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篇【经典3篇】

时间:2014-09-04 04:26: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篇 篇一:音乐与爱的奇妙之旅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电影,该片根据亚历山德罗·巴里科小说改编而成。影片以二战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与爱的奇妙之旅。在观影的过程中,我深深被影片中的音乐、画面和情节所打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影片中的音乐是我最为喜爱的部分之一。主角海上钢琴师维塔利的琴声如同一阵阵魔力,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他的演奏完美地传达出了各种情感,既有激情洋溢的高潮,也有柔情脉脉的低音。每一次演奏都让我陶醉其中,仿佛能够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力量。尤其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那个美丽的音乐会,维塔利在海洋上演奏着钢琴,音乐与海浪的交织相融,让人陶醉其中。

其次,影片的画面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演运用了许多特殊的摄影技巧,将大海、钢琴和主角的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被遗弃的海洋钢琴,它孤独地漂浮在大海上,如同一个寂寞的灵魂。在海上的一幕幕画面中,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大海的浩渺和钢琴的深情。这些画面给我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也让我更加理解了音乐与爱的奇妙之旅。

最后,影片中的情节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主角维塔利与另一个主要角色多丽丝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唏嘘。他们之间的感情经历了种种困难和考验,最终却没有能够走到一起。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情的脆弱和无奈。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爱情无法成全,命运无法选择,这让我对现实世界中的不公与无奈感到深深的忧伤。

总之,《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充满了音乐、画面和情节的精彩之作。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也让我思考了爱情的脆弱。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一直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篇 篇二:激发心灵的音符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融入了音乐、画面以及情节,让我在观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冲击。

首先,影片中的音乐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主角维塔利的琴声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他的每一次演奏都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尤其是他在海洋上演奏钢琴的那一幕,音乐与海浪的交织相融,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这些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音乐,影片成功地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其次,影片中的画面给人一种震撼和美感。导演运用了许多特殊的摄影技巧,将大海、钢琴和主角的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被遗弃的海洋钢琴,它孤独地漂浮在大海上,显得十分宏伟和壮观。这些画面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我陶醉其中。

最后,影片中的情节也令人动容。主角维塔利与另一个主要角色多丽丝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唏嘘。他们之间的感情经历了许多的困难和考验,最终却没有能够走到一起。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情的脆弱和无奈。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爱情无法成全,命运无法选择,这让我对生活的无奈感到深深的忧伤。

总之,《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冲击。音乐、画面以及情节的完美融合,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情感的冲击。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一直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篇 篇三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到处都在锁链之中。”而1900正是挣脱了枷锁,勇敢奔赴大海,他坚守了一种普通人或许能够理解,却只能远观的自由。下面给您带来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每次看《海上钢琴师》,都有一种冲动想抚摸一下我那架冷落多时的钢琴,学习钢琴8年之久,始终不能理解这“乐器之王”所弹奏出的音乐的真谛,始终认为那些为音乐不顾一切的音乐大师们的行为是架空世界才有的,现实中,于我而言,钢琴就是我的任务,学钢琴似乎变成了我的义务,8年的盲目学习、考级,最初学习钢琴的热情被逐渐磨灭,我始终不能对钢琴再产生任何遐想…… 但是于他——丹尼伯曼TD林蒙1900而言,钢琴的意义却不是我们这样的常人所能体会的……这么说并不是映射那些现在把钢琴商业化的人,而是纯粹的欣赏那个叫1900的男人,他向我们所有人诠释了钢琴是什么,音乐是什么。

和大部分大师一样,1900的身世背景并不是那么好,一个婴儿,被遗弃在一个杂乱的舞会上,又被一个船上填煤工人捡到。没有任何证件,没有出生纸,1900的童年就在这艘漂泊无尽的大船上度过,对他而言,这就是他孩提时代的大摇篮,而摇篮旁那个教他识字,陪他聊天,给他作名词解释的男人就是他唯一的亲人,即便他作的解释大多都是些歪理,1900也觉得很幸福。

他和钢琴的邂逅是在孩提时代,无意间闯入一个舞会时发生的。 大家都惊叹于一个出身不明、没有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的孩子,竟然能够演奏出如此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也许,他生下来,命中注定要永远和钢琴在一起,永远和他的音乐相依为命。

短暂的27年,他一直留守在这片海域,这艘船上,无论名声多么响亮,甚至美国爵士乐的祖师来找他斗乐,他也从未离开过。所有惊讶于他的一句“我想上岸”。而当他终于“追寻”到上岸的理由,当他终于提着箱子迈向大陆,望着高耸的楼层,无边的城市,他却停住了脚步……是的,这是他的最终选择,他的一生注定在海上,与他的音乐相依为命。

