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议论文(精彩6篇)

时间:2015-08-06 01:10: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师德议论文 篇一

师德对教师的重要性

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的师德是其职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成长。因此,培养和践行良好的师德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首先,师德对教师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智力发展。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和引导方式。师德好的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师德不好的教师可能会采取片面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影响教育的效果。

其次,师德对教师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学生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师德好的教师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素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对学生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而师德不好的教师可能会言行不一致,言传身教的负面影响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学生产生误导和误解。因此,教师的师德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最后,师德对教师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教师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责任的影响。教师是社会的守望者和传道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教师群体的形象和声誉。师德好的教师能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承担起教育事业的社会责任。而师德不好的教师可能会给整个教师群体带来负面影响,损害教师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因此,培养和践行良好的师德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总之,师德对教师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教师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责任的影响。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和践行良好的师德,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师德议论文 篇二

如何培养教师的良好师德

教师的良好师德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职业操守。培养教师的良好师德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教师的良好师德呢?

首先,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师德的教育和培训。教师师德教育应该贯穿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组织师德教育培训班、开展师德教育研讨会等形式,向教师传递正确的师德观念和职业操守。同时,教育部门还应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师师德表现的评估和奖惩激励机制,推动教师践行良好的师德。

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师德的引导和监督。学校是教师职业行为的重要场所,对教师师德的引导和监督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师德委员会、开展师德督导等方式,加强对教师师德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学校还应注重教师师德的培养,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组织师德讲座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和职业操守。

此外,教师个人也应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教师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时刻保持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教育伦理和师德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师德教育培训,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意识和师德修养。

总之,培养教师的良好师德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人都应加强对教师师德的教育和培养,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加强对教师师德的引导和监督,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和师德修养,推动教师践行良好的师德。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师德议论文 篇三

  除家长之外,教师是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常常被学生视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高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因此,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一个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会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当前,教育工作者面对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着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时,应该首先想到的是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是的,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动力。

  师德是一种作风,它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时常面带微笑,整日朝气蓬勃,他所带的学生就会活泼,天天阳光灿烂;他的课堂就会活跃,学生该说就说,须议便议。教师办事雷厉风行,学生做事就不会拖沓。如学校工作有布置,教师马上就安排;学生一行动,教师就督促。教师及时安排,按时督察,适时总结,一项工作就会很快完成。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养成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教师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学生学习就会认认真真。教师上课的板书一笔一画,学生的作业就会工工整整;教师都能象藤野先生那样连学生课堂笔记中的语法错误都改了,学生能不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吗?师德是一种行动,它时时带动着学生。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必须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教师应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性。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教师是学生学校生活的组织者,要让学生过好集体生活,必须有校规班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多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难管,说得轻了不管用,说得重了家长和你闹个没完。但我认为:不仅要管学生,而且还要严管。只要是出自内心的爱,采用正当的手段,学生都能接受。其法宝就是诚信、爱心和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一次师德演讲会上,一位师德标兵说:“在我每次给学生提出一个要求的时候,我也让学生给我提出一个要求,即使给我提的要求有些苛刻,我也会不折不扣的做到。例如有一次教学情况调查时,班上的学生提出:‘只要你以后在课堂上不发脾气,我们就会遵守纪律。’于是在以后和学生的相处中,即使有时候我的内心被折腾得翻江倒海,但是只要一想到我们师生有‘君子协定’,再难受我也会强迫自己平静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感觉到自己的气量比以前大了,学会宽容和忍耐了,情绪也比以前稳定多了,而最值得欣慰的是,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的自觉性确实提高了很多。”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有许多科任教师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顾虑,不愿管学生,也不敢管学生,一怕学生和自己顶撞,下不了台;二怕学生以此为借口,滋生是非,自己落过。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恐怕只会是事与愿违,恶性循环,教师会有更多的时候下不了台,学生会有更多的借口找你的麻烦。其实,管学生靠的不只是周密的制度和严厉的态度——学生根本不买帐,而是靠教育者自身的一种人格魅力、宽厚仁慈的爱心。“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就是对教师人格魅力作用的最好证明。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为人师表、爱生如子、严字为头。作为师者,要注意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育人者,要尽己所能树一方正气,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要信奉“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为此,在平时,教师不说脏话,布置任务面带微笑,学生帮了忙说声谢谢,师生之间平等,互相尊重;在家里,上孝敬父母,下爱护子女;在学校,上团结同事,下热爱学生;在课堂上,从不把病痛和烦心事写在脸上,始终以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这一切不都是教师在用自已规范的文明行为影响学生吗?

