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读后感800字5篇 篇一
《现世》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小说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扭曲。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思考,作者成功地把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世界中。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他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能够看到其他人看不见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那些被忽视的细节、隐藏的秘密和被掩盖的真相。于是,主人公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社会。
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冷漠、虚伪和功利。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为了名利和金钱不择手段,他们追求的不再是真理和正义,而是权力和自我利益。而主人公通过自己的特殊能力,看到了这些隐藏在背后的真相,他为此感到震惊和愤怒。
除了社会问题,小说还深入探讨了人性的扭曲。主人公发现,人们往往隐藏自己的真实面貌,他们在表面上看起来正直和善良,但实际上却心怀不轨。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和行为细节,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他告诉读者,人们不应该轻易相信别人,要保持警惕和独立思考。
通过《现世》这本小说,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扭曲。这部小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它让我看到了现实,也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相信,只有通过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我们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现世》读后感800字5篇 篇二
读完《现世》,我深深地被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深度所吸引。这部小说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揭示了现代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扭曲,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触动和思考。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引人入胜。主人公突然发现自己能够看到其他人看不见的东西,这让他感到震惊和困惑。通过主人公的视角,作者巧妙地展示了现代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扭曲。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为了名利和金钱不择手段,他们追求的不再是真理和正义,而是权力和自我利益。而主人公通过自己的特殊能力,看到了这些隐藏在背后的真相,他为此感到震惊和愤怒。这个故事引人深思,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社会。
