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篇一
集体备课工作计划是指教师们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共同制定的备课计划和备课方案。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下面是我们学校的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一、确定备课内容
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备课内容根据教师们的教学需要和教学进度来确定。每次备课会议前,教师们可以提前交流意见和建议,确定备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确定备课时间和地点
备课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午的教研时间,具体时间根据教师们的工作安排和教学需求来确定。备课地点一般选择在教研室或者会议室,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和设备来进行备课讨论和研究。
三、制定备课计划
在集体备课之前,教师们需要制定备课计划。备课计划包括备课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等方面。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目标,制定自己的备课计划,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形成整体的备课计划。
四、开展备课讨论和研究
在备课会议上,教师们按照备课计划进行备课讨论和研究。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互相学习和借鉴。通过集体讨论,教师们可以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总结备课成果
备课会议结束后,教师们需要对备课成果进行总结。总结可以包括备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还可以总结备课的收获和心得体会,以及对下一次备课的建议和期望。
总之,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们学校将坚持每周开展集体备课,不断完善备课工作计划,推动教师们的教学发展和成长。
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篇二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理念的更新,集体备课成为了现代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方式。集体备课不仅可以提高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下面是我们学校的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一、确定备课目标
集体备课的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备课之前,教师们需要明确备课的目标,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要求。备课目标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学要求来确定,也可以根据教师们的教学实际和教学需求来制定。
二、确定备课内容
备课内容是指备课的具体内容和要点。备课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来确定,也可以根据教师们的教学实际和教学需求来确定。备课内容可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
三、确定备课形式
备课形式是指备课的具体形式和方式。备课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是小组讨论、研讨会、课题研究等形式。备课形式可以根据教师们的需求和教学目标来选择,也可以根据教师们的专业特长和兴趣来确定。
四、明确备课时间和地点
备课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午的教研时间,备课地点可以选择在教研室或者会议室。备课时间和地点的确定要根据教师们的工作安排和教学需求来确定,确保备课的顺利进行。
五、制定备课计划
备课计划是指备课的具体计划和安排。备课计划需要包括备课时间、备课内容、备课形式等方面的安排。备课计划可以由教务处或者年级组组长统一制定,也可以由各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来制定。
六、开展备课讨论和研究
备课讨论和研究是集体备课的核心内容。在备课会议上,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备课讨论和研究可以采取小组讨论、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等形式,确保备课的深入和有效。
总之,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研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们学校将坚持每周开展集体备课,不断完善备课工作计划,推动教师们的教学发展和成长。
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构建高效课堂,我校决定在集体备课方面做一下改革,尝试创造一种高效、省时、程序明晰、易操作的备课模式,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集体备课的集体智慧把全县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出来,真正步入信息化、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多元、多赢的教学效果。
二、基本原则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在集体备课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老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当然,在合作中提倡自主探究,把自己的见解、建议、意见、想法、困惑等摆在桌面上,让大家针对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充分的交流,和谐的讨论有助于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2、实效性:力求从实际出发,在集体研讨中注重“预设”,也就是要充分的备教材,备教法、特别是备学生,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预设学生在本节课中将要取得的收获和知识点的提升。想学生所想,设学生所问。在集体研讨中解决老师们在个人初备时提出的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备课真正成为上好课的基础和保证。
