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美有感 篇一:美的定义和价值观
朱光潜是中国现代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对美的思考和感悟一直是他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他的作品中,他对美的定义和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他来说,美不仅仅是形象的美,更是一种内涵的美,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境界。
首先,朱光潜认为美是一种形象的表现。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展示了他对形象美的重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他对美的独特感受。他通过对山水画、诗歌、音乐等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展示了他对艺术美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理解。他认为美的形象表现是对生活的一种赞美和对人性的一种呈现。
其次,朱光潜认为美是一种内涵的追求。他强调美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境界。他认为美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感知,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体验。他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和对人类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内在美的追求。他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一种情感的升华。他通过对人的思想、情感和品行的塑造,展示了他对美的内涵的深刻理解。
最后,朱光潜认为美是一种价值的追求。他认为美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和一种崇高的目标。他通过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展示了他对美的价值的思考。他认为美是一种道德的标准和一种社会的理想。他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美的实践,体现了他对美的价值的坚持和追求。
总之,朱光潜对美的定义和价值观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他对美的独特理解和对美的追求。他通过对形象美的重视、对内涵美的追求和对价值美的思考,展示了他对美的多重面向的探索和表达。他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美学视角和美学思维,启发我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
朱光潜谈美有感 篇三
美,何谓美?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只要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的事物都是美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由得感叹某些事物或者人“美”。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所想的并不是真正对的呢?到底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称得上没呢?美具有哪些特征呢?我们该如何审美以及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呢?
读了朱光潜的《谈美》之后,才对“美”有了真正的认识。
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美不在心,即不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不在物,即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它在心物的关系上。朱先生把这种观点简约地表述为: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这种观点朱先生在早期和晚期是一以贯之的。
《谈美》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朱先生清新的文风,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审美享受。
整篇文章给人一种轻松的氛围,许多言论的提出,都伴随着许多比喻和例子。对于《谈美》其精辟、客观的分析和论证实为欣赏,称赞。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作者在此段中谈及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其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
去看,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古松在他们三类人眼里显现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欣赏的同时也赋予了其画家内心世界对古松的完美概念。“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要把实用的态度丢开,把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审美的态度去看待事物。美不具有功利性,真正能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唯有那些给予美好情感的事物,他们指引我们的灵魂、净化我们的思想。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美的欣赏是要有距离的,近了,容易迷惑;远了,又看不清。朱先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的。
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总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为太过熟识没有了距离感和神秘感,容易从实际生活中的利害关系出发看眼前的事物,而新鲜的、不了解的事物有距离感就容易产生美感,这也如同《围城》般的效果,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因为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这里引用《庄子.秋水》里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人的美感体验的道理,即:美感体验即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人的认知有时是伴随人的主观情趣来判断事物的。那么这种主观的情趣对事物进行判断就是“移情作用”,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如同朱先生讲到在欣赏古松时,除却古松的外形引起的造型美感还有个人对古松的内心欣赏情趣也会使古松的美感里含有欣赏者的个人认知经验在里面,也就是说人的美感经验不是单独的由事物本身或人的主观情趣独立产生,而是两者的结合造就了人的美感体验。
四、“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这是多么优美的意境,罗裙飘飘,芳草凄凄,这样我们不禁联想到罗敷,诗文中美丽的女子。联想是偶然的、杂乱的、无序的,而美感的东西是一定的有序的,有结构的、抽离出来的,有形式相伴的和谐状态的东西。美感体验可以使人产生对事物的联想,而单纯的联想不能算做美感体验。朱先生提到:美感是一种直觉,一瞬间的感受。而联想漫无飘渺,浮想联翩,带给人无限的想象和美感体验。
五、“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美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朱先生在此提出美是物的物理属性和人情心理活动对事物产生的一种态度。单独有自然物理属性而没有人的感性心理直觉――美也无从产生。自然在经过人的心理感觉加工后产生了美感,不同的经验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美的欣赏是对自然的一种再加工、再创造。个人情趣不同衍生出的结果就不同。俗话
讲的“情人眼底出西施”的道理,如同朱先生所讲是人们经过人情化、理想化的一种心理活动结果。这种结果就是不同人的主观的审美经验加上理想化即人情化产生的结果。美和自然也是对立统一的一种关系,美感没有自然的物理属性就无从产生,而物的物理属性没有人的理想化即人情化加工也无法衍生出美来。
七、“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生活是可以艺术化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过一种艺术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保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坚持积极生活的态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经意的一个灵感,细细体味心境、宇宙、斗转星移,日月流转的变化,努力向前但也不要忘了驻足下来,不要忘记眼前的风景,品味当下
