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日记节选 篇一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也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日记记录了他的思想、决策和行动,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下面是曾国藩日记的一部分节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思考和行动。
1842年6月12日:
今天,我与陈永华一起商讨了应对太平天国起义的计划。我们一致认为,我们必须采取果断的行动来镇压这场起义,否则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我们决定组织一支由精锐士兵组成的军队,同时加强城市的防守。我们还计划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以减少他们对起义的支持。
1853年3月18日:
太平天国起义已经蔓延到了我所辖的地区,形势非常紧急。我决定采取严厉的措施来镇压起义军,同时也要保护无辜的百姓。我派遣军队展开清剿行动,并命令他们不得伤害无辜的百姓和财产。我还在各地设立救济站,为受到战乱影响的百姓提供食品和庇护。我相信,只有在保护百姓的同时,才能有效地镇压起义。
1856年9月23日:
我最近在思考如何改革国家的教育体制。我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国家富强。我计划建立一所新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我还计划推行普及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我相信,通过教育的改革,我们可以为国家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些日记节选展示了曾国藩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的思考和行动。他在面对太平天国起义时表现出果断和勇气,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镇压起义军,并保护了无辜的百姓。同时,他也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曾国藩的思想和行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者之一。
曾国藩日记节选 篇二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日记记录了他的思想、决策和行动,展示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下面是曾国藩日记的一部分节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思考和行动。
1840年5月10日: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农民是国家的根基,他们的生活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我计划推行土地改革,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并提供农业技术和培训。我相信,通过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我们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促进国家的发展。
1845年8月15日: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改革政府机构。我认为政府应该更加高效和透明,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计划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体系,减少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并推行官员考核制度。我相信,通过政府的改革,我们可以提高政府的效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1858年11月30日: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我认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保障。我计划加强军队的训练和装备,建立现代化的军事体系。我还计划进行军事科研,推动军事技术的创新。我相信,通过提高军事实力,我们可以确保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这些日记节选展示了曾国藩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思考和行动。他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他也意识到政府的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政府的效能。同时,他也重视国家的军事实力,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强军队的训练和装备。曾国藩的思想和行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国藩日记节选 篇三
曾国藩日记节选
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七日
留馆后,本要用功,而日日玩仍,不觉过了四十馀天。前写信去家,议接家眷。又发南中请信。比作季仙九师寿文一首。馀皆怠忽,因循过日,故曰日无可记录。兹拟自今以后,每日早起,习寸大字一百,又作应酬字少许;辰后,温经书,有所知则载《茶馀偶谈》;日中读史亦载《茶馀偶谈》;酉刻至亥刻读集,亦载《茶馀偶谈》;或有所作诗文,则灯后不读书,但作文可耳。
忆自辛卯年,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改号至今九年,而不学如故,岂不可叹!余今年已三十,资禀顽钝,精神亏损,此后岂复能有所成?但求勤俭有恒,无纵逸欲,以丧先人元气。困知勉行,期有寸得,以无失词臣体面。日日自苦,不至佚而生淫。如种树然,斧斤纵寻之后,牛羊无从而牧之;如熟灯然,膏油欲尽之时,无使微风乘之。庶几稍稍培养精神,不至自速死。谈能日日用功有常,则可以保身体,可以自立,可以仰事储蓄,可以借福,不使祖宗积累自我一人享受而尽,可以无愧词臣,尚能以文章报国。谨记于此。六月初七夜记。
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阴雨
晏起。饭后走梅世兄处,明日渠扶梓南归,今日走去探问一切。旋至许世叔处送行,又至周华甫之母处拜寿,又至胡润艺处,问伊扶标归葬事宜。胡送余《陶文毅全集》二部。又至唐镜海先生处,向检身之要、读书之法。先生言当以《朱子全集》为宗。时余新买此书,问及,因道此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身体力行,不宜视为浏览之书。又言治经直令一经,一经果能通,则造经可分及。若遽求兼精,则万不能通一经。先生自言生平最喜读《易》。又言为学只有三门:曰义理,曰考核,曰文章。考核之学,多求粗而遗精,管窥而合测。文章之学,非精于义理者不能至。经济之学,即在义理内。又问:经济宜何如审端致力?答曰:经济不外看史,古人已然之迹,法戒昭然;历代典章,不外乎此。又言近时河南倭艮峰仁前辈用功最笃实,每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扎记。
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检者皆记出。先生尝教之日:不是将此心别借他心来把捉才提醒,便是团邪存诚。又言检摄于外,只有“整齐严肃”四字,换守于内,只有“主一无道”四字。又言诗、文、词、曲,皆可不必用功,诚能用力于义理之学,彼小技亦非所难。又言第一要戒欺,万不可掩著云云。听之,昭然若发蒙也。又至陈筠心处、金竹虔处、岱云处,始归。夜写卅个。咸丰九年三月十六日
早,清理文件。饭后写雪琴信一件,看信稿数件。见先锋官三人。抄白绫记事。见客二次。中饭后习字二纸,温《史记》、《田窦传》、《韩安国传》。夜眼蒙,不敢看书。闻子序谈“养气章”末四节。言孔子之所以异于伯夷、伊尹者,不在高处,而在平处;不在隆处,而在汗处。汗者,平也、下也、庸也。夷、尹之圣,以其隆高而异于众人也。孔子之圣,以其平庸汗下而无以异于众人也。宰我之论,尧、舜以勋业而隆,孔子以并无勋业而汗。子贡之论,百五以礼乐而隆,孔子以并无礼乐而汗。有若之论,他圣人以出类拔萃而隆,孔子以即在类革之中,不出不拔而自处于汗,以汗下而同于众人。此其所以异于夷、尹也,此其所以为生民所未有也。
咸丰九年三月廿七日
早,清理文件。饭后见客三次,传见哨官三人。接家信,澄侯一件、沅甫一件,系初八送纪寿信之回音。翻阅《四书》一遍。用白绫写《论语》、《孟子》中最足警吾身者,约二十馀章。中饭后,习字二纸,温《滑稽传》。夜温《大宛传》,未毕。思人心所以抗扰不定者,只为不知命。陶渊明、白香山、苏子瞻所以受用者,只为知命。吾涉世数十年,而有时犹起计较之心,若信命不及者,深可愧也。
咸丰九年三月廿九日
早,清理文件。饭后见先锋官三人。写彭雪琴、胡中丞信。见客一次。阅《院馀丛考》。中饭后习字二纸,温《淮南衡山传》。旋写大字数幅。酉刻,登后楼。灯后,温《货殖传》数叶。因眼蒙不敢多看书。日内,念不知命、不知礼、不知言三者,《论语》以股全篇之末,良有深意。若知斯三者,而益之以《孟子》“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之义,则庶几可为完人矣。
咸丰九年三月三十日
早,清理文件。饭后见先锋官三人。写张小浦信,改信稿五件。接何廉(日方)信,写作俱佳,依恋之意,溢于言表,才士不遇,读之慨然。倦甚小睡。剃头一次。中饭后习字二纸。温《货殖传》毕。夜接孙芝房信,告病体垂危,托以身后之事,并请作其父墓志及刻所著诗十卷、《河防纪略》四卷、散文六卷;又请邵位西作墓志,亦自为手书别之,托余转寄。又接意城信,告芝房死矣。芝房子去岁六月面求作其父墓表,余已许之。十一月又寄近作古文一本,求余作序。余因循未及即为,而芝房遽归道山,负此良友,疚恨何极!芝房十三岁入县学,十六岁登乡举。廿六岁入翰林,少有神童之目,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