  师德是一种宽容,它常常塑造着学生。仁爱为先,宽容为怀。教师对学生,多些关爱,多些宽容,多些鼓励;学生就会多些自信,多些努力,多些成功。记得《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发人深省: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当教师把和蔼可亲的微笑撒向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炙热的关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时,他就会蠃得学生的喜爱与信任。学生才能以最佳的心态敞开心扉,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圆满地完成学业。这不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吗?

  师德无价。学子对恩师的追随,如同云翔而影从。没有什么比师魂的阳光更具无穷魅力了,没有什么比师德榜样更有无限动力了。师德——学生的一面镜子。社会赋予了我们教育工作者太多的责任,家庭赋予了我们太多的希望,孩子们赋予了我们太多的信任,只要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已经没有了退路,没有了借口,我们必须把全部的身心义无返顾地献给学生

师德议论文 篇四

  一、教师的角色

  1、导师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人们很容易从外部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讲师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

  (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能够很快在网络上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利用新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实现智力技能的迁移。

  (5)教导: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符合时代精神的各种优秀的品质,具备区分良劳信息的能力,抵制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信息作弊、侵权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2、合作者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各种技术把跨学科领域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全球化课堂,它们支持地理上分离的研究单位、学科以及个体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公平地获取专门知识、信息和工具的途径,因而对教育改革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改变以往制度上分离以及个体之间的工作相互隔绝的状况。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可一起合作,设计课程,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交换意见,分享经验,讨论难题的解决办法。学科教师还可合作开发教学软件。在教学中还可以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并进行研讨,促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在信息时代的新教育系统中,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其众多角色中显得十分重要。由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课程和教学范例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教师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确立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对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义,决定孩子们在学校应该学什么。改革传统的课程内容,以一系列新技能为基础来改组课程,改革课程的结构和课堂教学风格。而且,教师还将重组课程传递方式,开发课程变革的策略,具体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的实施情况。为扮演好这些角色,为在课程中建立跨学科间的桥梁,教师将以跨学科小组形式工作。对所有的课程来说,教师需要规划课程的内容,制定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必须决定这门课程要开设多长时间,讨论时采用哪种模式,大致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将要涵盖哪些主题和次主题,需要哪些学习资源,为指定的作业、课题以及期未课程小结确立具体的任务和最后期限。

  4、学习倾向

  在信息时代,教师可通过计算机诊断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需求随时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满足这些需求的项目,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通过评语单评价学生的进步,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5、研究者

  当教师被新技术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教师的角色应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专家,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影响下,学生学习的特点、规律,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等问题。例如,在大量信息面前,有的学生出现了求新、求快、求刺激而不求知识甚解的倾向,就应研究怎样使学生加深理解以及提高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要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学生高层次思、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网络提供的教学材料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加以改善;总结概括出不同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某门课程经常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为设计制作多媒体教材提供资料和数据。

  6、学习者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德洛尔在主题发言中特别强调教师的四点责任之一,就是教师自身的培训,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要不断接受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操作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能力,并借助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二、帮助教师实现角色转换的措施

  面对新的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挑战,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在此,我们结合他们的做法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应采取的几点措施:

  1、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面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媒体、驾驭新的媒体,笔者认为转变观念是前提。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观念,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发挥不了作用。转变观念就是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使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一个明确的理论认识。应让他们认识到,教师是新的教育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它的出现,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契机,如果不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教师对新技术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于缺乏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培训,不了解它们在教育中的作用,一些教师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不良的态度:有的由于有误解,产生机器会取代人的忧虑,有失落感;有的态度冷漠,甚至拒绝在教学中使用新媒体;有的认为信息技术高不可攀,产生恐技术症;有的害怕在教室中摆弄计算机时卡壳,当众出丑;有的对教育媒体产生恐惧心理,望而却步,从“不会用”、“不能用”到“不想用”;有的对新技术期望值过高,一旦失败,就认为其无效,产生失望心理。凡此种种,都不利于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对新技术不回避、不排斥,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用好新的教育技术,组织好教学。从敌视、担心到适应、接受,最后到舒适、安心。教师一旦真正发现新教育技术的价值,就会越用越爱用,越主动积极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自觉自愿地运用教育技术。

  2、为教师配备多媒体计算机和教学软件

  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存在设备不足、陈旧落后的情况,阻碍着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步伐。据对304所中小学的抽样调查,约有85%的抽样学校软硬件配备不足,未达到国家教委要求的配备情况。据一份对上海高校教师的调查发现,约有九成左右的教师尚不知卫星通讯、电子邮件、电子印刷白板、交互式录像系统等先进的教学媒体,有些教师认为“这些设备我从来没见过,”有的发出感叹:“若真有那么多先进设备可供课堂教学使用,那真是太好了。”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能一下子要求所有的学校都增添先进的教学设备,可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经费添置多媒体计算机和教学软件,为教师实现角色的转换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3、对教师进行培训