小说的写作技巧非常出色。作者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冷漠、虚伪和功利。他巧妙地运用了细节和对比,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现实。同时,作者还通过主人公的独白和思考,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这种写作手法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和挣扎。
通过《现世》这本小说,我对现代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我相信,只有通过对现实的深入观察和思考,我们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这部小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现世》读后感800字5篇 篇三
这本书通过回溯古生物学者在中国沙漠的足迹,追踪一粒沙的身世,洞察几朵特殊的云在历史文化中的印记……从个体到世界,从存在到消亡,从现在看向过去,从中国到以色列,从瞬间的定格到流动的消逝,从具体而珍贵到模糊而无意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现世》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现世》读后感(一):
《现世》这本书,讲的是轮回。诞生,沙,中国,云,数,以色列,邂逅,思想家,邪恶,现时,十个主题。每一主题是七个碎片。如果一页一页往后翻,不同主题的七个碎片是连续的;如果按照主题阅读,发现这七个碎片只是属于同一个主题而已。七十个碎片仿佛堆起一座塔,每一层十块碎片,螺旋状上升。每次转到同一个主题,感觉爬上了更高的一层。
沙一点一点的掩埋旧的世界。旧的世界沉下去,上面建起的是新的世界。沙是从石头下被剥离出来,有棱有角的;经过不断地磨砺和漂泊,变得圆润,最终到了某个地方,许多沙一起掩埋了那里的事物;沙逐渐沉到地下,变成砂石,数年之后砂石露出地面,从上面掉落下最初的沙。这是沙的轮回。一沙一佛陀。
“我们一生从一处黑暗移动到另一处黑暗。只有婴儿和死尸能告诉我什么是诞生,什么是死亡,但他们却不会开口。”在作者看来,“我们不过是一出漫长戏码里的短期替身。”而诞生,则是我们上场的唯一入口。“尚未诞生于人世的婴儿是神圣的,而在他们诞生之前,天使来到每个人面前,轻轻地亲吻他的嘴唇,于是他遗忘了他的一切知识,加入了迷惘的人类。”我们是神灵的一部分,但是在来到这个世界之时,变成了“迷惘的人类”,学会如何去爱,看清这个花花世界的幻像,便是我们在这个世界所要做的。“扶起那些倒地的,释放那些被禁锢的,这是交付给人的使命。人所能做的不只是等待,不只是旁观。人,是能真真切切为这世界的救赎而努力的。”
云,邂逅。邂逅一个人,就像遇见一朵云。在那之后,便消失于茫茫人海。
数,讲述了个人的微不足道。“目前中国人口有11亿9,850万人。如果你无法体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那就把你自己——那个独一无二、意义非凡、情感复杂的你——乘以1,198,500,000。你就会发觉其实你什么都不是。”放弃对于个体感知的一种执念,人类的灵魂应该是一个整体。个人犹如船尾的一朵浪花,倏忽之间便消失在了海面上。世间人类的生生死死,犹如浪花的产生与湮灭。浪花湮灭,进入海洋,海面上还会产生新的浪花。这是人的轮回。在轮回之中,灵魂不灭。
亡者往矣。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活在现时,追寻高贵的品德,唤起隐藏于灵魂之中的神性。“我们活在我们所追寻的事物之中。那隐藏着的,会出现在最显眼的地方。神性,其实就在随手可及的日常之中,在每天的人、事、物之中,只是世故的我们视而不见罢了。神性,遍布于时间的表面之上,蕴藏于一切事物(比如色彩)之内。”学会爱人,爱这个世界,唤醒“所谓纯粹,不是脱离宇宙,成为独立的存在;而是更深刻地渗入其中。”
《现世》读后感(二):
