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高中生读书笔记【精简3篇】

时间:2013-05-08 09:15: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杜甫传高中生读书笔记 篇一

杜甫是中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作为高中生,阅读杜甫的传记对于理解他的诗歌创作背景以及思想情感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下是我对于杜甫传的一些读书笔记。

首先,杜甫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关注。他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贫苦农民和战乱中的流亡者的生活,展现了他对社会不公的忧虑。例如,在他的《月夜忆舍弟》中,他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首诗揭示了他对边境战争的关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次,杜甫的诗歌中也展示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他对于友情、家人以及国家的热爱和关怀贯穿于他的作品中。在他的《登高》诗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他对国家兴旺的期望。这种人文情怀使得杜甫的诗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

此外,杜甫的诗歌也反映了他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他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流亡,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在他的《登高》诗中,他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坚持追求理想的信念和对于逆境中坚强的态度。

总的来说,阅读杜甫的传记对于理解他的诗歌创作以及他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非常有帮助。通过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解读他的诗歌作品。杜甫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于社会现实、人文关怀以及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因此,作为高中生,我认为阅读杜甫的传记对于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生见识是非常有益的。

杜甫传高中生读书笔记 篇二

杜甫是中国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作为高中生,我读了杜甫的传记,以下是我对于杜甫传的一些读书笔记。

首先,杜甫是一个志存高远、有着坚定信念的人。他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对于国家兴旺和社会正义的渴望。在他的《登高》诗中,他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兴盛的期望和对于前进不止的追求。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于人们命运的关怀,体现了他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感。

其次,杜甫的诗歌展示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于人性的洞察。他在他的作品中揭示了人类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等普遍的人生命题。例如,在他的《月夜忆舍弟》中,他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首诗既表达了他对于边境战争的关注,也展示了他对于生死离别的思考。他的诗歌让人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此外,杜甫的诗歌也反映了他个人的遭遇和心境。他曾多次经历失败和流亡,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于理想的追求。在他的《登高》诗中,他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坚持追求理想的信念和对于逆境中坚强的态度。他的坚韧和乐观精神给予了人们很大的鼓舞和启示。

总的来说,杜甫的传记对于理解他的诗歌创作和他的思想情感非常有帮助。通过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解读他的诗歌作品。杜甫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于社会现实、人生哲理以及个人经历的真实写照。作为高中生,阅读杜甫的传记对于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生观是非常有益的。

杜甫传高中生读书笔记 篇三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杜甫传高中生读书笔记,仅供大家参考!

杜甫传读书笔记分享

看完冯志先生写的《杜甫传》后,我才渐渐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杜甫,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的的真正的杜甫。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打着自己的算盘,想着自己的利益,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是杜甫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杜甫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旧无比夸赞那些势利的权贵们。对于汝阳王李琎和驸马郑潜,杜甫一方面在赠给他们的诗中说他们对待自己“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难”,私下里却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看到这,我不禁觉得“虚伪” 、“趋炎附势”这些词用在此时的杜甫身上也毫不为过,杜甫似乎与小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后来的杜甫,接近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 “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杜甫已完全融入百姓之中,他已将自己的生命与百姓紧紧相连,这一刻的杜甫,绝不再是虚伪的渴望谋求一官半职的杜甫,也不再是盲目侍奉皇帝、安于享乐的杜甫,这一刻的杜甫,才是我们一直敬仰的伟大的诗圣杜甫!

从平凡甚至庸俗的普通诗人到伟大的圣人,杜甫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转变,而在这转变之后,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或许有人会毫不犹豫回答说是经历,是杜甫一生遭遇的无数的坎坷和磨难。对,这个回答自然是正确的。十年长安的仕途之路让杜甫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官场黑暗,四处流浪的痛苦经历让杜甫深深体会到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仅仅靠此就能造就我们的一代诗圣?试问 ,难道像杜甫这样仕途不顺的人很少? 难道像杜甫这样被迫流亡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目睹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人很少?但是,诗圣又有几个?不也仅仅只有杜甫一个。经历固然会对杜甫的转变起一定作用,但是我想,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自身,而是一颗他一直深深埋在自己内心的种子,一颗叫做“同情百姓”的种子!

