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最新6篇)

时间:2019-09-08 05:45: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篇一

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第一篇内容

病房是医院中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和疗效,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以下是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的主要内容:

1. 病房的卫生管理

1.1 定期进行病房的清洁和消毒,确保病房的环境卫生。

1.2 对病人床位、床单、被褥等物品进行定期更换和清洗,保持病人的卫生。

1.3 病房内禁止吸烟、嚼槟榔等不卫生的行为。

1.4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保持病房的整洁。

2. 病房的安全管理

2.1 病房内禁止使用明火,严禁病人自行烧水、烹饪等行为。

2.2 建立火灾逃生预案,定期进行火灾演练,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2.3 病房内禁止使用危险物品,如刀具、药品等,避免事故发生。

2.4 病房内设有监控设备,保障病人和财产的安全。

3. 病房的医疗护理管理

3.1 病房设有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全天候的护理。

3.2 病房内设有紧急抢救设备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3.3 病房内实行病人信息保密制度,保护病人的隐私。

3.4 定期进行病房内的医疗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病房的访问管理

4.1 病房的访问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至晚上8点,超过访问时间的需提前申请。

4.2 访客需佩戴访客证,接受工作人员的登记和检查。

4.3 病人的陪护人员需遵守病房的规章制度,配合医护工作。

5. 病房的纪律管理

5.1 病房内禁止喧哗、打闹等妨碍其他病人休息的行为。

5.2 病人需遵守医嘱,按时服药,配合医生的治疗。

5.3 病人需尊重医护人员的工作,不得辱骂、打骂医护人员。

以上是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的主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

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篇二

第二篇内容

病房是医院中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病人的安全和疗效,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章制度。以下是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的主要内容:

1. 病房的卫生管理

1.1 病房每日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确保病房的环境卫生。

1.2 病房内的床位、床单、被褥等物品每周进行更换和清洗,保持病人的卫生。

1.3 病房内禁止吸烟、嚼槟榔等不卫生的行为。

1.4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保持病房的整洁。

2. 病房的安全管理

2.1 病房内禁止使用明火,严禁病人自行烧水、烹饪等行为。

2.2 建立火灾逃生预案,定期进行火灾演练,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2.3 病房内禁止使用危险物品,如刀具、药品等,避免事故发生。

2.4 病房内设有监控设备,保障病人和财产的安全。

3. 病房的医疗护理管理

3.1 病房设有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全天候的护理。

3.2 病房内设有紧急抢救设备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3.3 病房内实行病人信息保密制度,保护病人的隐私。

3.4 定期进行病房内的医疗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病房的访问管理

4.1 病房的访问时间为每天上午8点至晚上8点,超过访问时间的需提前申请。

4.2 访客需佩戴访客证,接受工作人员的登记和检查。

4.3 病人的陪护人员需遵守病房的规章制度,配合医护工作。

5. 病房的纪律管理

5.1 病房内禁止喧哗、打闹等妨碍其他病人休息的行为。

5.2 病人需遵守医嘱,按时服药,配合医生的治疗。

5.3 病人需尊重医护人员的工作,不得辱骂、打骂医护人员。

以上是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的主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可以有效提升病房管理水平,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篇三

1. 在接触病人时如有可能污染工作服 时应穿隔离衣,穿隔离衣前应戴好工作帽、口罩并根据情况采取其他屏障隔离措施(如防护眼罩/面罩等)。医护人员接触不同病种病人须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接触需空气和飞沫隔离防护的患者时请先戴好口罩。

2. 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医务人员在给病人进行检查、注射、护理 等操作前应洗手;在给同病种每一病人操作后应用抗菌洗手液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然后再给另一病人操作。但在给不同病种病人操作间,用抗菌洗手液洗手后,再用消毒剂浸泡2min。

3. 遵行“标准预防”,凡所有病患体液、血液均视为感染物。 当接触血液、 体液或损伤之皮肤、粘膜或组织时,均应戴手套。 若自己有皮肤受损或伤口,请先以防水敷料做防护措施。若发生针头刺伤事件,请报告护士长并填写报告表。

4. 尽可能提供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对要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含有效氯 1000mg/L以上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5. 病人污染过的布类等必须用双层塑料袋包好,再送洗衣房。

6. 病房的清洁用品(如拖布、抹布)分区使用并有标志,按规定进行消毒。

7. 病员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

8. 病员的脸盆、痰杯、餐具、便器使用一次性用品,每个病人专用。

9. 病房地面每天用清水拖地1次,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拖一次。当 地面受到污染时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作用30分钟消毒。

10. 潜在污染区内的.桌椅、病床、桌子、暖瓶等每日消毒一次,用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11. 病房的医疗废物放在黄色垃圾袋内,每日的医疗废物进行交接。针头、安瓿等锐器物丢弃在黄色锐器容器中。

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篇四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的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应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先去污,按六步法进行彻底清洗,在选择正确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根据物品性能选择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

