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阅读心得体会【最新6篇】

时间:2012-06-01 09:32: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教育名著阅读心得体会 篇一:《论语》的教育智慧

《论语》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教育名著,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及他们对于教育的思考和智慧。通过阅读《论语》,我深刻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这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教育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论语》强调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在《学而篇》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和修养的重视。他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君子。这告诉我们,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格和修养。

其次,《论语》强调了教育要注重个体差异。在《为政篇》中,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育应该根据不同的个体进行差异化的培养。教育不能简单地将每个人都塑造成相同的模式,而应该注重发掘和培养每个人的潜力和个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再次,《论语》强调了教育要注重实践和实用。在《学而篇》中,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更要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和应用。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最后,《论语》强调了教育要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在《为政篇》中,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个体的修养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交往。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和进步。

通过阅读《论语》,我不仅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将以《论语》中所蕴含的教育智慧为指导,努力培养自己的德才兼备,注重个体差异,注重实践和实用,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在教育工作和个人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教育名著阅读心得体会 篇二:《西方教育史》的启示

《西方教育史》是一部关于西方教育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教育智慧和启示。这对于我个人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西方教育史》告诉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在书中,作者对于西方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从古希腊的教育到现代的教育理论,都强调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只有通过全面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人才。

其次,《西方教育史》告诉我教育要注重个性化的发展。在书中,作者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教育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我发现,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都注重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这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能简单地将每个人都塑造成相同的模式,而应该注重培养每个人的潜力和个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

再次,《西方教育史》告诉我教育要注重实践和实用。在书中,作者对于西方教育的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了重点介绍。我认识到,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和知识的层面,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只有通过实践和实用的教育,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最后,《西方教育史》告诉我教育要注重社会和人文关怀。在书中,作者对于西方教育的社会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个体的发展和成长,更重要的是关注社会和人文的发展。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使他们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阅读《西方教育史》,我不仅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将以《西方教育史》中所蕴含的教育智慧为指导,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注重个性化的发展,注重实践和实用,注重社会和人文关怀。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够在教育工作和个人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教育名著阅读心得体会 篇三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故事主要讲述孙悟空和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中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凭借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一一克服,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这本书的主要人物中,唐僧诚心向佛,和善仁慈,但有时也很顽固迂腐,不辨真假。孙悟空天资聪颖,法术高强,有勇有谋,精明顽皮……书中的各个人物都有血有肉。这本名著把我带进了这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中,读完还意犹未尽。

《西游记》中精彩的故事很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讲述了白骨精想吃了唐僧,先后化身为村姑、老奶奶、老爷爷,但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了,孙悟空虽然打死了这三个假人,可唐僧不辨真假,以为孙悟空杀了无辜的人,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唐僧因为不辨真假险些被白骨精吃掉,最终还是孙悟空救了师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坏人善于伪装自己,迷惑别人,我们要睁开自己的“火眼金睛”,明辨真假,不要被坏人蒙骗。

在生活中,我们也一定要睁开自己的“火眼金睛”,时刻警惕骗子。我家小区里有位张奶奶,喜欢在网上购物,结果点了诈骗网站,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好几万,幸好及时报了警,减少了损失。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坏人的花言巧语很好听,诈骗手法五花八门,我们要像孙悟空一样,善于观察,明辨是非,觉得不对就告诉家人或老师,千万不要被骗。

从《西游记》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生活中我也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像孙悟空一样洞悉细节、明辨真假。《西游记》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个神话的世界,还有坚持、努力、宽容、善良的精神,真的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教育名著阅读心得体会 篇四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所写。本文讲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写得更加有声有色,突出了他们的英雄气概。

绿林好汉们为百姓们打抱不平,恶霸们欺凌弱小,仗势欺人。当然,世上还是好人多,绿林好汉们不断壮大队伍,最终将恶霸成功打败。我最喜欢的人是鲁达。

最让我敬佩的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故事了。这篇讲述了“九纹龙”史进在离开少华山后,到了渭州。他走进一家茶坊歇脚,不久后便遇到了鲁达(鲁达也是一个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的好汉子)。两人又遇到了史进以前的师傅李忠。三人便坐下来喝酒。不一会,他们便听到了一个老头和一女的哭声。鲁达过去问他们事情的经过。原来有个叫‘镇关西’的郑大官人看上了小女子,强行娶了小女子为妻,却又被他家大娘子赶了出来,还要三千贯钱。鲁达听后,气不打一处,问了老头那人在哪里,原来在桥下卖肉。鲁达立马动手去找他,找到后,又利用卖肉的借口戏弄了他,接着抡起拳头就是一顿。事后,又给了父女俩一点钱,让他们快点走。不久后,鲁达便被官府通缉了。