阅读迪拉德的文字,人们常会发出惊艳淋漓的感叹和惊呼:“力量和美,优雅与暴力相纠缠于狂喜中。”在与自然直接而赤裸的交流中,迪拉德以孩子般的理直气壮和诗人般的洒脱之心追逐与自然一起燃烧、一起鸣响的尽兴浓厚的生命体验,在身体感官的雀跃狂喜中寻觅着资深的本真灵性和自然万物的生命神性。这种神圣感在《现世》中依旧流连不去,同时还存在着显著的文风进化。 在写作《听客溪的朝圣》一书35年之后,迪拉德在一篇自序中讲道:“1972年动笔写《听客溪的朝圣》时,我27岁,恐怕也遭遇了年轻人的障碍:喜好华丽的句子,并且总以为还不够华丽,直到做过了头。有些地方看来很可笑。兴奋的滔滔雄辩以及形而上的大胆,显示那是一本年轻作家所写的书……” 《现世》作为安妮?迪拉德创作后期的代表作,在这本散文集中,当初那个放逸不羁、尝试着与最伟大主题交锋的女子及其生动精妙的语言不变,坦荡纯真的情怀不变。只是褪去了几许张狂,多了几分质朴庄严,冷静锐利。正是这样的文字,照亮了人类观感中的世界——过去、当下和未来,以及每个人于其间相对无关紧要但却独特的位置。
《现世》读后感(三):
看到安妮·迪拉德,会难免想起梭罗。这是一股美国文学传统的“清流”:融于自然的生命省思,远离尘嚣。一个优秀作家,开始总是虔诚的“模仿者”,会在心中树立前辈典范。早在1968年,迪拉德就写了题为《瓦尔登湖与梭罗》的毕业论文。风格即人本身,这位女作家对写作方向如此确信,犹如她和梭罗有个“前世契约”。
正如蒙田早早过起了“退休生活”,一次严重的坠马事故,才让他思索肉体和灵魂的关系。1971年,一场致命的肺炎,也成就了迪拉德生命化的体验书写。她在“听客溪”生活了一年,以一本《听客溪的朝圣》摘得普利策奖,那一年她29岁。也许,只有切近死亡,才看到生命“妆台”的背面,不由多了一道目光,深刻起来。
尽管,迪拉德在听客溪的“朝圣之旅”与梭罗瓦尔登湖式“沉思”有很多相似。然而,我并不愿将迪拉德视为一个“女版梭罗”,一位“单纯的自然文学作家”。因为,迪拉德自己也很反感这种标签。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作家这种情绪是追求创作的独立自觉。但事实上,你也确实能看到迪拉德对前辈的超脱,一种刻意保持的距
离。有时,我会想这种“距离”是什么?答案就是:态度。如果说《听客溪的朝圣》是作家青年时的精神“野性”,《现世》一书就是人到中年的沉静省思,甚至入了几分“老境”。这像一边是水面的平静,一边是河底的暗涌。不过,迪拉德的态度倒是一以贯之:追问、审视、困惑和怀疑。
你当然可以说,迪拉德拿了爱默生和梭罗的“衣钵”,但这并非重点所在。因为,这只是相似“题材”给你的错觉。在书写观念上,他们“趣舍万殊”。长久以来,我们对自然文学的认识都没有跳出一种思维惯性:认为其无非是“自然的礼赞”,“大地的散文”,表达了造物的伟大,人类的卑微;尘嚣的烦扰,自然的宁静。然而,这一系列对举的价值,似乎天然造成了社会-自然的二元对立。这绝不是什么纯粹和谐的“美文”,你甚至在每个毛孔里都能嗅出对世俗、庸众和凡尘的鄙夷厌弃。
在爱默生笔下,自然是富于象征意味的“道具镜子”。只不过,这面镜子只能“反照”――专门让你瞥见世俗生活中“创造力的可怜”、“瞻前顾后的世故”、“郑重其事的烦琐”。同样,如果你认为,梭罗只是写出一个“离群索居者”的湖畔“闲暇录”,或许也没理解他的用心深曲。亚里士多德曾言,喜欢独居寂寞者,不是野兽就是圣哲。梭罗一直想做最初之人或最后之人,他爱的并不是孤独,而是“独享自然”的优越。“实际上,我倒是有我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还有一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小小天地。”
换言之,梭罗对自然文学的贡献在于一种眼光,其本质就是用宇宙视野取代社会语境,以人化的自然替代现实友邻。“独处的生活艺术”需要他把自然视作呼吸的空气,沉浸归化。你甚至感觉不到自然是一种“景观”,因为它本身就是无法洞察的生活。迪拉德也许承袭了他们的书写风格,但这并不意味她就是自然文学的传人。在我看,她只是将自然视为写作的“引言”、“序曲”、社会意识的“精神映象”。迪拉德并未在自然中陷落、陶醉,写出类似风景“小品文”的“廉价优美”。相反,《现世》一书始终超拔其上,把自然界镶嵌在深广的历史意识中,严丝合缝。在她那里,自然倒成了历史的“和音”。