  近年来,不少学校投人大量资金,添置了不少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但多不能充分利用,甚至置之不用,“锁在深闺人未识”。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受到专门的培训。据1997年一项对部分设备较完善的学校的调查,有超过50%的学校只有少数教师会用电脑或是几乎没有教师会用电脑。据对304所中小学1991一1994年电教经费支出调查,用于人员培训的仅占2.74%,这与国际通行的投资方式:硬件、软件、人的培训各占1/3,相去甚远。培训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种基本形式,具体方式可灵活多样。澳大利亚新威尔士政府最近提出,大学师范教育中必须将电脑技能纳人教学计划,要求新教师在开始执教前,必须具备最低标准的电脑使用技能。我国可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做出统一规定,要求他们在任教之前必须掌握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或通过一定的等级考试。

  在此,我们着重谈谈教师的在职培训。在新加坡现有的21000多名教师中,已有8400多名接受了基础的资讯科技技能训练。教育部正组织训练教师使用Internet。香港教育署未来两年会为5万名教师提供电脑教学训练,每校最少有30位教师接受18小时训练,其中两名更需作120小时训练。台湾的“远程教学联合服务中心”将对在职教师等进行远程训练实验,它要求70%教师应强化信息意识并具有电脑应用技能,以推动信息应用教学、改善教学模式、普及全民信息教育。看来,当务之急还是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尽快帮助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人教学过程。上海市闸北区对全区教职工进行计算机知识普及。到2000年要求50岁以下的全体教师都要通过上海市计算机能力考核初级考,接受CAI方面的知识培训以及网络应用培训。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做出适当要求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媒体的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编制、使用、选择和评价方法等。培训的内容应不断更新,反映发展中的知识。

  培训手段,美国大多采用远距离教室或在计算机网络上运行,通过教师指导学会如何利用Intemet或利用CD一ROM采集信息、阅读资料,学会软件的使用。印度利用卫星通讯技术培训边远地区的在职教师,使他们能够直接与教育专家对话,讨论他们在课堂上遇到的教育问题,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此外,教师可以用电话、电传向专家提问,可以在他们的电视屏幕上看到专家解答的情景。培训时间的安排要根据各级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而定,譬如,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负担很重,不能期望他们放学后参加在职培训,可利用寒暑假周期性地为教师提供集中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4、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和奖励体制的建立

  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应用技术越多,他们把技术应用于教学和课堂组织时,就会感到自信和舒适,就越可能积极地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这样,教师就会自觉主动地适应角色的转变。学校行政领导应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实验新的教学手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学校应建立奖励体制,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美国有12。5%的学校建立了奖励制度,对在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给予奖励。学习掌握新技术和网络工作可以得到职位提升的机会。

  5、抓紧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制作

  要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有充足的配套软件。由于人们在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时,往往注重硬件的投人,忽略软件的配套问题,导致设备利用率低或闲置而不能发挥作用。而由计算机公司或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教学软件,由于不符合教学规律,不能与各科教材及教学大纲紧密结合,虽投人很多,却不能被第一线的教师所接受,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应由软件专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教育技术专家组成一支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队伍,制作出高质、高效、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给广大教师使用。学科教师也可利用操作简便的软件开发工具,针对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自行开发短小精悍的CAI软件。

  6、大力提倡教师开展教育

  科学研究长期以来,在教师队伍中,科研风气不浓,一些教师满足于靠积累个人经验来教书。面临新技术的挑战,仅凭经验来进行教学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应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率,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研究、探索,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并通过科研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化。

师德议论文 篇五

  德育课是中专学校的一门文化课,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如果教师在上课时说教味浓,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德育课的兴趣,如何上好中专的德育课就成了摆在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中专德育课教学现状

  1、老师教德育知识,学生学德育知识,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感到德育课堂索然无味。

  2、学生不重视德育课的教学,德育课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职业学校的特点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势必要以专业课为主导课。学生认为他来是学技术的,德育知识知不知无所谓。

  3、一些老师讲解过程单纯以老师的讲为主,忽视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课教学是整个社会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进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在中专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思想行为、个人素养都存在较大缺陷的情况下,要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德、育、体、美、技全面发展的劳动后备大军和有用人才。

