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说课稿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引言:
选择结构是程序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控制结构,它通过判断条件的真假来决定程序的执行路径。在本篇说课稿中,我将介绍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
一、选择结构的基本概念
选择结构是根据条件的真假来选择程序执行路径的控制结构。它通常由if语句和else语句组成。if语句用于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if语句块中的代码;如果条件为假,则执行else语句块中的代码。
二、选择结构的语法和应用
选择结构的语法如下:
if (条件) {
// 条件为真时执行的代码块
} else {
// 条件为假时执行的代码块
}
选择结构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例如,可以用选择结构来判断一个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可以用选择结构来判断一个学生的成绩等级。在实际应用中,选择结构常常与其他控制结构(如循环结构)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三、案例分析:判断一个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案例,通过选择结构来判断一个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
代码示例:
int num = 5;
if (num % 2 == 0) {
System.out.println("偶数");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奇数");
}
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整型变量num,并赋值为5。然后,使用选择结构判断num除以2的余数是否为0。如果余数为0,则说明num是偶数,程序会输出"偶数";如果余数不为0,则说明num是奇数,程序会输出"奇数"。
四、总结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知识点,它能够根据条件的真假来选择程序的执行路径。通过选择结构,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学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时,我们需要掌握选择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练习和巩固。希望本篇说课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说课稿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进阶应用和注意事项
引言:
选择结构是程序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控制结构,它通过判断条件的真假来决定程序的执行路径。在本篇说课稿中,我将介绍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进阶应用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其程序设计能力。
一、选择结构的进阶应用
除了基本的if-else语句外,选择结构还可以通过嵌套使用、多重选择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应用。
1. 嵌套选择结构
嵌套选择结构是指在if或else语句的代码块中再使用if或else语句。通过嵌套选择结构,我们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条件判断。例如,可以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可以判断一个数字是否为素数等。
2. 多重选择结构
多重选择结构是指在if语句的代码块中使用多个if-else语句来进行条件判断。通过多重选择结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例如,可以根据一个学生的成绩等级来给出不同的评价。
二、选择结构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选择结构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条件表达式的正确性:条件表达式必须能够返回一个布尔值,即true或false。我们需要确保条件表达式的逻辑正确,以避免程序出现错误的判断结果。
2. 代码块的正确性:在if或else语句的代码块中,我们需要确保代码的正确性。代码块中的语句应符合语法规范,并能够正确地完成所需的操作。
3. 代码的简洁性和可读性:在编写选择结构程序时,我们应尽量保持代码的简洁性和可读性。避免冗余的代码和过于复杂的条件判断,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三、案例分析: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
让我们来看一个进阶的案例,通过选择结构来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闰年。
代码示例:
int year = 2020;
if (year % 4 == 0) {
if (year % 100 != 0 || year % 400 == 0) {
System.out.println("闰年");
} else {
System.out.println("非闰年");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非闰年");
}
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定义一个整型变量year,并赋值为2020。然后,使用嵌套选择结构判断year是否能够被4整除。如果能够被4整除,再判断是否能够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如果满足这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则说明year是闰年,程序会输出"闰年";否则,说明year不是闰年,程序会输出"非闰年"。
四、总结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知识点,它可以通过嵌套使用、多重选择等方式进行进阶应用。在学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时,我们需要注意条件表达式的正确性、代码块的正确性,以及代码的简洁性和可读性。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进阶应用和注意事项。希望本篇说课稿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其程序设计能力。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说课稿 篇三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七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同时本节课知识是学好多分支结构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中职专业计算机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在顺序结构的学习中已经熟练掌握控件的添加、属性的设置、动作的实现等内容,对于VB程序的建立、运行、调试过程也有了多次实践经验,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IF语句的格式
2、掌握IF语句的执行流程
3、学会使用IF语句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让学生在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说重点难点
本着新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IF语句的格式和执行流程。
教学难点:使用IF语句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 “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教学方法。
2、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故此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六、教学资源:
VB演示程序、多媒体课件、学案、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中文版软件、计算机网络机房、网络广播教学软件。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VB课程学科
特点,结合中职计算机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演示已做好的改变窗体的颜色VB应用程序,让窗体背景颜色红、黄、蓝循环变,并在窗体上显示对应的背景颜色值。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学习任务,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学习新课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要实现改变窗体的颜色,需要用到选择结构语句IF语句。任务一、IF语句的格式、执行流程
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己的.学习、研读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这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理解的难点,我主要设计三种方法进行突破:
1、研读教材 2、同学间合作讨论 3、教师巡回指导。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让学生明白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各种各样,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总结出
IF语句的格式:
IF语句的执行流程:
任务二、IF语句的应用(制作改变窗体颜色VB应用程序)
本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完成作品,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老师给予指导,作品完成后并将作品交到教师机,再让学生总结本组的作品,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用“这节课,我学会了……”、“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会做……了”这样的形式来让学生总结,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纠正或提示学生总结出本任务的实现步骤,以及在本任务中遇见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本组作品的创新之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起求知X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本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课外延伸:
课外延伸部分是本节课的亮点,是让学生思考在如果让背景颜色随机改变该如何实现,提醒学生可以用前面所学过的RND和RGB函数。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学生学会后会有一种成功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
以上各个任务完成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的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总结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使知识成为一个体系。将总结内容通过课件展示出来。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左边是白板,右边
(突出说课中的亮点)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
1、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舒畅的学习。体现在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2、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协作学习,学生借助小组合作讨论,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问题,亲自尝试、合作解决、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会独立思索,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