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书心得800字(优质6篇)

时间:2018-02-06 02:36: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800字 篇一

《百年孤独》是一本充满奇幻与现实交织的文学巨著,它描绘了一个充满魔幻与神秘的家族的命运,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孤独的存在。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理解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也对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马尔克斯通过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命运的打破。整个家族的成员都被注定要承受孤独和痛苦,他们的命运由上帝决定,而他们自己无法摆脱。这种宿命论的思想贯穿整个故事,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命运的力量。

通过这本书,我也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伪。家族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亲人。这种人性的丑陋让人深感无奈,也让人对社会的荒谬和虚伪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马尔克斯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使整个故事充满了神秘和想象力。他将现实与幻想融合在一起,让读者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这样的叙事方式不仅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的乐趣,也让人深思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边界。

通过阅读《百年孤独》,我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也对时间和命运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带给我许多的感悟和启示,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我相信,这本书将会一直影响着我,让我更加珍惜和意识到生命的宝贵。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800字 篇二

《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魔幻与现实的文学杰作,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吸引了无数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和孤独的存在,并对家族、时间和命运有了深刻的思考。

在这本书中,家族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整个家族的成员都被命运所束缚,他们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在各自的人生中经历着痛苦和孤独,他们的生活被时间和命运所支配。这种宿命论的思想让人感到沉重,也让人思考起自己的人生和命运。

同时,在这部小说中,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常和无奈,它让人们无法预测和掌控未来。家族中的人们经历了许多变迁和起伏,他们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转性让人感到无奈和恐惧,也让人反思起自己的生活和时间的珍贵。

此外,作者马尔克斯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使整个故事充满了奇幻和想象力。他将现实与幻想融合在一起,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让人感到新奇和有趣,也让读者对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边界产生了思考。

通过阅读《百年孤独》,我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明白了生命的无常和孤独,也认识到了时间和命运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思考起自己的人生和命运,也让我珍惜和意识到生命的宝贵。我相信,这本书将会一直影响着我,让我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800字 篇三

这是一本超赞的书,值得一读!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开篇这样写道。布恩地亚上校的记忆犹如一滴墨水坠落在宣纸上,无法停止地渲染开来。

恰如《百年孤独》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一样,开篇这段话,马尔克斯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展,给读者以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

1965年马尔克斯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6月29日小说发表。1982年诺被尔文学奖授予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曾言:“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生活并非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他的记忆。”《百年孤独》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几乎神话般的世界,那里有马尔克斯童年眼中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时也融入了人类百年生存的斗争历史和凝聚的经验和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对现代人和社会命运发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讨。所有这一切的内涵意义使《百年孤独》成为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

小说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女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女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800字 篇四

孤独,在我看来,就是指无亲情,友情,爱情可言,如同茫茫天地间孤身一人的落魄之感。在《百年孤独》中,一个家族的几代人都终身被孤独笼罩。他们并不缺少亲人,爱人,友人,只是这所谓的亲人,爱人,友人都是些单纯的冷冰冰的字眼,毫无感情。父子之间没有亲情,没有照顾与关爱;夫妻之间没有信任,称不上是爱情;友人之间如同过客,真挚的情感在孤独的马孔多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孤独,是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之中的产物。他们的生活是孤独的,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思想是孤独的;更可悲的是,他们对此毫无察觉,他们习以为常,对这种状态习以为常,却没发觉这种状态就是可悲的孤独。

初期的马孔多与世隔绝,自给自足,只有寥寥几十个人。这就已经决定了封闭的马孔多注定是孤独的。即使后来有外国人来到马孔多推销那些在人们眼里神奇,有魔力的新鲜事物,给马孔多人民枯燥乏味的生活带来了些许的欢愉,但那毕竟是暂时的,况且,无论什么新鲜的事物都无法改变他们思想之中根深蒂固的孤独。

故事从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回忆写起,写了关于这个家族轮回般的几代人的故事,伴随着马孔多的衰盛。从可怕的近亲结婚的诅咒——生出长尾巴的小孩开始,几代人都疯狂地与近亲发生关系。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与其说是愚昧,我觉得称其为孤独更加贴切。生活在那种日子里,要不就是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情,要不就是随着自己的天性,人类的天性,这也是孤独的结果。

写到最后,羊皮卷最后的预言正是刚刚孕育出的注定要终结整个家族的神话般的生物,这轮回的诅咒,这孤独的诅咒连同这这孤独的家族被飓风抹去。

《百年孤独》通过颇有些魔幻味道的语言,书写了拉丁美洲的生活,既真实又出人意料。尽管有些地方被夸大说辞,但始终不脱离现实,揭露了当时拉丁美洲出现的问题,讽刺了当时人们的无知与麻木,并以孤独诠释。