3、研究性: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这项活动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善于倾听,乐于思考,长于表达,在研究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创新性:教材是死的,但透过教材所了解到的信息是活的;教案是死的,但我们教师操作的过程是活的。在集体研讨形成教案的基础上,老师们的教学风格、语言习惯、学生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因此,要以形成的集体教案作为参照,老师们在上面进行切合实际的删改、圈划,创造性的进行使用。
三、实施步骤及方法
基本遵循“四步七环节”这一步骤实施备课过程。
“四步”即“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教案——构建特色”。
“七环节”就是:
1、确定内容。教研组的组织下,主备人提前一周布置集体备课的内容。
2、研读教材。每位教师自接到备课任务之日起,要抽时间充分的了解教材,熟读教材,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标记出重点词、句、段,结合策略,把本单元的每一课的设计思路打一腹稿,所产生的困惑或建议以及设计记录下来,对于课文的关键段落、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等,可以在书上标一标、划一划,并及时记录。这一环节是集体研讨是否深入、是否有效地关键环节。
3、集体研讨。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在主备人的召集下针对教材进行集中研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各自发表建议,依照策略,形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在这一环节中要做好记录,对于每一位发言人所提出的好的设计建议、看法、想法都要详细记录。这一方面承载着业务检查的凭证,激励教师积极发言,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形成教案集结材料。
4、整理完善。集体交流之后,根据大家的讨论内容、交流信息做以梳理,形成教学文本预案,打印复印后分发到备课组每个教师手中。
5、操作实践。教师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教案再作深入细致的推敲、斟酌、研究,对教案还可随时进行调整,可以是知识点的拓展,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也可以是教学环节的替换,鼓励教师大胆删改、创新运用,形成个性化的教案。这一方面减轻了老师的抄写负担,最关键的是老师们能够在上课前已经走进了文本,真正了解了教材,并能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摒弃了盲目上课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6、教后反思。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在休息闲暇之余可以不刻意的交流教学情况。并把猛然间产生的教学感悟、反思记录下来,哪怕就记在课本的一角,哪怕是一句话,或几个字,只要真实、针对性强,都是非常有价值。我们不提倡套话式的反思,说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什么道理,记住了几个生字”等等庸俗、无谓的语言。
7、检查评价。教导处、教研组要对集体备课的全程进行监控,明确主备人职责,特别关注“集体研讨”的积极程度和热烈气氛。每一次对于每一个教师的发言都要做好详细记录,特别是比较有价值的发言要做好标记,并把教师们的发言率作为评价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积极度和认真度,并相应赋分,也可作为业务检查的一项凭证。目的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研讨中来,真正的解放我们自己,真正的摆脱无效的、盲从的、劳民伤财式的抄写行为。
四、注意事项
1、集体备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要遵循“问题导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育教学理念。
2、集体备课要注意灵活性。每个单元要重点研讨单元中的主体课文,也可根据本单元的训练目标、训练重点灵活制定集体备课内容,突出灵活性、实效性,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3、要做到超前备课。各备课教师在明确了每次的备课内容之后,先于一周进行个人备课,
要做到“四有”,即“脑中有策略、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口中有引导”;
“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预设”;
“四精”即“精心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思路、精心挖掘问题、精心设计作业”。
4、集体备课要防止一言堂。采取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形式。全组成员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讨论的时候积极主动,集思广益,博取众长。集中讨论时,主备人要善于引导,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还要善于总结,概括大家的建议,不可主备人一言定论,一人定教案。
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篇四
集体备课为的是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根据我校初三年级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凸显个性特长,使集体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点子库”,成为激活课堂教学活力的关键因素,成为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突破口”。
二、集体备课的目的
1、增强备课实效,创新教学研究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合作研讨,积累集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业务能力。3、促进校际交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校科研水平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集体备课活动形式多样,可以先听再集体备课,也可以先集体备课再听课,还可以交流各位老师的教学心得,还可以对阶段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也可以走出去,积极参加市区及周边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或者请进来,邀请领导、专家来校做讲座或指导课堂教学。保证备课质量,及时记载活动内容,随机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四、工作管理
