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儒林外史》有感 篇一
《儒林外史》是一部描写明代士人生活的小说,它以幽默的笔触和犀利的讽刺展现了当时士人的虚伪、功利和道德沦丧。通过对书中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的分析,我深刻体会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洞察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
小说中的主角秦可卿是一个典型的士人形象,他具有良好的家世和出色的才华,但却被现实所迫,逐渐堕落为一个道貌岸然、善于奉承的伪君子。他为了追求名利,不惜出卖朋友,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这种士人的虚伪和功利,让我深感震惊和痛心。小说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角色,如江州司马、酒业郎中等,他们也都是以不同方式展现了明代士人的丑态。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我看到了作者对于士人的批判。明代时期,儒家思想在社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士人们应该以德行和道德为重,但实际情况却是,士人们为了地位和财富,不择手段地追求功名。这种道德沦丧的现象,不仅对个人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通过对小说中社会现象的描写,我也看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小说中揭示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腐败,官员们贪污受贿,仕途上升的关键是靠权谋和奉承。这种现象不仅对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构成了威胁,也让人们失去了对于官方的信任和尊重。
读完《儒林外史》,我不禁对于明代的士人和社会现实感到忧虑。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们应该以道德和真诚为底线,不能为了名利而背离自己的初心。同时,也应该对于社会现实保持警惕,不能被现实的利益所迷惑,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有良知、有担当的人。
读《儒林外史》有感 篇二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明代士人为主题的小说,通过对士人们的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功利。这部小说以幽默的笔触和犀利的讽刺,让人在欢笑中思考。
小说中的主角秦可卿是一个才子佳人,但却在现实的压力下逐渐失去了自我,变得虚伪和功利。他为了追求名利,不择手段地奉承和投机,最终以失败告终。通过对秦可卿的描写,作者揭示出了明代士人虚伪和功利的本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们为了追求功名和地位,不择手段地迎合上司,背离了儒家的道德原则。
小说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角色,如江州司马、酒业郎中等,他们也都是以不同方式展现了明代士人的丑态。通过对这些角色的描写,作者进一步加深了对于明代士人的批判。这些角色的形象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和讽刺的成分,但却具有普遍性,能够让人们从中看到当时士人的通病。
读完《儒林外史》,我对于明代士人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这部小说是以明代为背景,但其中所揭示的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却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社会依然存在着虚伪和功利的问题,儒家的道德观念也依然需要被我们铭记和践行。
作为读书人,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功名和利益所蒙蔽。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不失去自我。同时,我们也要对于社会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不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有担当和有责任感的人。
读《儒林外史》有感 篇三
读《儒林外史》有感1100字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如何处”。这是作者吴敬梓先生的著作《儒林外史》的引首词。词中抒发了作者功名富贵谁能看破的感慨。
在《儒林外史》这本书中,作者入木三分地刻划了一些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读书人”和一大批不学无术、道德败坏却自命风雅、装腔作势的所谓名士,也满怀热情地描绘了一些洁身自爱、崇尚礼乐、襟怀冲淡的真儒贤人。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否定,对官僚集团厌恶,封建礼教的憎恨,对人民群众的.同情。
这本书仿佛将我们带回那黑暗的时代:明朝时期,一群“读书人”为功名富贵,不顾一切地去“奋斗”,最终逐渐在黑暗社会中腐蚀,例如五十多岁仍在应试的范进。50多岁仅是个童生,家中穷苦不堪,12月的天气还穿着单衣服,"冻得直发抖"。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
我为这位人物感到遗憾。他是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范进中了举,虽然物质富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但其灵魂完全被科举毒化了。我对此表示不解:他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为名?为利?这些答案在当时都是对的。他们目光短浅,又好名好利,功名就成后只知享乐,不思进取,已经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了。
说到范进,我想到了一位截然不同的人物 ——周恩来先生。在他的读书时代,有一天,校长问大家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的答案众说纷纭。校长又让周恩来回答这个问题。周恩来回答道:“为中华崛起之而读书。”
在我看来,周恩来先生是一位志向远大,热爱祖国,又勤奋的人。有像他这样的人,中华何愁不崛起呢?
不过,《儒林外史》中,有一位人物王冕,他性格恬淡,远离功名,天性孝悌,才华横溢,相比于那些“读书人”而言,这是一个兼俱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品格的理想人物。
这个人物总算是给了我一些慰藉。因为在“池塘的淤泥里”,仍有几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王冕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他没有远大的志向,读书也是为了充实自己,但从品质来讲,他还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话说回来
,什么东西让“读书人”如此痴迷?就是它——科举制,一个从隋唐时期只是为了寻找更多的人以治国,到明朝成为“读书人进步的阶梯”,这其中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我看来,这种制度所形成的“官本位”怪圈就像一个大泥潭,进去就很难再出来了,就连现代人都不一定。幸运的是,这种制度早已废除。现在,我国是应试教育,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考试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知识。“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从今后,伴药炉经卷,自礼空王”。结尾词带给了人们无尽的遐思,也给看完这本书的读者带来无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