马孔多的孤独是命中注定的,是必然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如同设置了某种固定的程序,日复一日过着一样的枯燥无味的日子,如同轮回般的;思想的禁锢。这一切都是孤独的缘由,也都源于孤独,恶性循环。像这样的孤独,是拉丁美洲的缩影,是团结的对立面。以这孤独为主题,借以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多次战争的失败,讽刺拉丁美洲人民的不团结,并尽一个文人之力将其书写出来。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800字 篇五

这是我读马尔克斯的第二部作品,相比于第一部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百年》的时间跨度更长,人物和情节也更加丰富。一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让小说的主人公很难细化到某个人身上,却又很好的扣到了主题,某种程度上,也彰显了老马的写作功底。此外,在这两部作品中,马尔克斯好像很少交代明确的年限,他总是通过周围事物的变化来向读者传达时间的自然流逝,比如《百年》第八章开头提到的阿玛兰妲为奥德里亚诺·何塞刮胡子的场景,这也是我觉得他的高明之处。

关于这本书,很多人都觉得这本书很难读,因为整个家族七代人都在重复使用几个人名,让人很难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但这倒没有成为我的障碍,也可能是故事情节比较简单的缘故吧,加上马尔克斯喜欢埋下伏笔,让它读起来更有意思,我反而觉得这本书很好读。

关于主人公,我个人觉得是整个布恩迪亚家族更贴切些。

关于高潮部分,因为这本书涉及的人物众多,且每个人都对应有自己故事的小高潮,所以很难定义为哪一块就是全书高潮。除了普遍认为最后奥雷里亚诺翻译出羊皮卷的那一刻是全书的高潮外,还有一处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在蒙卡达将军在被处以死刑前,他和上校之间的对话,我觉得也将故事情节推入了顶峰。

关于孤独,我读到的是一种安于宿命的孤独,可能跟那时的人信仰有关,也可能是这本小说魔幻的地方。家族里的人仿佛与马孔多绑在了一起,注定和它共存亡,期间有很多改变的机会,却又都奇迹般的轮回到了原点。就在这样一种长时间的反复中,孤独逐渐被放大显现出来。

最后再随便说一点,马尔克斯自己说这本小说的孤独是源于布恩迪亚家族不懂爱情,书里确实也充斥着很多家族里的人黄色乱伦情节,相比于《霍乱》里的佛罗伦蒂诺,布恩迪亚家族的人除了爱和亲戚乱搞以外,好像只缺一个精神上的费尔明哪。

总之呢,小说本身足够精彩,但带给我的启发不多。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800字 篇六

因为书中无可抗拒的悲剧结局,我躺下后翻来覆去睡不着。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兴衰的历史,每个人无可排解的焦灼与孤独,冥冥中无可抗拒的宿命都让我无法入眠。这是一部拉美历史的兴衰史,伴随着城镇的建立,科技的发展,殖民者的入侵,自然灾害的肆虐,原著民的反抗、挣扎、屈从乃至安于命运的安排。整部书充溢着灵异鬼魅的色彩、异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情调。文字富有写实性,生动逼真的再现生活的同时,又不乏诗意、幽默与浪漫,许多段落读下来津津有味,忍俊不已。

今天整本书大概又过了一下,整理了一下布恩迪亚家族七代百年的谱系,对书中的情节愈发的明晰起来。这本书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拉美文学的书籍。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起点。该书是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同时,该书也是中国第一次获得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中国文版授权,据说是天价。2011年6月第一版。我很庆幸选在这个时候来读这本书。我记得以前也经常看到这本书的中文版,但是只知其名,不曾深入。原来以前的都是盗版啊。如果十年前读这本书,我未必能理解其中的精髓。我现在读一部作品,更喜欢作品中体现人性,揭示人性的东西。我相信,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人性的东西总是最基本的最恒远的。加西亚_马尔克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人性置于广阔的时代变迁之中,举重若轻地把拉美的历史通过一个孤独的家族历史体现了出来,并警示世人,拉美将走向何方?

人们习惯于把《百年孤独》看作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而我更赞同马尔克斯自己所说的:“我写的都是现实。”我相信超自然自量的存在。而在越是落后的地区,灵魂与鬼神都是与人类同在的。譬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我想极少人不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所以灵异的事件总是频频出现,你把它看做是迷信也罢,只是人的意识也好,它就是存在着,在现实中,或者在脑海里,反正总有一个所在。你可以把它看做魔幻,也可以把它当做现实。

这本书的译者是范晔,是我们的同龄人,70后。他的中国文学的功底也是相当好的,语言华美、幽默、又满是无可奈何的忧伤。我真以为自己在读中文原著呢。一个翻译者能够让读者有废寝忘食读下去的冲动,就已经是成功的了吧。哎,跟人家比起来,我们真是惭愧。人家年纪轻轻,翻译起来竟是大家手笔,我辈读此书,竟然还有不认识的汉字,惭愧惭愧啊。唯一困惑的是,根据网友的介绍,好象别的版本里出现的猪尾巴是个女婴,范晔的译本里却是个男婴,真想赶紧找到其它的版本看看,或者如果自己懂西班牙文,找来原文看看也好。

百年孤独读书心得800字(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