1、备课组长负责组织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2、主备教师提前做好主备稿的撰写工作,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写好说课稿,提出教法建议。
3、严格考勤制度,备课组成员要按时参加本组统一组织的集体备课。
4、按备课内容,同组互相听课评课,评价备课实用情况。
五、备课流程:
个人研究——集体交流——修正——重点跟踪——交流反思
1、个人研究: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完成备课(教案、教学思路及困惑)或本次研讨主题。
(1)主备人的职责:要将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稿;或对本次研讨主题进行梳理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的见解。
(2)辅备人的职责:要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为了确保集体交流、讨论的重点和效果,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自己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明确书面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这是确保集体备课成效的一个关键环节。
2、集体交流。
(1)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
(2)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课的导入、活动安排、小结、板书设计等)或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交流时要做好记录,可以是别人的观点和方法,可以是听了别人发言触发的瞬间的思考,可以记自己认为值得记的东西。
3、修正教案。集体交流之后,由备课教师综合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进行教案修改,力求精致和完美,力求体现新的课改精神,最后形成自己的上课教案。
4、重点跟踪:通过上课、听课、评课、作业落实集体备课的成果,落实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
5、交流反思: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上课教案提出建议和意见,写出心得,指出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以后的集体备课奠定基础。
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和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为依据,充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探索高三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要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争取在20xx年高考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学情分析:
从整体看,四个班水平参差不齐,但总体上是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答题不规范;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具体表现为:
①尖子不尖,尖子生虽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科优势不明显,需要重点培养;
②“尾巴较大”,这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考试不在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学生总体上有较大的潜力,但历史学科思维相对较弱,需要加大挖掘。
三、复习目标:要完成三轮复习任务
1、第一轮是单元复习阶段:抓点即基础知识,目标:提高基本能力,重在基本题的熟练掌握
从20xx年8月2日至20xx年1月是第一轮单元复习阶段,狠抓历史基础知识,“突出主体、强化主干、注重方法”,主要进行学科主干知识的复习。抓基础——认真理解和按照考试说明要求,做好基础知识复习,各个模块知识点的整合,狠抓细、新、活,严抓知识点、突破点、考点,规范答题思路、步骤,步步为营,以静制动。这阶段耗时最长,在这阶段里,我们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和全球化等三大角度,基本遵循课本顺序,适当整合,对高考考点进行有效复习和训练,特别是一些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复现率较高的知识进行多角度、多视角讲解,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第一学期期末结束必修三本书的复习工作,迎接“一模”考试。)
2、第二轮是专题复习阶段:抓线(整专题),目标:综合能力提高突破,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主干知识,尤其是典型题例
第二轮(第二学期-5月上旬)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进行知识的整合,按照线索归纳、理清、分析、综合知识,使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
3、第三轮(5月3-4周)是查漏补缺、综合提升,目标:熟练高考各类题型,提高速度及准确率。
四、复习思路
学习科学理论,优化教学理念;依“纲”据“标”,优化教学内容;重视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把握适度原则,优化训练过程;倡导合作、和谐,优化资源利用。
五、复习依据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高考文综考试说明,深入研究教材,落实考点;关注相关改革方案,积极探索实践新课程改革;研究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利用《三维设计》资料,捕捉当中的有效信息,探索高考命题规律,强化训练。
六、具体措施
1.首先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对历史学科予以足够的重视。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习不会遇到绝对听不懂的内容,因此只要大家用心学,人人都会有收获,让学生从心理上树立我能学好和要学好历史的信心。再者用往届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考好成绩不是设想,而是完全有这种可能。
2.强化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及时发现各自的不足,并实现优势互学互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指导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生学会阅读教材而不脱离教材。通过阅读目录及其子目,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和基本线索。依据课标,对重要的考点讲深、讲透,落实到位,教师不必面面俱到。