  二、中专学校的老师要上好德育课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关系要和谐

  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是民主与平等的。中专学生对德育课是否有兴趣,与教师的关系很大。关系好了,师生间便于沟通,老师就成了学生的前进的灯塔。

  教师要有魅力,要以火热的真心爱护、保护学生,不要歧视学生,在学习上帮助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课堂上不要站在讲堂上,高高在上,要走到他们中间,多表扬少批评,为他们服务,和他们建立平等关系,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学生和我关系很好,信我说的话,对德育课兴起盎然,这是我上好课的一个法宝。

  2、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活动起来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学情境,包括问题情境、故事情境、诗歌、音乐情境、多媒体教学情境、漫画情境等。利用这些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平台,也有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平台,这些平台可以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使原来枯燥,死板的课程变成了逼真、生动的情境,让他们的心动起来,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

  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一书中,“树立正确消费观”一节,我讲了一个真实案例,通过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对身边的生活给予关注。

  2009级的一个男生家里很穷,家住农村,但他不体谅父母艰辛,一个月花1000多,上网吧玩游戏,与同学攀比,跟家里要手机。有个女大学生家也是农村,却把钱控制在500元,自己还出去勤工俭学挣学费。我设置这样的问题“中职生月花费一千多元,家里生活还贫困,你觉得适度吗”。

  这个情境真实,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的心灵很震撼,他们各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说什么事正确的消费观,今后如何认识身边的消费,消费从我做起。我及时提出这里的消费的度就是“量力而出”,适度消费,过分消费不可取,要树立适时合理消费观。

  3、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社会已进入电脑时代,多媒体被广泛地应用教学中,逐步代替了过去那种一个黑板,一支粉笔、一张桌子、三尺讲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信息量大,涉猎学科广,古代与现实,中国与外国,天上于地下,人与自然界等等都可以与动画,图像等图文并茂地融合在一起,并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较深刻的烙印,学生有身临其中的感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时,我告诫学生要养成尊进守法的好习惯。①必须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②要学习相关知识并形成纪律和法律意识;③要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然后举例:比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并把不遵守交通规则酿成的交通事故例子通过多媒体播放出去,并告诫学生我国的交通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几百人死于车祸,其中中小学生占10%左右,以此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并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学生身临其境,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认知能力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4、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用情感代替说教,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单纯地空调说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中专的学生本身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能力各异,如果空洞说教,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听课疲劳感,尽而好的趴桌子睡觉,好动就要捣乱,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只有用喜闻乐见的内容,充满激情地讲课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达到受教育目的。德育课不是坐空论道,而是要求教师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讲条条框框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课贴近学生、亲近学生,使他们通过学习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比如说讲《职业道德与法》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一节,课前我就想,如果我这样讲,中国是“礼仪之邦”,以讲礼仪为荣,所以大家一定要讲文明,这节课也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会怎么想,“文明不文明与我何干?”“我就是学好专业课,能挣钱就行”,这课就没法上了。你上你的,我听我的。我这个课是这样上的,把学生分两组,模拟招聘。让他们充当面试官和找工作的毕业生。一组好的,一组不好的,然后让其余学生做自己总结,哪一组好,哪一组不好,为什么。学生总结不好的学生面试时抓耳、摸衣角、抖腿、眼往上看,进场没打招呼,退场不说再见,因而面试单位不录用。然后问学生;“这些毛病是大事吗?”学生回答:“不是”。但是我告诉学生小事都影响了大事,所以遵守个人礼仪多么重要,这种上课方式学生能不欢迎吗?也就是说,在模拟招聘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明白了礼仪的重要性,而不再把礼仪看作与自己无关,通过这种方式把认知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德育课讲活,要得到学生的喜爱和青睐,营造学习机会让学生自主活动,为他们展现自我搭建宽阔的舞台和空间。

  社会在飞速地进步,我们的教育对象在不断地变化,将会有许多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摆在德育教师面前。教师应不断探究,掌握适合自己所教对象的方法,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我将不断努力,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新思维,并为学生提供上好德育课的平台,上好德育课。

师德议论文 篇六

  寒暑易节,岁月如歌!来到土门镇中学,从事英语教育以及班主任以来,我虽然付出了数不清的心血和汗水,但我收获的是我们彼此心中无尽的惦念和牵挂,是经岁月流逝而在心底越来越醇的师生情爱。与同学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铺就了我的又一条生命旅程,那就是充满爱的心灵之旅!

  今天,就在这个讲台上,我再次回首离我最近的却是最不平常的一段心灵旅程!