当上岸的唯一通道被永远地抽离,他选择了和他的船,他的音乐,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一同沉没于这片无穷无尽的大海,这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遗憾,但我想,对于1900而言,这个结局或许是他想要的:一个传奇人物,或许在他的有生之年还有人记得他,可是他却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任何可以让人记忆的痕迹。

“我是一阵风,一阵自由之风”,记不得是从哪里看到的这句话,细细品味,却能体会说着句话的人的内心世界。1900说,大陆无边无际,充满形形色色,他未知的东西还有很多;而后,在突发奇想想上岸时,他又说,上岸只为聆听海的声音,只想体会在陆地上聆听海,是什么感觉。而如果在陆地上住上几年,他也会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普通人。 你可以说他的想法是逃避,但这是他的原则、他的生存之道,他的生命只为他的海和他的音乐绽放,当一切不复存在,他选择了留驻在这片海域,永远与他的音乐在一起……最后,面对着空气,感受着钢琴的美妙音符,沉醉于自己的音乐中,一切语言在此刻显得苍白无力,船只的巨大轰爆声划破宁静……这对陆上的人们无疑是重大损失,他甚至不肯将他的音乐公诸于世。我们或许永远也听不到这样震撼的音符,但他,真正获得了内心想要的自由。

或许哪天,当海上再次响起那悠扬缠绵的琴音,那是1900在天堂谱出的天籁之声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对于以回忆叙述性方式来展开的影片,很多人会觉得沉闷,而我却一直喜欢,说不清为什么,就喜欢那样娓娓道来,缓缓展开的故事、画面,喜欢回忆者在经年之后,经过内心沉淀而做出的那些更加睿智、深刻而多少更具哲理性的评判总结及其自心底流淌出的叙述。

我并不是个资深影迷,对电影艺术应该算是个不折不扣的门外汉,对某部电影的评判也仅仅只是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今天是我第一次观看《海上钢琴师》,却被影片深深地打动,可能是因为自己接触到的真正优秀的电影还是太少的缘故,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最能够沉重地与我内心深处发生撞击的一部影片,以至于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浑然不觉,似乎有很多很多感触,却又似乎思绪混乱飘乎,什么都抓不住,所有那霎那的感觉拥塞在喉头,哪一个也无法轻轻松松轻快明朗地先走出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下船吗?也许真在那样的时刻,我会恐惧,但至少此刻,我若是他(一定是我是他),我的回答也是"No"。1900,他本就不属于这片真正的陆地、真正的人世间。从出生、从他成长过程、从他的才华与梦想施展、实现方式,当然还有点滴折射出的他的个性与行为方式,注定了他是个无法生存于凡世间的、上帝误落人间的精灵。1900的出现本就是不同寻常的,从生命最初的成长,就是畏惧……他总是藏匿于船仓中,怕岸上有人来将他带走。这种躲避与内心的恐惧早己埋于心底。他的所有对人世对社会的认知,均来自船员,正如片中所说,“他们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教养他”。养父关于孤儿院的解释,让成年后的1900依然深信,所以他说小号手“应该被送进孤儿院”,按说这不合理,他不可能始终那样认识。我想,这是否也在暗示,1900与正常的社会人是完全不同的,对世界的认识是截然相反的。这一点似乎在与爵士乐钢琴家莫顿的决斗前、决斗中也略有体现。1900,似乎也尝试过与正常人接轨,他在船长室拨通那两个电话后曾说过一句话,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他以为两个陌生人的通话应该是友好而美妙的,但事实正相反,这算不算1900第一次试图回归受挫呢?与初恋的相逢,对爱的向往应该是让他处于回归正常社会的纠结时刻,整整七年的时光,他饱受纠结之苦,终于下定决心要下船去寻找所爱的人。在影片演到1900与船上所有人拥抱告别,坚决地准备走下virginian号时,我的眼中突然涌满泪水,其实因为观影前看到介绍,很清楚地知道1900不会走下船,对这突如其来的甚至可以说毫无来由的情感波动自己也感到一丝困惑,连我,一个观影人尚且如比,1900又如何与virginian号割裂?况且,对于要突然面对那“没有尽头”的陆地,他完全不知所措。那是与他生存的内心世界,与他所沉浸的音乐与梦幻世界完全没有过交集的另一个世界。88个琴键在他脑中手下掌控,每次航行旅客不过20____人,船头到船尾的空间终究有限。而他下船要面对的却是从未碰触的没有尽头的世界,是他内心一直恐惧与逃避的陌生世界!

他的返回是必然的。1900所拥有的音乐天才自不必说,这样的才华,应该说在下船后,也一定可以让他衣食无忧。然而,他的精神世界必然是惶恐的,而他的音乐源泉也必然枯竭。名利,也许根本就没在他头脑中出现过,无所谓放弃;爱情,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还占不到最多份额,不足以支撑他的世界,生命,只是他精神世界的存放处。随游轮消失,我想,这应该是1900最正确最好最幸福的选择与结局!