《现世》就像是《听客溪的朝圣》的“积淀”与“回响”。积淀不止是在思想内蕴上,也在文风运思上。迪拉德把观鸟、垂钓与听溪的博物学兴趣深化为一种“世界散文”的“平铺直叙”。你能发现,《现世》的雄心远远超出了自然主义:它要叩问善恶生死、质询宗教意义、打破时空限度、检视东西文明。在听客溪时的迪拉德,凌厉清冽,锐利的恣意。“我毫不畏惧上帝而冲了进去,二十七岁的时候我以为自己拥有一切该有的放逸,来与世间最伟大的主题交锋”,“喜好华丽的句子,并且总以为还不够华丽,直到做过了头。”写《现世》的迪拉德,中年醇厚,混元的力道——很多“天问”般的终极问题,在笔端,云淡风轻。
这种“轻”与“重”的参差美学,得益于迪拉德用“悲悯”写尽罪恶、不幸、悲惨和痛苦的分量。正如《听客溪的朝圣》里,作者将血与玫瑰(伤痛和艳丽)、静谧与狂暴、美景与哭泣、死亡与圣经等主题“对冲性拼接”,造就了作品最大的奇观:悖论力量。《现世》延续了这种风格,竟在如此浓烈的神学语境里(如“以色列”章节对上帝、灵魂、善恶的反思),表述了世俗化的此在价值——现世的意义。我们似乎对“迪拉德的自然”,逐渐有了新认识,这是一种近于万有在神论的观念。
在“诞生”的希望中,她却写了人类畸形的绝望,凄惨的男童女童说明了生存的代价。在“云”的浪漫优美中,画家康斯太勃尔进行着云的写生,纪录了妻子玛利亚的垂死时刻。在“中国”的主题里,作家将兵马俑正从壕坑里涌现的时刻,与整齐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无趣景象并置。土质人偶埋在黄土原料里,本身就隐喻了“人为”归于“自然”的大化。“数字”是对人类生存、灾难和死亡的数据罗列,也许会让你厌烦。但迪拉德就是用统计学的“流水账”,再现了一种难以呼吸的压迫。让人震颤的是,作家搜寻出了关于阿齐瓦拉比惨死于罗马人酷刑下的圣人事迹。这则故事,可以说是迪拉德强调“现世价值”的最强奏鸣,她向一切来世的彼岸意义都发出了彻底质疑。
罗马人用马刷剥下了阿齐瓦的皮肉,作家反讽地引用了阿齐瓦的名言:“一切都取决于善行的力量”。那么,“需要多少磅的善行才能再次令天平倾向善的那一边?”这个诘问本身就是一种残酷,作家说明了善恶并不遵循因果。神学只能给你一个蹩脚的“心理按摩”:“上帝惩罚善人在短暂现世中的微小罪行,而在永恒的来世褒奖他们;上帝奖赏恶人在短暂现世中的些许善行,而在永恒的来世惩罚他们。”迪拉德自己不信,“在我看来,它就像发生天灾时给出的各种敬畏上帝的精妙解释,不论怎样解释都无法抹去残酷的事实。”
有很多评论都注意到《现世》中的十个主题:诞生、沙、中国、云、数字、以色列、邂逅、思想家、邪恶和现时构成了并置杂糅的“复调”。然而,我并不认为可以按照主题进行分类“跳读”,读出十个平行的单线叙事。因为,这就像你把一个多声部的对位,活生生地拆成了不同声部的独奏,白白浪费了作家交织世界的才华和用心。
一方面,中国与以色列两个主题就是一种“对话”关系,德日进在中国的神奇之旅又与他讲述生命哲学的著作形成了潜在呼应。另一方面,在迪拉德的书写次序里,你能看到一种流动韵律和回环结构,看似散漫的博物杂糅,却有“无法的章法”。如“云”和“沙”刚好是仰观俯察,描摹了物质的生成和人类“诞生”的双声。同时,她又参照自然之序,发现了历史、宗教、社会的“失调”、“悖逆”之处,揭示生命生存的代价(邪恶、丑陋和无奈),告诉你只有现时有意义,只有现世有价值。
在我看来,迪拉德和自然文学最为迥异的是:她从不写“牧歌”,不追求和谐的纯一,静谧的伟大。相反,她时刻质疑、拷问世界的秩序,做着类似尼采的事业:一个怀疑论者在重估一切价值。《现世》给你带来的根本就不是心灵慰藉的“鸡汤”,而是萦绕不绝的悲愤力量。那种断章一样的结构,箴言般的句子,就像神谕,气势撼人。迪拉德的妙处是写出了“优美的残酷”,面对她的段落,有时你根本不知是该欣赏陶醉还是忍痛心碎。
《现世》读后感(四):
生活美学倡导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书是折叠的世界,外面是打开的时空......”
这是某一天,透过一扇蓝棂窗子,朝向一片爱琴海面,刹那在脑海冒出来的两句。
书,本是与世界相通的;书,就在这个世界当中。 关键是书写的人——那个在世的“存在者”,如何在 “外在世界”的生存当中,获得“内在世界的生命体验,由此来追问存在的意义。
《现世》就是这样一本“现世”之好书!
