巧之习,无反己守拙之道,或流于和、张

之门径而不自觉,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猛剩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书家不甚争笔

墨,然则将士之真善战者,岂必力争洋枪洋药乎?

同治元年九月十一日与沅弟书

炸弹轮船虽利,然军中制胜,究在人不在器。

书信: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一日复左宗棠

肢体虽大,针炙不过数穴;疆土虽广,力争不过数处。

书信:咸丰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复胡林翼

战事如鸡之伏卵,如妇之产子,气机惟己独知之,非他人所能遥度也。

书信:咸丰十年十二月十八日致左宗棠

长虑却顾,因谨慎而拙滞,此正侍用兵之短处。

书信:成丰十年十月二十二日复胡林翼

军事不可无悍鸷之气,而骄气即与之相连;不可无安详之气,而惰气即与之相

连。有二气之利而无其害,有道君子尚难养得恰好,况弁勇乎。

书信:咸丰九年三月十五日复胡林翼

军事之骄气、惰气,皆败气也。孔子之临事而惧,则绝骄之源:“好谋而

成”,则绝惰之源。平日无时不谋,无事不谋,自无惰时矣。

书信:咸丰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致李榕

…… 带兵之道。“勤、刷廉、明”四字缺一不可。

日记:咸丰九年十一月初一日

…… 军中骄气则有浮淫之色,惰气则有舐滞之色,须时时察看而补救之。

日记:咸丰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思州县之道,以四者为最要:一曰整躬以治署内,一曰明刑以清狱讼,一曰课

农以尽地力,一曰崇俭以兴廉让。将领之道,以四者为最要:一曰戒骚扰以安民,

一曰禁烟赌以儆惰,一日勤训练以御寇,一曰尚廉俭以率下。

日记:咸丰十一年八月十七日

余因古人治兵之道,作诗之法,皆与音乐相通,而懵然不知,深以为耻。

日记: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廿七日

练兵如八股家之揣摩,只要有百篇烂熟之文,则布局立意,常有熟径可寻,而

腔调亦左右逢源。凡读文太多,而实无心得者,必不能文者也。用兵宜有简练之

营,有纯熟之将领阵法,不可贪多而无实。

家书:同治元年十月十七日致沅弟

《二十三史》除班、马外,皆文人以意为之,不知甲仗为何物,战阵为何物,

浮词伪语,随意编造,断不可信。仆于《通鉴》中之不可信者,皆用笔识出矣。退

庵若以编辑《二十三史》成书,为治军之蓝本,则门径已差,难与图功,阁下与之

至交,须劝之尽弃故纸,专从事于点名、看操、查墙之诸事也。

书信:咸丰十年七月十九日复李元度

弟不虑阁下之不善抚土,不善用奇,为谋,为勇,俱非所虑,但虑方寸稍存轻

敌之见,则恐为士卒所窥,亦足长其骄气。

书信:咸丰三年四月二十一日与张荣组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自仆行军以来,每介疑胜败之际,战兢恐惧、上下怵惕

者,其后常得大胜;或当志得意满之时,各路云集,(犭丑)于屡胜,将卒矜慢,

其后常有意外之失。

书信:咸丰六年九月初二日与罗萱

夜与李申坎论营务处之道,一在树人,一在立法。有心人不以不能战胜攻取为

耻,而以不能树人立法为耻。树人之道有二:一曰知人善任,一曰陶熔造就。

日记:咸丰九年九月初六日

仆于用兵,深以“主客”为重。扑营同以营盘为主,扑者为客;野战则以先至

战地者为主,后至战地者为客;临阵则以先呐喊放枪者为主,后呐喊放枪者为客。

书信;咸丰六年八月初八日与彭鹏罗萱

凡出队有宜速者,有宜迟者。宜速者,我去寻贼先发制人者也;宜迟者,贼来

寻我,以立待客者也。主气常静,客气常动。客气先盛而后衰,主气先微而后壮。

故善用兵者,最喜为主,不喜作客。

书信:咸丰十年五月初九日友刘建德、姚体备

又思战阵之事,须半动半静,动者如水,静者如山。又思兵不得已而用之,常

存不敢为先之心,须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也。

日记:咸丰九年二月廿八日

用兵之道与读书同,不日进则日退,须“田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为妙。

书信:咸丰八年十月二十六日加强运兰片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到,又要简捷。

家书:成丰八年正月初四夜致沅弟

是夜读《史记·律书》,古人以用兵之道通于声律,故听音乐而知兵之胜败、

国之存亡。

日记:咸丰十年十月廿四日

军事非权不威,非势不行。弟处无权、无势之位,常冒争权、争势之嫌,年年

依人,顽钝寡效。惟冀一、二有道君子,赐之针砭,兼亮苦衷,即深夜冥行,庶有

见明之日。

书信:咸丰九年二月十八日加邹懿德

湘军之所以无敌者,全赖彼此相顾,彼此相救。虽平日积怨深仇,临阵仍彼此

照顾,虽上午口角参商,下午仍彼此救援。

《曾胡治兵语录·和辑》

弟在军中,望常以民诚恳之意,理学迂阔之语,时时与异兵说及,庶胜则可

以立功,政亦不致造孽。当此大乱之世,吾辈立身行间,最易造孽,亦最易积德。

吾自三年招勇时,即以爱民为第一义,历年以来,纵未必行得到,而寸心决不敢忘

爱民两个字,尤悔颇寡。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二日与沅弟书

吾家兄弟带兵,以杀人为业,择本已自不慎,推于禁止扰民、解散胁从、保全

乡官三端痛下工夫,庶几于杀人之中,寓止暴之意。

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与四弟书

剿抚兼施之法,须在军威大振之后。目下各路仅获大捷,贼心极涣,本可广为

招抚。第抚以收其头目,散其党众为上。收其头目,准其略带党众数百人为次;收

其头目,准其带所部二三千如丰军者,为又次,若准其仍带全部,并盘踞一方,则

为下矣,今之李兆寿踞滁、全者是也。弟可于此四等中酌度办理。

同治元年二月初二日与沅弟书

李世忠辈暴戾险诈,最难驯驭。投诚六年,官至一品,而其党众尚不脱盗贼行

径。吾辈待之之法,有应宽者二,有应严者二。应宽者:一则银钱慷慨大方,绝不

计较,当充裕时则数十百万掷如粪土,当穷窘时则解囊分润,自甘困苦;一则不与

争功,遇有胜仗,以全功归之,遇有保案,以优奖笼之。应严者:一则利文疏淡,

往还宜稀,书牍宜简,话不可多,情不可密;一则剖明是非,凡渠部弁勇有与百姓

争讼而适在吾辈辖境及来诉告者,必当剖决曲直,毫不假借,请其严加德治。应宽

者,利也,名也。应严者,礼也,义也。四者兼全,而手下又有强兵,则无不可相

处之悍将矣。

同治元年四月十一日与沅弟书

择将为先

窃尝以为无兵不足深化,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

后,忠债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

以死;而贪饕退缩者,果骧首而上腾,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此其可为浩

叹者也。

曾国藩治军语录(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