  20xx年夏天,我调入土门镇中学,接任初一63班的班主任工作。

  土门镇中学是全封闭全住宿管理,学校教学秩序井然,管理严格科学。为了更好地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更好地做好班主任工作,我离开家、离开父母,毅然住进了学校。

  走进我接管的63班,我看到的是**双年轻的眼睛,那是一双双充满个性、张扬、挑剔、怀疑、调皮、冷漠甚至还有挑衅的眼睛,凭我的经验,我知道,这个班不好带,但我胸有成竹,我一定会把这个班带好。因为我深深知道:我有这样一种力量,可以给顽劣以理智,可以给懦弱以坚强,可以给浮躁以沉稳,可以给颓唐以激昂,可以给迷惘以理想,它可以穿越再遥远的心灵的距离,那就是博大无私的师爱。

  我把我的爱无私地给了我的学生。我要让我所有的学生眼中都充满自信,充满宽容,让我所有的学生都充满对未来的追求和渴望,要让学生知道,为了明天,无论是何时何地,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在心里,给自己一轮太阳,有了它的照耀,何时何地都不会绝望,老师就是他们的太阳!在寒冷时给他们以温暖,在黑暗时给他们以光明!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用自己的人格和做事原则影响着我的学生。我跟我的学生说,我们每天都有许多的约会,谁都不能失约!

  每天,在晨曦中,我第一个推开教室的门,我想让每一个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看到我的身影,冬天,我的爱就是浓浓的火焰,夏天,我的爱就是丝丝的清凉,我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苦,学习是累,但老师是跟他们一起的!

  风中雨里,我都跟在学生队伍的后面,和他们一起,在清晨的操场上跳跃生命的节奏。

  无论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每天学生午休和晚上就寝后我都会到4个学生宿舍,听着他们发出均匀的鼾声,我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

  我用我的爱温暖着我的学生。

  学生身体不舒服了,我就带他们上医院,给孩子们买药,给他们悉心的照顾。一次次病床前的悉心照顾,一次次灯下的促膝长谈,一次次课外活动操场上的激烈比赛,我完全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我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熟知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他们的任何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不会逃过我的眼睛,都在我的心里,我也在学生的心里。

  嗓子不好了,会有学生把清咽糖放到我的讲桌上,我感冒了,会有学生把感冒药放到抽屉里,上面用纸条写着:老师,一天三次,一次两粒。看着这些充满温情的字条,我不禁落泪了,正是学生对我的这份爱的重负,让我更加爱我的学生,爱我的事业。

  我们彼此用深深的爱凝聚了这个**人的集体。我们63班是团结的集体,有着拼搏精神的集体,我们在严寒酷暑中摸爬滚打,为一次次比赛的胜利欢呼雀跃,为一次次成绩的提高而欢欣鼓舞,为班级的量化丢了一分而伤心落泪。

  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而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职业,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抚摩,一个微笑,都是伟大的爱的力量。

  爱是最伟大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教育。

  跟我一起进入到80班的许冬学,是从张家口北龙中学转来的留级生,他来班里没几天就出了好多的问题,上课跟任课老师顶嘴,跟同学闹矛盾,甚至想打架,在宿舍里悄悄抽烟,他在同学们中间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让任课老师对80班也有了不好的看法,我找他谈话,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是桀骜不驯,是一个十六岁孩子眼里不该有的玩世不恭,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教育的坏孩子,我从来这样认为。

  ————我用我的宽容原谅了他一次次的错误!给了他无私的关心和爱护。一个学期下来,他适应了,学习大有进步,他的父母来到学校,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们是实在管不了才把孩子转到二中的,谢谢你,你比我做妈妈的都懂得我的孩子啊!中考结束离校,许冬学对我说,老师我会想你的,老师我抱抱你行吗?一个一米七的大小伙子抱着我哭了,我也哭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也许有人不明白,我这样苦苦地工作,图的是什么呢?

  为了学生我把孩子丢在父母那里,在孩子嘶心裂肺的叫喊中来到了学校,为了56个家庭的56个100%的希望,我抛下了我100%的希望,就因为我是老师,就因为教育是我的事业。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有人说这是教师工作的写照,但我认为,学生毕业走了,但留在我们彼此心里的是一生都回味不尽的师生情谊,这种情绪这种爱会滋养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在张北读私立高中的王向东回来看我,说,老师我开始写小说了,现在已经写了3万多字,我问写什么内容,他说,老师我就写我留级到80班的这两年的生活,我忘不了你,忘不了80班!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都一路走好!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庆幸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庆幸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我在学生的身上看到了爱的延续,我在学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师德议论文(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