当我打开这个“折叠世界”的时候,不禁惊呆了: 这是何等丰富的“一个世界”?这位被称为“眼界的开启者”(eye opener)的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着我们横亘中西、上天入地,真所谓“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这呈现出来的“一个世界”,就是“现世”的这个世界。《现世》原名为 For the Time Being,有人翻译成“暂时”,又有人译为“时下”,但总觉得 还是“现世”好,为何呢?因为无论“暂时”抑或“时下”,仅仅是指称时间而已,而只有“现—世”,才把时间生存化,同时也空间化。“现世”不是“现时”,生存当然是时间化的,但当时间延展为世代,生存本身也就被“时—空”化了。
更有趣味的是,这本书采取了一种“复调”书写结构,大家可千万别被其迷惑而不知所踪了。其实很简单,《现世》将“诞生 (Birth)” 、“沙 (Sand)” 、“中国 (China)” 、“云 (Clouds)” 、“数字 (Numbers)” 、“以色列 (Israel)” 、“ 邂逅 (Encounters)” 、“ 思想家 (Thinker)” 、“邪恶 (Evil)” 和“现时 (Now)”的十个主题,加以并置拼贴起来。
这让读者有了两种读这本书的方式:你既可以按照作者排定的次序,一读到底;也可以按照关键词的 索引,从第一章到第七章加以跳读,这样就可以串起来十个平行的主题了。当然,这两种读法,也可以交叉使用,那种阅读的快感在如此进行间会轻易达致。
这种结构,可借用电影术语:平行交叉的“立体蒙太奇”。这就好似《天净沙·秋思》那首小令,前面是蒙太奇元素呈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但综合为一,方构成 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境,所以才能“寥寥数语 , 深得唐人绝句境界”。
《现世》读后感(五):
《现世》,它陈列十个生存元素:比如 “诞生”,描写了人类的畸形儿,给新生儿洗澡的情况,穿插着关于生死之思;再如“云”,用最细微的笔法,陈述了人们对云的观摩与感悟;还有“沙”,,不仅描写了沙之形状,叙写了沙漠成因,而且还描写出被沙所层层覆盖的人类历史;再如“数字”,则是陈列人类生存与死亡的各种数据;“邪恶”记述了人类的各种恶行;“思想家”竟是直接与东西方的犹太神学及禅宗佛学的思想家进行隔空对话......
其中,“中国”与“以色列”的两个主题,一个与我们相关,另一个与神相连。中国的主题,是以法国神学家与考古学家德日进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展开的。那一段在中国的“神奇之旅”,被作者写得栩栩如生,辅以荆轲刺秦王的叙述,将秦始皇的生死故事也缝缀其间。其中,有对神人关系的反思,大家可以参见德日进的《人的现象》,讲生命出生之前,讲生命绵延过程,讲思想与生存之道,作者其实在处处与之进行心灵对话。 以色列的主题是对神的思考,以一位女性的视角重思了上帝、灵魂、善恶等神学主题,穿插了在以色列的所见所闻。但须要事先澄清:《现世》绝非一本神学之作,因作者本人恰是不信上帝的,这是一本现世之书。这是由于,她继承了那种来自梭罗的 19 世纪的超验主义,而在高科技的 20 世纪继续重申了超验主义的要义,及其倡导的意义。
然而,在作者内心深处,仍有一个大写的 God, 但却不是如上帝那般的人格神,这个“大神”更接近于中国人所说的“道”。只不过,不是儒家所说的“天道”,而是道家所谓的“自然之道”。在《现世》的字里行间,你皆能感受到那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之道,作者实乃以一种敬神的态度,来看待自然与人生并寻求终极真理。所以我认为这种心灵的朝圣之旅,切切不可解读为神学之径,而是建基 在新大陆“实用主义”思想根基之上的一种超验主义。
现如今的中国,到处都是心灵鸡汤,皆在故作高深,这本书好似一股清凉之风,让通过阅读而站在人生山巅上的你,陡然有一种凉水激背之感。这种令人清醒的感悟,来自于这位健在的美国女作家——安妮·狄勒德(Annie Dillard)!她五十多岁写下这般文字,已尽显洗尽铅华之后的高贵,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现世》由此才有某 种“盖绝”之妙。她为人类生存开启了一扇窗,不仅揭示了万物的生存之美、生物的生命之美与人生的生活之美,而且揭露出生存的肮脏、生命的丑陋与生活的无奈。那种天人相契的智慧,让中国读者读来,一定会倍感亲切,因为我们无非都是——宇宙当中的一颗尘埃......
这位老作家,现居纽约,她不再旅行,她不再见陌生人,她不再签售,她不再接受采访......每年,她只进行两次公共朗读,仅此而已,这也是一种面对生命的本真姿态......
《现世》读后感800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