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焦山导游词(优选3篇)

时间:2017-02-08 03:21: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镇江焦山导游词 篇一

镇江焦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境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焦山因其山势陡峭,形如叠翠,又因其地处江南,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这座神奇的焦山吧!

焦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焦山上,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首先,我们来到焦山寺,这是焦山上最为知名的寺庙之一。焦山寺建于东晋时期,是中国佛教南宗祖庭之一。寺内有着众多古刹、佛像和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焦山寺石窟,被誉为“江南石窟第一胜境”。这些石窟雕塑精美,内容丰富,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

除了焦山寺,焦山上还有着其他许多著名景点。比如,焦山石林,它是一片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奇特景观,形状各异,让人流连忘返。此外,焦山还有着千年古柏,这些古老的柏树高大挺拔,树冠茂密,给焦山增添了一份庄严肃穆的气息。

在焦山的山顶,有一座古老的观音塔,它是焦山上最高的建筑物,也是焦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站在观音塔上,可以俯瞰整个焦山的壮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这些名胜古迹,焦山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上有着茂密的森林,山间溪水潺潺,空气清新宜人。如果你喜欢徒步旅行,焦山也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你可以沿着山路漫步,欣赏美丽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总的来说,焦山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美景的地方。无论是对于文化爱好者还是自然探索者来说,焦山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希望大家能够有机会来到焦山,亲身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镇江焦山导游词 篇二

焦山,是镇江市丹阳市的一座著名名山。它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座神奇的焦山吧!

焦山地处江南,山势陡峭,形如叠翠,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给焦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登上焦山,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观。从山顶俯瞰,可以看到巍峨的山脉、蜿蜒的江河和郁郁葱葱的森林,美不胜收。

在焦山上,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首先,我们来到焦山寺,这是焦山上最为知名的寺庙之一。焦山寺建于东晋时期,是中国佛教南宗祖庭之一。寺内有着众多古刹、佛像和石刻,其中最著名的是焦山寺石窟,被誉为“江南石窟第一胜境”。这些石窟雕塑精美,内容丰富,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瑰宝。

除了焦山寺,焦山上还有着其他许多著名景点。比如,焦山石林,它是一片由巨大的石头组成的奇特景观,形状各异,让人流连忘返。此外,焦山还有着千年古柏,这些古老的柏树高大挺拔,树冠茂密,给焦山增添了一份庄严肃穆的气息。

在焦山的山顶,有一座古老的观音塔,它是焦山上最高的建筑物,也是焦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站在观音塔上,可以俯瞰整个焦山的壮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焦山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还是一个重要的宗教圣地。每年的佛诞节和寺庙庙会期间,焦山都会吸引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总的来说,焦山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美景的地方。无论是对于文化爱好者还是自然探索者来说,焦山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希望大家能够有机会亲身来到焦山,感受它独特的魅力!

镇江焦山导游词 篇三

镇江焦山导游词

  引导语:焦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区北长江之中,海拔高程71.0米。东汉末年焦光隐居于此,因而得名。以下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镇江焦山导游词,欢迎阅读!

  各位游客:在领略了“金山寺裹山”的风光后,下面我们去欣赏“焦山山裹寺”的美景。焦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区东北的长江之中,山高71米,占地570亩,为浩瀚长江下游唯独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绿色岛屿,以其“中流砥柱”的雄伟之势而令人神往。

  焦山本是长江中一个无名的岛屿,东汉末年焦光曾隐居于此,“焦山”是宋徽宗追赐的名称。又因当地满山竹林繁茂,古树葱宪,宛如碧玉浮江,故称“浮玉山”。焦山的寺庙掩映于绿树丛中,若隐若现,与“金山寺裹山”相反,因而有“焦山山裹寺”之说。

  焦山不仅以古朴幽静的自然景观见长,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定慧寺:得名由来—天王殿—御碑亭—大雄宝殿—古银杏—东冷泉】

  各位游客:我们坐船过江来到焦山南麓的码头。上岸向北步行不到50米,大家看到的这座庄严典雅、古色古香的大门就是焦山定慧寺山门,它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门前有一对明代的石狮,门楣上的“焦山定慧寺”匾额,为茗山大佛师所题。山门两旁悬挂的“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这副颇具气魄的楹联,为清光绪四川巴州廖给所写。山门迎面照壁上有明代进士胡瓒宗所题“海不扬波”4个大字,显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人们将它看成。是这副楹联的横批。明人的横批,清人的楹联,巧妙搭配,贴切隽永,意趣深浓。

  游客们:定慧寺在佛教寺庙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玄奘法师的弟子法宝曾来此创建大雄宝殿。鉴真大师的弟子神邕曾住持佛事,有“十方丛林”之称。宋代称为普济禅院,元改名焦山寺。清康熙帝南巡时赐名“定慧寺”,一直沿用至今。“定慧”二字,取于佛家“由戒生定”、“固定发慧”和“寂照双融,定慧均等”之意。“定”即去掉一切杂念,思想高度集中;“慧”即由“闻、思、修”三条途径来增长智慧。“定慧”二字是佛家修行的纲领,涵义深刻。

  现寺院仍保持着明代的建筑风格,前有

天王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藏经楼,还有斋堂、大家念佛堂、方丈室等,是江南佛教胜地之一。

  大家随我走进山门。穿过天王殿,院中有一座木结构的方形“御碑亭”,亭中石碑上刻着乾修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诗中乾隆将金山、焦山两处风景加以比较:“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僵卧东床袒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乾隆认为就山水本色来说,焦山更胜金山一筹。