《海上钢

琴师》观后感3

我遇到好东西时喜欢找人分享,比如在网上看到搞笑的新段子,我会说给我身边的人听,或者说学校附近哪里新开了好吃的店我也会叫上好朋友去尝尝。当我看了《海上钢琴师》之后,我问身边的朋友,你看过了吗?

有的说没听说过,有的说看过,人生必看电影之一。或许大多数人都看过,没看过也该听说过,因为经典的东西总是在我们的身边萦绕的。我看电影有个习惯,就是先看评分,如果评分低的我不看,因为是等别人看完评分后我再看,所以我是一个过时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也确实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人。

我也看过不少电影,但是让我冲动起来写观后感的,除了《肖申克的救赎》这是第二部。我喜欢这样的情节,平平淡淡,娓娓道来,就像是在听一个老者讲故事一样。看完后心里不起波澜,但是脑海中时时想起里面的情景、对白。

当1900与那一艘和他一起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穿越了无数次海洋的轮船一同爆炸之后,我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这部电影那么短,应该还要继续下去的,我恨不得这个电影像电视剧那样长。后来我发现我惋惜的是1900的生命为何那么短,他应该上岸继续他的生活的,可是就是他所说的,我之所以不上岸,并不是我看到了什么,而是我看不到什么。

我相信1900是大海的儿子,他出生在海上,生活也是在海上,直到后来他与轮船一起爆炸的时候也是在海上。他面对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想目睹的茫茫海洋,他看到的无数张带着不同情绪的脸,他洞察着过往行人的内心算盘。

我觉得1900的童年是黑暗的童年,天天生活在轮船的最低层,与煤块玩耍,与那些淳朴的工人一起生活,我觉得他很不幸,但是他生活了下来我又觉得他很幸运,有时候幸运与不幸运就这样交替着。

当轮船航行在一望无际的海洋时,他坐在最低层的窗口,我不懂他是在看什么,或者说他本身就没有在看什么,我只是知道,他很孤独。有好几次,轮船靠岸了,人们也不再听他的音乐,疯狂的欢呼着“美国、美国……”

然后蜂拥的往岸上走。此时我看到他站在船上看着人们缓缓移动时失落的眼神,我甚至有些同情这个大海的宠儿,海上的钢琴师了,他是孤独者,可是在我们的内心,谁不是孤独者呢?

当人们下完船后,有时候他也耐不住寂寞,也会打电话找人聊天,只是连“妈妈”这个词都被曲解的宠儿怎么会与电话那头的人聊到一起呢?后来我发现,人们看到的只是光环下得色彩,才不会关心你起稿时的黑白灰呢。

他是在享受他做的事,如果你在享受你做的事的同时养活了自己与家人的话,那么你就是成功者,所以我说1900是成功者。在我的内心中有碰触的是1900向自己喜欢的女孩送他的唱片的时候,他是有练习怎么说的,也是做了准备,只是天意弄人,往往把我们喜欢的人在我们的身边给送走。

不过这也只是1900的内心海洋里起了几圈涟漪罢了。我欣赏1900,当有人来挑战他的时候,他先是再三忍让,最后才出手,这和中国的“道”不谋而合。

看完《海上钢琴师》,我希望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又不想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00的一生可以说是奇迹,可是世界好像又不需要他,我为此感到唏嘘不已。他一生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在有限的琴键上弹出了无限的快乐,而我们至今还找不到自己喜欢什么。其实什么是好电影,我也说不出,但是像这样的就是好电影。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

一直以来,都很羡慕会弹奏钢琴的人,觉得那在琴键上灵活跃动的手指像活泼的的精灵一样,那悦耳的音乐更让人痴迷不已。于是在高中毕业之后,怀着对钢琴的热衷,我也开始学习钢琴,但学习的过程让我很失望。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年幼的孩子被家长送到老师面前,然后开始无止尽的练习,这些孩子不是极其厌倦弹琴就是在期待一次在世人面前炫耀的机会。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琴只是为了拿那个所谓的等级证书,而老师也只要求学生把考级的乐曲弹好就行了。没有真实的感情,没有耐心的聆听,一切只是机械。于是我悄然退出这个潮流,不是因为我的毅力不够坚强,而是我没有看到我所期望的场景。

这样的失望缠绕了我很久,直到我遇到他——1900,那个天才海上钢琴师。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仅仅为了他如行云流水般的琴声而折服,为他的惊人的技巧而赞叹不已。可是当我一遍遍再次观看后,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尤其是关于钢琴,我好像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场景,虽然是在电影里。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为1900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故事。整部影片与《天堂电影院》一样,都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1900传奇的一生。

很多人称其为天才钢琴师,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因为钢琴不是他获取荣誉的工具,而是他灵魂的寄托,是他抒发自我的方式。1900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忧郁和单纯,长期漂流于海上使他不善与人交流,