梁山好汉聚集在梁山是因为腐化,民众也仗势欺人。他们只是想过上平静的生活,他们与朝廷的对抗深刻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化。?水浒传?使我更深入地认识了当时社会老百姓生活的艰

苦与压力,官府的腐化无能。

教育名著阅读心得体会 篇五

《偷影子的人》由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创作的长篇小说,于2010年首次出版,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作者以温柔风趣的写作风格,描写了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男孩,因为拥有一种特殊能力而强大: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是一部唤醒童年回忆和内心梦想的温情疗愈小说。

我最喜欢的书是《偷影子的人》,这本书讲的是成长。成长一直是一个美好的代名词,它意味着我们褪去年少的青涩,走向更为广阔的成人世界,但成长也是需要代价的,我们开始学会隐藏内心的真实需求。曾经脱口而出的那些真心话,也不敢毫无顾忌的说出口。渐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的时候我们渴望有那么一个人,他能读懂我们的内心,看到那些困扰我们很久却不敢说出口的小心思。而这本书里的小男孩就有偷别人影子的特异功能。

通过这些影子,他看到了别人潜藏心底的心事和难以开口的秘密,凭借这个特异功能,小男孩成为这些需要心里倾诉人的伙伴,为他们找寻了内心的光亮。作者是马克李维,用他独有的写作手法,将贯彻着我们生命中的亲情、爱情、友情编织成一个个能唤醒我们内心温柔与柔软的故事。其中最感动的就是单身母亲的爱,她一直默默地给予孩子最多的体谅和支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也没有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故事中的遗憾就是提醒真实世界的我们,对亲人可以做得更多。书中的“你偷走了我的影子,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想着你。”这句话很让我喜欢。

教育名著阅读心得体会 篇六

记得还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们便要每个同学都能养成一个“好读书”的好习惯。她说,读书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是的,圣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虽然贵重,但只要我们读好书,就会得到比黄金更贵重的东西——文化知识。

一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给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我又不可能向学生那样坐在课堂里学习,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也不受空间的限制,方便地学到新的东西,扩展新的思路。阅读的一些教育书籍,给了我很多教育实践中曾经历过,却未细细揣摩的教学真谛,我久久的徜徉在这片书海中,深深的懂得教书育人的不易,我们得时时反省自己,时时反思自己,才能将工作更落到实处。

教师是否愿意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是教师是否具有专业素养的标志。没有,只有更好。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自己的教育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也许将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近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一些教育著作,感受颇多。

“辛勤的园丁、渡人的小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赞誉。“以天心点燃烛光,引导人类走向光明”更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神圣和职责。怎样做才无愧于这些称呼和赞扬呢?

热爱学生。“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名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我们知道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也应该像斯大林所说:“要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要像园丁栽培心爱的花木一样。”通过我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不论什么孩子,他们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它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不断走上成功之路。曾经有一位学生,因父母工作均在外地,无暇照顾他,他便自我放纵,学习不认真,作业不做,和同学关系不融洽。当了解到这情况后,我立即向他伸出关爱之手,找机会与他谈心,时常抚摸着他的小脑袋问寒问暖,鼓励他学习。慢慢的,他对学习不再马马虎虎了,一天天进步起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公正无私的师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先生,时刻激励着他去英勇斗争;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意表率,良好的师德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们誉为“万世师表”,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我们要以前辈为楷模,并向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习,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面对着不成熟的少年儿童,面对着正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他们,我们要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传。我们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风趣的谈吐来征服学生的心;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用自己高尚的师德,真诚的师爱塑造学生的灵魂,充盈着一颗爱心,把爱心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让思想与思想撞击的火花,架起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一起拉响生命的琴弦,真正负起“三钱粉笔,万钧重担”的为师之责。

教师的成长之旅是一部漫长的心灵之旅。这个旅程是从阅读开始的。读的书应当是为人师者身体力行的职责。不在于读很多,而在于读的。即使有一些书很难轻易地读进去,但也要设法读进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书上我们能知道更多故事,更多知识。我们要多读好书,用知识来塑造你自己,不断进步!书是一盏明灯,它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让我们在前进的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以后还要读书,读好书,同时倡导并支持我的学生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教师。

教育名著阅读心得体会【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