的生活。
朱光潜谈美有感 篇四
首先,我必须得说这本书是我见过最适合,最通俗的美学理论读物了。读完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感觉这部书不像是在谈深奥的美学,而更像是一部介绍美、鼓励年轻人去发现美、创造美的书。朱光潜先生在这部书里面所提到的美,也并非完全是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而是更多的在探讨自然美、艺术美、人生美,这些我们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美的事物。
朱光潜先生开篇就开始谈如何发现美。究竟美在哪里?究竟什么是美?怎么欣赏美?然后用了十五章来细细阐述,举了很多形象的例子。
第一,用实用眼光看实物不美,美是脱离用处,不实用的。从“三棵古松”的故事来讲解。
第二,越是和实际人生有距离的越美,比如我们去别的地方旅游,山里人看海和海边人看山特别有感觉,而他们看各自的家而不然。
第三,我们把宇宙人情化,把东西带上我们的色彩。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第四,美感和快感是有区分的,欣赏艺术不能同时受性欲冲动的驱遣。如欣赏《俄狄浦斯和斯芬克斯》。用快感来欣赏,如提灯寻影,灯到影灭,于是美感就失去了。而用美感欣赏,如欣赏一首诗或一幕戏,当时只是心领神会,无暇顾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第五,美感与联想的纠纷问题。艺术是离不开联想的,但就我们平常所谓的由甲而乙,由乙而丙的联想来说,是妨碍美感的。假如由于你是道德家,而特别喜欢《打鼓骂曹》的戏或韩退之的《原道》;假如知道达芬奇名气大,而特别喜欢他的《蒙娜丽莎》。这都是自然的倾向,但这都不是美感,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第六,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以前老先生们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工夫,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第七,美与自然。美的欣赏也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寻常恋爱有很强烈的占有欲,美感的态度则丝毫不带有占有欲。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可以说是美感态度的定义。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对于所爱者也只是无所为而为的欣赏,历史上有著例有些到极浓度的初恋者也往往可以达到胸无纤尘的境界。
第八,理想主义和写实主义的错误。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回事,艺术的美不是从模仿自然美得来的。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得好,“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人人尽管都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做出诗文,则全凭个人的情趣和才学。
第九,艺术与游戏的关系。艺术虽伏根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需要顾及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逐渐发展到现在,令游戏望尘莫及了。
第十,创造的想象。创造的想象也非无中生有,它仍用已有意象,不过把它们加以新的配合。(旧元素,新组合)比如班婕妤的怨可以见于寒鸦、日影。并且把抽象具象化了,比如怨,和贫富不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创造源于两种心理作用:一是分想作用,而是联想作用。能去掉不相干的意象,就已经是分想在创造了。如“风吹草地现牛羊”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十一,创造与情感。凡是创造艺术品,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这一过程既是客观也是主观的。比如班婕妤拿团扇自喻作的《怨歌行》,是主观的文学,但她在创作时又退居客观地位,把自己遭遇当作一幅画来看。王昌龄的《长信怨》写别人,通常说是客观视角,然而过程中又需要把自己代入女子心境,设身处地想象。情感最易感通,所以“诗可以群”。
第十二,创造与格律。“从心所欲,不逾矩”。格律是前人有点总结,有明显的优点,
却又容易经过形式化后变旧,成为新的弊。真正艺术家,格律会为他奴使。从整齐到变化易,从变化到整齐难。整齐入手,整齐会由于创造本能和特别情境需求使作者变化以求单调。变化入手,而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是求新奇结果却还于单调。凡是艺术家都要打破这个矛盾,从束缚中挣扎得到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循格律而脱化格律。
第十三,创造与摹仿。“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练就工夫,表达自我。凡是艺术家,都需有一半是诗人,有一半是匠人。
第十四,天才与灵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纵然是有大本钱,但不可少于积淀,有些人本来天资并不优异然而成就斐然,相当于用小本钱做买卖,但成功了。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比如我们在初练字时觉得天天进步,过几个月之后,进步猛然停顿起来。但再过些时候,又觉得猛然进步。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假如进步停顿时,索性去做别的事,到时候再上手,却较之有进步。学别的技艺也是如此。这是什么道理?就因为再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才会成熟。工夫没有错用的,你以为自己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前一个冬天学的溜冰,夏天在做庞大事,溜冰的筋肉技能却暗里培养成功。一切脑的工作也是如此。我们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
第十五,人生的艺术化。“慢慢走,欣赏啊!”源于阿尔卑斯山上的标语。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点。第一,一篇好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都与部分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一字一句中都可以检出全篇精神的贯注。比如诗中改一字神情就可完全丧失,如误印的“悠然望南山”。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是陶渊明生命史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果
他错过一小节,就不是陶渊明了。同理苏格拉底下狱不肯逃脱,临刑前还嘱托还邻人一只鸡,所以他是苏格拉底。这种生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欣赏,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其次,“修辞立其诚”是文章的要诀,一首诗或是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然后形于外,不容有丝毫假借。我有我的个性,这种个性又随时变迁成长,与物的个性发生反应。在这种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造化。把这种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把它流露于言行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文章忌滥俗,生活也忌滥俗。滥俗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城规旧矩。如东施效颦,“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说过。什么人,感到什么样的情趣,就表现出什么样的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协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唯大英雄能本色”,艺术的生活是本色的生活。俗人和伪君子最不艺术,一个没有本色,一个掩盖本色。再者,生活也如艺术,懂得取舍,恰到好处。不但哲学、科学,都是一种艺术的活动,追求一种摄魂震魄,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情趣越丰富,生活也越美满,所谓人生艺术化就是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有福。许多人在这车水马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无暇一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覆的世界便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朋友,慢慢走,欣赏啊!
我因为对有些章节比较有感觉,有反思,所以有些章节摘录提炼较多,有些则比较简练。有些段落,朱光潜实在已经写得很好了,我没有办法再提炼了,就作为藏品如实打了下来。看完这本书实在也是很有感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