假如杜甫没有在内心埋下这颗“关心百姓”的种子,那么无论他经历多么多的人生坎坷,目睹多么多的百姓不幸,也只会变得更加麻木,对自己的人生更加麻木,对百姓的遭遇更加麻木。但是从刚来到长安开始,杜甫除了与别人一样惊叹长安耀眼的事物外,还比别人多一样东西,那便是对百姓痛苦的同情,也就是那颗种子。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当官,或是流浪、逃命,杜甫始终带着这颗同情百姓的种子,尽管有时虚伪,尽管有时趋炎附势,尽管有时自身难保,但那颗种子却一直在他的心中,并悄悄地生根、发芽、生长。而杜甫的自身经历,无论是因被统治者搁置而壮志难酬,还是因四处流亡而目睹百姓的种种痛苦,全都成为那颗种子的养料。最终,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那颗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而杜甫,也成为了为百姓的灾难而忧,为百姓的疾苦而吟的诗圣!

从平凡甚至虚伪的人到最后让人敬仰的圣,看似天大的转变,或许,从杜甫在心中埋下“同情百姓”的那颗种子起,便已成为一个必然!

杜甫传笔记

观杜甫。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读杜甫。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

杜甫传读书笔记

读完这本杜甫传才知道杜甫和我通过以前学习了解的他并不完全相同,在我的认识里,杜甫似乎没有年轻过,永远都是四五十岁甚至更大,为生活发愁,为国家命运发愁,为百姓发愁。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他也是年轻过的,也曾满怀壮志,意气风发。但仕途的的不得志,生活的艰难,国家的动荡使他的诗歌内容风格发生了巨大改变,成为了那个我的认识中没有年轻过的诗人。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是杜甫《赠李白》中的诗句,此时的他和李白同样有着豪放、热烈、向上的精神。

杜甫始终希望能够出世做官,在长安时,他广泛结交名流,扩大自己的名声,奔走于权贵之门,还经常向达官显贵们投赠诗稿,希望得到他们的赏识、援引,

为了获得一官半职他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去讨好奉承达官贵人,此时的他丝毫看不出有成为那个忧国忧民的诗圣的潜质,如果他得到了官职会怎么样呢,也许历史上会出现一位平庸的官员和诗人。如果他在向皇帝敬献三大赋后得皇帝赏识而平步青云,成为宠臣,住在华丽的庭院,衣食无忧,也许他的诗作就只有《天狗赋》《雕赋》这些阿谀奉承,粉饰太平的诗了吧!而反映人民疾苦的诗也就不会出现了。那个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担忧的人就会消失,也许正是他的不得志,穷困潦倒成就了他。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他自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看到国家满目疮痍,百姓民不聊生,官吏凶残可憎,他的诗歌内容产生巨大变化。他同人民一起感受着失去国土家园的痛苦。他积极号召人们奋力进行征战,以保卫国家民族的安全。他写诗悼念为国捐躯的士兵。他同情人民,大力揭露滨役给社会造成的黑暗景象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

在写三吏这组诗,杜甫的心情十分复杂。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他坚决拥护。百姓为支持这场战争作出了惨重牺牲,他又极为同情。正是因为杜甫是一个爱国又忧民的诗人他才会有矛盾复杂的心情。

接近晚年的杜甫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 “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总是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他将自己完全融入到百姓之中。

从这本杜甫传中可以看出杜甫为国家忧愁,为人民忧愁,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他一开始考虑的是自己的仕途,甚至不惜为此

阿谀奉承,但即便如此他依旧没能如自己所愿的成为一名官员。可也是因为这样他才有更多的机会和百姓接触,了解老百姓的疾苦,从而写下那些忧国忧民的诗篇。可以说杜甫是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在苦难中他的善良、忠诚、关怀天下的心态被激发出来,他的眼界开阔起来,不再是只盯着自己的仕途,他渴望国家统一,他同情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他痛恨不管百姓死活的统治者,他用诗歌来记录当时的实情,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认为不能说是苦难成就了杜甫,而是他在苦难中成长起来。因为只有内心善良的人在看到国家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时才会去关心,去为他们呐喊,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个自私冷漠的人,当看到人民生活凄惨时只会保持冷漠,更何况杜甫当时自己的生活也很艰难。

杜甫在自身状况十分糟糕时依旧不忘国家人民,是因为他将关怀国家人民作为自己的责任,他认为那是他理应做的事,早期他希望做官是为了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后来他的诗是另一种方式的心系天下。不论成功与失败,始终抱着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最值得的事,我想这就是杜甫的诗能流芳百世的原因。

杜甫传高中生读书笔记

杜甫传高中生读书笔记【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