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优秀6篇)

时间:2018-09-09 09:18: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在阅读《致良知》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良知的力量和价值。良知是指人们心中的良善之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内在感知和判断能力。良知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坚持。通过学习《致良知》,我对良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收获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良知是人们自我约束的源泉。在《致良知》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告诉我们,良知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标尺。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诱惑。而良知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向善的方向前进。只有通过良知的自我约束,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不被利益、欲望或其他外界因素所左右。良知的存在使得我们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和坚守原则,不轻易妥协。

其次,良知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动力。在《致良知》中,作者强调了良知与真善美的关系。良知是真善美的判断和评价的源泉,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动力和内在驱动力。只有通过良知的引导,我们才能够明辨是非、善恶,从而选择真善美的行为和追求。良知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高尚的目标和价值,不被功利和虚荣所动摇。良知的力量使得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和丰盛。

最后,良知是个人品格的象征。在《致良知》中,作者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案例展示了良知的力量和作用。良知是个人品格的核心和象征,是人们优秀品质的体现。只有拥有良知,我们才能够做到真诚、正直、公正和有责任感。良知使得我们成为一个有良好品行和道德修养的人,也是我们与他人建立真正关系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良知的价值和作用愈发凸显,它是个人和社会共同进步的基石。

通过学习《致良知》,我对良知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良知是我们心灵的指南针,是我们行走人生道路的明灯。只有通过良知的引导,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追求真善美,成为一个有良好品格的人。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良知,用良知去引导我的思考和行动,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和意义的人。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致良知》这本书的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通过阅读,我深刻理解到良知的重要性和力量,也开始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良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首先,良知是内心深处的声音。良知是人们内心中的善恶判断和道德准则,它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能力。良知就像是内心深处的一位导师,时刻提醒我们应该如何行事。通过良知的引导,我们能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如果我们忽视良知的声音,违背了良知的判断,内心就会感到不安和愧疚。因此,良知是我们内心的良师益友,我们应该倾听它的声音,跟随它的指引。

其次,良知是人们自我约束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诱惑和困难,而良知就是我们自我约束的源泉。良知能够帮助我们抵制住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当我们面临选择时,良知会提醒我们应该如何行事,使我们不会轻易违背自己的良知。通过良知的自我约束,我们能够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和坚定,不为外界的利益和欲望所左右。

最后,良知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动力。良知是我们追求真善美的内在驱动力,它使得我们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高尚的目标和价值。通过良知的引导,我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选择真善美的行为和追求。良知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和丰富,使得我们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只有通过良知的指引,我们才能够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学习《致良知》,我深刻认识到良知的重要性和价值。良知是我们内心的明灯,是我们行走人生道路的指南。在现实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倾听良知的声音,用良知去引导我的思考和行动。我相信,只有通过良知的指引,我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追求真善美,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意义的人。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近期公司组织致良知学习,我们卡车服务站在孟站长的带领下也认真学习了致良知里面的内容,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良多,也深有感触。

  “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颗宽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对,与其做无所谓的挣扎,还不如放下心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克服所谓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体验前人经历过的境界,只要打通心灵的一些关节,做什么事情都能适应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时候,问下自己“要是圣人处于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让自己做事情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首先要培养自己接受现实的心态,放弃一些负面情绪,以一种积极、冷静、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发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气和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并把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企业的“良知”就是对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一名员工,做任何事情要从公司利益出发,公司的利益就是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正确地面对问题,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我们也就进步了!企业也就发展了!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为前提,简言之,还是 自古以来人为什么而活着的老问题。知行之外,另有一个真正的底层动因。那就是主 体,也可称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价值。所以古哲人把认识自己作为哲学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寻大道的 基础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而不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借口。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 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1、知行合一,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做,但这个“知行本一”不一定就是好的、正确的。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好,知道道理是一回事,内心想的是另一种念头,那行为表现出来的一定是自己心里想的,而不是那个应该知道的道理。比如沉迷游戏、吸烟等等,一定是心里觉得这样让自己更好,才会一直去做。

  所以,正确的“知行合一”,是要在正知正行上下功夫。正知才会正行,正行即正知。

  2、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外在的艺术表现、技艺技术,其实是内在精神、心里的感受的呈现。

  3、中庸是中华智慧,是不偏不倚、不前不后,是顶天立地。

  4、中华文化是真正的利他,我们要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

  5、影响他人从提升自己开始,身教重于言教。

  6、善意的谎言是缺乏智慧的处理方式,一个连善意的谎言都没有的人,是一个真正值得信任的人。

  7、如何让心平静,在纷杂事务中还能静心学习?还是需要通过学习,有了正知正念,就会有清晰的评判标准,就能高效快速做出抉择。团队共同的`学习,共同的进步,就能提升整体的素质,就能解决学习与事务之间时间调配的问题。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王阳明被称为古今第一完人,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那是因为他有一门很厉害的学问。这门学问,如果我们能学会一半,也必然能成就一生,这就是致良知的大学问。

  何为致良知?

  良知,即本我真心,致,就是实践磨砺。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之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那么,致良知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这在王阳明身上体现的最充分。当时宁王造反,王阳明原本有其他任务在身,但他毫不犹豫前往平叛。此时的大明王朝政治形势波诡云谲,很难说谁成谁败。朝廷官员不愿开罪宁王,也都选择明哲保身,只有王阳明知难而上。他也不是没有担心,他甚至让家人在自己家门外环布柴草,说一旦事败,绝不肯被俘,全家举火自焚。说明当时形势何其严迫。

  但是王阳明为什么可以挺身而出?就是因为"致良知",听从内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行为准则、行动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这就是致良知的表现。

  除了在大事上不糊涂,在日常生活中,致良知也是走向快乐人生的法宝。

  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在王阳明看来,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道德经》里也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欲望,要懂得适可而止。

  王阳明曾给学生举例,古代的张良、董仲舒、诸葛亮、韩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

  正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专注在事业上,最终才取得了过人的成就。

  只有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减少心中的杂念,才能让心灵真正意义上沉静下来,让自己在欲海中脱身,做些有价值的事情。

  大道至简,知行合一。致良知之道,就在于把心放平,在自己的真知上,抓紧用功,去私欲,提高境界,实现真正明了,获得圆满人生。致良知四合院将和更多人一起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感受致良知的力量。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