他不知道如何像心爱女孩表达的爱意,他所有的只有那钢琴,那随他心意转换的曲调,就是他的语言,也是他最大的快乐。

随着岁月的流逝,1900变得更敏锐和优雅,也变得越来越多愁善感,他给船上所有的人演奏,从富商贵胄,到贩夫走卒,穿越岁月,穿越过所有的甲板和船舱,他走到哪里,便是人们忘却痛苦忧伤的一刻,人们忘情的沉醉在他的琴声中,跟随他的节拍欢乐起舞。他不需要任何琴谱,他随意弹奏的音符就是他的述说,手在琴上,心灵却神游大地,无所不至。没有任何羁绊,即使在波涛汹涌的时候,他依然自如地随着跌宕的轮船自如地演奏钢琴,这些都不是他的技巧,而是他的灵魂已经与钢琴融为一体,他只是任自己的灵魂自由飞舞而已。在那不大的轮船上,他拥有了最大的快乐。

当1900成功的击败来自陆上的钢琴大师时,他本有机会去到更广阔的空间,一展自己的才华。可以在即将踏上陆地的时候,他放弃了。他放弃了并不是因为他畏惧了,而是因为他意识到陆地上也许有无止境的新奇,但却不是他所追求。他不在乎这个世界是否认可他的存在,他在乎是自己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于是他在船上安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直到船被炸毁,他也没有离开。他始终都忠诚于自己灵魂,他像个不沾人间烟火的天使一样,悄然飞入天堂。他原本可以成为垂名青史的钢琴家,但他却愿意一辈子做一个在海上油轮上弹奏的钢琴师。这也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他让我看到了一种对钢琴、对音乐,最单纯、最忠诚的感情,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灵魂与钢琴的融合。我想这是时下钢琴学习者最缺乏的东西了。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

有那么一些电影,它没有震撼的镜头,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只是毫无修饰地讲述了一个故事,但银幕前的你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这是一个虚幻的奇迹,一个伤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他的传奇。大海、轮船、钢琴、陆地、孤独、友情与天才交织的故事。看完这部影片后,心中感慨万千却又无从下笔,《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简单地概括一下这部电影的内容:在豪华游轮维珍尼亚号自成一格的海上世界中,名为1900在1900年被遗弃的孤儿在海上成长为天才钢琴师,引来陆地上的第一天才钢琴家登门挑战,而爱情也在不经意间从窗外中到来,但最后1900却决定生于大海死于大海。但我想我们可以不用太在意这些情节,我甚至认为这完全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因为这些已经在许多电影中不厌其烦地上演过。看这部影片我们更该看他最后那段对外面世界独白的台词,以此理解他最后关于上岸的抉择。

影片两次重点涉及到他的离开问题,第一次是为他心爱的姑娘决定去岸上,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他在生死抉择的关头,依然决然地坚持没有上岸。也许,观众看到最后都会感到很惋惜,他为什么不离开呢?为什么宁死他也不愿踏上那片他曾经愿望踏上去的岸上呢?

“拿一部钢琴来说,从琴键开始,又结束。你知道钢琴只有88个键,随便什么琴都没差。它们不是无限的。你才是无限的,在琴键上制作出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活的惯。”这是他给出的回答。开始我很不理解他不下船的解释,认为这是一种对生活不积极的做法!但是最后1900跟麦克斯开的玩笑让我明白1900为什么这样选择,因为他死后到天堂还想弹钢琴,弹只属于自己的曲子,因为没人能用两只右手弹琴!如果1900下船估计他会和杰里一样,不再为自己的喜爱而弹琴,而是为了别人或钱而弹琴,那是1900不想看到的,甚至说1900如果下船后就再也没有灵感弹出属于他自己的曲子了。站在我们的世界看,学习,工作,为人父母,然后老去,听来仿佛一切都已明了,我们一路走来,一切自然而然。我们已经习惯被身边那些繁杂的事物消磨、吞噬,而自己却从来不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些简单的日子。而对于1900来说,岸上的世界“什么东西都有,可唯独没有尽头”。在船上,那些所有关于音乐的不纯动机都被隔离,有的只是自己对音乐发自内心的理解。他可以随性去读眼前人的喜怒哀乐,然后用琴键为所有人安排上一首背景音乐。他从来不用因为指挥的哀求而让自己违心地弹奏那些枯燥无味的舞曲,他永远可以弹奏自己的格调,然后让那一群人跟着自己舞蹈。

电影的最后,1900没有走下那艘游轮,湮没在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维珍尼亚号才是他唯一的方向,在这里,他有时像个顽皮自在的孩子,有时却又孤独的叫人心酸,孤独的艺术人生与无尽的大海就是他的宿命。

海上钢琴师 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篇【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