4.精选习题,提高解题能力,注意实效得分。精选题目进行精练已经是大势所趋。教师要精选相关试题,大胆舍弃一些重复低效的题目。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达到重点突破的效果。综合性试卷答题中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标准答案与学生的答案悬虚太大,学生的回答普遍不全、不准、不简、层次不清、东拼西凑,卷面也不整洁,字迹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指导学生重点练习客观题,强化主观题,适应练题量,注。指导学生在解答综合题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①看清小题配分
②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③理清思路,确定答题范围、重点和层次,答案要抓住采分点。
④善于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能科学合理地判断、归纳、辨别、分析成因,解决问题。
⑤答案要简明准确。
5.科学把控教学进度和节奏
(1)、暑假补课阶段:基本完成必修1一轮的内容。
(2)、高三上学期和高三下学期前1周第一轮复习结束并利用“自编必修必背知识点提纲”进行地毯式梳理背诵默写,强调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方法来迎接一模。
一轮复习参考《三维设计》第二轮的训练与讲解为主,训练与讲解要遵循“巩固、理解基本概念、规律”的宗旨。
一轮复习中要把握好节奏,课堂上尽快结束必修三的复习,必修1、2要稳打稳扎;必修三文化史则大胆取舍,重点突破三个单元,另三个单元则做阅读教材处理。
一轮复习充分备课是前提,上课容量要大,多反复,低起点,严要求,重在夯实基础。要“先学后讲”,努力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的教学目标。
(3)、高三下学期第2周以后:第二轮复习。
第一阶段(3-4月):参考《三维设计》第二轮的训练和讲解为主要内容,14个专题内容快速扫描了一遍。
第二阶段(4-5月):主要是备战二模,采用《金考卷》及自编历史分类综合演练进行课堂和作业的演练讲评。
第三阶段(5-6月):文综高考模拟训练。自编及选择一些高考模拟题,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以12+4的形式,边考边讲,除了讲题目,还要进行临场应试指导。从学生对审题基本要素、解题的基本步骤、方法、切入口的选择、答案构成要件等方面的要求入手,对学生进行“三先三后”(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慢后快)等基本的.答题策略训练。主要目的:查漏补缺,考试状态训练,即临场训练。5月15日以后,在课堂上有计划目的进行专项训练(来自近5年的高考文综卷的历史部分),且要考虑增强学生的信心。最后1周明确告知学生学习内容(视实际而定),保证学生考前处于良好的做题状态。
从第一学期开始周六下午的文综考试,因为这样形式的考试高一、高二都没有,所以很有必要并且事实证明也是正确的。其中都要做到讲评、反馈迅速,周一上课要呈现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
6、要做好基础知识的听写和单元(模块)过关测试训练。通过听写和每复习完一个单元(模块),对该单元(模块)进行相应的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补缺,并且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训练。
7.加强对学生分类分层辅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强化盯人意识,重点辅导尖子生,长期关注临界生,帮扶学习困难生(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同时,高三的学生压力很大,作为老师一定要尽量关注每一位学生,爱他们,支持他们,不断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备考
8、加强高考信息的收集和消化。通过外出学习教研、上网收集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准确把握20xx年历史考查的方向,有效地指导20xx届的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
9、要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教学上的调整。要多关注那些中档乃至暂时落后的学生,经常给与他们鼓励与督促。
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艺体备课组将紧紧围绕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及艺体教研组的工作计划,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学生第一”的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
二、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完善各学科的模式。
3、加强艺体学科教学中的资源整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力优化教学过程。
三、主要工作目标:
1、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确保课堂40分钟的有效性,以改善师生关系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实现学生全面、快乐的发展要求。
2、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集体备课制度:
1、备课组每两周活动一次,每次至少40分钟,每次活动要做到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以保证教研活动正常开展,提高备课组活动的质量。
2、每次备课组活动时,每人有什么想法、建议都要主动的讲,大胆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力求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促使共同提高。
3、集体备课活动由教研组长认真做好记录,以备教导处考核检查。
4、课后及时做好教学随笔的撰写,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对课堂教学的感悟要及时地进行记录并做好反思,以此提高自己今后的课堂教学水平。
五、具体安排:
第四周集体备课:主题:一年级音乐《你早》,主讲:蔡老师。
第六周集体备课:主题:六年级体育《50米跑》,主讲:何老师。
第八周集体备课:主题:四年级音乐《送别》,主讲:耿老师。
第十周集体备课:主题:三年级体育《各种姿势跑》,主讲:徐老师。
第十二周集体备课:主题:一年级美术《小挂饰》,主讲:丁老师。
第十四周集体备课:主题:四年级体育《双手正面垫球》,主讲: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