4、耐热耐湿物品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膏、粉的功能首选干热灭菌;各种重复使用的导管等不耐热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内镜首选氧化电位水消毒;活检钳首选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内镜首选环氧乙烷或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尽量取消浸泡灭菌。

5、不可采用甲醛自然熏蒸法对无菌物品进行熏蒸灭菌。

6、采用浸泡方法消毒医疗用品的,应在容器外明显处标明消毒剂名称、浓度、有效时间等。

7、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操作(包括穿刺、换药、手术等)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规定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天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9、不可在病房走廊内清点污染被服。

10、保持环境清洁,定时对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处理。地面湿式清扫,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清洗,再晾干。

11、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执行,传染病人应专科收治,普通病房不可混住传染病病人。

12.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措施,器械、被服及病室都要按常规严格消毒处理,敷料应焚烧后深埋。

13、传染病人入院按常规隔离,疑为传染病者应隔离观察。病区发生传染病时,及时会诊、传科或转院,病人转出后的病房及床单位应 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14、传染病人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按有关规定处理。

15、病人出院或后的床单位,严格终末消毒处理。

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篇五

一、隔离:

(一)发热诊室:独立区域,三区划分,有明显标识,设有三个留观室,室内有卫生间,洗手池,医患双通道,因房屋紧张,无独立的药局、收款室,布局基本趋于合理。

(二)隔离病房:

1、有确诊患者到二楼隔离病房,布局按照要求三区划分,标识明显,有8个单间病房,内设卫生间及洗手池,医患双通道,布局合理。

2、如有爆发流行,病人骤增的情况下,将门诊大楼全部腾空,作为确诊病房,腾空预案在医务科。病人床位间距大于1米以上。

二、消毒:

1、原则:

(1)由护士及护理员承担这项工作,护士长监督执行,有记录。

(2)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工作时,应当分区穿戴防护用品。

(3)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

2、空气消毒:要经常开窗通风,有人情况下,用250—500mg/L的优氯净溶液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无人情况下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每日两次。

3、物体表面、地面的消毒:用500mg/L的优氯净溶液擦拭消毒,每日两次。湿擦各种物体表面,湿拖地面;抹布、拖把要分区使用,及时更换。

4、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以使用250mg /L—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5、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血压计、听诊器,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体温计30分钟后,清洗后备用。

6、甲型H1N1流感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

(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等物品每周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

(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可能使用一次性使用物品;若重复使用,用后应当立即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再清洗消毒;氧气湿化瓶应当每24小时进行更换,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 mg /L含氯消毒剂中 30 分钟,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3)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使用70%乙醇擦拭消毒2遍。

(4)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75%乙醇浸泡15 分钟,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5)氧气瓶在移出隔离病房、隔离病区前,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

(6)病历尽可能不带入污染区,病历(包括各种化验单)一旦被污染时,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

(7)患者使用后的痰杯,应当按照1:1 比例向杯中注入1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痰液 60 分钟,然后将痰液倒入厕所。痰杯浸泡1000mg/L含氯消毒剂中,作用30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使用的一次性痰杯,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8)患者复用的餐饮具,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作用30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备用。

7、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当使用专用容器盛放,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1)每1000ml可加有效氯20000mg/L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小时。

(2)将消毒后的污物倒入厕所,盛放容器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30 分钟。

(3)被排泄物、呕吐物等污染的地面,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8、终末消毒:甲型H1N1流感患者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患者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1)空气消毒:无人条件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消毒完毕充分通风后方可使用。

(2)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后,使用250 mg /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作用15-30分钟。

(3)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按照6的要求进行。

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篇六

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着工作服离院外出。

二、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后要洗手或卫生手消毒,建议使用洗手液,如使用肥皂应悬挂保持干燥,防止再污染。

五、病室应定时通风换气;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周固定卫生日。

六、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

七、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八、治疗室、换药室地面、物体表面等每日定时清洁、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及时消毒。如采用紫外线灯消毒空气,应记录使用时间,累计时间应小于1000小时。

九、抽血、输液实行一人一针一带,操作前后应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手部无明显污染时)。

十、无菌镊子罐每周高压灭菌2次,戊二醛浸泡液面要求达到镊子的1/2―2/3,一罐一把,并做好使用情况的登记。如使用干罐,应每4小时更换。

十一、所有的灭菌物品均标明“科室、物品名称、包装者姓名、消毒日期、失效期”,失效期一般季节7天,霉季5天。

十二、体温表、湿化瓶、雾化器等医疗用品按要求更换、消毒。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十三、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共用座式便器每日进行消毒。

十四、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五、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六、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生活垃圾置黑色垃圾袋,医疗垃圾置黄色垃圾袋,感染性垃圾置黄色垃圾袋中并做好明显标识,锐器应

及时置于锐器盒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七、定期清洗空调过滤网,保持新风机房清洁,严禁堆放物品。

病房管理规章制度范本(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