  迎面的大雄宝殿,气势宏伟,体现了明代建筑的风采,殿内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部用小方块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美观,还有飞檐、斗拱、藻井彩绘,富丽堂皇,使整个大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在高悬的长明灯后,和蔼慈祥的释迹牟尼、药师、弥陀三尊大佛高踞莲花宝座之上,两旁的十八罗汉造型逼真,神态各异。康熙亲书的“香林”两字闪烁于烛光香雾之中。主佛背面的海岛上,观音大土、善财、龙女和诸位菩萨的`塑像,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现了佛教“五十三参”的故事。

  走出寺外,这里有六朝柏、宋槐、明银杏等古树。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棵500余年的古银杏,人称活化石,虽饱经风霜,却依然枝繁叶茂。大殿西院内有一口名叫“东冷泉”的井,相传为焦光取水炼丹之处,为此也称为“炼丹井”。因为此井是模仿金山中冷泉而开凿的,它的位置又在金山之东,故称“东冷泉”。

  【观澜阁(行宫)】

  出寺向东走,我们来到了观澜阁——乾隆行宫。乾隆曾六下江南,三上焦山,这座两层楼阁的行宫建于他第三次下江南的前一年(1761年),是一座精致小巧的古雅庭院,50多年前阁前还未形成沙滩,阁外惊涛拍岸,波澜起伏,潮声震天,所以称它为“观澜阁”。楼上东、南、西三面明窗若镜。在楼上长廊可纵观浩瀚的江景,相传乾隆皇帝曾在阁上检阅水师。

  【焦山碑林(宝墨轩):“焦山四绝”—唐碑—《瘞鹤铭》】

  我们从观澜阁向北走,越小桥,过假山,便到了掩映在银杏树林下的焦山碑林(宝墨轩),为北宋初年润州太守钱子高所建。轩内珍藏460余方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是江南第一大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金山以楼阁取胜,焦山因碑林见长。焦山古碑基本,石刻纷呈,给这座名山佛国增添了不少雅趣,历来有“书法山”之誉。碑刻按内容分为文苑、艺术、史料三部分陈列。其中汉代蔡合的《焦君赞》,梁代江淹的《焦山述怀》,唐代王瓒的诗以及晋代王素之的《瘞鹤铭》碑,饮誉古今,被称为“焦山四古”、“焦山回绝”。这些碑刻镶嵌在四廊亭阁之中。在书法艺术上,楷、草、隶、篆各有千秋,可谓集历代书法流派之大成。

  宝墨轩中保存着江苏省境内最大的完整的唐碑,即唐朝仪风二年(677年)所立的《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碑高213厘米,宽87厘米,被誉为“初唐妙品”,为国内罕见的唐碑。

  游客们:焦山碑林中的无价之宝便来“书圣”王羲之写作的《瘞鹤铭》。瘞是埋藏之意,《瘞鹤铭》即葬鹤的铭文。相传《瘞鹤铭》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撰,因他平生极爱养鹤。一日,他到焦山游览,带来的一对仙鹤不幸夭折,王羲之十分悲伤,用黄绫裹敛了仙鹤,埋在焦山西麓,含泪挥笔写下了著名的《瘞鹤铭》。其字体游洒苍劲,别具一格,为稀世珍品。我国有“二铭”,即南有镇江的《瘞鹤铭》,北有洛阳的《石门铭》。惟有《瘞鹤铭》最受历代书法家的推崇,有“大字之祖”、“书法冠冕”之称。书法界认为,此碑的价值就在于它是由隶书发展成楷书过程中的著名石刻之一。现在各位看到在橱窗内陈列的书法,据说是茅山道士陶弘景所书。

  【古炮台遗址】

  由宝墨轩东行,我们来到焦山东麓,看到面对长江排列成马蹄形的八座炮台,这就是著名的焦山古炮台。焦山扼守着长江的咽喉,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爱国名将韩世忠曾率领将士数千驻扎焦山,堵击金兵。南宋德枯元年(1275年),宋、元大军曾在焦山一带的江面上激战,出现过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为加强长江下游的防线,决定建立焦山炮台与圌山、象山、江都天庙三处炮台构成犄角之势。炮台为椭圆形暗堡式,每座最长处为77米,最宽处为55米,以优质条石为基,用黄土、石灰、细砂配糯米法捣拌成三合土,分层夯实浇灌面成,内设6000—8000斤重的大炮,是目前保存较完整的近代炮堡遗址之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炮台是我国人民抗英反帝斗争的重要遗迹,同时也是镇江人民浴血御敌、勇猛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铁证。

  【吸江楼】

  各位游客:从古炮台北面上山,随我漫步登上焦山东峰绝顶,我们来到了“吸江楼”,原名“吸江亭”,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人们又称它为“四面佛亭”。初创于宋代,明代弘治年间移建西峰顶上。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复建于原址,四面塑佛像。同治十年(187年)沈秉成改建成二层八角形,与金山“吞海楼”相呼应,取“吸取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作画屏”诗意,更名“吸江楼”。现楼为卫9别年重建。楼上的“江山胜概”横匾系沈秉成嫡孙、当代著名书法家沈迈士于90高龄时所书。

  请大家随我沿楼梯盘旋而上。大家看,这楼回廊四通,八面有景,我们登楼远眺,大江南北满旋风光尽收眼底。这里视野广阔,历来为观赏日出的好地方。宋代诗人陆游,登此楼观看日出后曾赞之为:水天皆赤,真伟观也。

镇江焦山导游词(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